3歲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到底該如何改掉這“拖延症”

當孩子上幼兒園後,進入到一個更有規則的環境當中去,要做的事情也變得更多了,但孩子慢悠悠的性子,幾乎讓家長分分鐘急得跳腳。

每天早上,勢必要各種催促,催著起床、穿衣、洗臉刷牙、吃早飯……可無奈自家的娃就是悠哉悠哉的慢動作,不拖到最後一秒不出門。放學回家寫作業,也是這兒玩玩,那兒摸摸,明明十分鐘可以解決的作業,硬生生拖了一個小時!

每每孩子犯了“拖延症”,媽媽們的各種催促都收效甚微,有時候孩子甚至是越催越拖延,結果換來的是媽媽們一身內傷。

那麼到底該如何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為什麼孩子做事會拖延?

1、孩子的時間觀念未發展成熟

可以說,孩子的時間觀念並未發展和大人一樣成熟。

在2歲之前,孩子們只活在當下,沒有“過去”和“未來”的概念,他們不會去擔心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在3歲左右,孩子對時間的先後有了初步認識,也僅僅會區分過去、現在、未來大段的時間。但是當你催促孩子“10分鐘做完作業”,他們是完全聽不懂的,10分鐘具體意味著多長他們沒有概念。

在4歲左右,孩子能夠描述昨天做了什麼事情,但是具體什麼時間做的他們是不清楚的。

所以在孩子還分不清時間的時候,家長讓孩子“快點”的催促,要求他們在特定時間完成任務,這些都是不在孩子腦中的計劃和概念。

3歲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到底該如何改掉這“拖延症”

2、孩子做的慢≠拖延症

家長急於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而大人做事情的標準比較高,所以有時孩子做事情的“慢動作”,在家長眼裡就成了“拖延”。

譬如早上讓孩子趕緊把書放進書包,拉上拉鍊就可以走了,但是“放幾本書”、“拉上拉鍊”的過程中的這幾個動作,其實孩子並沒有大人做得那麼容易,本身他們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完成。

孩子的節奏本來就和大人不同,他們做事情慢不等於是拖延症。

3、家長管太多, 孩子越拖延

家長有時候一邊催促孩子,一邊卻又替孩子代勞太多:嫌孩子吃飯慢,就去喂孩子,嫌玩具放的亂,就去幫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學遲到,就去幫孩子穿……

因為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導致家長一手包辦,時間一長,反而會讓他們產生依賴心理。對他們來說,有些事情拖著,到最後爸爸媽媽會幫自己解決。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覺得自己的“拖延”可以換來父母更多的關注。

所以催促孩子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往往是越催孩子越磨蹭。

4、孩子不喜歡,所以拖著不做

家長几乎決定了孩子的日常生活,除了一些吃喝拉撒,還會安排各種任務和活動給孩子。當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孩子就會拖延不想去做。

雖然有時家長是出於好心,想讓孩子從某項任務或者活動中獲得成長,但是,在替孩子決定一件事情的同時,也剝奪了他們自我意願和選擇的機會,也失去了做事情的動力和熱情。

和大人一樣,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就會一直拖著不去做一樣的道理。

3歲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到底該如何改掉這“拖延症”

如何打敗孩子的“拖延症”?

1、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也許孩子知道一個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但是60秒到底有多長,能幹點什麼事情,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所以,家長不如通過一些計時器、沙漏等時間工具,將抽象的時間具體化,培養孩子的時間概念。

比如說,和孩子約定半個小時內把碗裡的飯菜吃完,那麼媽媽們就可以拿出手機,用裡面的計時器開始計時,讓孩子真真切切看到時間的流逝。

以此類推,家長想要求孩子“5分鐘穿完衣服”、“10分鐘寫完生字”,只要設定相對應的時間,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5分鐘”、“10分鐘”到底有多長。

2、適當獎勵孩子,提高孩子積極性

家長可以將一天內孩子需要做的事情羅列起來,並通過任務管理類的表格表現出來,當孩子完成某項任務時,給予他們評價和獎勵,一顆紅心、一枚獎章等等,通過鼓勵,孩子們更有信心和積極性來完成了。

在制定任務時,孩子也可以一同參與,計劃屬於自己的每天每段時間需要完成的事情,這樣孩子完成起來自主性也更強。長時間堅持下來,孩子做事情的效率就會提高,並且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學會承擔

不要總是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有時候家長替孩子做的決定,孩子往往是被動接受,對於事情本身帶著幾分消極情緒。

但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是孩子心甘情願做的事情,那麼他們就會為自己的選擇而努力,也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除此之外,家長也需要適時退出一些“代辦”事項,多給孩子一些自己鍛鍊的機會,扣扣子、拉拉鍊、繫鞋帶等等。

如果孩子的某項動手能力比較差,導致做事情動作慢,那麼家長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多給孩子一些自己鍛鍊的機會。

3歲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到底該如何改掉這“拖延症”

4、讓孩子嚐到拖延的後果

俗話說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想做成功一件事情,失敗的結果能夠給出嚴肅的教訓和經驗。如果凡是家長事事為孩子開脫,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孩子沒有承擔過因自己行為而造成的後果,是不會接受教訓,自然不會學著去承擔責任。

所以,當家長擔心孩子因拖延而上學遲到時,不如就讓孩子自己嚐嚐這拖延的後果吧。我們應該從小就教育他們,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起責任,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5、家長以身作則是關鍵

以身作則,永遠是家長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當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時,首先不妨捫心自問一下,平時家長自己是否也有過拖延的行為,如果有,就要先改變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現的更勤快,做事情更利索。

當孩子認認真真在做一件事情時,家長是否陪在一旁刷手機、看電視,做一些分散孩子注意力的行為,如果有,就請你換一種方式陪伴,不要打擾孩子。

解決孩子的拖延症,歸根到底,需要我們家長更多的耐心、理解和尊重,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才能夠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過於急躁的拔苗助長只會使孩子倍感壓力。

3歲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到底該如何改掉這“拖延症”

眾艾感統,專注感統教育十一年,提高兒童注意力,語言發展,情緒控制,身體控制,自信心,用愛和品質成就孩子幸福健康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