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装备突击步枪要比苏联晚20年吗,为什么?

战斗机解说家


这个说法的确比较常见,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之后的一些研究表明,随着飞机坦克等重武器的大量使用,步兵轻武器的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数百米,因此二战中使用的装药较多,动能较大,后坐力也比较大的全威力弹已经不必要了。所以就有人缩短了弹壳,设计出所谓的中间威力步枪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突击步枪。 德国的stg44,苏联的ak47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而美国在同时期在做什么呢,在研究t65型枪弹,也就是7.62x51mm NATO弹的前身,虽然相比二战时的.30-06(7.62x63mm)弹,弹壳的确缩短了一些,但是由于发射药技术的进步,动能还是同一等级的。美国还利用其政治影响力,将这种枪弹推广成了北约制式弹药。英国本来二战后设计了一种.280口径的中间威力步枪弹,最终也被7.62x51mm NATO弹给比下去了。

STG44是一种投入大量使用的突击步枪

苏联的AK突击步枪

发射该弹比较著名的枪就是M14,诚然M14是一种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的步枪,看似具备突击特征,但是由于枪弹动能过大,导致其后坐力也偏大,在全自动射击时很难控制,命中率极其低下。再加上其20发的弹匣容量,全自动射击也很容易浪费弹药。所以在越南战争期间有一些M14上了快慢机锁,防止士兵将步枪切换到全自动模式,让人贻笑大方。

M14步枪所谓的快慢机锁实际上即使把快慢机操作杆变成一个没法受力的圆形旋钮

直到后来小口径步枪弹,以及M16步枪的出现,美军才用上了能够进行可控全自动射击,具备突击特征的轻武器。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轻兵器爱好者


这个问题倒还不如说M16是不是比AK47晚了二十年列装。

就看AK和AR两的研发历史好了,卡拉什尼科夫正式拿出AK47原形是在46年,而在此之前它的作品还是SKK之类的卡宾枪

而AK47虽然于47年定型,但是试装已经在49年。但注意这还只是试验性的装备,而后面AK47还经过了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的改良,这些都没被大量装备。毕竟当时毛子又不打仗,不像德国人当年装备stg44那么火急火燎的。

AK47第三型开始生产的时候已经是53-54年,而且在此期间,卡拉什尼科夫继续根据早先AK47的一些不足改进,终于设计了AKM。某种程度来说,AKM才是正儿八经AK量产的型号,这时候已经是1959年。


而M16被美军装备是始于1955年越战开打之后,美军的M14在遇到越南人的AK47(苏援和中援)后是被一路吊打的。因此美军方面在1957年提出了使用基于.222高速小口径弹的自动武器计划(5.56前身),而尤金斯通纳则基于AR10改出了AR15。而且速度非常快,1958年3月就拿出样品让军队测试。

不过美军高层官僚的日常为了小口径还是传统口径日常撕逼,办事儿又拖沓,直到把阿玛莱特公司拖破产...然后AR15的专利就卖给了柯尔特公司。

柯尔特毕竟枪界老油条,几次造势把M14贬的一文不值,终于让美军在1960年尝试装备M16,当然,当时名字还叫Colt 601,而且只是作为M1/2/3卡宾枪的替代品,作为守备用途。

1961年,美军决定让AR15去越南试试,结果大受好评(第一批AR15,那会叫做XM16的质量其实是不错的)


1963-1964,已经定型为M16,并开始大量装备。

我的意思是,虽然AK47研发更早,但是最终定型和大规模列装已经是1959年,而M16是1963年。两者相差不远,主因就是战争的急迫性。


疯狗的轻武


如果说全面列装的话,并没有那么久,也就五六年。

这个问题也就是AK47和M16之间的问题,苏联装备AK47,美国装备M16,从发展上看,苏军更早一些,美军在越南被暴揍一顿之后,才列装M16,然后,还是又被暴揍一顿。

AK47的研发是从1946年开始的,定型是在1947年,之后装备苏军部队是在1949年,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是全面列装,试装。之后的几年里,AK47一直都在不断改进,总共经历了三个型号,最终定型的是AKM,这个是苏军大规模装备的一把AK,外形和AK47基本一致。而AKM全面列装苏军是在1959年,这个时候,距离第一代AK47的定型已经过去了12年。

而M16服役时间相对较晚,1964年才开始装备美军部队,第二年开始在越南的丛林里开始作战。实际上,美军在M16之前,是有一把自动步枪的,就是M14,这其实是个自动步枪,不过很多部队拿到手之后都被改成了半自动的了,这其实又是美军那些官僚们的杰作。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既然有了M14这把自动步枪,那么对于突击步枪的研发和装备就不是那么紧急了,反正他们有自动步枪。然而,美军的M14却在越南栽了一个跟头,被北越的AK47结结实实的爆揍了一顿。这个时候,官僚们才开始把M16装备给美军。

AK47和M16之间交手的焦点就在越南,两个大哥指挥人家越南一家人在那互殴,后来,山姆大哥发现,自己支持那个打不过另一个,自己亲自出马了。从始至终,苏联人没公开在越南打过仗,北越成了给苏联试验武器的人了。1947-1959,这些年里,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个很安详的年代,没仗打。美国倒是好,直接掉越南的坑里了。

美国之所以装备的晚,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有可以用的M14,而这方面,苏联人的理念稍微走快点,先拿出来的就是AK47这种突击步枪。而M16从研发到大规模装备部队,要比AK47快,毕竟战事吃紧。


军武文斋


我觉得这个命题是有问题的!

不是美国比苏联装备突击步枪晚20年。应该是比苏联早10年!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为什么呢?

第一、概念的确定

1、AK-47诞生70年了!他总是被冠以突击步枪的始祖。在下觉得有所偏颇!

2、AK-47真正的名字应该是“1947年型7.62mm全自动步枪”!

3、真正上阵临敌的是德国的stg44全自动步枪

4、在二战结束前各国都研制或装备的全自动步枪,实现了单兵武器的最高火力配置,那时的军事专家们还没有提出“突击步枪”的概念!

5、那时考量武器的主要数据还是以射击距离来衡量的!在AK-47的枪脊上还是出现了那个为了提高瞄准精度的标尺!

(AK-47的标尺)

有了标尺就是意味着AK-47还是考虑远距离射击的,

而新一代的自60年代开始的小口径突击步枪普遍取消了标尺这个设置!因为真正的突击步枪是控制400米以内的目标,在这距离上的枪弹都是可以直瞄射击的,不需要标尺了!

6、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50年代开始了新一代步枪的换装,这次换装中大多数的国家都是换装的中威力7.62mm“全自动步枪”。这时的世界各国还是依据二战时期的观念来研制装备单兵武器,7.62mm枪弹在800米内的杀伤效果还是很受到重视的!班用机枪的支援作用被降低了,甚至有人认为机枪可以退出班一级作战单位了,全自动步枪的火力完全可以替代轻机枪!

(美国M14自动步枪的标尺)

但是后来的实战说明了,轻机枪主宰400-800米距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全自动步枪的威力过剩了,超过400米以外和他没有啥事了!全自动步枪的实际作用还是近距离杀伤!

因此第一代正式全自动步枪的装备之间很短!只有短短的不到20年!当然因为某些原因部分国家没有跟上这个时代步伐!

7、真正的“突击步枪”是在美国进行小口径革新以后出现的!美国在1964年开始装备的M-16才是现代“突击步枪”的始祖!这要感谢美国枪王斯通纳!

(世界两大枪王卡拉什尼科夫和尤金.斯通纳)

5.56mm弹药在400米范围内的合理打击火力威力,完全代替了之前的全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作用!而且突击步枪真正的使命从此被确定了,就是控制400米以内的目标。别的少管,管你也不行了,5.56mm弹药的有效射程被限定在了600米以内!干脆把远距离射击要用的标尺也直接去掉了!

当然保留标尺的中ak-74也是很著名的,之所以保留可能是苏联假象的未来战争还是在平原地区进行的有极大关系!

(AK-74突击步枪的标尺,用处不大)

8、因为有了小口径突击步枪的出现,随之以来的是班用轻机枪的小口径化,这样就完全的确定了现代制式轻武器的分界作用,400-800米是重机枪的事7.62mm,200-600米是班用轻机枪的事5.56mm左右,400米以内尤其是200米以内就是突击步枪的主要职责了!

9、既然现代突击步枪已经形成了世界的认可和制式装备!

也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人们把突击步枪的范畴大大的向前推移了!连老古董stg44全自动步枪都被错误的说成最早的突击步枪了!

10、就真正的突击步枪的正式装备来说,苏联是走在美国后面的!比美国出生晚10年的AK-74,要不是在越南遇到极大冲击,他们还在继续7.62mm的AK-47及其衍生型号的使用了!

最后说下!自动步枪的正式装备是苏联!


突击步枪正式装备的鼻祖是美国!


(第一代M16在越南)


杜口无言


因为美国人官僚啊。

突击步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使用中间威力弹。

是这样的,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使用的是全威力弹,发射时的后坐力较大,点射还无所谓,如果是连射的话,机枪可以依靠枪架在有依托的情况下射击,精度还好,但是对于无依托射击的单兵武器而言,全威力弹的大后坐力会让命中率烂的惊人。在开发出中间威力弹之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用手枪弹,也就是冲锋枪。

但是对于预计有效射程至少要达到300-400米的突击步枪来说,手枪弹很显然是没法用的。得要开发中间威力弹。

但是中间威力弹在400米外的远距离杀伤效果并不好,怎么办呢?美国人觉得他们应该开发全威力弹的自动步枪,结果就是T-25,用的是.30-06弹。

战后也不是只有美国人在搞新步枪,英国人是搞出了自己的EM-2步枪。

比利时人则搞出了FN步枪(那时候还不叫FAL)

当时适逢北约成立,如果一个军事同盟的国家能够在弹药方面通用,那么后勤上的好处自然是大大的。所以1950年美国举行的各国枪械测试实际上还包含第一次北约选弹的目的。

当时的EM-2和FAL用的是.280/30弹,这是一种中间威力弹,相比于当时唯一流行的中间威力弹:苏联的M43弹,.280/30弹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步枪测试的结果是:T25除了重量轻,半自动射击精度高以外一无是处。全自动精度甚至因为脱靶太多测不出来。然而即便是EM-2表现优秀,FAL也比T25好不少,但是美国人还是毅然决然的拒绝了.280/30弹。原因有三:1,弹头太小初速较低。2,弹道下坠较大,远距离杀伤力差。3,7mm口径太小,无法制造特种弹药。

对于一款有效射程预计在500米内的子弹,一二点分明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第三点更是无稽之谈。(后来美国人用了几十年的5.56mm穿甲弹,5.56mm曳光弹,不知道脸疼不?)

德国的STG-44作为第一款真正服役的突击步枪,其树立的中间威力弹,上下机匣分离前部铰接的开创性设计无疑是战后突击步枪的发展方向。

然而很明显,德国人的冲压垃圾和上面用的阳痿短弹,美国人是根本看不上。我大美利坚的单兵武器,怎么能放弃远距离的弹道和威力呢?

美国人最后搞出的就是M14,然而M14实在是太烂了,后来美国陆军决定买85000支AR-15作为SPIW之前的过渡枪,结果一直用到了今天,而此时已经1967年了,距离苏联装备AK-47,过去快20年了。

另外,关于M14,美国人的评价如何呢?

“我认为这个项目简直就是个耻辱,我不是针对军队,而是说针对国家而言。相比于制造卫星,登月舱或者导弹系统,打造一把步枪应该是相对更简单的工作。”-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


贞观防务


其实20年这个数字是不正确的,不过10年还是有的。

美军在二战后研发的新式步枪是M14,实际上还是一种思想极为陈旧的老式步枪,不过是换成了自动版而已。M14自动步枪使用的是7.62X51毫米枪弹,也属于大威力步枪弹范畴。这种弹药之所以成为美军的制式弹药,和美军当时的作战思想有关。

当是美军还是认为大威力枪弹才是正统,于是在北约新式枪弹选型中通过操作让这种弹药成了制式弹药,否决了很多中间威力弹。同时,基于这种弹药的M14步枪开始研制,而M14步枪的设计也很落后,几乎就是一支二战水平的步枪,毫无革新。在使用中自动射击极为难以控制,而且有过重的问题,在越南战场更是存在又木质枪身容易腐朽,杂物易进入枪中等问题。

而苏联人早在二战中就研发了新式7.62毫米M43中间威力弹,可以说是这种子弹成就了AK47,使得AK47极为适合中近距离作战,同时自动射击容易控制。

后来,直到60年代美国军队开始逐步换装全新的M16系列步枪,美军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后来根据使用经验,美军又推出了可靠性更高的M16A 1,M16系列步枪的传奇生涯由此拉开序幕。


雇佣兵


严格来说,苏联比美国提前10余年研制了自动(突击)步枪,而不是晚20年,即7.62毫米AK-47步枪,苏联得感谢一位曾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卡拉什尼科夫。

网上曾流行一则故事,仅供军迷们参考,说是AK47的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在战场上负伤了,他的战友在病床上问他:为什么德国人在战场上可以有连发30发的步枪,而我们苏联却用打一发扣一发的步枪?

(苏制AK-47自动(突击)步枪)

战友的话,对卡拉什尼科夫触动很大,决心研发一把能连发的步枪,为此在住院期间,就找来了有关枪械的书籍阅读,对其启发极大,在参考德国MP44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发明了后来闻名世界苏俄包括全球各地共生产了上亿支的AK-47步枪。

卡拉什尼科夫,这位二战老兵,据此成了枪械大师,AK-47中的A是指自动(突击)步枪,K是其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名字的第一个字母,47是这把枪械正式面世时间,苏军与1949年正式装备了AK-47步枪。

(美制M14自动(突击)步枪)

美国国防体系相当完善和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撇开海空军装备领先德意日不论,即使步兵班火力也要远强于德意日等对手,步兵班有1把20发弹匣的M1918A1勃朗宁自动步枪(很多时候当轻机枪使用,为此专门配有两只脚)、1把M1903式春田5发栓动步枪当狙击枪使用、1把M1式30发汤姆森冲锋枪、10支M1加蓝德8发漏夹供弹的半自动步枪(二战后期,则大都换成了M1式15发弹夹的卡宾枪或30发弹匣的M3冲锋枪)。

(美制M16自动(突击)步枪)

朝鲜战争时,美军依然大量使用M1加蓝德半自动步枪、M1卡宾枪、M1冲锋枪和M3冲锋枪,特别是对M1加蓝德半自动步枪,美军方上下都很满意,认为此枪是二战时期最好的一把步枪,所以一直使用到60年代初。

美军开发自动(突击)步枪是在1959年,即7.62毫米M14式20发弹匣供弹的步枪,此枪六十年代初装备美军,在越战使用时,发现该枪弹丸杀伤力过剩,后座力特别大,且全枪过长过重,后来就被5.56毫米的M16自动(突击)步枪所取代,可谓昙花一现。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由于二战中两国的模式不同,苏联死磕德国的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列宁格勒,都是持久性巷战,这时候低后座,点射的枪械优点全出来了。而美国诺曼底登陆,阿登森林…都是阵地战,全威力弹药步枪的优点又尽数发挥,战争结束后苏军的机械化步兵快速突破只是把近距离,接触,战斗这个理念发挥下去,中间威力是不二之选。而美国在二战结束后跟中国在朝鲜的战争,更加奠定了他们军方对战斗过程中对峙行为需要全威力弹药枪械的坑定,并且以此来研究轻武器。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随着美国介入的深度越来越大,越南的丛林能见度低,跟敌人接触的距离近,低后座力连射武器的优势突显,全威力弹药枪械完全不适应这种战斗方式,先知先觉的美国空军临时选用了ar15,作为援越教官和参战人员的轻武器后,发现效果不错,足以满足士兵的需要,这时候美国陆军才把傲慢的目光往ar15上瞅了一眼,这时候离苏联装备ak47已经快二十年了。

同样道理英国研制出坦克是用来突破防线的,法国的坦克是给步兵做移动炮台的,德国的坦克是用来突破防线,攻击到敌人纵深的。北约已开始考虑的就是打防御,抵挡住华约的机械化集团攻击,这样全威力弹药枪械看起来的确比中间威力/小口径要好。而华约的构思就是像德国那样的装甲集群进攻,小口径/中间威力更适合。


爱着你-永远


一战时,步枪的主要性能是射程和精准度。二战时,武器自动化,冲锋枪大量装备。但是冲锋枪的问题是射程太近。于是开始出现了射程居中的自动步枪,这就是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出现在二战时期,普遍推广在二战后。最早的突击步枪为了讨好希特勒,还是叫冲锋枪。

美国对单兵武器历来不太重视。二战后想打一场核战争,对单兵武器要求更不高了。


天明遥遥山海关


是哒。二战结束后,美国研制了新一代的制式步枪——M14。M14由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现已破产),约翰珈兰德设计。约翰珈兰德还设计过美国在二战中的制式步枪——M1珈兰德步枪,M1在二战中表现抢眼,在太平洋战场上完全压制住了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在欧洲战场上因德军MP系列冲锋枪的射程问题,M1在中远距离上也完全压制了德军活力。于是,二战后,美军就授权珈兰德来为美军研制新一代的制式步枪。因为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世界上第一款突击步枪——STG44型突击步枪主要在对付苏军的东线战场成建制使用,美军的西线战场基本上很少遇到,而且,苏军为了争霸需要,严密封锁了有关突击步枪的任何消息,所以,珈兰德就继续采取了传统的7.62的子弹。但越战中的美国可是没少吃M14的苦:M14体型笨重,后坐力太大,只能锁定在半自动模式开火,被北越游击队小巧的AK47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美国这才开始装备M16(连M16也是美国空军先装备的),到这时候美军已晚了苏军十几年。但美军起点较高,直接就是小口径,比苏军的AK74又早了点,所以,美苏双方在步枪上也没有因为这几十年有什么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