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人民教師,因家屬偏見誤診肺癌,差點送命

患者邢師傅,是一名有30多年教齡的人民教師,退休後在家寫寫字聽聽書生活倒也過得悠閒,不過就在三 個月前,因為咳嗽在當地醫院看病,當地醫院考慮是肺感染,大夫給消炎治療後,就讓他回家休息了,在回家 的這幾個月裡,患者咳嗽憋氣症狀沒有緩解,相反越來越重,患者家屬不得不帶著邢師傅又去醫院做了胸部CT ,這次高度懷疑右下肺的那個病變是一個肺癌,良性的幾率很小,大夫建議患者馬上住院治療,做相應的診斷 。

教書育人人民教師,因家屬偏見誤診肺癌,差點送命

大夫給出的建議是:完整切除是不可能了,建議做支氣管鏡取活檢。與此同時,患者家屬又多方詢問,託人找各種途徑打聽,聽說支氣管鏡取活檢風險太高,支氣管活檢比胸腔鏡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大,考慮到邢師傅的年齡,又害怕身體吃不消。最終還是到另外一家醫院做胸腔鏡手術,原本打算患者即能少受罪又能確定病因。可胸腔鏡術後,醫生對手術很自信,說手術很好,只需要花了幾天的時間等病理。不過病理的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顯示是良性的病變,沒有看到腫瘤細胞。患者家屬看到這個結果,覺得有些不妥,卻還抱著僥倖心理的回家了。

教書育人人民教師,因家屬偏見誤診肺癌,差點送命

回家後,病症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更加嚴重的趨勢,患者家屬再也不敢抱有僥倖心裡,不得不又又 一次住進了醫院,這次入院醫生還是堅持之前觀點說要做支氣管鏡,但是由於前期胸腔鏡手術都做完了, 切下的幾塊東西都沒有肺癌細胞,患者及家屬既不明白原因又聽信別人,心理上更加害怕做支氣管鏡,遲遲下 不了決定,就想跟大夫商量能不能不做,大夫明確表示支氣管鏡是必須要做的。最後也沒得選擇了,患者只能做了支氣管鏡,做完後發現其實做支氣管鏡,沒有想想的那麼受罪,損傷也不大,用時也很短不到一個小時就做完了,這次的病理沒有之前的樂觀,不過有了明確的結果,小細胞肺癌符合之前的胸部CT包肺腫瘤標誌物。因為之前的種種對支氣管鏡的誤解,患者家屬對當時的選擇後悔不已,不僅沒有及時診斷,還增加了邢師傅的痛苦。

教書育人人民教師,因家屬偏見誤診肺癌,差點送命

醫生解答:

為什麼會出現胸腔鏡手術取活檢是良性病變而支氣管鏡取活檢卻是肺癌?

原因在於,中心型肺癌有兩種基本的類型簡單稱其為A和B,A型整個腫瘤都是均質的都是肺癌組織,這時, 不論是用胸腔鏡取活檢,或者支氣管鏡取活檢,都可以取到肺癌。B型,腫瘤是長在支氣管鏡中心的位置,也就 是隻有那塊的位置是肺癌,周圍雖然也是大塊的佔位,但那些都是腫瘤周圍的感染灶夾雜著不張的肺組織,如 做支氣管鏡,可以從支氣管取到肺癌,但如果做胸腔鏡,挖下來的都是感染的病灶,送化驗就是顯示良性的疾 病。B型的肺癌不是一個均質的。大家對支氣管鏡存在著很多誤解,其實支氣管鏡花費少,創傷小,恢復快,正 常半個小時就可做完。比做一個全麻胸腔鏡手術要好,況且最開始誰也不知道究竟是A還是B。邢師傅這個事例 ,分析起來就是B型,是A類型的話,胸腔鏡取到了病理,是一個小細胞肺癌,那永遠不能做診斷,所以做胸腔 鏡手術直接取病理是不恰當的。

教書育人人民教師,因家屬偏見誤診肺癌,差點送命

這事告訴我們,作為患者適當的瞭解一下醫療手段是可以的,但是不要過分不科學的去堅持自己的看法, 畢竟我瞭解到的東西相對比較片面,專業知識又不夠,很容易被理解中的誤區影響了判斷。作為醫護人員也應 該思考怎樣去讓病人少走彎路,節省寶貴的治療時間,最大程度的去挽救生命,這才是我們從醫者應盡的本分。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願這個世界沒有病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