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你的家鄉有哪些關於佈置家的特別習俗?

宋吉福


老家山東,我們村過年最重要的習俗,就就是供養老爺奶奶(土話就是這麼說)。

大年三十當天臨近中午貼完對聯之後,就開始殺雞,這個雞有講究,殺完後不開膛破肚,要趁熱乎勁,把兩個雞翅,從雞的脖子裡通過嘴,插出來。放在盤子裡擺在供桌的最中央。再擺上其他幾個菜。

與此同時,一個家族的幾個分支,都會用火紙去寫先逝的長輩的排位,然後按座次拜訪在供桌後的臺子上。

年三十下午吃過晚飯,家裡的成年男性就要挨家挨戶去拜年,給這些老爺奶奶磕頭,給健在的長輩磕頭。

初一下午就要送這些用火紙寫的牌位了,家族幾十號人聚在路邊,顯示用火紙燒點這些牌位,然後倒酒祭奠,所有男性按照輩分大小陸續排開,磕頭祭送。

磕完頭就開始放鞭炮,放煙花,然後就完事啦,這個年中最重要的儀式就結束了。

對祖先的祭拜或許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習俗!




天水雲中


我老家在東北,瀋陽邊上。在我小時候,過年是非常有年味兒的。

進入臘月二十三之後,每家每戶到要進行掃棚(大掃除)任務,新年新氣象,把家裡打掃乾淨,也有除塵布新的含義。

然後就是陸續的趕集辦年貨,要讓家裡變得有年味兒春聯、燈籠這一定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還會和奶奶一起買紅紙剪窗花,剪完一起貼在窗戶上,真的特別美好。再就是擺在桌上的招待客人用的,糖果,水果以及各種乾果。

小時候最喜歡的是三十兒早上放在床頭的新衣服,早上醒來,捧著新衣服聞一聞然後再穿上,內心洋溢著幸福,能開心一整天。

當然,最有年味兒的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大人有說有笑的包餃子,孩子們嬉笑著跑的歡天喜地,一起看春晚,等著看趙本山的小品,到午夜迎神一起放鞭炮,吃餃子,特別熱鬧!




開森時光


有句諺語說:過了臘八都是年。但真正有年味,還得到臘月二十三。在我們老家陝南,正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人們基本放下了一切勞作。開始為迎接新年做準備。

到了二十三日。一般是晚飯後。由家中男性開始祭灶神。準備瓜果、肉類等豐富的酒食,嘴裡念念叨叨,敬灶神。各家各戶都不一樣,但大同小異。都是希望灶神上天彙報時能給這個家庭說好話吧!總的來說就是期盼灶神能上天言好事,下凡保平安,希望來年能平安順利。這也是老百姓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吧!

過了二十三小年。家戶就開始打掃衛生。把家中的物品來一次清理。能用的歸類收集。不能用的都清理掉。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都不放過。這是個體力活。一天下來也是身乏體困。搞好家裡的衛生,就是個人衛生了。從頭到腳。該理髮的理髮、換洗的換洗。一整套工作下來,無論是家中還是個人都煥然一新。

接下來就得準備做豆腐了。不知道別的地方做不做。在我們老家是必須做的。頭天晚上用熱水泡黃豆。第二天在村裡的石磨上推。當然。現在都有打漿機,不用推石磨。但是做豆腐的這個傳統卻是多年未變,一直傳了下來。現在也沒有人說得清這個傳統的由來。我想可能由於以前物資比較匱乏,人們過年的物資少,才這樣變著花樣自制美食。

最後還有一件事就是準備柴火。這都是男人的事情。把提前準備好的木柴全部裁成一尺來長。粗一點的劈成兩半,再捆成小捆,方便取用。而我們小孩子也都成了小幫工。在旁邊拾柴火,幫忙捆紮。平時嚴厲的父親也變得和藹多了。一家子勞動著也是其樂融融。

準備著,準備著也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天啦。大清早。人們開始把提前醃製的臘肉、雞、魚等取出來該清洗的清洗泡製的泡製。到中午時分。整個村子上空瀰漫著誘人的香味。這一天是我們孩子們最快樂的一天。揣著鞭炮,一幫子小孩東家串西家滿村子瘋跑,時不時的放一個鞭炮。引來一片嬉笑聲。當然。在吃年夜飯前,還有一個重要的集體活動:祭祖。由家族中的長輩召集,到祖墳祭祀,由於是一個宗族,各家把帶的祭品每個墳頭都放一點,點香燒紙。小孩子們穿梭其中嬉戲打鬧。在節日的氛圍下,也不會有人悲傷。一切都是程序化。最後在長輩的吆喝聲中磕頭,跪拜。整個活動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回家貼對聯門神吃年夜飯,

雖然各家的飯菜不一樣。但這時的幸福卻是一樣的。這幾年條件好了,住到了城裡。但每年年夜飯時我都會給孩子們講鄉下的習俗。只為一點: 無論混的好壞。無論有多遠。要記得家,要記得回家過年。







在山泉水清


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過年的時候了,很多人可能已經回家了,或者在回家的路上。外出打工的,最期盼的就是一年一度回家過年,可以見到久別的親人,那種感受是每個在外的遊子最興奮的時候。

我的家長在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的一個鄉鎮,這裡是唐宋八大家歐陽修的故鄉,每個地方在過年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個風俗習慣,同樣的我們家鄉也有。除了大掃除,貼春聯等習俗,我來說說我家鄉的一種特殊習俗吧。這個習俗是在大年三十。

三十那天父母會早早起床,殺雞,這個雞很特殊哦,要挑長的比較漂亮,胖瘦剛好的那種雞。這個雞我們會處理的乾乾淨淨,然後用開水煮個七成熟。到了中午一個吉時的時候,就會把這個雞用一個盤子裝,放上幾片大菜(生菜),還有一塊七分熟的豬肉,並且準備幾根香,一壺酒,鞭炮。然後開始祭拜了,先放鞭炮,然後轉圈的方式倒酒,倒完酒拿著剛才那個放了雞、肉、菜的盤開始叩頭,祈禱上天來年家裡一帆風順、健康等祝福語,最後完畢把香插上。這種習俗其實就是對老天感謝,然後祈禱上天來年家裡順風順水。古代是因為糧食缺乏,沒有吃的,所以叫敬供,給老天吃的,但是現代更多是一種祈禱,向上天求福的感覺。

不知大家家鄉是否也有這種習俗。


西西的生活日記


春節是農曆新年,中國的春節文化很深厚,各地都會有不同的習俗,我的老家是大連莊河,習俗如大掃除,貼春聯掛彩燈,家中也會供宗譜,歡歡喜喜過大年。



以前唸書的時候每年春節前都會和媽媽一起進行大掃除,我負責擦窗戶,媽媽則收拾家裡,爸爸會收拾好院子,新年新氣象,辭舊迎新,工作之後都是臘月二十九晚才會回到家,而爸媽早已收拾好家等著回去過年,辛苦的還是老爸老媽。

相信貼春聯是大部分地區的地方習俗,家家戶戶都會選取漂亮的紅春聯貼上,還有門童,春聯抒發了我們的美好的願望,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在老家也會為家裡的糧倉,豬圈,雞圈貼上,還有的老人會親筆題字。我們也會掛彩燈,張燈結綵,節日的氣氛很濃厚。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也意味著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是一年新的開始。春節越來越近,依然會有許多的朋友們要堅持戰好最後一班崗,有的朋友春節期間也要堅守崗位,道一聲,謝謝,辛苦了!


同學叫慶陽


我生活在天津,天津很多地區一樣,也有個關於準備過春節的歌謠,有些雷同,有點不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到有;三十過大年。

過年要貼春聯和窗花,就是貼到有,顧名思義,貼的到處都有,比如今年是豬年,大門上是要貼上肥豬拱門的窗花的,也有金箔紙的肥豬拱門,窗戶上還要貼上聚寶盆,和平鴿,還有貼吊錢,紅紅的長方形的紙,鏤空刻字,有四季平安,抬頭見喜,福如東海,闔家歡樂等等吉利話,貼上吊錢和窗花,陽光透過紅紅的吊錢窗花照進房間,滿堂紅紅火火,立馬就有了過年的感覺。

天津節日期間每天的安排也都不一樣,年三十和初一,一般都到婆家,全家老少包餃子吃年夜飯熬夜過年,孩子們給老人拜年拿紅包;初二,帶著全家老小回孃家,天津叫姑爺節;初三初四到親屬家拜年,現在有了微信,通訊方便了,走動就不多了。總之,天津過春節還是挺紅火的,隨著通訊方便,交通方便,串門的反而少了,這可能和越來越注重隱私有關吧。


微銳顧的


第一大事就是“掃灰”故名思意—大掃除。把家裡裡外外收拾乾乾淨淨,然後重新粉刷一下屋子的內牆。然後買年畫,掛掛曆,家裡的長輩親手執筆寫下出門見喜、抬頭見喜、宅王之位、財神之位及數幾張福字。熬漿糊貼福字貼對聯、掛宗譜,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我年少的時候,年畫是家裡不可缺少的裝飾品之一,漂亮吉詳的年畫把簡陋的家裝點的喜氣洋洋。父輩們親手扎的雞毛撣子既是裝飾品又是掃灰塵的好工具!媽媽剪的惟妙惟肖的窗花貼在擦地亮堂堂的窗口上。


牟小七


座標,四川盆地一個小山村,我的老家。

其實現在很多習俗已經逐漸淡化了,年味,還真的是小時候的年味最濃最有味。過年是一年中最濃重的,因為把家佈置一番,也是過節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絕大部分農村一樣,貼春聯,貼門神,這兩件事情是要做的。我們家的春聯都是哥哥寫的,哥哥寫得一手好字,讀書的時候沒少得老師的表揚,哥哥也幫鄉親們寫對聯,村子裡到處都有哥哥的字,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後來我上初中時,開始接過哥哥的筆寫對聯,現在想起來,那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自認為毛筆字寫得還不錯,與那些年寫對聯的鍛鍊不無關係。

除了貼對聯貼門神外,我們每年都會用竹片製作兩個燈籠掛在房前,給灰暗的青瓦房增添一些亮色。四川山村,竹子最多,俗話說,家無竹窮得哭,竹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製作農具,可以拿到鎮上去賣,可以製作工藝品,比如燈籠等,爺爺是竹編高手,我們兄弟姐妹協助,燈籠掛在屋簷下,年味就更足了。

堂屋,是春節要重點佈置的區域。每年春節,父親都會從鎮上買一些畫回來,把舊的畫撕掉,把新的畫貼上去,辭舊迎新,整個堂屋就充滿了生機。那些時候買的畫大都是年畫,或者梅蘭竹菊,或仕女圖,或三國水滸的名將,反正從畫中,我們倒是學到了不少知識。現在已經買不到那樣的畫了,或者已經很少了。

最後,大年二十九那一天,把屋子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那裡有個習慣,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要把掃帚藏起來,不能掃地的,因為大年初一掃地,就意味著會把財氣掃除了,這可不是迷信,這是習俗。祝大家春節快樂!(圖片源自網絡)


途蟲的百味人生


作為90年出生的大齡剩男單身狗而言,這個年我怕是很難過,順帶著父母難過,心中滋味可想而知。本來大家一片祥和,喜慶的年味,一下子讓我給沖淡了吧。

過年嘛就是圖個熱鬧勁兒,我在家中年齡是也的確是最小,還是要弄個熱鬧的氛圍不是,不然我爸爸媽媽,心裡感受到了冷冷清清的氣氛,那還不更難受,有木有小姐姐過年沒地方去,到我家過年的,就像走親戚一樣就行,我家的氛圍是頂好的。講著講著話題都講偏了。還往見諒,各位父老鄉親!

我們的春節的習俗是從臘月27開始的,類似於齋戒沐浴,整理打掃房間。也會提前準備各種招待客人的吃食,置辦年貨呀呀等等,以前我家的春聯都是我父親寫的,很多村子裡的人都會在臘月最後一天買好紅紙,來我家寫對子的,我那個時候向父親學習寫毛筆字,現在也都忘得差不多了,現在我家的對聯都是買了,我爸從來沒有寫過了!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過年那一天我媽會忙著準備食材,她會精心做一大桌子我們喜歡的菜餚,雖然大姐二姐早已出嫁多年,媽媽還是會想著她們,她深愛著這個家,這一點我是堅信的,雖然她的性格硬的很,吃多少苦都咬緊牙關,我都讓媽媽慣壞了。哈哈,扯遠了啊

張貼好春聯,做好年夜飯,祭拜完家神和老天爺,放完炮竹,就開始吃飯了。有一點我媽倒是這幾年從忘,她會多準備一副碗筷,說是給我媳婦準備的。

吃完年夜飯,叔伯們和堂兄弟姐妹們回去爺爺家裡拜年賀歲,聊聊一年來的彼此的情況。爺爺會準備一個火盆,架上一大堆材火,一大家子圍著材火堆烤火,用我們老家話,叫做守皮襖其實就是守歲啦。

正月初一會到七大姑八大姨家裡拜年。這也是我比較煩的環節。沒有啥意思。


文強砍電影


貼對聯,掛燈籠,擺供桌,這番佈置在我們這一直是保留的,春節嘛,搞點裝飾烘托一下氣氛,擺個場面表示一下隆重挺好。

近年來也興起買花點綴房間,寓意生機勃發,喜氣滿屋。

現代的技術時尚,也悄然溜進了春節時當,象有的戶在家裡院子布排了LED燈飾,音樂燈光秀,電子爆竹,讓春節元素又增添了新寵項。

或許下幾年那美崙美幻的劇院映彩也能出現在家家戶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