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教育评价改革这件事?

甘善杰


历年来,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省钱收钱的改得快,花钱的改得慢。

高校教育扩招,行动迅速;十二年义务教育,连下楼声都听不见。

撤校合并,行动迅速。农村的中小学撤的几乎没有了。学校校车,基本没有,连慢都看不到。

公有名校的私有化收费改制,行动迅速。教育资源均衡,完全没行动。

基础教育要讲公平,高等教育要讲效率。这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在。

可现在,基础教育,好学校,基本集中在大城市。教育部门人为地制造“马太效应”“等级效应”。

高等教育的招收:城市比农村多。北京比地方多。

二,形式改革多,实质改革少。

就不谈3+x等等形式的改革,不论课程调多与调少,就是选拔与淘汰。

这些都是形式。

教育的实质核心,从未触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批判思维与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具备科学/艺术/伦理素养,具备工程/技术/数学/传统文化素养。

三,教多育少不改变,一进学校一刀切不改变。

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考试客观题、标准题多,导致考记忆、靠题海。

各种各异的儿童进校,千篇一律的学生出来。只要进了一年级,按九年读完就完事了。

教育怎么改?其实,问题之处,就是改革之处,关键是来不来真格的。


urna风之度0


教育不坚持公平正义,政府人为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身份歧视严重,教育部培养了千万亿个受歧视的学生,建了几千所受歧视的学校,培养了几百万受歧视的老师,学校的身份影响他们一辈子,不是985的学生倍受歧视,招聘,找工作,分房子,购房子,其他学校的都受歧视,再努力,也改变不了学校身份歧视,这是严重的问题,它对社会的离心力是任何敌对势力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但我们的教育部做到了。国家对教育很重视,投资很多,但学校分三六九等,歧视严重,挫伤了感情和积极性,怎能发挥积极性?若你不是985倍受歧视,你有积极性吗?应该改革。只要教育终端不有效改革,即大学教育招生的改革,中小学改革很难进行。中国约有三千个大学,整天人为突出北大清华,985,211,其他学校很难办好。人为突出几所中学,其它中小学很难办好。学校不同于企业,学生一代代的,青少年时代只有十几年,很宝贵,时不再来。教育部应办好每所学校,有个标准,从最差的抓起,而不是从顶尖的抓起。


用户名xaguOyS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最硬的一仗”来推进。“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看教育部这份高大上的新年宏伟蓝图,实现的可行性有多大真不好说。话说国民教育本身,包括家庭(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教育部妄图以一己之力,仅仅通过对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点儿太抬举自己了,教育机构也没那么大能力越俎代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责任吧。

单表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从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硬骨头”来看,教育评价改革是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同领域,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各级各类教师、不同职业要求,显性、隐性评价不同方式而进行的改革。

先说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升学指标、分数指标“怎么改?只要中考和高考存在,分数和升学就必然成为衡量指标,无论考试题目题型如何变化,总有评判标准,中小学老师就会围绕评判标准教育培训学生,以获取高分达到升学目的,否则广大家长也不满意。如果取消中高考制度,社会众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途经是否要被切断,优质教育资源被特殊阶层垄断,社会阶层固化,社会进一步分化的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结果更违背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所以,只要有评价考核指标,就有淘汰,承认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就要尊重优胜略汰自然规律。教育部只要保证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保障多数人公平竞争的中高考制度,就是满足全国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了。

至于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文凭、论文、教研水平等评价指标本身没有问题,教育部需要严格控制的是假文凭、假论文,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弄虚作假等教育评价乱相行为,把教育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唯人情、不唯关系的教育评价机制,确保监督机制畅通,就是对全国教师最满意的交代。

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五唯”提法太绝对,依据分数,依据升学,依据文凭等指标并非这些指标是唯一指标。现实中破格录取,破格提拔,破格评职称,破格戴帽子等各种明目繁多的“破格”才是教育评价机制要克服“顽瘴痼疾”,才是当前应当破除教育评价体制的最大机制障碍!

教育评价机制无论如何改革总得有个依据,有依据就有量化指标,有量化指标就有权重主次之分,无论权重量化指标如何界定,教育部只要能保障制度的合法实施,遏制潜规则横行,就是教育部交给全国人民和教育工作者的满意答卷。


果壳中的宇宙118


希望教育改革不要全面开花,教育是一个大盘子,特别是基础教育改来改去改的老师疲于应付,每次改革老师都在忙着学习新的理论,新的知识,结果呢,换汤不换药。毫不客气的说,70年代的教学方法我们现在仍在使用。



但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不到了,因为他换名字了,因为改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或者就变成了一个新的理论。

建国以后的德智体美劳三好学生,五好学生,现在不仍然在提倡吗?只是换了一个更为。好听的名字,什么素质教育。沉默明日之星,艺术之星等等。

讲文明讲礼貌,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些一系列的名词都是我们厉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但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讲始终就是那几个概念,何必今天换明天换,后天还换呢?

理论上是好理论,每次都注入了一个问题,然后进行改革,结果呢?没有基础的改革,这不是骗人吗?



比如说取消唯分数论,这一点怎么取消学校评价老师就使用的是分数,学校之间的评比也使用的分数,教育机构教育组织对于学校的评价,甚至以后会推广到第三方对于学校的督导,使用的都是分数,最关键的分数还是学生的成绩,怎么改?

你说不要给老师们画一个大饼啊,相信的老师最终会倒霉,不相信的老师相反会赚便宜,这就是每一次改革中,善良人的下场。

真的没有法子吗?许多都是上面拍脑袋想象出来的,能实地做一做研究,做一做全国老师的一个书面调查。

从开始就看到了结局。


宜城老师


那些喷应试喷分数,搞自主搞综合搞任选的,概念华丽,实际都是文科误国的表现啊。。。

教育的宗旨:塑造品格,培养能力。而这两点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品格包括:自立自强,团队协作,诚实守信,反思与批判,坚韧,爱国。

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科学素养,专业知识(方向可选而非课程任选),还有美感与规划创新能力。

可见,品格是可以持续训练的,但却很难客观评价。而能力即可以持续训练,也可以客观评价。

所以,素质教育之品格,训练在平时,做足过程即可。而素质教育之能力,关注结果,需要考试。

如何落实?

素质教育其实是教材教法的问题。

首先需要改进教材教法,把自立自强,团队协作,诚实守信,反思与批判,坚韧,爱国等品格训练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课堂与课外、室内与室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坚定信念,把品格固化到内心深处。

然后,能力的部分,一样是改进教材教法,同时调整考试导向,切实把语文、数学、物理作为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进行安排。实际教学中,需从实践入手,引出思考,然后总结为知识,最后再应用于实践。另外,不光要学习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来更高效地学习知识。

这样就比较清楚了,下面这些问题自然就有答案了:

1.搞素质教育就不关注考试分数了?

错!素质教育的能力训练部分,要靠考试来评估的。分数或等级其实是一种科学的量化评估方法。“唯分数论”的另一个名称是“客观评价”。

2.自主招生才能选到需要的人才?

错!由大学各专业确定对科目分数或等级的要求,这是在立法。而招生则是在执法。立法和执法要分开这是基本原则啊。但搞自主招生,就是既定规则又去操作,必然带来堵不住的漏洞。选出来的不是人才,是人脉啊。任何自主招生都不能以牺牲高考公平为代价!

3.综合评价才能选到需要的人才?

错!前面有说过,素质包括品格和能力。能力可以客观评价,看分数或等级即可。而品格根本无法客观评价。品格重要,但训练在平时,做足过程即可。就像体育,每天早晚跑考试不用考。更重要的,品格根本无法客观评价,更无法保证公平公正。谁比谁更高尚?谁比谁更合群?谁又比谁更健康?素质评价能像高考那样动用全国资源来保障公平公正不被操纵吗?不可能的。

4.凭兴趣选课就是素质教育?

错!语文数学物理对应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是必修必选课程。三缺一必然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质。而专业知识部分是可以凭兴趣选方向进修的,比如计算机、生化、政史哲地、翻译、艺体五个方向,但选方向绝不是随意组合任选科目。

5.减负就能提升学生素质?

错!无论品格还是能力都是需要训练的,训练不可能是个轻松的过程。从专业知识上减负,省下的时间却没有做品格或能力的训练,素质也是上不去的。

6.学习英语对素质提升有用吗?

英语侧重翻译能力,是属于专业知识的可选部分。同地理。本科翻译类专业必须要与数理计、生化、政史哲地等技术背景相结合,成立互联网翻译社,才能承担起科技类文献翻译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学了英语只能去做导游或英语教师。

7.文科生不需要考物理?

错!语文数学物理对应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也是必修必选必考课程。不考物理就无法评估其科学素养,而没有足够的科学素养,一方面影响其个人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做了领导,还会影响到国家和企业的发展。

8.背诵政治历史对素质提升有用吗?

首先背诵本身就与素质无关。学习政治历史的意义,在于训练爱国品格,另外也可以作为一门可选的专业知识。

9.高中只学高考相关兴趣课程?

错!高中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各科目有的作用于品格,有的作用于能力,全科学习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某一方面的白痴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提早走班选课与素质教育是相背的,与高中培养目标也是相背的。

10.唱歌跳舞对素质提升有用吗?

唱歌跳舞是属于专业知识的可选部分,另外对团队融入有一些间接影响。同地理。也就是说小学初中学习下未尝不可,但高中高考就可有可无了。

11.学习国学对素质提升有用吗?

国学中包含一些品格相关的典故,对沟通能力也有一些间接影响,所以了解一下未尝不可,但是跟普通的思想品德课差不多,也不能期望能起多大作用。

末了,了解下各国的STEM教育计划!对比下现在的新高考。科教兴国啊。。。



火狐520


教育评 价改革十分必要,评价的方法措施得当,评价的结果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内容是师德表现和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教学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思想道德品质表现,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实验熟练程度,体育煅练与身体健康情况。

教育评价应坚持观客公正,实事求是,简便易行。


洪爷33344611


将军和士兵干的工作不一样,工资不一样。而教师为什么干同样的工作,工资却分三六九等?而且低级教师比高级教师干的还多。买卖证书职称成就了贪官,消灭了科学家。评职称纯粹就是看谁会弄虚作假,看谁的关系网多,看谁的权力大,根本看不出谁教书育人的本事有多强!评上高级的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在网上东拼西凑搞些假大空的所谓论文,并且一旦评上高级就想办法扯理由改做别的事情,就开始打混,事做得少,工资却比别多,这种职评能起正能量的作用吗?中国的教师职评就是扼杀那些在一线埋头苦干的、老老实实的老师的积极性的一把无耻的凶残的尖刀! 职评完全毫无公平正义可言,只有阴暗肮脏无耻!因为职评设置了各种限制条件,表面上是为了择优,但实际上是为了当权大开方便之门,他们都可以利用权力操作首先让自己及与自已有关系的人评上,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取好处费!好拉关系,找后门,好行贿受贿,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举目一望教育界许许多多书教得象狗屎一样的却是高级,这就是职评的效果!职评对提高教育教学没一丝一毫的效果!反而搞得教育界一片黑暗!!!


今天空气流通畅


每一任教育部长上任以后都想搞一次‘改革’,树一点‘政绩’,可是,每次改革都成了一次‘’折腾‘’。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搞改革,每次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对学校来说,就是一次次的折腾


九明15


在教育部门越改越乱,成了社会新病,学习质量上不去,家长负担重,打稳锣还鬼叫,补课费,资料费,向老师发红包,等现象十分严重。


戌亥鹃子


胡折腾:把原先很好的学校折腾散了,老师折腾累了,家长折腾忙了,家长折腾得出钱多了,学生折腾得成绩大面积下降了,校长折腾得腰包鼓了,教育领导折腾得有酒喝了,把教育经费折腾到基建里了,把优秀教师折腾得不会上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