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陕西关中地区一种知名传统面食,扯面的一种。也是陕西八大怪之一。

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

其中,音为“biang”的汉字是一个合字,有多种写法,均无法输入电脑,常被代替写为拼音“BiángBiáng面”、“biángbiang面”、“biangbiang面”或“彪彪面”、“冰冰面”。biangbiang面主要通过揉、抻、甩、扯等步骤制作,面宽而厚,犹如裤腰带,口感劲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泼辣子,味辣而香。

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帮“biangbiang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所用去的面粉通常可达2两,因而对于饭量小的人来说,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于“biangbiang面”的得名,有这样的顺口溜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

当时咸阳还是都城的时候,有一位怀才不遇且身无分文的秀才来道咸阳,陕西从古到今面食都很出名,路过一家面馆时,饥肠辘辘的穷秀才都看傻了。店里面卖的面条像裤袋般宽,上面一层油泼辣子,冒着热气!他顾不上有钱没钱就要了一碗,吃得盘干碗净、辣汤都不带剩的,等吃完才想起来自己没钱。

这可怎么办啊,秀才急坏了,突然心生一计,便开始与老板搭话,"老板,您卖这叫什么面啊?"

老板心想,这小子有钱没钱啊,爱答不理的说“我们这是biangbiang面”

“老板,这biang字怎么写啊?”

这可把老板给考住了,这名字是因为制作方法比较特别,这biang是面撞面板的声音,这名字自然也是象声词,当时大多数人也不识字,听个音儿就得了。

秀才就知道老板答不出来,因为古往今来就没有这个字,所以跟老板商量,约定要是能写出biang字来这面钱就算了。

秀才这是在造字啊,想来想去,想到自己的满腹辛酸委屈,挥笔写下了从古到今所有汉字里比划最多的一个字。

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

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没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

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现如今,Biang biang面算是世界闻名的是陕西小吃了,很多老外朋友到陕西旅游都要特意地尝尝这有着好几千年历史的面食。可以说,biang字很恰当地概括了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陕西十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