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麴催動青稞的嬗變

青稞,是大自然對高原最偉大的饋贈,而酒是青稞最富激情的形態。在紛繁複雜的釀酒工藝中,大麴是青稞發生質變的主要媒介,是酒的靈魂。釀酒人說,如果沒有好曲,即使有好水和好糧,也無法釀出好酒。

在日復一日的實踐中,工匠們對微生物的熟悉和運用,賦予了酒麴令人驚歎的神秘色彩。從發黴、發芽的穀物到精心製作的大麴,工匠們不斷提升酒麴的質量,改良酒的品質和口感,讓青稞酒成為激盪和慰藉人心的玉液瓊漿。

與青稞酒的親密接觸

年過五旬的田有德是青海互助青稞酒廠的白酒工匠大師,從走進酒廠的那天算起,他與青稞酒的親密接觸已有 30年。

1989 年,還在煤礦當工人的田有德,陰差陽錯地走進了青稞酒廠,成為了一名釀酒工人。當告別黑漆漆的煤塊,面對清澈透亮的酒漿時,一開始他還無所適從,但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很快讓他克服了最初的惶恐,不久之後,至今都不飲酒的田有德,便對白酒萌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時,釀酒的所有工序都由人工操作,這讓有心的田有德積累了豐富的釀造經驗。11 年後,走出釀造車間的田有德踏進了大麴車間,當時,他還不太熟悉大麴,為了儘快勝任工作,他開始鑽研製作大麴的方法。在之後的 19 年中,他不斷積累制曲經驗,提升大麴品質,改良酒的口感,成為酒廠小有名氣的制曲師。

2017 年 8 月,中清酒業釀造技藝中心授予田有德首屆“白酒工匠大師”稱號。30 年,他從一名煤礦工人成為了白酒工匠大師。

黴的作用

製作大麴是田有德的看家本領。大麴在釀酒工藝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製作的難度自然也不小。

首先,要將 70%的青稞和 30%的豌豆混合、粉碎 ,之 後 加 水 拌 料 ,經 過壓 制 ,將 料 變 成 曲 磚 ,最後曲磚入房培養,在這過程中,料的細度和加水的量,都有嚴格的要求。

曲磚入房時,先要在水泥地上灑水,再往上面鋪一層糠,這樣曲磚既不會粘到地上,還能更好地自然發酵。經過兩三天的上黴期後,微生物會讓曲磚長出白色的黴斑,這時麴黴就生成了。這個過程中,曲磚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上黴,只有曲芯溫度保持在 35℃到 38℃,才適合微生物的生長。等到麴黴生長到曲磚的 60%時,制曲工人就得揭開覆蓋在曲磚上面的麻袋,讓曲磚晾兩三個小時,之後,第一次翻曲開始,車間工人要將燙手的曲磚翻騰,讓微生物均勻生長。

這些黴菌一般要經過 25 天左右的培養才能成熟,而在這 25 天之中,制曲工人要翻曲 6 次。翻曲進行三四次後,曲芯溫度要控制在 40℃以下,之後進入大火期,曲芯溫度要控制在 40℃至 45℃之間,最後進入後火期,溫度要控制在40℃到 32℃之間。

制曲的過程中,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行,夏天,大麴的曲芯溫度可達到 50℃以上,此時,制曲工人就得開窗開門,散熱降溫。所以在田有德看來,這個過程是制曲成功的關鍵,哪一步出現紕漏,都會影響大麴的品質。

經驗才是不可替代的秘方

在田有德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他負責的制麴車間,即便在乍暖還寒的春天,制麴車間的溫度也不低,他說,我們去的時候那間曲房的制曲過程進入後火期,室溫已經降下來了,如果在大火期,室溫將達到四五十攝氏度,非常炎熱。

制麴車間溫度高、勞動強度大,在機械化如此發達的今天,理應由機器取代,為何還依靠手工作業呢?

田有德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說,制曲是個充滿變數的過程,受到天氣陰晴、空氣乾溼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雖然可以用儀器測量,但制曲人的經驗暫時還無法被替代。縱觀全國的白酒加工企業,只有個別幾個廠的制麴車間實現了半機械化,其餘的企業還都依靠純人工作業。

幾百年來,制曲師傅們依靠實踐總結經驗,並將這些經驗代代相傳,才讓釀酒的秘法一直留存了下來。19 年的制曲經驗,讓田有德不需要依靠儀器,就能製作出高品質的大麴。比如培養黴菌時需要的溼度,田有德在拌料時一捏就知道。而在評判大麴的品質高低時,除了有正常的化驗數據外,還保留有 20%的感官評分,這些評分,就要用肉眼考察曲磚的鼓度、曲皮等得出,根本無法用儀器測量。

可見,即便是在工業化、儀器化如此發達的今天,一名制曲師的經驗還是會明顯地影響大麴的質量。

水是口感的保障

民間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互助得天獨厚的水土和氣候,給了青稞酒最完美的釀造條件。

田有德介紹,白酒對水質和氣候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因為水質和氣候的差異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造成大麴的質量差異,從而影響到酒的品質和口感。三四十年前,互助酒廠曾短暫遷移到了西寧,但由於水質和氣候的不同,在西寧,工匠們並沒有釀造出那種獨有的互助青稞酒味道,於是酒廠又被迫遷了回去。

參觀曲房時,記者發現曲房的內壁上塗了一層黃泥,而不是常見的水泥,有些牆壁上還有灰黑色的黴斑,正在記者不解之時,田有德解開了其中的謎團。他說,相比于堅硬的水泥,泥土相對鬆軟,更適宜黴菌的生長,所以曲房建設之時工人們便因地制宜,在內壁上塗了一層黃泥。這些黃泥牆往往只能乾淨幾個月,一兩年後,黴菌就會在黃泥中瘋狂生長,曲房的內壁也會逐漸變成黑褐色。

明朝時,山西工匠們翻山越嶺將釀酒技術傳入河湟地區時,也許曾尋覓了很多地方,最後,才尋得互助這一方寶地。天時、地利,加之白酒工匠大師的精心釀造,一倉倉閃爍著日月精華的青稞,轉化成了一罈罈醇厚的酒漿,為河湟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溫熱與激情。

大曲催动青稞的嬗变

牆上的黴斑

大曲催动青稞的嬗变

曲磚

大曲催动青稞的嬗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