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古城50多處百年曆史的四合院,彰顯昔日繁華

蓋州古城傳統民居四合院,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內涵豐富,在歷史建築藝術中獨樹一幟。古城蓋州的四合院保留很多,保存較好的故居約有171處,其中四合院約有50餘處,多為清末民國時期修建的。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古蓋州在明初開始構築城池,在此基礎上相繼出現了磚石木結構的民宅房屋。留下了大量的官宦宅地、祠堂牌坊等古建築物、古構築物。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蓋州古城的大宅富戶盛行磚雕、木雕,以此為榮,標新立異,爭奇鬥豔,蔚然成風,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精彩的藝術佳作,這也是古城民居的一大特色。

其中,藏家老宅建於清朝末年,是藏榮濤家族祖宅,此人現居香港。解放後藏榮濤先生懷著愛國愛家鄉之感情,委託其子藏文昌先生把這座四合院無償捐獻給蓋州市人民政府。現為沈延毅紀念館。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這是個比較典型的民俗四合院建築,極具遼南建築風格,古樸典雅、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做工精細,是蓋州地區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民居建築之一。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古城的四合院,“四”是東南西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即東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並有“一壁二門三磚四瓦五脊六獸”之說。它展現著古老的建築藝術風格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蓋州古城的四合院建築,從樑架上看大多還是抬梁式建築,不管是正房還是廂房以及門房,五檁無廊大木小式硬山石為主流特徵和主要形式,也有五檁前出廊硬山和七檁前後廊硬山的民居。面闊多為五間,也有七間、九間和三間的房屋。明間略大一點,次間與梢間相同。

古蓋州民居展示了舊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習慣及民間風俗,家裡長輩居住的是上屋,即朝南的正房,晚輩的要住在廂房,如有妻、妾,也要按東為大的原則居住。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尋常巷陌,百姓人家,構成了古蓋州民居文化的傳承。想當年,蓋州古城居民樓彩繪一新,庭院井然有序,為古城裝點了無限風采。“合”是出於保存自我的一片小天地;“敞”是積極迎取天地自然的大世界。“合”與“敞”在建築上的有機結合,寄託著古人在有限的空間裡實現與天地自然相互來往的願望。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四合院”是蓋州古城特有的傳統建築形態,是構成歷史蓋州的“細胞”。青灰色的四合院烘托著典型的明清建築,成了蓋州的標誌。

盖州古城50多处百年历史的四合院,彰显昔日繁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