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評級:三大股指全線收跌 九股迎掘金良機

券商评级:三大股指全线收跌 九股迎掘金良机

光環新網(300383)主業高速增長,版圖持續擴張

公司18年實現營收60.23億元,同增47.7%;實現歸母淨利6.67億元,同增53.1%。19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6.29億元,同增21.8%;實現歸母淨利1.95億元,同增41.4%。

經營分析

業績符合預期,IDC和雲驅動業績高增長。IDC及增值服務營收同增47.8%,毛利率提升1.52pp,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報告期內完成對科信盛彩的收購,IDC資源進一步增厚,可供運營機櫃超3萬個,儲備機櫃達10萬個,預計未來兩年將新上架2萬個,產能釋放下IDC業務將保持高速增長。雲計算及相關業務營收同增52.4%,毛利率保持平穩,其中專注於AWS服務在華營銷與服務支持的控股子公司光環雲成立,自主開發的INSPIRE等多個平臺已正式上線;子公司無雙科技通過提高產品力及加大營銷力度,吸引大量新客戶,營收增長73.4%,淨利潤增長0.8%。

版圖持續擴張,增長空間進一步打開。近期,公司跟巖峰簽署合作協議,引入燕郊近2萬個IDC機櫃儲備資源;跟上海電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上海IDC資源擴張打下基礎。我們認為,國內IDC市場未來3-5年仍將維持高增長,預期公司IDC業務三年營收CAGR在40%以上。此外,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2018Q4中國IaaS市場AWS市場份額達9.7%,兩年提高近8pp。作為實際上的行業制定者,AWS技術、生態絕對領先,未來在國內市場有望“保三爭二”,公司作為主要合作伙伴將充分受益。

雲市場對外開放不改公司IDC業務行業地位及合作模式。市場擔憂國內雲計算市場如對外資雲服務廠商開放將對公司產生衝擊,我們認為,雲計算市場如開放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短期看,會從允許外商在自貿區自建IDC開始,對於機房資源主要在一線城市的光環不會有負面影響;長期看,主要的外資雲服務廠商均已通過合作方式入局,本土IDC龍頭具備資源與本地化服務優勢,市場開放也不會改變公司與亞馬遜現有合作模式。

盈利調整及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2019-2021年分別實現淨利潤9.3/13.0/18.7,EPS0.61/0.84/1.22元(對應前次2019/2020年預測分別下調9.6%/10.7%),參考海外IDC龍頭EQUINIX等估值及增速,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在30倍EV/EBITDA,目標價24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IDC機櫃新建及上架率不及預期;雲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凱文教育(002659)教育業務高速增長,扭虧在即前景可期

事項: 公司公佈了 2018 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 2.42 億元,同比下降 61.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0.98 億元,同比下降 521.14%;每股收益-0.20 元,同比下降 500.00%。

傳統業務資產剝離,主營業務大幅下降。 2017 年 11 月公司成功轉讓江蘇新中泰橋樑鋼構工程有限公司的 100%股權,傳統業務——鋼結構工程業務資產完全剝離,公司華麗蛻變成以 K12 國際學校為核心資產的教育類上市高速。鋼結構資產剝離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2018 年公司營業收入約 2.42 億元,同比下降61.01%,若剔除傳統業務影響,公司教育行業貢獻的營業收入 2.09億元,同比增長 127.84%;其中學雜費收入 1.91 億元,同比 139.12%;培訓費收入 0.175 億元,同比增長 50.42%;租賃費收入 0.33 億元,為公司新增業務。

教育業務逐季提速, 公司有望扭虧為盈。 2017-2018 年公司教育行業業務收入分別為 0.92 億元和 2.09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68.25%和 127.84%。分季度看, 2018 年 1 季度到 4 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0.40 億元、 0.49 億元、 0.68 億元和 0.85 億元,環比增長 20.73%、 38.89%和 24.46%。公司旗下主要擁有海淀凱文學校和朝陽凱文學校,兩所學校容納能力約為 1600 人和 4000 人,2017-2018 學年在校生 746 人, 2018-2019 學年在校生 1224 人,預計 2019-2020 學年兩所學校新增學生約 800 人, 2019 年公司業務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公司公告, 2019 年 1 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 80%,預計隨著公司營業收入的快速釋放,公司有望在2019 年 3 季度扭虧為盈。

資產結構優良,資產負債率低。截至 2018 年末,公司總資產 38.09億元,其中貨幣資金 4.97 億元(佔比 13.04%)、投資性房地產 3.18億元(佔比 8.36%)、固定資產 12.41 億元(佔比 32.58%)、無形資產 9.26 億元(佔比 24.30%)、長期待攤費用 3.14 億元(佔比8.96%),公司資產以校舍和土地使用權為主,資產結構優良;公司總負債 16.91 億元,其中短期借款 1.99 億元(佔比 11.75%)、應付賬款及票據(佔比 15.40%)預收賬款 1.71 億元( 10.11%)、長期借款 9.90 億元( 58.45%),公司負債以長期借款為主,負債結構合理;公司資產負債率 44.47%,剔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39.98%,公司資產負債率較低。

折舊+攤銷+費用計提侵蝕利潤, 資產重估價值較高。朝陽凱文學校為公司重金打造的實體學校,形成固定資產 13.91 億元、 無形資產 9.98 億元和投資性房地產 3.18 億元;海淀凱文學校為公司租賃改造學校,形成長期待攤費用約 2.81 億元。根據公司會計準則,每年折舊、攤銷和計提合計預計約為 0.78 億元,這是公司教育業務初期虧損的一大原因,預計隨著在校生規模的擴大,教育業務營業收入規模的擴大,折舊、攤銷和費用計提對公司業績影響將減弱。公司資產不僅包括校舍等固定資產、土地等無形資產,還包括投資性房地產,朝陽凱文學校周邊的寫字樓如朝陽金茂中心目前售價約 5.2 萬元/平方米,若公司投資性房地產進行重估,預計重估價值較高。

估值與盈利預測: 預計 2019-2021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4.64億元、 7.21 億元和 10.46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91.70%、 55.59%和45.0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 0.70 億元、 1.60 億元和 2.71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1.20%、 128.84%和 69.52%; EPS 分別為 0.14 元、 0.32 元和 0.54 元,對應的 PE 分別為 63.5 倍、 27.8倍和 16.4 倍, PB 分別為 2.0、 1.9 和 1.7。 公司是 A 股市場第一家以國際學校為核心資產的上市公司,聚焦 K12 雙語學校,積極拓展和佈局體育、藝術培訓、營地教育和品牌輸出,校舍使用率提高和在校生規模將助力公司扭虧為盈和業績釋放。 近日《北京國際學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9-2022 年)》印發,北京國際學校教育政策回暖,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政策調整和國際教育需求釋放,看好公司在國際學校領域的佈局和教育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維持“買入-A”評級,目標價 11.75 元。

風險提示: 國際教育政策變動、招生進度不及預期、學費增長不及預期等。

五洋停車跟蹤點評:設備增長持續性驗證,卡位智慧停車運營發展新成長

五洋停車(300420)

事件

根據公司2018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測全年淨利潤約12,500萬元~14,800萬元,變動幅度為61.15%~90.8%。

點評

預計全年實現較快速增長,高端車庫品牌認可度提升

2018年度公司各項業務發展全面向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快速增長,主要是公司停車板塊經營業績快速增長,其他板塊業績持續穩定增長,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大。在智慧停車行業形成南有偉創自動化、北有天辰智能南北雙核格局,高端車庫品牌認可度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業務已進入快速成長期,且報告期內收到政府補助較多;報告期內,公司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2,500萬元。

自身設備訂單增速加快,業內領先優勢體現政府項目拿單能力

公司2017年新簽訂單10億訂單,年末在手訂單超過4億;2018H1新籤車庫訂單7.2億,三季度進入政府車庫項目招標旺季,預計2018年全年停車庫新簽訂單14-15億,各業務新簽訂單有望達20億以上。隨著停車經營性資產投資建設短期拉動設備快速增長,停車場和充電樁等運營類業務持續利潤貢獻,提升長期估值。

公司近年訂單收入規模中參與政府投資為主導的設備項目佔比大幅提升,公司目標3年對政府投資類設備項目總額30億,完成20億以上項目的設備投資建設,目前在手訂單保守看到15-20億。其中通常設備投資佔比達60%,基建類佔比40%,具體看項目主體設計方案。部分公司參與的EPC項目的基建總包也將貢獻增量利潤來源。而高端化設備銷售面向合資公司,實際淨利率更高,回款週期也更有保障。

戰略佈局停車運營一體化,綜合實力形成競爭壁壘

公司專注停車市場,形成資質、製造、市場、運營一體化品牌優勢。目前按國內立體停車場規模前幾大企業中(包括杭州西子,大洋泊車等),只有公司堅持採取直銷體系,也正因如此,目前地方政府的經營性資產投資項目招標中競爭格局相對固化,能參與政府招標的企業只有幾家,公司的銷售模式形成先發優勢。公司未來有望通過合資形式,與政府及企事業,實現項目建設和後期運營的一站式停車解決方案,形成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時公司通過搭建停車運營平臺,吸引已有設備客戶隱形在手資源以及社會存量車位資源的加入,結合物聯網技術發展,打通車位數據入網的高效運營和多元化巨大盈利空間。近年來城市停車難問題越加得到關注和重視,跟隨城鎮化的腳步,基建補短板投資加速,相關配套政策不斷優化,導致立體車庫設備投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智能立體車庫需求也將成為未來“新基建”重要部分。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公司的行業地位和資本先發優勢逐漸放大。公司下屬品牌優勢明顯,項目經驗豐富,大額項目拿標能力強。隨著全國落後城市城鎮化加快,大中城市地方保護主義弱化,公司份額將有望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的體現將帶來利潤彈性,同時2019年在設備生產成本方面也將有望受益原材料價格趨勢性下降。

盈利預測及估值

預計2018-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11.12億元、15.04億元和20.26億元,同比增長47.36%、35.29%和34.68%;實現歸母淨利潤1.42億元、2.13億元和3.03億元,同比增長85.50%、50.34%和42.36%,對應目前股價的PE分別為36.54倍、24.31倍和17.07倍。我們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訂單落地及確認進度低於預期、宏觀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商譽減值、運營項目進展不及預期等風險。

宏大爆破2018年報點評:HD-1項目突破性進展,業績有望加速增長

宏大爆破(002683)

投資要點

礦服板塊實現穩步增長, 回款好轉改善現金流

2018 年我國大宗商品價格呈現上升衝高回落的走勢。 2018 年全年, 大宗商品平均價格同比去年上漲 5.7%。 受益於礦業價格回暖及供給側改革的深化, 公司優化主業結構, 礦服板塊 2018 年實現營收 31.62 億元,同比增長 5.11%,其中露天礦山開採業務收入 22.52 億元,同比增長 10.78%,地下礦山開採業務收入 9.10 億元,同比下降 6.70%。 2018 年公司礦服項目回款明顯好轉, 帶動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大幅增加 66.78%。

民爆板塊併購成效顯著, 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受大宗商品總體利好及硝酸銨漲價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2018 年我國民爆行業利潤總額 62.84 億元, 同比增長 17.04%。 公司作為廣東省民爆器材的龍頭企業,2018 年民爆器材銷售收入為 11.32 億元, 同比增長 51.89%, 併購整合成效顯著。

HD-1 項目突破性進展, 軍工板塊前景遼闊

軍工板塊是公司的戰略轉型重點板塊, 2018 年是公司深化戰略轉型的一年, 公司尖端導彈武器系統 HD-1 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行政審批方面, 廣東省政府及國防科工局發函大力支持公司 HD-1 項目的推進; 科研生產方面, HD-1 首次超聲速巡航飛行試驗在 2018 年 10 月 15 日圓滿完成; 銷售方面, 公司 HD-1產品亮相珠海航展, 受到眾多媒體的報道, 獲得社會及潛在客戶的高度關注。2018 年軍工板塊實現營收 0.92 億元,同比增長 47.75%。 公司加大對 HD-1 等軍工項目的研發投入, 新增開發支出 1.95 億元, 同比增加 358.68%。 2018 年公司開展多種方式融資, 成立了宏大防務(廣州) 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併成功融資 1 億來支持 HD-1 項目的順利發展。

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外貿導彈武器系統 HD-1 項目是按照模塊化多用途設計思路研製的完整武器系統,由導彈、導彈發射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目標指示系統、綜合保障系統組成,包括車載基本型、機載型和艦載型三大系列; 其中該型導彈採用國際先進的固體衝壓發動機技術,相比於傳統的液體發動機,在發射準備時間、穩定性、體積和飛行速度等方面有明顯優勢。考慮到導彈作為信息化裝備的代表,是典型的消耗性武器,需求量大;根據 SIPRI 統計,國際軍貿市場交易額逐年增加,我們預計 HD-1 項目的市場前景良好,未來有望帶來公司軍工板塊業績的大幅提升。

盈利預測及估值

公司傳統業務穩步增長, 軍工業務經過數年的投入和積累,有望在未來 3 年開花結果,屆時公司將得到價值重估。預計 2019-2021 年公司 EPS 為 0.44、0.54、0.63 元/股,對應 PE 分別為 34.23、 27.88、 23.72 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軍工業務發展不及預期;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再升科技(603601)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報點評:產能提升助力業績釋放,成長確定性高

2018 全年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2019Q1 表現超預期

2018 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0.82 億元,同比增長 69.15%, 實現歸母淨利潤 1.59 億元,同比增長 39.96%,扣非歸母淨利潤 1.22 億元,同比增長 34.77%,EPS 為 0.29 元/股,並擬 10 轉 3 派 1.5 元(含稅), 基本符合預期。 2019Q1實現營業收入 2.89 億元,同比增長 30.3%, 實現歸母淨利潤 0.48 億元,同比增長 51.22%, 利潤增長超預期, 主因公司通過聚焦戰略, 更新調整產品結構和產線生產佈局,疊加生產工藝持續改進, 使得成本費用管控進一步優化。

收入規模持續高增長, 核心產品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受益於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及公司產能穩步提升, 2018 年公司收入同比大幅增長, 其中玻纖濾紙、 淨化設備、 VIP 芯材及保溫節能材料(玻纖棉+VIP 芯材+AGM 隔板)收入分別同比增長 11.5%、 121.8%和 89.9%,收入佔比分別達28.4% (-13.8pct)、 38.7% (+9.8pct)和 32.9% (+4.2pct),毛利率分別為 46.5%(-0.69pct)、 23.1%(+1pct)和 32%(+0.61pct)。 公司實現綜合毛利率 33%,同比下滑 2.7 個百分點, 主因毛利率較低的淨化設備銷售佔比大幅提升及報告期新增國外貿易類產品銷售,分別拉低綜合毛利率約 2.07 和 1.05 個百分點。

費用管控持續優化, 資產減值損失拖累淨利潤

2018 年公司通過聚焦管理實現降本增效, 費用管控持續優化, 期間費用率(不含研發費用)同比下滑 4.1 個百分點至 13.6%,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下滑 1.9、 1.9 和 0.2 個百分點。 受對艾普債權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991 萬元及對深圳中紡長期股權投資計提的減值損失 627 萬元抵減部分淨利潤影響, 淨利潤增速低於營收增長,淨利率同比下滑 3.7 個百分點至 14.7%。

全產業鏈佈局基本完成, 產能釋放助力高增長, 維持“ 買入”評級。

目前,公司“乾淨空氣”(原棉-玻纖濾紙-淨化設備)和“高效節能”(原棉-VIP芯材-VIP板)雙重產業鏈已基本打造完畢。6000噸/年 AGM隔板項目已於 2018年底基本建成,新建 2.5 萬噸玻纖棉項目目前也已基本完成, VIP 板衍生品項目正在建設中, 預計 2019 年微玻璃纖維棉年產能可達 6.6 萬噸,玻纖濾紙年產能 9500 噸, VIP 芯材及 AGM 隔板年產能約 1.5 萬噸,內生產能穩步提升助力業績釋放, 成長確定性高。 預計 19-21 年 EPS 分別為 0.44/0.61/0.78 元/股,對應 PE 為 22.0/15.8/12.3x, 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產能釋放不及預期。

山煤國際(600546)剝離虧損貿易資產後盈利明顯改善

19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2.21億元,同比飆升574%,主要由於剝離虧損貿易資產後各項盈利指標明顯改善、資產質量大幅提升以及內生增長較強。公司公告將繼續剝離11個虧損貿易子公司的部分股權,未來業績和盈利有望繼續大幅提升。公司看點較多,剝離虧損資產、內生、外延增長以及山西國改,可支撐中長期可持續發展並消化估值,19年市盈率10倍,並不貴,維持買入的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19年1季度歸屬母公司2.21億元,同比飆升574%,盈利指標改善明顯,資產質量大幅提升。主營業務收入82億元,同比下降20%,營業收入66.6億元,同比下降28%,毛利潤同比增加43%至15.5億元。財務費用減少12%至2.41億元,投資收益2,522萬元去年同比為零。營業利潤同比大幅增加113%至6.63億元。各項利潤率提升明顯:毛利潤率由10.5%提升至18.8%,經營利潤率由3%提升至8.1%,淨利潤率由0.3%提升至2.7%。經營利潤率、淨利潤率均為歷史最好水平。淨資產收益率由1.6%大幅提升至3.93%。收入的減少與公司持續剝離虧損的貿易業務有關。儘管收入較大幅減少,但盈利指標和業績回升明顯,顯示了近年來公司持續剝離虧損的貿易業務的優秀效果。

煤炭業務盈利大幅提升。煤炭產量增長15%,銷量減少19%,噸煤毛利提升38%至68元。1季度公司煤炭產量同比增長15%至833萬噸。公司產量增速一直較快,近十年都是雙位數增長,近十年的產量平均年增速高達25%,未來成長性仍然會較好。由於剝離了虧損的貿易業務,煤炭銷量大幅減少19%至2,289萬噸。包括貿易煤的噸煤售價下降1%至359元,噸煤成本下降7%至291元,噸煤毛利提升38%至68元。煤炭業務毛利率由13%提升至19%。

再次轉讓11個虧損貿易子公司的部分股權,資產質量和盈利將持續改善。16-17年公司先後剝離了14家虧損貿易子公司。4月16日公司公告,擬公開掛牌出售子公司持有11家控股貿易子公司的股權,其中“辰天國貿”等五家全資子公司各49%的股權,控股子公司內蒙晟達39%股權,控股子公司江蘇物流旗下天津公司等5家子公司各49%的股權。上述11家貿易公司2018年的淨利潤和淨資產皆為虧損,合計淨利潤虧損14億元,淨資產為-41億元。2018年11家子公司營業收入132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31%)。轉讓部分股權後仍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受貿易業務拖累,公司盈利水平一直較低。預計股權轉讓後,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利將得以持續改善,提升空間大,業績有望繼續較快增長。

後續看點多,內生、外延、國改、剝離虧損資產。母公司有過承諾,把全部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山煤國際是煤炭開採和煤炭貿易業務的唯一平臺。目前集團仍有800萬噸產能。此外,山煤國際自身仍有在建產能360萬噸左右,公司具備內生外延增長空間。作為重點煤企,公司是山西國企改革的重要標的。此外,公司持續剝離虧損的貿易資產,16、17年以來累計剝離14家子公司,今年再次剝離11家子公司部分股權,資產持續得到優化,各項盈利指標有望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估值

由於公司產量增長和貿易業務帶來的改善程度高於預期,我們上調19、20年的盈利預測26%和30%。目前19年市盈率10倍,和行業平均水平相似,估值不貴。我們認為作為有多重增長潛力的公司,業績的增長有望進一步消化估值,維持買入的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煤價下跌,山西國改進程低於預期,重組低於預期,業績不穩定。

通威股份(600438)產能高增長,盈利高彈性

18基本持平、19Q1增長53.16%:公司發佈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5.35億元,同比增長5.54%;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0.19億元,同比增長0.33%。對應EPS為0.52元;2018Q4,實現營業收入61.49億元,同比下降5.05%,環比下降31.12%;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3.59億元,同比下降25.76%,環比下降51.52%。2018Q4對應EPS為0.09元;2019Q1,實現營業收入61.69億元,同比增長18.15%,環比增長0.33%;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91億元,同比增長53.14%,環比增長36.68%。2019Q1對應EPS為0.13元。

19年硅料產能大幅釋放,價格將逐步見底回升:18年受國內531政策影響,行業劇烈震盪,硅料價格下半年大幅下挫,硅料均價同比下降了25%,全年公司硅料銷量1.92萬噸,同比增長20%,收入16.05億元,同比下降了9.4%。硅料生產成本繼續下降,18年全年平均已降至5.53萬元/噸,降幅6%左右,全年硅料毛利率仍維持在33.88%。全年硅料+化工淨利潤5.16億元,同比下降3%。19Q1預計硅料出貨0.9萬噸左右,包頭3萬噸新產能投產,開始貢獻增量,硅料+化工合計利潤1億元左右。公司位於樂山、包頭兩個“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一期已按計劃建成投產,達產後公司高純晶硅產能將達到8萬噸。新產能投產後生產成本有望降至4萬元/噸,樂山老產能19年也將有10%的降本空間。Q3、Q4將迎來將迎來國內市場啟動,疊加海外旺季需求,單季需求有望創新高。硅料價格有望企穩回升,產能剛性關節將充分收益。

電池坐穩龍頭,高效溢價突出:電池片方面,儘管531後Q3電池價格波動較大,但隨著Q4海外市場啟動以及國內領跑者集中併網需求拉動,高效電池盈利迅速攀升。18年外銷6.4GW,同比增長61%,貢獻收入76.42億元,同比增長18.8%,全年毛利率仍能維持在18.70%。19Q1受益於領跑者集中併網需求拉昇,高效電池溢價明顯,盈利突出,電池外銷約2.4GW(其中單晶PERC電池約1.6GW),貢獻淨利潤約4億元。18年底公司已形成3GW多晶、9GW單晶電池共12GW產能規模,2019年3月公司啟動了成都四期及眉山太陽能電池項目,隨著新建產能的陸續投產,預計2019年底公司太陽能電池規模將達到20GW。19Q1非硅成本已經降至0.25元/W以下,量產平均效率已經超過22%,隨著新產能投放,降本增效仍將持續。而在高效疊瓦組件量產、以及高效HIT電池中試量產方面,19年也有望取得突破。

電站運營規模持續穩定增長:電站運營方面,裝機規模由17年底487MW逐步增長至18年期末的1151MW,增幅達136.34%。18年發電收入6.20億元,同比增長137.33%。目前公司在手已核准的總裝機容量540.14MW,潛在漁光一體電站資源量在10GW以上。19年將保持500MW的新增裝機規模,貢獻穩定的業績增長。

農業板塊維持穩定:18年飼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0.9億元,同比增長0.77%,銷量423.36萬噸,同比基本持平。報告期內,食品加工及養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了食品板塊經營業績扭虧為盈的突破。19年,公司飼料及相關產業鏈業務力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超過180億元,堅持“揚長砍短,戰略聚焦”,有效調整產品結構及客戶結構,鞏固公司在水產飼料的優勢地位。

19Q1費用率上升,應收賬款增長:公司2019Q1期間費用同比增長40.60%至7.91億元,期間費用率上升2.05個百分點至12.82%。主要系公司加大了對疊瓦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研發費用同比增長較多,以及貸款規模增加,利息支出增加所致。2019Q1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流入3.05億元,同比下降39.21%;銷售商品取得現金51.43億元,同比下降10.67%。期末預收款項+合同負債17.78億元,同比增長8.48%。期末應收賬款14.67億元,同比增長78.94%,主要系票據結算增加所致。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上升5.32天至19.2天。期末存貨+合同資產22.91億元,同比下降9.93%;存貨週轉天數下降9.12天至36.37天。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9-21年業績為:32.51、40.22、50.44億元,同比增長61.0%、23.7%、25.4%。對應EPS為0.84、1.04、1.30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策不達預期,競爭加劇

銳科激光(300747)2019Q1業績同比-10.9%,環比改善顯著

2019Q1業績同比-10.9%,淨利率環比改善顯著:公司2018年營收14.62億元,同比+53.63%,歸母淨利4.33億元,同比+56.05%。主要產品連續光纖激光器產品全年營收達11.15億,同比+55.17%,佔公司總營收的76.28%。2019Q1實現營收3.99億,同比+24.27%,歸母淨利1.00億,同比-10.88%。單季度來看,公司2018Q4單季度淨利率18.28%,2019Q1淨利率26.12%,環比+7.8pct,回暖顯著。此外,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5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

2019Q1綜合毛利率企穩回升,維持高研發投入: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45.32%,同比-1.27pct。脈衝光纖激光器毛利率32.78%,同比+1.75pct;連續光纖激光器毛利率49.46%,同比-1.66pct。期間費用方面,2018年公司銷售費用率4.31%,同比+1.23pct,主要系公司擴大銷售及售後服務團隊所致;管理費用率1.94%,同比-0.27pct;研發費用率5.92%,同比+0.54pct,主要系公司加大推進新技術立項所致;財務費用率-0.24%,同比-0.44pct,期間費用率合計11.94%,同比+1.06pct。2019Q1公司綜合毛利率35.29%,同比-18.60pct,環比+4.43pct,企穩回升。2019Q1公司期間費率合計佔比9.73%,同比+0.07pct,基本持平。

宏、中、微觀回暖信號逐步明晰,行業復甦進行時:宏觀來看,國內友好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將有望提振工業企業投資意願,製造業增值稅率下降也將拉動行業發展;中觀來看,國內通用設備製造業利潤、PMI新訂單指數、永康五金景氣指數均有所回暖;微觀來看,由於下游客戶投資回報期大幅縮短,投資意願明顯增強,今年以來,尤其是3月份之後,整體激光器行業回暖跡象明顯。我們基於行業歷史數據,以及行業現狀判斷,行業有望逐漸底部回暖。

高功率市場快速拓展,平均功率段持續提高:2018年公司2000W及以上的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產品收入同比+190.03%。其中3300W連續光纖激光器收入+258.67%。6000W連續光纖激光器收入+126.21%,12kW光纖激光器小批量銷售。根據中國激光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公司國內份額增至17.8%,客戶數量已達到900多家,市場地位持續提升。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激光器行業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經歷一段時期的低增速,在政策推動製造業發展的背景下,行業有望持續復甦。而公司處於高功率激光器加速替代的快速發展期,高功率市佔率快速提升。預計2019/20/21年歸母淨利5.5/8.2/10.8億元,對應EPS4.31/6.37/8.47元,PE36/24/18X,基於對行業復甦持續性的判斷,以及對公司高功率產品快速發展的預期,我們給予目標估值19年50倍PE,對應市值276億,目標價215.65元。提高至“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國產激光器發展不及預期;行業景氣度下滑超預期。

石大勝華(603026)Q1業績超預期,業績將隨DMC、EC提價逐季高增

事件:4月17日,石大勝華公佈一季報,19Q1實現營收11.38億,YOY-9.6%。Q1實現歸母淨利潤1.35億,YOY+101%,環比28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33億,YOY+88%,環比279%。公司業績遠超市場預期。Q1業績來源:1)DMC貢獻9KW+,DMC系列價格19Q1約8.6K(YOY+0.55%);而原材料PO價格8.8K(YOY-18%);丙烯6.3K(YOY-9%)。2)EC貢獻1KW+(3月下旬EC價格才開始加速上行)。3)投資貢獻約2.5KW,Q4以來公司權益投資收縮,轉向固收類(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已大幅收窄)。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提升,Q1公司毛利率21.1%(18Q1為12.5%),預計DMC系列毛利率達到30%。

專注DMC、EC等新能源業務,油氣板塊業務收縮減少波動,後續業績將隨DMC、EC價格上行持續穩定增長。DMC+EC系列Q1實現銷量6.6萬噸,收入5.65億(YOY+30%),佔比50%(18A為39%)。MTBE業務Q1實現銷量6.0萬噸,收入2.8億(YOY-52%),佔比25%(18A為39%)。19年公司調整油氣板塊規模,預計MTBE產量23.6萬噸,同比-45%;公司在保留一體化項目為DMC系列提供PO等原材料的同時,減弱每年因油價大幅波動給公司油氣業務帶來的業績不確定性。同時,投資業務轉向固收類亦減少波動風險。Q1業績高增是在DMC價格持續走弱,EC價格啟動之初(ECQ1貢獻利潤1KW+)的情況下完成,隨其他業務業績波動風險減弱,並且下游需求逐季向好,公司業績或將隨DMC、EC價格上行持續超預期。

DMC反彈蓄勢待發,EC淡季已供不應求。DMC價格底部企穩,預計將隨電解液需求轉暖+PC新增需求(瀘天化等)帶動重啟上行。本週中EC報價1.55萬/噸,繼週一調漲0.5K後,再度調漲1K。EC價格數週連續上行,本週週中趨勢加速,已較上月底1.2萬提升30%。各家供不應求,挺價意願強烈。對標當年6F漲價啟動,剛性需求拉動的漲價並無上限。保守按照DMC7K+EC1.3W,19年利潤5.3億元,對應PE15X。考慮漲價,公司19年業績上限未可知。強烈看好,推薦“買入”!

風險提示:新能車銷量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