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史(5)一座因“包工頭坑業主”造就的豪宅

看圖說史(5)一座因“包工頭坑業主”造就的豪宅
延安西路64號,原嘉道理爵士住宅,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原主入口面朝延安路高架,為愛奧尼式白色大理石柱門廊,兩旁有通長的遊廊。室內多為大理石裝飾。底層大廳高三層,長方形穹頂,佈滿細膩的花飾,兩側壁爐飾三角形山花和裝飾線腳。
看圖說史(5)一座因“包工頭坑業主”造就的豪宅
中福會少年宮老大樓,是現在的主入口。抗戰勝利後嘉道理家族遷往香港繼續發展,該處住宅曾經作為美軍的軍官俱樂部。解放後,房產收歸國有。宋慶齡先生經嘉道理家族同意,將其主辦的中國福利會少年宮設置於此。

嘉道理家族是來自巴格達的猶太家族,上海開埠之後便到滬發展,憑藉過人的商業才能,在冒險家的樂園擁有了一席之地。1866年創辦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早期在上海經營酒店。旗下的半島酒店品牌,就包括著名的香港尖沙咀半島酒店。同時,嘉道理涉足電力,第一代的嘉道理爵士的伊利·嘉道理早年從上海來到香港時,靠著借來的五百塊錢不斷髮展壯大,在香港他與朋友合作,於一九零三年成立了中華電力公司。這家公司在上個世紀參股了大亞灣核電站。

1919年,埃利·嘉道理位於黃陂南路上的公館不慎失火。嘉道理之妻摩卡塔為了營救被困於屋內的家庭女教師而不幸遇難。原住宅已焚燬,為避免觸景生情,嘉道理帶著兩個兒子前往倫敦。同時,委託自己的建築師好友拉漢·布朗負責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建造新公館。

1924年,嘉道理回到了闊別5年的上海,但是他看到卻是一個爛醉如泥、正躺在醫院裡的布朗和一幢佔地12000平米、全部由大理石打造的宮殿式建築。原來,布朗嗜酒如命,對新公館的設計根本不上心,他乾脆轉手委託馬海洋行的設計師斯金生全權負責,從此不再過問新公館工程。沒有了業主,設計工程也轉包了,整個公館的設計建築費用就像脫韁的野馬,最終工程總投資100萬兩白銀。根據當時的物價,足夠可以購買大米5000萬斤,供14萬人食用一年。除此之外,整個公館日常維護需要將近三四十個僕人。儘管耗資令人咂舌,但是公館建築的優美風格和精美的設計,還是令嘉道理頗為滿意。從此這裡被稱為“大理石大廈”,是上海灘最著名的社交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