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有必要補課嗎?


語文是一個特別重視平時積累的學科,沒有必要去專門的補課,還要靠平日加強基礎練習,提升文學素養。

1.語文的根基是生活化的語文。

生活化的語文才是真正的語文。語文的覆蓋範圍很廣,廣到他就是你的生活。

如果你平時愛讀書,愛看報,那麼這就在提升著你的閱讀素養,對你表達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每天記錄自己的生活感悟,或者寫一寫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就是練筆的過程。

你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會寫的字,有查字典的習慣嗎?如果你每天都查一兩次字典,有時還翻翻成語詞典。你的語文基礎會夯實得非常牢固。

你的字漂亮嗎?規範嗎?寫一手工整的漢字,是語文的基本功。

所以在生活中注意提升自己,注意積累自己的語文素養,就能學好語文。

2.多閱讀,多摘抄,多模仿。

學生如果想提升語文成績,尤其是作文成績,最快的方法就是多閱讀,多摘抄,多模仿。

多閱讀一些文章,尤其是你感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也可以是優秀的滿分作文。我特別欣賞餘秋雨散文等名家散文集,這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每天閱讀一兩篇,讀的時候邊讀邊用筆勾畫,把其中有深度的話和優美的詞句勾出來,摘抄在積累本上,時常翻閱,不斷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樣積累豐富的素材,在寫作的時候就能拓寬視野,豐富想象空間,把積累的精華化為己用。

在自己練筆寫作的時候,可以模仿一些優美的句段,會增加你作文的文采。也可以模仿文章的謀篇佈局,起承轉合,讓你的文章由內而外透露著一種厚積而薄發的感覺。

3.善於分析標準答案。

網上流傳著一個報道,讓文章作者解答自己文章的閱讀題,竟然分數特別低。所以閱讀題要想得高分,是要遵循一定的答題套路的。

這部分的總結和提升,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必須通過補課補出來。因為老師會給你總結各個題型的答題套路。對於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來說,我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孩子自己總結,因為孩子總結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特別重要。

每次答閱讀題的時候,孩子一定要認真的查閱閱讀題的標準答案,把自己的答案跟標準答案進行對照,看看差別在哪裡?用紅筆寫出來。比著比著,你就發現了其中的答題規律和得分要點,以及各種題型必須用到的術語。你的閱讀水平會陡然提升。


禾頁老師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工作了20多年。說實在的,我認為語文真的沒有補課的必要。 我兒子上大學三年級,從小學到高中語文成績都挺不錯的,他從來沒有補過語文。 可能有的人會問語文成績不好該怎麼辦呢?或者是說我們應該怎樣來學語文呢?

1、抓孩子的習慣。

語文的學科性質決定了語文的學習絕對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達到的,更不可能實現什麼快速的提高。那麼我們首先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語文成績不好,除了智力原因,大多都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諸如上課不認真聽課,不積極思考,不完成作業。

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在我三年級剛接手的時候語文成績並不怎樣。那時他上課不認真聽課,還經常不完成作業,我接手之後,為了糾正孩子們的學習習慣,我用了很長的是一段時間來跟班,整頓紀律。 孩子很快就養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成績快速提高,現在語文成績經常是名列前茅。

2、補基礎。

語文的學習無非就是詞句段篇的學習。如果孩子基礎實在太差,家長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幫助孩子。 每天回來,讓孩子把當天的生字、詞語記記,聽寫一下;鼓勵孩子積累詞語和句子;背誦優美的段落;賞析句子;學會預習。




3、培養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

培養孩子認真聽的能力。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家長談話,聽故事,聽新聞,聽廣播。

讓孩子願意說,會說。 讓孩子說自己的見聞; 說自己的想法;說自己的看法,文從字順地說,說正確、說通順、說清楚、說具體。

培養孩子讀的能力。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學會默讀、朗讀、瀏覽、跳讀、猜讀、精讀、品讀;讀課文、讀適合的課外書;在讀中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故事情節;讀中想象,讀中思考。

讓孩子寫一手好字,寫一篇好文章。孩子的書寫姿勢正確,會按正確的筆順筆畫來寫;孩子能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聯繫簡單的應用文和想象作文,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在鼓勵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對語文感興趣了,那麼他們就願意去觀察,去閱讀,去體會,去表達,去認真聽課,去認真完成作業,去整理學習筆記。

只要孩子們對語文有了長期的學習興趣,他的成績提高指日可待。

語文的學習必須長期堅持,長期累積,千萬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見影。 所以語文的學習是不需要補課的。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覺得沒必要補課。我兒子今年上六年級,前幾天的期中考試語文得了116(滿分120)。從我的兒子經驗就是多多閱讀,大量的閱讀是學習好語文基本方法,兒子從小就喜歡閱讀書籍,從外國名著到中國現在文學,做完作業就讀書,語文的學習就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習好的。如果你去補習班學習關於語文的話,真不知道能夠快速的學習什麼東西,學習好語文還是增加閱讀量吧。



龍城瀟瀟生


依我個人的觀點,以及我小孩語文的學習方法和成績。我認為語文沒有必要補課。實例能證明,我女兒從小學到大學畢業期間,我們做家長的,從來沒有幫她補過語文的課,我發現女兒在上小學時期,只要她看到書或有文字的報刊雜誌,都認認真真專心致志地去閱讀,經常看到她,晚上手捧書,睡著的場景。平時我教她,有看不懂的字或詞,去翻閱字典來認識和了解其意思,如果還不能明白,就請教學校老師。由於她看的書籍比較多,方法得當。所以她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優秀,包括寫作。由此得出,要想語文和寫作水平好,離不開正確的閱讀方法,以及多看書。有好多的人認為,補課了就會好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點。在我看來,你去補課,只要目的是到老師那裡討教學習方法。而不是愚昧地認為,多做幾個題,多看兩篇文章。最關鍵的還是,自己多看書,有時間多看各類書藉,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其實多看成語字典,多瞭解成語以及成語的意思。對你提高語文成績,特別是寫作水平很有幫助。總的一句話,補課不是提高,你語文水平的關鍵所在。關鍵在於自己對語文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Qsir7


語文是高考科目中權重最高的科目,比如說江蘇省的文科高考總分才480分,語文卻佔到了200分,這個比例其實是很驚人的。但是補語文的恰恰是培訓機構裡參與最少的。為什麼?是因為大家的語文都很好麼?當然不是!

語文補課是最難一下子看出成績來的。

語文不像數學,通過補課,我把一些概念弄通了,然後觸類旁通,題目都會做了,成績就上去了。語文沒那麼簡單,可能你補了好久,也未必能夠看到直接的效果。所以這也是很多培訓機構不開設語文補習的主要原因,連XX思也是不久前剛開設語文補課,此前一直以數學和英語為主的。

所以說語文補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語文怎麼補?

語文的內容概括起包括聽、說、讀、寫。

語文的提升適合從小開始抓起,多閱讀,且著重於精讀,對自己的讀過的經典可以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說出來,一方面提升自己說的能力,總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這個過程找到語感。把讀過的書變成了你自己的東西。事實上那些作文寫得好的孩子,都具有很好的語感的。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並不完全如此。也許有家長說,既然是讓孩子讀書,我在家讀不行嗎?當然,如果家長有較好的語文功底也是可以的,如果沒有,還是找專業的老師輔導比較好。讀的過程中是需要解讀的。好的語文老師會提供好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的效率,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同樣,關於寫,也是需要輔導的。除去極個別的孩子在這方面有著較好的天賦和後天的家庭培養之外,大多數孩子在這方面都很欠缺,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而我們多數家長都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補語文需要一個耐心等待的過程。

經常會遇到那些送孩子來補課的家長,才補了一兩節課,就會問我們家的孩子怎樣啊,有沒有進步啊?這個心情我很理解,如果是數學,我可以告訴她某某概念都弄通了,這一塊沒有問題了,再加強加強就可以了。可是語文,你讓我怎麼說呢?補了兩次課就期待有飛速發展,我想哪個老師也不敢保證,除非是神仙。所以,既然是覺得孩子 這方面有欠缺,覺得要補,就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用等待一朵花開的時間,等待孩子慢慢進步、成長。

我是“蘇小妮”,一位喜歡讀紅樓的老師,喜歡就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我是初中語文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咱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補課的必要性很大。低年級正是孩子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孩子語文興趣的關鍵期。如果孩子一開始內心就種下了“我語文不好”的意念,勢必影響孩子的學習信心和將來的成績。而且,低年級的知識較少,補起來也相對容易。



我帶過的初中畢業班,還存在拼音不會的學生,還存在基本筆順不會的學生,還存在握筆姿勢奇形怪狀的學生。我總覺得家長的責任更大一些,畢竟老師面對的是多數學生,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更多的個人輔導和引領。如果家長及早發現,幫孩子補補或者矯正一下,可能不至於使孩子的成績差的太遠。

對於高年級中等生,補補課也很有必要。這就要細緻分析孩子的欠缺在哪裡了。如果是基礎知識,家長如果有時間,完全可以自行補課。不管哪個階段的基礎知識,網上都有相關的整理材料,打印出來,讓孩子多做就行。需要指出的是,家長必須監督。完成規定的量之後,對答案,將錯誤的和不會的標註出來,再強化記憶。

作文靠的是大量的閱讀和練筆。閱讀需要是多做題和總結。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往往自學能力不夠強,家長苦於輔導不了,讓別人帶著,應該有很多益處。

對於成績太差的高年級學生,往往在學校的課堂都不好好學習,補課純粹浪費金錢。

補課之前,需要提前和孩子溝通,孩子不願意補課,強行要求是沒有效果的。

補課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根本的還在課堂上。


親子語文


我是老笨瓜016,不請自來。因為憑著我30年的一線高中語文教師的經驗,我覺得有必要去補語文課。


1.什麼樣的學生需要補課。

不是每一個語文成績低的學生都需要補課的。有的學生就是屬於沒有語文感覺的,即使補課再多,也不會有任何收效。

只有那些有一定語文素養做鋪墊了,但解讀文本的時候無從下手,或者心中有萬言,下筆不成篇的學生,也就是那些俗稱不開竅的學生,才可能通過補課這種面對面的交流的方式,打開思維的瓶頸,才會有效提升語文成績。


2.語文課補什麼。

眾所周知,語文的考點林林總總,紛繁複雜。但如果歸納起來,無非就是讀與寫的能力。讀的內容有社科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古詩文閱讀等。寫的內容有知識遷移題、作文等。

要補語文,必須得明確知道需要補哪部分知識,提升哪一方面的能力。如果茫無頭緒,胡亂補課,肯定會沒有任何收效的。

3.如何去補課。

這得需要因人因事去對待了。有的人特別提出一對一輔導的要求,有的則需要五六個人一起相互協助著補課。

再者,每個人的瓶頸問題各不相同,有的需要補現代文閱讀,有的需要補古詩文閱讀,有的需要補議論文寫作,有的需要補記敘文寫作。這就需要每一個需要補課的學生,明確知道自己需要補什麼方面的內容。然後再決定採用何種方式。

做一個理智的補課者,才會體現出補課的價值。你說對嗎?


老笨瓜016


以我自己的小孩為例。

中考前四個星期,經過二模三模,極其負責的班主任打電話給我說他們班語文可能會拖後腿。語文老師只是太年輕,學識可以人也不錯,只是經驗欠缺,作為同行這都可以理解,人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強大,何況我自己也是過來人。

但是,孩子不能等呀!她平時語文多一百二十小几,屬於還可以能達到要求那種,班主任怕的是萬一今年語文試卷難就完蛋。此時離中考四個星期,也就是說可以補四節課,思來想去尋了一位經驗老道的老師求上門去。我家孩子閱讀量非常大,我們沒有限制她,科技文學武俠漫畫網絡修仙類都看。我一般是一個小時翻完一本三四百頁的小說,她的閱讀速度比我還快。。。。。。這孩子悟性也比較高,對文本會產生自己的理解,還會套用老師教的套路。缺點就是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怕出錯。雖然有點博聞強記的意思,但比較亂,腦子對知識的存儲沒有條理。說白了,就是沒有語文學習方法和技巧。開始補課前有半小時交流,老師建議孩子學習將知識分塊識記,並且有技巧地取用,作為同行,深以為然。面對一大堆存儲的信息,如何高效準確地提取有用的以作問題應答,確實是個技術活。否則不會考試完了有類似懊惱:明明會,咋就沒想起來呢!

這類語文學習的技巧,不僅是需要記憶的客觀題有,靈活多變的主觀題和作文都有。這些,是可以通過補課得來的。經過四星期的訓練,孩子中考考出了132,有史以來最高分,學校裡保守說單科前二十要有。

通過孩子的例子,再加上我自身的經驗,語文要補、能補的,就是學習方法,但這種補課也僅針對於有一定閱讀積累、會思考的孩子,他們經過海量文字的洗禮,學會感悟與思考,只需輕輕一點撥就能有收到效果。

最後,特別強調的是要學會深度閱讀,邊讀邊想非常重要,有了這些積累,才有東西讓你分門別類,倉庫滿滿,有條有理,何愁語文考試找不到東西準確應對呢?


煉虛劍修


我認為語文完全沒有必要補課。請家長們把給孩子補語文的時間留給孩子,讓孩子盡情地享受閱讀吧!

經調查,語文學得好的孩子往往熱愛閱讀。孩子閱讀什麼?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讀相應的書。古今中外名著,現當代名家的書,這些書是首選,都可以讀。

教育孩子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孩子每天書不離手,督促孩子每天作業寫完了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閱讀。為了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家長也要有意識自己去閱讀,並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心得。另外家長一有空,經常領孩子到圖書館,一起閱讀,一起買書。還有,家長教給孩子書要精讀並且要反覆去讀,還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孩子長期大量閱讀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和根本,孩子閱讀量增大了,理解能力自然增強,寫作文才有海量的素材。而補語文也許有效果,但這只是短時間的。從長遠看要想孩子語文學得好,家長要鼓勵孩子長期海量閱讀!





逆襲二零一九


現有語文教學模式下,非但補課毫無必要,而且絕大多數語文課堂效率之低,幾乎是在浪費學生的生命!

所謂“誤盡蒼生皆語文”一說,雖加語文以不可承受之重,有點言過其實。但自建國以來,我們的語文教育模式,先師從蘇聯,再學習歐美,終不得法,倒把老祖宗留下的優良傳統丟失殆盡了。

極端地講,除了小學低年級,其餘學段的語文課堂,請學校保安來兼職語文老師,學生肯定能取得比現在更好的語文成績。

我這樣說,肯定會有人罵我不懂語文因而大放厥詞。事實上,我教了二十餘年初中語文,歷經過多次“課改”,也有過長時間一個人孤寂的探索。但最終仍是失望。

為什麼說我們的語文課堂大多無效?且看看什麼是一個人的語文能力。

聽:懂得耐心聆聽,迅速歸納對方表達的意思,聽得出弦外之音。

說:條理清楚,詞能達意,準確表達出心中所想。

讀:讀得懂較複雜的文本,有獨特而深入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和積累知識。

寫:文從字順、脈絡清晰而準確細膩、令人信服去寫作出合宜的文章。

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是否針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作出了有效訓練?

非常少。更多的,是在訓練應對考試的各種答題技巧。而課外培訓機構更是將這一點做到極致,妄圖以此達成迅速提高考試分數的目的。

所以,在現行語文教學模式下,在現行考試選拔制度下,語文補課的內容,多為毫無價值的奇技淫巧,完全沒有必要。

從另一角度,即語文的學科特點看,語文也沒必要補課。

首先,語文沒有結構清晰的知識體系,語文成績不好,是整體性的,局部的修修補補,根本無濟於事。

其次,語文能力是建立在深厚積累基礎之上的,所有的積累,都需要踏踏實實花工夫,無捷徑可循。

再次,語文學習更需要獨立思考、自我構建,並不需要太多外部指導。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高考中考語文改革,已開始減少技巧性考查內容,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重視語文與生活、生命、世界的聯結、認識和理解。而這些,也都是補課無法觸達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