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于孩子的叛逆,高学历的家长同样束手无策?是家庭教育出问题了吗?

桔洛家庭教育


孩子三岁就叛逆,父母的“那一套根本不管用”,不得不开启催盯吼骂的模式,这一定是家庭教育已经出问题了。问题可能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受教育者孩子身上。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孩子三岁时的叛逆,其实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个时期的叛逆并不意味着凡事都不听家长的,或者凡事都跟家长对着干,而是更加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和自我表达的实现。家长一方面要多倾听其表达,多以商量的口吻交流,另一方面要设定原则底线,培养规矩意识。

二是教育者家长身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高学历的家长有专业之长,但未必精于家庭教育,未必善于与孩子打交道。“211大学老师,一直觉得对付孩子应该很easy”,这种自信可能来自高学历的盲目乐观。谁敢说带孩子不是一门技术活?在孩子两岁之前,家长觉得得心应手,那是因为家庭教育主要是体现为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等生活问题。很多家长往往认为这时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疏于教育引导。这就给孩子三岁后的教育问题埋下伏笔。

另外,高学历的家长大多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期望值高,但往往缺乏教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按照自己的成长经验甚至想当然地教育孩子。当孩子没按家长要求做,或者达不到家长期望是,家长就会以“催盯吼骂”的方式施压。

很多在家长眼中易如反掌的问题,是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的。高学历家长容易高估孩子的理解能力、接收能力和动手能力,常向孩子提要求、要结果,而很少给孩子讲方法、明道理。其实,我认为偶尔的“催盯吼骂”在家庭教育中是正常的,谁都需要情绪的表达宣泄,但高频率开启这个模式,就不正常了。

三是教育环境影响上。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家庭教育就已经开始了。这时,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大都请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由于观念、时代、关系等方面的局限,老人家大都会宠爱孩子,重生活照顾轻教育约束,隔代教育的效果总体是比较差的。

年轻家长与自己的父母教育观念往往多有不同,家中长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对孩子教育的内容、方式、要求也各异。这让孩子无所适从,而选择自己容易做到或希望做到的。婴幼儿时期,老人家陪伴孩子的时间比父母长得多,对孩子的影响也大得多。这样一来二去,年轻家长的高要求就难以达到,高期望就难以实现了。因此,我们要正视孩子的成长需求,学习家庭教育理论,要多陪伴多倾听,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在与孩子长期密切相处中才能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


有争鸣,欢迎转发分享异议!


咬文嚼字的鱼


其实,孩子是否叛逆和家长学历高低关联不大。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高学历的家长,在管理孩子方面越是会得心应手。试想,高学历的家长一般在单位,或者公司大部分都是高管之类的,管理几个大人或者十几个大人都不是问题,还担心管你一个小破孩???大人的世界多鸡贼啊,你心里在想什么,稍微有点管理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心思,然后,在孩子的世界里,不不一样了,有时候,你即使是高学历,也不一定知道孩子真是的想法。

一方面,高学历可能意味着你管理经验充足一些,不一定代表你就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你如果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一味站在一个成人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起来也是很棘手的,因为孩子对你所谓合理的处理结果觉得满意,他自然就心生叛逆。最简单的,你让一个大学教授去教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还真不一定合适,因为你不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真实的想法。作为家长,面对叛逆期的孩子,你得非常明确他内心所需,通过正向激励的方法去处理。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人性都是自私的,都希望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按照自己的意向办事。孩子和大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孩子希望你按照他的想法来,家长希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很正常。

另一方面,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家长需要做的是言传身教。这个很多家长都知道,但是不一定能做到。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和父母有关。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父母如果很大度,孩子一般也具备这个性格,父母如果暴躁,没耐心,孩子一般也会有这种情况,不是遗传,是受父母影响。你想,你周末在家看电视,让孩子去看书,他愿意吗?你在打麻将,让他去学习,他能静下心来学习吗?其实,成人的世界也是一样,你想想你们单位,如果要做办公室卫生,没有一个人先动,大家估计都是你等着我,我等着你,如果有人先行动,想必其他的人也会行动起来。说白了,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成人,孩子的世界亦是如此!

所以,在处理叛逆期的孩子关系的时候,先要冷静分析,多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自己做出表率,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迪博数学课堂


关于“孩子叛逆,高学历家长束手无策”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束手无策的根本原因就是束手束脚,当然,我并不是在宣扬“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样古老的教育言论,而且一味地打骂教育孩子,出现的结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都把教育孩子想的太简单了,而且还把孩子想得太简单了,我任教很多年了,接触到的孩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和他们接触的越深越有这样的感觉,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们什么,他们就学到了什么,但是并不是简单的学习,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独立的世界,如果只是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很有可能一点效果都起不到。

我的学生里有一对双胞胎小姑娘,出生时因为经济原因,妹妹一直跟在爸爸妈妈身边,姐姐则由农村的爷爷奶奶带大,直到上学的时候才把她接回到身边,两个孩子长得很像,但是性格却是天差地别,可能是陌生的环境让她不习惯,姐姐表现的很叛逆,对待学习也不是很上心,成绩越差父母越是打骂,越是打骂她越是不学习,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后来她的爸爸妈妈实在没有办法了,通过朋友找到了我,刚接触到小姑娘我就发现她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能着急,也不能让她感觉到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只能悄无声息的关注她,让她自己打开心结,每次讲完课,我都会让孩子回答问题,隔三差五的捎带着她,孩子的变化很明显,有一天下大暴雨,我一路趟水走到学校,正巧碰上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她妈妈埋怨我:杨老师,你是有魔力吗?我想帮她请假,孩子不愿意,哭着闹着非要来,我听得出她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孩子爱上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孩子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要真正的尊重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内心,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任何一个不起眼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教育有困难,首选杨小坎,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我会竭尽全力回复大家的私信。


杨小坎


这肯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能否教育好孩子跟父母学历有关,但关系不大。

一个三岁的孩子何来叛逆一说,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了大人身上。

一个家庭里,孩子若老是被限制,不让玩这个,不准干哪个,好像做啥都不对。父母不停地大吼大叫,情绪时刻处于爆发的状态,动不动就会发火,如此恶劣的家庭氛围下的孩子能好么?



可可妈


家长高学历不代表具有基本的社会情感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