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然冰釋---繪本閱讀的誤區

長期以來,我們比較注重知識的傳遞和記憶,親子共讀常常走進誤區,沒能實現親子感情的交流,無法讓兒童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很多兒童因此止步於閱讀的起跑線。

煥然冰釋---繪本閱讀的誤區

(一)繪本價格高與低

內地繪本,每本平均價格約為25元。有的父母認為這樣的價格偏高,這與有的父母長期以來有“書非借不能讀也”的觀念有關。許多父母一般不會考慮為孩子借衣服等,卻普遍認為書是可以借來讀的,不太願意花錢購書。

有研究證明,家中的藏書量超過500本,孩子受教育的時間可以增加六年。所以為了孩子的成長,每個家庭都應該收藏一些書。

有的父母在購書時,因為不能正確認識繪本中圖畫的價值,在同等價格的情況下,往往傾向於選擇文字更多的書籍,認為字數多更加划算。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在噹噹網上購買約需人民幣25元,但在香港的誠品書店裡售價高達人民幣76元。作者花費大量心血寫就一本書,有時無法用定價來衡量其價值,有一種觀點是“讀書是門檻最低也是最高貴的生活方式”。

煥然冰釋---繪本閱讀的誤區

(二)繪本不是識字教材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父母普遍比較看重孩子的識字能力,看重孩子的識字量。有的父母仍然把親子共讀等同於早期識字,把繪本當作早期識字的教材。

在利用繪本開展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普遍喜歡用手指著文字,引導孩子關注文字,這樣的做法無異於買櫝還珠。無視繪本中的圖畫,會失去讓孩子的想象力、關注力以及推理能力得到發展的機會。如《誰的自行車》一書,全書不斷反覆只有一組對話“這是誰的自行車?這是我的自行車。”如果家長只是指著文字給孩子讀一遍,無疑失掉了此書絕大部分價值。如果在親子共讀過程中,家長引導孩子閱讀圖畫,孩子就會根據圖畫進行分析和推理,根據不同自行車的特點展開聯想。兒童會聯繫已知動物的特徵,從而推斷出不同的自行車屬於哪個動物。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想象力、分析能力、語言能力和推理能力都會得發展。整個閱讀過程充滿了樂趣,會讓兒童在起跑線快樂起跑。

煥然冰釋---繪本閱讀的誤區

(三)兒童閱讀是從聽開始的我們習慣上把閱讀活動統稱為“看書”,從這個詞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認為閱讀活動主要是用眼來完成的。然而,兒童閱讀是從聽開始的。早在嬰幼兒時期,父母為孩子講故事時兒童閱讀就開始了。

大多數父母總是急於讓孩子獨立閱讀。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後,父母認為孩子學習了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來拼讀,不太願意為孩子講故事。不久,孩子就可能出現厭惡閱讀的情況。

煥然冰釋---繪本閱讀的誤區

認識漢字和具備閱讀的能力是不能等同的,兒童要實現自動化閱讀是個長期的過程。自動化閱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識字不影響思考、思考不耽誤識字,也就是可以邊識字邊思考文字後面的含義的能力。當兒童還不具備這個能力時,在閱讀過程中那些不認識的字就成為閱讀的阻礙。不管是停下來拼讀拼音、查字典,還是詢問大人都會打斷閱讀的過程,打亂故事的節奏。孩子享受不到閱讀的暢快,自然就會厭惡閱讀。

可以這樣比喻,讓一年級的孩子獨立閱讀,就像讓非音樂人士的成年人獨立識樂譜唱歌一樣。也許簡譜的“1、2、3、4、5……”都認識,但是要根據樂譜把歌曲唱出來卻是很困難的。聆聽歌唱家唱歌和自己獨立識譜唱歌相比,聆聽歌唱家唱歌才是真正的享受。而親子共讀就是這樣,聽父母講故事和自己獨立識字閱讀比起來,聆聽父母講故事肯定更加愉快和幸福。所以父母要堅持親子共讀,如果有條件,為孩子講故事這一習慣可以持續到初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