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學教師,職稱評審的“罪”有多大?

原題: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何去何從?”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職稱評審的“罪”有多大?

眾所周知,和待遇緊密關聯的職稱評審,一直是令中小學教師頭疼的“天花板”。作為工作壓力大、教學負擔重的群體,他們一方面整天圍著孩子轉,一心撲在課堂上,承擔大量教學和管理任務,另一方面由於種種原因,晉升職稱的空間很有限,多數中小學教師的職稱通常熬到“中級(一級)”(原小學高級或中學一級)就“船到碼頭車到站”了。許多中小學教師“望高(高級職稱)興嘆”, 因此,近年來取消教師職稱的呼聲也愈喊愈烈。

隨便打開一個教育網站,有關中小學教師職稱的話題文章隨處可見。筆者發現多數文章都有一個共同觀點:呼籲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這種呼聲的出現,在筆者看來原因也比較複雜:首先,近年來一些地方相關部門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過程中出現了種種令一線教師不滿意的現象:諸如:領導優先、名額限制太死、證書造假、暗箱操作等;其次,職稱事關教師個人工資收入,就拿目前筆者所在地區標準來說,同等條件下高級職稱和一級(中級)職稱每月相差在500元以上,一級(中級)教師和二級(初級)教師每月相差300元以上,使得一部分未評上職稱的總是想方設法創造評職稱條件,而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都想退居二線,職稱制度的存在讓“評上高一級職稱”成為教師奮鬥的目標,因此,就會衍生出前面列舉的各種“怪”現象。攪得教師“人心惶惶”終日,靜不下安心教書育人。再次,由於教師群體大,這個話題又能迎合教師這一群體閱讀興趣,一些媒體大有藉此賺取點擊量,從中獲取利益之嫌。

我國中小學職稱制度開始於1887年,最初的設立,旨在滿足教師的心理、身份、自我價值體現等諸多需求。歷經30多年的運行,在促進教師職業發展、提高教師教育能力水平方面發揮了較好的激勵作用。一時間,要廢除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製度,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雖有許多合情之由,但無現實基礎。其實,職稱本身沒錯,問題是出在評審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弊端,即職稱制度不完善。這樣看來,問題的“節點”,不是取消,而是改革職稱制度,讓職稱評定公平、合理,更好地發揮好它的激勵作用,優化中小學育人環境。

筆者以為: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必須在遵循有利於教師自我提升、有利於教學質量提高、有利於教育發展的原則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職稱評審的“罪”有多大?

一是晉升標準需改革。學歷、教齡、現職稱年限、教研成果(論文、課題)、教學成果、計算機、普通話、外語、繼續教育(教師培訓)等(這兩年,許多地方已經取消論文和計算機考試的要求)這些多年來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設定的諸多條件,其初衷是有利於學者型人才的培養,有利於評審的可操作性,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教學實際的變化,原來定的許多條件已經顯得不合時宜。建議增加教學評價權重,讓職稱迴歸教學,將會更加貼近設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初衷。

二是評價程序需改革。業績評價應該賦予學校更多發言權。教師教學水平高與低、學生喜不喜歡,學生、家長、同事最清楚,學校最有發言權。按照這個理論推算,教師職稱應由學校說了算。而多年形成的評價模式是,發言權往往掌握在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效果缺乏充分了解的職稱評審部門手中。職稱評審部門只能依據有關部門制定的評審條件進行審核,但對被評審對象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一無所知,這樣就會出現業績條件很好而教學效果一般甚至很差的矛盾現象,使得職稱評審不公正,嚴重挫傷一線優秀教師的積極性。建議今後對教師的職稱業績評價賦予學校更多發言權。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職稱評審的“罪”有多大?

三是向農村教師傾斜。一項權威調研顯示,農村中小學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平均花費的時間比城市中小學教師多3.5年。眾所周知,中小學教師職稱由於名額的限制,制定了晉升的諸多條件。一些邊遠貧困地區的教師不熟悉電腦,不會上網,閱讀的圖書、報刊有限,寫論文“難於上青天”, 還面臨培訓進修不夠、獲獎不多等諸多職稱晉升的“瓶頸”。目前,一些發達地區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已經進行了一些比較成功的改革,出臺了諸如“職稱指標向農村中小學傾斜”,“同等條件下農村教師優先評聘”,“取消職稱論文發表”等迴歸教師,迴歸教學的職稱改革措施。

四是職稱名額比例需科學統籌,合理分配。多年來,上級主管部門分配職稱職名額時以學校(農村多以學區)為單位分解指標。儘管分配原則兼顧教職工人數、班級學生數、教師職稱結構等多種因素,但許多學校有自己的特殊情況,比如,教職工調動頻繁、教師年齡段集中等。據筆者瞭解,許多學校存在連續5、6年中、高級職稱名額為負數或0的情況,有一些教師年過半百也晉升不了中級(一級)職稱,另一些更年輕的教師因為“老教師”的存在職稱晉升也遙遙無期。這樣,嚴重影響到中小學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職稱評審的“罪”有多大?

前不久,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互動百科進行的千人調查顯示,六成以上的人贊成取消職稱評審。其中,教師職業成為最受職稱評審之“累”的職業。可以說,目前不公平的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嚴重打擊了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已成了阻礙教育發展的一塊絆腳石。因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一定要回歸到教師、教學上來。有關部門儘快出臺公平、公正的教師職稱評定方案,真正建立付出就有回報的評價和分配機制,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更好地凸顯教育的公平,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是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期盼!

(作者: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中學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