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杜甫(六) 用文字喚醒天下

上一篇我說道嚴武去世後,杜甫就離開了他在成都的那個草屋。

為什麼要離開是因為又發生戰亂了?應該不是,我在杜甫第一篇就說杜甫是仕大夫家族,杜甫祖上可追溯到晉代名將杜預,這麼一代代傳下來,杜甫可以說是混得最差的一代了,但他做為仕大夫家的後人讓他靠種地生活,他沒那個技能,更何況他一把年紀了也幹不動了!沒有嚴武的照應他在破草屋中可活不下去。

聖人杜甫(六) 用文字喚醒天下

此時已經五十三的杜甫又要另某出路了,離開成都後幾經輾轉終於來到了夔州(重慶奉節縣),在這裡他得到了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應,這個柏茂林直接給了杜甫百畝良田讓他管,你要問了我不是說杜甫不會種地,應該說杜甫的身份是個主管種地的事情人來幹就行了。

這下杜甫也算是有飯碗了,可以靜下來搞創作了。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可以看盡杜甫的一生!對應他年輕時的那首《望嶽》,一篇是年輕時意氣風發,一篇是是年邁時對於人生的感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

聖人杜甫(六) 用文字喚醒天下

在夔州休養三年,大曆三年(也是唐代宗李豫的年號他在位一共有四個年號)杜甫想回家探親,可能是人都有種葉落歸根的想法吧!杜甫開始北上,當走到湖南嶽陽時,他登上了岳陽樓。

《登岳陽樓》

唐 ·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聖人杜甫(六) 用文字喚醒天下

最後杜甫沒有回到家鄉,可能是因為戰亂,可能是他已經沒有路費,或者他走不動了!

杜甫不得不再次南下,他想去郴州投靠舅父崔湋,大厲五年,杜甫在潭州(湖南長沙)時遇到了臧玠作亂,杜甫也在潭州去世了。享年五十九。

關於杜甫的死因有五種之多的說法我這裡就不寫了,通常說法是死在一葉舟上,我到是認為這可以說是老死的!

聖人杜甫(六) 用文字喚醒天下

杜甫的墓也有八座之多,目前公認的是湖南平江縣墓為真墓。

杜甫一生沒有多大成就,他的朋友圈中其客人都名聲顯赫,高適、嚴武、房琯都是大官,李白活著的時候就是超級巨星了,杜和他們相比什麼都不算。

但後人元稹和白居易把他封聖,一代代人都認可了這個詩聖的說法,他一個瘦弱的文人他沒有打過仗,更沒有帶過兵,朝廷沒有給過他治理天下或者是一方土地的機會,他何以為聖?

他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他企圖用文字警醒那些達官貴人,後世的白居易,蘇軾,梁啟超,魯迅都在這樣做!

聖人不一定是英雄,聖雄甘地他什麼都沒做,他用的是不抵抗運動,但他又做了太多,聖人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喚醒天下,我想杜甫他就是這樣做的!

聖人杜甫(六) 用文字喚醒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