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路易九世(Louis IX;1214年4月25日-1270年8月25日),綽號賢人(法語:le Prudhomme),1226年至1270年為卡佩王朝法蘭西國王,在位超過43年。天主教會1297年封他為聖人,故而俗稱俗稱“聖路易”(法語:Saint Louis)。路易九世是法王路易八世的次子,幼年接受了嚴格且宗教性強的教育。作為父母倖存孩子中的長子,他在父親駕崩後繼承王位,時年12歲。其強勢的母親卡斯蒂利亞的布蘭卡(Blanche of Castile)對攝政一職相當勝任;實際上,路易國王直到30多歲時方才擺脫了布蘭卡專橫的陰影。

成年後,路易九世結束了卡佩王朝和金雀花王朝間的衝突,擴大了王室領地,加強了對諾曼底、安茹、圖賴訥、曼恩和普瓦圖的控制,成功地進一步擴充了法蘭西王權。他還是一名大刀闊斧的改革者,儘可能實現一種公平統治。他推行“國王四十日”,將執達吏和軍事糾察引入國內,推行無罪推定原則,減少酷刑,禁止神意裁判和私自決鬥,建立被告對原告的第二次答辯。路易的行動和聲望超越國界,他是歐洲不同君主間的仲裁人和爭端平息者。他還建立了王國單一貨幣,以及高等法院和審計法院的前身機構。另一方面,路易非常虔誠,建立很多教堂、修道院和收容所以扶貧濟弱,並提供基金支持建立索邦學院。

1245年,貝魯特主教加勒朗抵達歐洲,帶來了耶路撒冷被花拉子模僱傭軍攻克以及隨後的拉佛比會戰基督教軍隊慘敗的噩耗。剩餘的法蘭克殘軍龜縮於阿卡等市鎮,惶惶不可終日,急切盼望歐洲援軍的到來。然而,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曾經在第六次十字軍中以外交談判的方式兵不刃血地奪回耶路撒冷)與教皇勢如水火,無暇東顧。英格蘭的亨利三世則忙於馴服其強悍的貴族,甚至試圖禁止加勒朗在其國土上宣揚、招募十字軍。西方大國中,唯一有興趣、有實力伸出援手的,就僅有法國國王路易九世了。

當時,路易九世大約30歲出頭。據說他身材纖細,皮膚白皙,一頭金髮,儀表堂堂。其世系可上溯至曾發動聖戰的卡佩君主們——路易七世與腓力二世,他的血脈中也蘊含著十字軍東征的因子。路易九世繼承的法蘭西王國已經脫離了12世紀初期的積弱狀態。長壽的腓力二世是個極具天賦的政客,在他43年的統治生涯中,行政、財政管理有了巨大的進步。在與英格蘭的鬥爭中,以征服諾曼底和大批安茹王朝位於法國西部的領土為頂點,他同樣取得了成功。

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路易九世與王后

路易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以每天參加彌撒和熱衷於佈道著稱。1238年,他從一貧如洗的拉丁羅曼尼亞統治者手中購買了荊冠(被認為在耶穌受難時所佩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淪為君士坦丁堡的戰利品)。在此後數十年中,路易於巴黎市中心修建了一座壯觀的新教堂來存放這件耶穌受難的聖物——聖沙佩爾教堂(Sainte-Chapelle),這是一件高聳的哥特式建築藝術(它將會成為西歐主流)傑作。路易也是法國境內修道院的慷慨資助者。在與教廷的交往方面,這位卡佩君主對拉丁教會顯示出謙恭、尊崇的態度,但也未因此而損害王室權威或其個人的精神信條。因此,他允許在法國宣佈將腓特烈二世逐出教會,但禁止在自己國土上宣揚一場針對皇帝的十字軍。

在路易統治的初期,他學到了一些戰爭知識,但尚未展露出獅心王理查那樣的軍事天賦或戰略眼光。然而,這位卡佩卻尤其擅於通過悉心保障部下的福祉與士氣來激發軍隊的忠誠。實際上,路易在治國和用兵上的方略很大程度受榮譽、正義、責任等觀念的影響。上述原則屬於12世紀末、13世紀初形成的騎士品德的核心部分,如今也深入到基督教騎士文化的方方面面。從這時起,初生的騎士精神開始在十字軍東征裡發揮作用;無疑,它也構成了第三次十字軍的某種背景。不過,到了1240年代,它已經是一股塑造了聖戰的重要力量。

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對路易九世及其追隨者而言,十字軍東征是一種實現對上帝義務的方式,是一場令自己青史留名的鬥爭。通過英勇征戰能夠贏得美譽,當然,也存在失敗退縮的風險,這意味著蒙羞的可能。十字軍們依舊受到贖罪的精神犒賞的吸引,不過,儘管許多人還是將自己當作朝聖者,把聖戰視為宗教之旅的理念還是逐漸讓位於把十字軍看成一件俠義之舉的構想。這一變化將對戰場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因為尋求個人榮譽和遵守命令之間與生俱來的矛盾。

路易可能在1230年代便對參加十字軍心有慼慼,他也對“貴族十字軍”提供了資金支持,但到了1244年末,他領取十字的決心越發堅定。至此階段,耶路撒冷被花剌子模人攻佔的消息很可能已傳遍歐洲,但加勒朗主教尚未帶來拉佛比慘敗的噩耗。那年冬天,法王患病,發起了高燒。12月,他在巴黎臥床不起,“如此瀕臨死亡以至於一位臣僕堅稱他已經駕崩,將床單蓋在他臉上”。儘管極度虛弱,路易依然表達了領導十字軍東征的不變決心,據說他當即要求領取十字。在他成年、獨立之後,十字軍東征成為了其終生的事業。

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路易九世花費了幾乎四年時間來發動他的十字軍。這並非故意延宕,而是國王試圖精心備戰的結果。遠征將由法國人支配。雖然腓特烈二世的確對卡佩君主開放了西西里的港口和市場,但霍亨斯陶芬王朝與教廷間的衝突令德意志和意大利難以參與。儘管亨利三世心存疑慮,一些英國顯貴也領取了十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國王的同父異母兄弟威廉·朗索德(William Longsword)。

在法國,路易的熱忱以及沙託魯的奧多的努力促成了廣泛的應徵入伍。國王的全部三個弟弟均名列其中:阿圖瓦的羅貝爾(Robert of Artois)、普瓦捷的阿方斯(Alphonse of Poitiers)與安茹的查理(Charles of Anjou)。隨著1245年於巴黎舉行的盛大集會閉幕,許多其他重要公爵、伯爵及高級教士也加入了遠征。香檳伯爵正忙於西班牙北部事務,但其家族的許多重要成員參了軍,其中包括一位23歲、名叫茹安維爾的約翰(John of Joinville),他繼承了香檳總管(當時負責領主的各種典禮)這一頭銜。作為未來十字軍的參與者,茹安維爾十分了解路易並親歷了聖戰。多年後,這位總管將他的經歷見聞生動地記錄了下來,雖然對法王有些溢美之詞。茹安維爾的古法語文獻——混合著個人回憶與王家傳記(有時甚至是聖徒傳記),為我們提供了最入木三分、發人深省的十字軍體驗。

茹安維爾的記載加上其他同代人的證據,十分清楚地表明路易九世滿懷熱情地投入到了為日後遠征的備戰工作中去。精心的措施反映出其深謀遠慮和對細節的關注。國王的計劃明顯來自於以下信念:十字軍東征的成功仰仗於現實和精神兩方面的考量。

路易利用十三世紀法國日益精進的行政管理,有條不紊地處理後勤準備工作。他不願帶領一支流寇般的軍隊來到東方。國王選擇塞浦路斯為自己的前方補給站,開始打造食品、武器與戰爭所需資源的供應。經過兩年的物資準備,島上大麥、小麥堆積如山,而遠遠望去,一堆堆酒桶讓人誤以為是一座座穀倉。法國東南海岸的新設防港口艾格莫爾特(Aigues-Mortes)則成為遠征的歐洲基地。

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路易九世的信函

這番忙碌花費了大量金錢。為了資助十字軍東征,路易徵集了大筆軍費。王室賬目記載,他在最初兩年裡共花費了兩百萬圖爾裡弗(livre tournois,即以法國圖爾“磅”為單位計量的黃金),其中許多用於法國騎士的薪水和津貼。考慮到在此時期整個王室的年收入也未超過250000圖爾裡弗,發動這場戰役的經濟代價可謂巨大。教皇為了幫助償付賬單,特許路易徵收法國教會收入的十二分之一,後又增至十分之一,為期三年。王國官吏們還對異端者與猶太人巧取豪奪。總而言之,路易對以聖戰的名義乞求、借用、偷竊感到心滿意足。此外,他鼓勵其他十字軍領袖們貢獻出自己的經費併為組織運輸出力。

許多早先的十字軍東征均因困擾拉丁基督教世界的內部傾軋而功虧一簣。這樣兇險的政治環境讓君主們推遲或放棄了在黎凡特徵戰的計劃,因為擔憂長期不在國內而引發的潛在後果。然而,儘管路易九世明白自己對法蘭西王國的職責,他顯然還是認為領導十字軍東征更加重要。因此,在啟程前往東方前,國王將其卡佩國土的攝政權交與了他經驗豐富的母親布蘭卡。他還竭盡全力地處理歐洲的政治事務:試圖促成教廷與腓特烈二世的和解,並達成了與英格蘭的和平。但即便上述步驟僅取得了很小的成功(例如,在霍亨斯陶芬王朝與羅馬的衝突上)並且對法國的安危和路易個人地位的威脅依舊存在,他依然拒絕推遲行期或找人代他實現諾言。

除了努力將和睦帶到西方(在他看來,這是基督徒的情誼),從他個人角度來看,這位卡佩國王開始調和與子民及其靈魂的關係。路易顯然相信,他的十字軍無法僅僅通過人的所作所為來取勝,而需仰仗精神上的大徹大悟與純潔無暇的心靈。他邁出了全新的一步,進行了一些列調查工作(主要由託缽修士執行),以解決國內的任何懸而未決的法律糾紛並祛除任何由他本人、其官員、甚至其祖先造成的腐敗和不公。回溯到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代,一些領取十字之人曾試圖在出發前解決好自身事務、平息爭端,但他們從未做到如此程度。

1248年6月12日,在巴黎舉行的一場追憶十字軍前輩之虔誠的公眾慶典宣告了路易的十字軍開啟。國王在巴黎聖母院收下了象徵十字軍朝聖的象徵物——行囊與朝聖之杖,隨後赤足走向聖但尼教堂舉起了法蘭西的古老戰旗“金色火焰”。他從此南下直達海濱,與其軍隊在8月末由艾格莫爾特和馬賽啟程。

據估計,路易最多統領了總數在20000至25000人之間的部隊。其中包括大約2800名騎士,5600名騎馬軍士和超過10000名步兵。此外,還有約5000名弩手在軍中作戰,其弓弩的精準度和威力讓他們在戰役裡扮演了重要角色。這當然算不上一支龐大的軍隊,不過國王似乎有意用精兵良將而非烏合之眾參戰——他甚至留下了數千人的其他部隊以及一批自發聚集在艾格莫爾特希望加入遠征的非戰鬥人員。

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路線圖

十字軍遵循上述新的規矩開始經海路向近東開拔。路易的大型旗艦名為“蒙茹瓦”號(Montjoie,意為“欣悅之丘”,名稱來自於赴耶路撒冷朝聖者接近聖城時看到的第一個景物)。不過對多數法蘭克人而言,前往東地中海之旅充滿了恐怖和折磨。普通運輸艦的甲板面積大約為1500平方英尺(大體上相當於半個現代網球場),卻不得不搭載約500名乘客,有時甚至更多。難怪十字軍會將海上旅程比作身陷囹圄。下層甲板通常用來運輸馬匹,然而,路易還是為最寶貴的動物打造了特殊設計的運輸艦,因為它們對拉丁人偏愛的騎兵戰至關重要。

茹安維爾的約翰描述了1248年8月從馬賽啟程時的體驗。登船後,他看見馬匹通過船身上的一扇門被領入了下甲板內。隨後,該入口被像入水前的木桶那樣被仔細地密封,因為一旦到了遠海,那扇門將完全浸入水下。在船長的督促下,當船帆展開旅程開啟時,全體船員、乘客唱起了一首十字軍中流行的歌曲《降臨吧,聖靈》(Veni, Creator Spiritus)。但即便士氣高漲,茹安維爾也承認他對海上旅行提心吊膽,他評論說:“沒人能說出他在夜間何時入眠,他會不會在第二天沉入海底。”這一次,他有些杞人憂天了,三週後,總管來到了塞浦路斯,而路易國王已於9月17日抵達了這裡。

十字軍東征中的“聖人”——1248年法王路易九世的備戰

路易九世渡海前往聖地

風起雲湧的第七次十字軍東征便這樣正式揭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