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勝——燕王噲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聖人”不勝——燕王噲


在古代,如果皇帝與你同吃同穿同勞動,你是不是會想:嗯,這皇帝肯定得民心,肯定是霸主級別的。但是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反例——燕王噲。

說起燕王噲,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說起他的兒子,我們可能就跟知道了,他的兒子是赫赫有名的燕昭王。

“聖人”不勝——燕王噲


公元前320年,燕王噲成為燕國第三十八任國君,戰國時期嘛,各個王要麼在勵精圖治,加強中央集權,期望獲得爭霸的優勢。比如說和他同時秦國國君秦惠文王贏駟,齊國國君齊威王田闢疆;當然,也有幾個王不是那麼厲害,比如說楚懷王。

和這些人都不一樣,噲在現在看來有點“奇葩”。

奇葩在哪呢?

你說勵精圖治吧,他也勵精圖治,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別的皇帝都是用相邦來治國,他就比較厲害了,他是直接把王位讓給了自己的相邦子之(存在被忽悠的成分,但並不完全,燕國是召公的後代,可能在德行上有一定影響),姬姓國一下子沒了,當時的太子姬平都徹底懵逼了:“我一個太子,王族,怎麼突然啥都沒有了。?”

“聖人”不勝——燕王噲


別的國君都是加強中央集權,巴不得權利於一身。但噲要走不一樣的路線,他禪讓,而且把禪讓玩的的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畢竟堯舜禹是傳說,後面王朝的禪讓都有威脅的成分在)噲的禪讓不僅僅沒有增強實力,還差點導致燕國被齊滅國。這可謂“奇葩”。


別的皇帝都喜歡歌舞禮樂,或者是打獵啥的。

“聖人”不勝——燕王噲

他就不同了,他喜歡種地。對,你沒聽錯,他就喜歡粗布短衣自己耕種,和百姓同吃同穿同勞動,每次都是他最先知道農業收成咋樣!我想傳說中的堯舜禹也不過如此吧?在他禪讓後,他每天的事情就是耕種,耕地,播種,澆水,施肥樣樣精通。這是第二處“奇葩”。

如果說李煜是被皇帝耽誤的詩人,那他就應該是被皇帝耽誤了的農民。可惜,這位從古至今身份“最高”的農民,最終被齊國殺死。

按照聖人行事的燕王噲為何會以身死為結局呢?與時代有關,戰國時代是霸權主義橫行,而你在施行王道,興許可以走出不一樣的效果,但關鍵是你施行的時候又想施行霸權主義,猶豫不決,自我矛盾,這不是搞笑嗎?

“聖人”不勝——燕王噲


假設這位“奇葩”燕王如果在西周或者春秋初年,興許大有作為,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