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出爐!中國科大位列第一

近日,“武書連版”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排行榜(下稱“大學教師水平排名”)發佈。由於該排名評價指標有些與眾不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學教師水平排名”涵蓋全國758所高校。這些高校連續5年(重要獎項連續10年)的科研成果得分,除以投入的科研當量人數,按計算後的得分高低進行排名。

另外,“大學教師水平排名”還將高校的教師學術水平分成5等11級:得分前10%的大學為A等(前2%為A++級;前2%到5%為A+級;前5%到10%為A級),得分前10%到30%的大學為B等(前10%到20%為B+級;前20%到30%為B級);得分前30%到50%的大學為C等(有C+和C兩個級別);得分前50%到70%的大學D等(有D+和D兩個級別);得分前70%之後的大學為E等(有E+和E兩個級別)。筆者根據其公佈的數據,製作出“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名單。

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出爐!中國科大位列第一

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出爐!中國科大位列第一

中國科大位列第一,常理之中,卻又意料之外。中國科大是國內頂尖、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教師學術水平自然是一流。只是國內與中國科大實力相當的高校有好幾所,況且還有清華北大這兩所“大牛級”高校,偏偏第一的位置讓中國科大坐上了,確實有很多人想不到。而更讓人們想不到的是,清華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竟然只排國內高校第九,幾乎與北京化工大學相當。很多人就此質疑排名的科學性。

其實有爭議的不止清華大學一所高校的位次。比如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醫科大學位次排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百年學府、被認為是中國南方科學研究和文化學術重鎮的中山大學之前,讓不少人覺得匪夷所思。

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出爐!中國科大位列第一

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榜單中有19所非“雙一流”建設高校,數量佔了總數的約兩成。而非“雙一流”高校排位超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情況也並非個別:首都醫科大學位次超過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江蘇大學位次超過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浙江師範大學位次超過吉林大學等。

大家無法理解為何會有好幾所非“雙一流”高校教師學術水平超過諸如哈工大、西安交大這樣的頂尖高校。要知道,哈工大和西安交大是國內首個頂尖大學聯盟“C9聯盟”成員,它們的教師學術水平再不濟,也不至於比非“雙一流”高校弱吧。排名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免不了讓大家有很多疑問。而這些疑問帶出的巨大爭議,大大降低了“大學教師水平排名”數據的認可度。

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出爐!中國科大位列第一

雖然“武書連版”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排名頗有爭議,但這並不能否定教師學術水平在高校中重要作用。事實上,判斷大學的優劣,一個關鍵指標就是教師學術水平。與先進基礎設施和科研設備相比,教師學術水平屬於“軟件”,而“軟件”恰恰是大學裡頗為珍貴的東西。“大學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明白“大師”的重要性。於是它們高薪聘請人才,甚至從其他高校“挖人”。不管招攬人才的手段是高級還是低級,都至少說明高校的發展模式已經發生轉變:從之前的規模發展到現在的內涵發展。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轉變,直接影響著未來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

2019中國大學教師學術水平百強高校出爐!中國科大位列第一

不過,教師學術水平不代表教師教學能力,它是教師學術能力的體現。一般情況下,高校教師整體學術水平高,學校的整體科研水平也比較高。對高校來講,科研至關重要、地位顯赫,但教學也非常重要,它直接關係著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因此,我們關注教師學術水平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畢竟教育學生、培養社會有用之人,才是大學存在之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