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苗後能深鬆嗎?為什麼?

用戶1302995468574


玉米出苗後能深松嗎?為什麼?

玉米深松實際上是中耕除草的一種玉米管理技術,不是有的人理解的深翻或深耕,深松是指加深土壤的疏鬆程度,有利於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地溫,除掉雜草等等。下面我詳細一點的介紹一下深松的方法與深松的優點。

玉米種植以後到收穫這段時間是玉米生長期的管理,管理技術有施肥技術,玉米去雄技術,玉米割葉技術,水分管理等等,有些技術根據情況和自身條件可以不採用,而關鍵性技術比如施肥和深松中耕技術是玉米生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在我們地區,如果不深松,那玉米產量至少要低200斤左右,產量低於800斤的我們叫它瞎苞米。

深松中耕在什麼時候進行?中耕管理一年至少三次,在玉米0~1展葉時期進行第一遍深松,在玉米2~3展葉時進行第二次深松,在玉米4~5展葉時進行中耕培土壓草。當然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和自身條件增加深松和中耕次數。還要考慮除草劑與深松之間的矛盾,我們地區用除草劑的一般會推遲深松時間。所以在玉米管理上,我不建議使用除草劑。

深松可以使用杆齒或雙翼鏟鋤頭等等,深松就是鋤地的意思,只不過鋤地深度要夠,用工具用力鋤下並能抖動,鋤頭實際在做拉鋸式運動,入則有力,回則力輕,注意不能傷玉米根,傷害玉米根就會出現烏米(不結穗),在玉米根系周圍力度要輕。

第一次深松主要目的是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增加地溫,保護土壤的墒情,順便清除雜草,以免雜草與玉米爭奪光照與養分,後期玉米高大,雜草黃就無所謂了。而第二遍的深松恰恰是降低低溫,而且可以與施肥同步進行,減少勞動強度。除了以上這些,深松對於那些土壤不好的地塊來說,更有必要,深松能改變土壤板結,改良土壤,改變土壤不良結構,黑土地還可以,像沙土礫石或鹽鹼地,如果不勤深松中耕,那地種玉米無疑高產都是瞎苞米。

過年種玉米時節,我會發布玉米高產技術,黑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青貯玉米,爆花玉米等種植技術,如果地多,憑這些技術可以不打工就能取得穩定收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對農業技術感興趣請關注我吧。


農業空間


玉米出苗後,壓根就不能深松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玉米的根鬚非常弱小,雖然玉米苗出土了,如果在深鬆一下,勢必會傷害到玉米弱小的根鬚的,傷害了玉米弱小主跟的話,出土的玉米也會夭折的,玉米鬆土的作用,一是除掉玉米地的雜草,二是鬆軟玉米地的土壤,通過除草鬆土,可以填補因為乾旱出現的土壤裂縫,並將玉米地表面形成的土壤的結塊用鋤頭鏟碎的。


玉米第一次除草鬆土,應當在玉米五六片葉的時候,這個時候,玉米已經基本上紮下了根,但是也必須要淺鬆土的,這個時候既使玉米地裡有了雜草,用鋤頭淺淺的鋤掉之後,雜草也就不能再存活了,所以,玉米出苗後,只能是淺鬆土薄鬆土,鋤頭輕鬆鏟過一遍既可,玉米淺鬆土之後,再用小犁鏵的犁杖給玉米培一遍土,也就完成了玉米第一次除草鬆土培土的工作。


東北地區春天春風較大,春雨較少,玉米地也是經常性的乾燥乾旱的,玉米出苗後,進行第一遍鏟地鋤草鬆土,可以將乾旱乾裂的玉米地的縫隙填平,這樣也就保證了玉米地的墒情,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也保證了玉米根鬚可以很快的紮下根的,由於玉米播種後,玉米地表面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土塊,通過第一鋤草鬆土之後,鋤頭也會把這些土塊都鏟碎的,這樣也有助於玉米小苗生長的!



東北地區農村給玉米地除草鬆土是用鋤頭的,下圖是東北地區農民鋤草鬆土的鋤頭造型,我在農村的時候,也是用這類鋤頭鋤地的,鋤頭的鋤刃用大磨石磨完之後,雖然沒有鐮刀鋒利,但是也是差不多少的,玉米地裡什麼樣的雜草,都會連草根都會用鋤頭剷出來的,使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過去在種植玉米的時候,玉米在生長的過程,需要三鏟三趟的,就是要鋤三遍地,也就是除草鬆土三遍,再趟地三遍給玉米培土封壟的,而現在在很多地方種植玉米,壓根也是不鏟不趟的,也就沒有玉米出苗後鬆土的事了!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能,而且非常必要。

深松有人工鋤和農機作業兩種形式,人工鋤地和園圃機耕作就不說了。深松在農機行話裡叫中耕,依靠農用拖拉機懸掛的中耕機所帶的器具,丁字鏟(杆齒)、異型鏟和人字鏟、碎土輪等,破除中層板結,疏鬆土壤,釋放有害氣體,提高地溫,增加土壤氧含量,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土壤溼時起到跑墒作用,地旱時起到保墒作用,利於玉米粗壯.扎深根,併兼有除草效果,直到玉米大喇叭口期的中耕開溝追肥,我們稱這個時期為蹲苗期。


除少數農作物外,需要中耕的農作物很多,農機在作業時,機具與苗之間距離約7一10cm,我們稱之為護苗帶,中耕次數根據各農作物需要為3一4次,玉米多為3次,溼度高、低溫或低窪地應多中耕1一2次,中耕深度是根據土壤質地來決定,黃土、板結土壤第一次中耕(因有溼度)儘量深,18一24cm為宜,如果過淺,第二次中耕時,會造中耕不下去或者翻泥條、大土塊,造成傷苗.死苗.壓苗,也不利於農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的中耕、開溝、追肥、培土,以及澆灌作業。

鬆軟土壤或沙質土壤中耕以提高地溫,除草不傷苗為標準,第一次中耕達到7一15cm,第二次中耕達到24cm就可以了,新疆中耕類農作物有硬性深度標準,達不到深度要求不能收費,還將面臨罰款。各地區土壤條件、作業要求及認知不同,中耕深度差異很大,希望能有改革突破。

中耕間隔期以半個月左右一次,地溫低或雨水多,可增加中耕次數,提高地溫和除溼、防徒長。

在農業種植方面,農機作業質量不但極大地影響玉米產量,而且還直接左右著勞動強度,護苗帶留的寬,除草要多費許多人工,如果深度不夠,不但玉米扎不下去根,影響營養吸收,玉米會細弱、早衰、空杆率高,還極易造成倒伏折斷,造成大減產,所以玉米深松非常必要,也是所有中耕作物豐產的重要一環。


以上中耕技術參數源於新疆兵團,適合於北方區域中耕農作物。南方中耕深度可能和(習慣)氣候條件有關,很淺,不予評論。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果侵權可以聯繫刪除。


西非華農


不管是春季玉米還是夏季玉米,只要在查苗補苗、出苗齊全後,都要進行一遍鬆土過程。在鬆土時,是深松還是淺松?有什麼好處呢?

剛出土的玉米幼苗必須淺鬆土

【1】鬆土的原因:玉米苗期是以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這期間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育較快,地上部莖、葉的增長較慢。為適應根系發育,達到苗全、苗齊、苗壯、苗旺的目的,必須進行鬆土。這裡的苗全是指不缺苗,苗齊是指幼苗生長均勻、整齊,苗壯是指幼苗生長結構勻稱,苗旺並不是旺長,而是長勢旺盛。

【2】淺鬆土的原因:種植的玉米,根據地勢條件深度在3一5cm,也就是說種子在3一5㎝的土層內就發芽、生根。此時根系細小、嬌嫩,一旦被外界侵擾,就會造成斷根。或者受環境的干擾,使根系停止生長,致使幼苗乾枯。因此,鬆土時必須要淺。鬆土的深度在2一4㎝,至少要比種植的種子高出1cm,才能保證小苗的安全。為保險起見,在鬆土時,要保證在幼苗周圍20㎝範圍內,做到淺鬆土。20㎝範圍外可加深鬆土,特別麥季玉米:小苗周圍可淺鬆土,而麥茬可深刨,但要沉實。以防使小苗生長環境造成孤立。


鬆土的好處

【1】保溫:地內溫度明顯低於地上溫度,鬆土後,舒松的土壤吸熱能力強,並能及時傳到根系,使根系吸收較多的熱量;夜間溫度降低,由於舒鬆土壤的遮擋,地內熱量散熱慢,從而形成了保溫的功能;

【2】保溼:玉米幼苗期不適宜澆水:一則溼度大爛根,二則澆水時容易衝倒幼苗。因此需要保溼。而鬆土後,可控制鬆土後的下部水分蒸發,達到保溼的目的。但如果不鬆土,土壤會從上層向下層幹,直至造成乾旱,影響幼苗生長髮育;另外,鬆土後還有利於後期下雨或澆水時吸收更多的水分。

【3】清除雜草:玉米出苗期,也是雜草叢生的時候,淺鬆土後,可清除地內雜草,給幼苗生長一個舒適的空間,同時還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並且由於土質舒松,給根系創造了一個輕鬆的生長環境。


總之,在幼苗期,必須做到淺鬆土,才能保證幼苗安全生長、發育,並且也必須鬆土,才能達到苗全、苗旺、苗齊、苗壯的目的。


泰山農家人


我是老農民,很高興願意回答你的問題。玉米出苗後能不能深松,這個問題的根據玉米實際生長情況,和進行深松的辦法來作出決定。在玉米剛出土時,要進行深松肯定是不行的,也是不好的。因為這時的玉米剛出土,根系還沒有深扎,這時如果進行深松,土壤會加速風乾,就會對玉米的根系下扎造成影響,不利於玉米生長。

玉米剛出土,如果出現草荒現象,想進行中耕鋤草,這時可以採用玉米根部淺鋤,離玉米根部遠的地方可以進行深松。這樣就不會傷害到玉米根部,不會影響它的生長。

玉米長到3一4片葉子時,大約20公分高時,這時的玉米根部下扎較深就可以深鬆了。玉米深松的目的是為了玉米的次生根能夠更好的深扎,達到抗旱抗倒伏的能力。同時土壤深松以後有利於蓄水保墒保肥,更好的促進玉米的生長。達到高產穩產。

玉米深松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恰到好處。既達到深鬆土壤蓄水保墒,有利於微生物的活動,加快玉米生長的目的。也不能傷害到玉米根部,影響玉米的生長。大約八至十公分左右。如果過深那就不叫深松而叫深耕了。反而對玉米生長不利。

玉米深松時要注意:土壤地表干時深松,土壤溼度大時不深松。玉米苗小時不深松,玉米苗大時深松。深松好處多,但要掌握好尺度。不能過深。玉米施行深松時,實際操作上是等到玉米長到適合深松高度時,結閤中耕鋤草一次進行。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各地做法不同,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行。


手機用戶王竹清


玉米是高稈作物,根系入土深,需要深厚的耕層。但是長期以來許多田塊沒有翻耕,只用三角鏵犁趟耕或旋耕機旋耕,耕層變得淺薄。調查結果表明,乾旱、半乾旱地區絕大多數的玉米田,有效耕層僅15釐米左右,其下是一層厚度為7~11釐米、容重超過1.5克/釐米3、硬度約為耕層3倍的堅厚犁底層,這是農具長期在同一土壤層面上作業擠壓產生的。堅厚的犁底層將玉米根系限制在15釐米以內的耕層內,難以下扎,農民形象地比喻為“淺碟子”上種地。同時,犁底層阻隔了雨水的滲透,對於乾旱、半乾旱地區玉米生產影響較大。

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淺薄的耕層限制了玉米根系的生長空間,影響了吸水、吸肥,而且容易倒伏和早衰。目前大力提倡的苗期行間深松是在玉米進入旺盛生長期之前,在玉米行間以深松鏟代替翻犁進行土壤耕作。這種耕作方法只鬆土,不翻土,主要目的是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改善耕層結構,擴大根系的生長空間;減少了由於翻耕後裸露的土壤水分蒸發損失,打破阻隔水分滲透的犁底層限制,防止地表水徑流,接納自然降雨蓄墒;協調耕層水、肥、氣、熱狀況,改善根系的生態條件,提高玉米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協調耕層土壤中的礦質化過程和腐殖化過程,做到養分的釋放和保存兼顧,用地和養地結合。

玉米苗期深松一般在幼苗長到2~3葉時進行,俗稱“鏟前趟一犁”,深度應超過25釐米。天氣過於乾旱時,可進行人工造墒。實踐表明,在乾旱、半乾旱地區,苗期深松能使降雨迅速滲透到耕層深處,防止雨水地表徑流,有利於水土保持,形成土壤小水庫,以備乾旱時使用,有蓄水抗旱作用。夏季多蓄的水分對第二年保苗十分有利。據測定,在人工灌水100毫米的條件下,深松後苗期壟溝10釐米區比不深松耕層多儲水8.2毫米;同時,深耕後底層土壤根系下扎,增加了對深層土壤水的利用量,玉米根量深耕地比淺耕地增加30%以上,玉米增產幅度為20%~50%,土壤蓄水量增加20%。


香山阿杰


玉米是高稈作物,根系入土深,需要深厚的耕層。但是長期以來許多田塊沒有翻耕,只用三角鏵犁趟耕或旋耕機旋耕,耕層變得淺薄。調查結果表明,乾旱、半乾旱地區絕大多數的玉米田,有效耕層僅15釐米左右,其下是一層厚度為7~11釐米、容重超過1.5克/釐米3、硬度約為耕層3倍的堅厚犁底層,這是農具長期在同一土壤層面上作業擠壓產生的。堅厚的犁底層將玉米根系限制在15釐米以內的耕層內,難以下扎,農民形象地比喻為“淺碟子”上種地。同時,犁底層阻隔了雨水的滲透,對於乾旱、半乾旱地區玉米生產影響較大。

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淺薄的耕層限制了玉米根系的生長空間,影響了吸水、吸肥,而且容易倒伏和早衰。目前大力提倡的苗期行間深松是在玉米進入旺盛生長期之前,在玉米行間以深松鏟代替翻犁進行土壤耕作。這種耕作方法只鬆土,不翻土,主要目的是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改善耕層結構,擴大根系的生長空間;減少了由於翻耕後裸露的土壤水分蒸發損失,打破阻隔水分滲透的犁底層限制,防止地表水徑流,接納自然降雨蓄墒;協調耕層水、肥、氣、熱狀況,改善根系的生態條件,提高玉米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協調耕層土壤中的礦質化過程和腐殖化過程,做到養分的釋放和保存兼顧,用地和養地結合。

玉米苗期深松一般在幼苗長到2~3葉時進行,俗稱“鏟前趟一犁”,深度應超過25釐米。天氣過於乾旱時,可進行人工造墒。實踐表明,在乾旱、半乾旱地區,苗期深松能使降雨迅速滲透到耕層深處,防止雨水地表徑流,有利於水土保持,形成土壤小水庫,以備乾旱時使用,有蓄水抗旱作用。夏季多蓄的水分對第二年保苗十分有利。據測定,在人工灌水100毫米的條件下,深松後苗期壟溝10釐米區比不深松耕層多儲水8.2毫米;同時,深耕後底層土壤根系下扎,增加了對深層土壤水的利用量,玉米根量深耕地比淺耕地增加30%以上,玉米增產幅度為20%~50%,土壤蓄水量增加20%。


別和我扯閒白


玉米出苗後能不能深鬆土壤?回答是肯定的一一能!但是,又不能!原因何在?



凡是種過玉米的人都熟悉,在玉米播種前,通常都要對土地進行翻耕後才播種。如果在播種的玉米出苗後就進行深鬆土壤,不但不利於玉米苗的正常生長,反而還對玉米苗的生長有害。

一、玉米苗出苗後,雖然地裡行間有一些零星的雜草,但是對玉米苗的生長影響不大,可將雜草剷除。

二、如果在玉米出苗後,天下了大雨,土壤有一定程度板結,可以結合除草進行淺鬆土。

三、由於播種玉米前對土地翻耕過的,在玉米出苗后土壤還未板結到需要深松的程度,因此沒有必要對土壤進行深松。

如果在玉米出苗後就進行深鬆土壤,不但沒有必要,反而因為土壤過於疏鬆,土壤水份蒸發量大,而玉米苗又小,根系微弱,對玉米苗的生長有害而無利!


慶雙


玉米出苗後能不能深松一般要看你的耕層厚薄度來定,淺薄的耕層不建議深松,反之就可以深松。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深厚的耕層能給玉米提供根系的生長空間,更容易吸水、吸肥,而且不容易倒伏和早衰。目前大力提倡的苗期行間深松是在玉米進入旺盛生長期之前,在玉米行間以深松鏟代替翻犁進行土壤耕作;又稱‘‘鏟前趟一犁’’,深度應超過25釐米。


田園小茜


5-6葉前深松有好處,沒有壞處,能提升地溫發苗,減少地下害蟲,還有蓄水的功能,保商,抗旱,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