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为何还要找个功勋卓著的王爷来一同辅政?

jamie1987


事实上,最开始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地位是要高于多尔衮的,是第一辅政王爷,多尔衮排在济尔哈朗之后。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骤然崩逝,由于临终前没有就继任人选做出任何安排,随即开始的是长达十七天的满清皇位之争。

最初的皇位争夺是在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以及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展开的,由于双方实力相当,而又不互相让,双方的支持阵营已经濒临火并的边缘。

而就在这个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既不立豪格为帝,也不立多尔衮,而是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这个方案马上得到了多尔衮的赞同,同时多尔衮提出又他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直至福临长大成人在还政于帝,随后包括代善、豪格、阿济格、多铎等在内的其他旗主王爷也表示了认可。

就这样福临登基为帝,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共同摄政,并且此时的济尔哈朗是第一辅政王爷,地位是要高于多尔衮的。

一来, 拥立福临为帝的方案,是由济尔哈朗最先提出来的,济尔哈朗有拥立之功;

二来,就年龄上来说,济尔哈朗是多尔衮的堂哥,年长多尔衮13岁;

三来,在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改元称帝,建立大清政权时,就曾对群臣进行了封赏和册封,在地位最为高贵的“四大亲王”中,郑亲王济尔哈朗排名第二,权势和地位仅次于皇太极的哥哥,礼亲王代善,而多尔衮的次序是在济尔哈朗之后,排在百官的第三位的。

所以,尽管多尔衮在皇太极时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积累了不少的功勋和荣誉,但是其地位依然比不上郑亲王济尔哈朗,所以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也只能排在济尔哈朗之后,成为第二辅政王爷。


从当时的形式发展以及实力对比情况看,不允许多尔衮单独辅政,而济尔哈朗是多尔衮在当时境地之下的最好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首先,多尔衮非常清楚,自己在实力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多尔衮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他们三个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及其统领的两白旗,这两个旗是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但是优势也仅仅是相对的,如果其他六个旗联合起来,也时完全碾压两白旗的。

如果多尔衮单独辅政,想要将大权独揽,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了其他六个旗的对立面上,多尔衮是断然无法应付的,所以多尔衮既不能自己担负辅政,也不能让自己的哥哥阿济格或者弟弟多铎参与辅政,只能从其他的几位旗主王爷中选择一位与之搭档,以平衡朝中的势力和反对声音。

其次,代善和豪格,都不可以参与辅政。

豪格自不用说,本就与多尔衮有过皇位的争夺,两个人矛盾极深,两人完全是不可能有任何的配合,到时候只能是害了整个大清王朝。况且豪格除了有自己的正蓝旗支持外,在两黄旗中声望颇高,如果让豪格辅政,两黄旗加上正蓝旗的势力会让多尔衮非常的棘手和头疼,将成为自己的极大牵制和掣肘。所以豪格是断然不能参与辅政的。

而代善这面,情况更为特殊。此时的代善如今已经是60多岁了,自己也没有太多的能力和精力参与太多的政务,也正是因为代善的资历太老了,地位和威望太高了,这也让多尔衮非常的忌惮,所以代善也不能参与辅政。

在此情况之下,济尔哈朗成为了共同辅政的唯一人选。

一方面,济尔哈朗不同于皇太极、代善、多尔衮等人,是努尔哈赤这一支的,他是舒尔哈齐的儿子、是阿敏的弟弟,相对来说朝堂上的根基最浅,得到的支持也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皇太极死后,济尔哈朗的地位本就受到了挑战。

另一方面,拥立福临是济尔哈朗提出来的,让其辅政本就名正言顺,而多尔衮在让济尔哈朗辅政的同时,实际上就是打散了其他六个旗联合起来一直对抗自己的可能,至少,豪格不可能有能力再继续影响到两黄旗实力,也争取到了镶蓝旗和两红旗的中立,这也就为后来多尔衮专政创造了条件。


多尔衮将济尔哈朗提出了辅政的序列大权独揽,而济尔哈朗则在日后主持了对于多尔衮的清算,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多尔衮以济尔哈朗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等为由,将其踢出了辅政序列,改由自己的弟弟多铎辅政顺治。

之后,多尔衮强迫顺治先后册封奇其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一时间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即便是在多尔衮死后,多尔衮的追随者依然让顺治将其册封为成宗义皇帝,多尔衮的权势和地位达到了巅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被多尔衮打压多年的济尔哈朗站了出来,主动揭发多尔衮的罪状,并且奉旨与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共同主持了清算多尔衮及其党羽集团的工作。而多尔衮也被扣上了十六大罪状,最终为顺治皇帝处以“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同时还被扒坟掘墓、挫骨扬灰。

而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之间的恩怨,也就此了结了。


雍亲王府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佐顺治皇帝,这其实是三幕环环相扣的大剧,精彩纷呈,展现了多尔衮深邃的分析问题能力,高超的时局把控能力,以及娴熟的政治手段,充分的体现了多尔衮的睿智。

第一幕 争夺皇位

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她很会伺候人,深得努尔哈赤的欢心。爱屋及乌,努尔哈赤也很喜欢阿巴亥所生的孩子,尤其喜欢多铎和多尔衮。努尔哈赤曾经指着多铎对阿巴亥说,这孩子就是太小了,要是大点将来我死了可以让他接班当汗王。多尔衮和多铎慢慢长大了,努尔哈赤也有意培养他们,曾经在不同场合说过多尔衮最适合继承汗位。



努尔哈赤临终只有阿巴亥在场,他向阿巴亥交代,让多尔衮继位,大贝勒代善辅政。但是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政治经验丰富,拉拢其他三个贝勒支持自己继承汗位,借口努尔哈赤生前有旨,让阿巴亥殉葬。多尔衮汗王没当上,还把母亲的命搭上了,这件事让他刻骨铭心。如果再有机会他绝不会放弃,为了报仇,也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

皇太极生前有意让他的长子豪格继承皇位,私下里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他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言,按照祖训,实施贵族公推制确定下一任皇帝,这就给多尔衮带来了机会。多尔衮一定会尽全力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一场皇位争夺战在豪格和多尔衮之间展开。

多尔衮先是找亲王贝勒和大臣们探口风,反馈的结果是大多数人支持豪格,自己只有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支持,继承皇位难度很大。越是困难越向前,多尔衮决心迎着困难上,见机行事。



公推会议在崇政殿举行,一大早,参会的亲王贝勒还没到场,会场就被索尼和鳌拜带的两黄旗兵士围个水泄不通,并高喊着“立皇子”为豪格助威。会议刚要开始,鳌拜就在会场大声嚷嚷,“我们深受皇恩,坚决支持立皇子”。多尔衮很心虚,但表面故作镇定地对鳌拜说,“出去,这里没你们说话的份”。

赶走鳌拜容易,但是要想在争夺皇位中获胜太难,支持豪格的人多,多尔衮不占优势,而且豪格已经做好了武力准备,真正动起武来自己毫无胜算。不过从鳌拜的喊话里多尔衮听出了玄机,灵光咋现,他找到了打败豪格的方法。

第二幕 另辟蹊径

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要立皇子,鳌拜索尼也喊立皇子,皇太极的皇子很多,并不专指豪格。既然这样,多尔衮就可以把豪格打败,然后再见机行事。

会议开始了,有人最先提出让礼亲王代善继位。代善说,自己能力有限,另外年龄大了,精力不济,不适合。他放弃了。郑亲王不是努尔哈赤这一支的,没资格。这时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说,让多尔衮继位,多尔衮没吱声。多尔衮的弟弟多铎见多尔衮不说话就接着话茬说,我也支持多尔衮继位。多尔衮还是没吱声。多铎见多尔衮没反应接着说,你要是不想继位,就让我来继位,太祖继位人选的名单里有我。多尔衮这时说话了,名单里不但有你也有豪格。



见有人提到自己,豪格得说话了,他觉得局面非常有利,有那么多人支持,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于是想客气客气,显示自己谦虚,就说 ,“我福少德薄,不能担此大任”。令豪格没想到的是,多铎马上回了一句,“你是没那个能力”。

多尔衮当不了皇帝,他也不想让豪格当,因为豪格是皇太极意定的接班人,他要为母亲报仇,如果不把豪格拉下来,他根本无法原谅自己。他想立皇太极的其他儿子,年龄小的,自己摄政掌权。但是,豪格不说那话他还真没想好怎么办。豪格的话给了多尔衮机会,多尔衮马上接话说,“既然豪格没有当皇帝的想法,那就另选别的皇子吧!”就这样把豪格踢出了局。

第三幕 摄政铺路

多尔衮的话结束了他与豪格的皇位之争,剑拔弩张的局面得到缓和,兵戎相见得以避免。几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多尔衮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他要为将来掌握大清最高权力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豪格是庶长子,既然不立豪格,其他庶子也不应该立,那就得从皇太极嫡子中选。硕塞是嫡子中年龄较大的,已经十七岁了,按理应该立他。但是年龄大亲政了,多尔衮就无法摄政,很难达到掌握大清最高权力的目的,他希望选一个年龄小的。而且硕塞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和代善的三继福晋是姐妹,这种关系多尔衮更不能容忍,于是他提出选择八岁的福临。多尔衮做出了让步,保皇子派也要做出让步,既然福临符合保皇子派的要求那就答应吧!



福临继位定了,下一步需要确定辅政大臣。皇太极时的辅政有四位,分别是济尔哈朗、豪格、阿济格和多尔衮。多尔衮嫌人多,将来自己独掌大权障碍太大,他要往下减人。最适合减下去的就是豪格,他是福林的哥哥,将来争夺福临皇位的可能较大,另外三位都是福临的叔叔,争福林的皇位可能性小。多尔衮提出去掉豪格,保皇子派没人反对。不过,把豪哥去掉,阿济格和多尔衮是兄弟,双方力量失去平衡。多尔衮很自觉,去掉豪格的同时,把阿济格也去掉了。

剩下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两个,那把济尔哈朗也去掉不是更好吗?多尔衮自己不用辅政了,直接摄政,大权在握,享受至高无上的皇权。多尔衮太想那样了,可是他不能那么做,那么做太露骨了,让保皇子派觉得你多尔衮还是想当皇帝,他们一定不同意。多尔衮这时还没有实力强行去做,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多尔衮非常自信,论能力大清朝里他还没有对手,功勋卓著的王爷济尔哈朗也不在话下,他一定会把济尔哈朗拿下,时间不会太久。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皇太极去世之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同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成为了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朝中的大臣和王爷也被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父死子继”由豪格继承皇位。另一派支持“兄终弟及”由多尔衮继承皇位,两派各自互不相让。

豪格

代善首先表示必须由皇太极的儿子豪格继承皇位,正黄旗,镶黄旗的大臣纷纷赞同。然而多尔衮的亲兄弟阿济格和多铎却坚持反对豪格继承皇位,一再坚持由多尔衮继承皇位。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豪格却谦让皇位。这一结果让多尔衮找到了豪格不愿意继位的由头。两黄旗大臣眼看多尔衮有可能登上皇位,于是剑拔弩张并表示:如果继位的不是先皇的儿子,我等就要追随先帝而去。

多尔衮

在座的大臣王爷也表示必须由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帝。多尔衮眼看着八旗就要分裂,就要内战。他掂量了下自己的实力,觉得胜算并不大,又不愿意八旗分裂。论资历,多尔衮和豪格谁也压不过谁,无论哪一方当皇帝,对方肯定不服气的,肯定不利于满清内部团结。于是退而求其次,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但是作为条件,多尔衮表示必须让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做为辅政大臣。

济尔哈朗

从多种迹象来看,多尔衮一直有称帝的野心,也有这种机会。他之所以没有称帝,主要是他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不敢贸然采取行动。他的行为是在让自己离皇帝宝座更近一步。并且多尔衮当时只有30多岁,他认为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那么多尔衮为什么要选择济尔哈朗同自己共同辅政呢?


1济尔哈朗算是先帝最为器重的人,本身作为亲王,分量极重,被大臣和王爷看做是豪格一派。所以豪格一派的人没有意见。


2济尔哈朗生性处处隐忍,从不爽快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多尔衮觉得与济尔哈朗一同辅政,就不会和自己针锋相对。


3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效仿周公辅成王进行辅政。这样在多尔衮和豪格在排除了继承皇位资格后,多尔衮是辅政王,豪格的势力就变弱了。


4多尔衮选择济尔哈朗,还有因为他们两个人年轻时的处境有一定的相似性。多尔衮年轻时虽然同时失去双亲,但他在父母呵护下成长了十几年,与皇太极是亲兄弟。皇太极十分重视他。而济尔哈朗虽然也在努尔哈赤的宫中生活,与皇太极的关系也比较融洽,但是毕竟那不是自己家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于是做什么事情都小心谨慎,任劳任怨,他极力的想影响摆脱其父母的影响,表明自己忠于皇太极。(济尔哈朗也是失去父亲,父亲遭努尔哈赤打压致死)


求关注点赞,喜欢文史趣闻的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有精彩。


文轩春秋


因为当时的多尔衮虽然握有兵权,但这些兵并不都是完全听从多尔衮命令的。

要知道多尔衮之所以能以正白旗旗主身份统领八旗军队,是因为皇太极让他统领,八旗的各位旗主愿意让他统领。如果八旗的旗主说了,各旗不要跟着多尔衮攻打明朝了,那么多尔衮立马就要失去绝大部分兵力。


更何况经过皇太极活着时候的分化打拉,皇太极和他儿子豪格已经有了117个牛录。是八旗里兵力最雄厚的。

反观多尔衮和多铎以及阿济格,他们这一奶同胞只有98个牛录,虽然兵力不少但无法翻脸造反啊!

所以,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虽然有实力去争取皇位,但他的大哥代善来了一句:我年老德薄,不想继位。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我年老德薄,你们三个呢则是年少无德。。。



就这样,彼时的八旗为了这个皇位几乎要拔刀相向。而皇太极长子豪格却又喜欢装逼,明明大伯代善已经说明了要推他当大汗,结果他来一句:福少德薄,非所堪当。

不知道豪格在多尔衮当了摄政王,被逼死之前,是否后悔过他当初装的逼。

那么现实情况就变成了,豪格不想当,代善不想当,多尔衮相当却被大伙压着不能当。此时气氛很尴尬,最后把福临推了出来。



而济尔哈朗呢,作为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的儿子,理论上都没有当大汗的可能。自然是被代善等两黄两红的人们推出来制衡多尔衮的啦!

翻看这一段历史,真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一帮屠夫,各种说自己有德无德的。唉,真是搞笑。


王斌兔斯基


多尔衮哪里又想要济尔哈朗来一起辅政,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想当皇帝,可实力不够,摆平不了其他各旗的势力,只能以退为进。


皇太极突然就翘辫子了,又没有交代谁来接班,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多尔衮在那里互掐,谁也不服谁,差点动起了拳头,豪格这一边有正红旗的代善,他可是皇太极的大哥,他们家族里辈分最高的,说话极有分量的;还有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和正黄旗索尼、鳌拜等人的大力支持,豪格人多势众应该是稳操胜券,可关键时刻豪格充楞装牛逼说自己德浅福薄非所胜当,意思是你们要我当的,我总要谦虚一下吧,多尔衮立即接过话说豪格根本就不想当这个皇帝嘛,其他的人见势也不好再说什么,豪格这一礼让煮熟的鸭子就飞了,多尔衮是真想当,可被大伙压着当不了,这下就便宜了福临这个小朋友。


福临做了皇帝,多尔衮要求做摄政王,豪格也想,多尔衮不同意,他是福临的哥哥不适合,代善也不想做,就只有济尔哈朗了,济尔哈朗是大家都认可的,有了他做摄政王就可以约束制衡多尔衮。


济尔哈朗性格隐忍,不善言辞,有什么不爽一般也不会说出来,多尔衮认为他不会和自己作对,也接受他与自己同为摄政王。


顺治四年,济尔哈朗因为逾制被多尔衮免去了摄政王的职务,又设计害死了豪格,朝中再无竞争对手了,多尔衮也就成了事实上的皇帝。



多尔衮找济尔哈朗来一同辅政是多方势力平衡的结果,互相制约,既打压了豪格,又拉拢了济尔哈朗的势力,各方都能接受,皆大欢喜,多尔衮还是赢家。


遗产君


如果翻阅一下清史就会发现,皇太极去世时多尔衮虽然大权在握,但远没有到权倾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他和济尔哈朗辅政实际是各方势力争斗、权衡、妥协的结果,当时的朝局实在不是多尔衮一个人所能左右的。

1636年皇太极即位后大封兄弟子侄,代善、济尔哈朗、多铎、阿济格都受封亲王,多尔衮受封睿亲王,由于他多才多智,年轻英武,深得皇太极器重与赏识,并在松锦大战等战役中立下大功,职高权重,在满清八旗中独领旗兵力,军功累累,享有很高威望。

由于皇太极去世突然只有52岁,没有留下遗嘱,所以发生了皇位之争,主要集中在皇太极35岁的大儿子豪格(因庶出身份受很大影响),时年35岁(长期征战同样战功赫赫。),和皇太极之弟32岁的多尔衮之间,当时参与议政决策的八旗领主的形势如下:

1、正黄、镶黄两黄旗:一向由皇帝自领,其主要将领索尼、图赖、鳌拜等誓死支持豪格。

2、正白旗多尔衮为旗主,镶白旗多铎为领主,自然誓死焊卫多尔衮。

3、代善的正红旗、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基本上支持豪格。

4、正蓝旗、镶红旗持观望态度。

所以就当时形势而言,多尔衮并不占有优势。事实也是这样,1643年8月14日,多尔衮召集诸王大臣议立帝位时,两黄旗将士以武力包围会场,诸王也大多数推荐豪格,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豪格假意谦让,称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当。”多尔衮见情势对自身不利,顺水推舟说“豪格自己没有继承皇位的意思”。双方相持不下,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出现重大流血冲突,双方各退一步。多尔衮提出让皇太极的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他和济尔哈朗辅政的折衷主张,得到大家认可,一场皇位争夺危机最终实现了和平过渡。

至于是否像演义小说和电视剧所演的那样,孝庄太后在这中间扮演了多重的戏分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多尔衮这手以退为进玩得很漂亮,不久他就超越了济尔哈朗成为“摄政王”,虽然名义上受制于小皇帝,但已是事实上的皇帝了,此后不久他又借口铲除了侄儿豪格,剥夺了他的爵位和福晋,上演了一幕无情的杀戳大戏!



唐史大白话


简而言之,济尔哈朗同为辅政王爷,并不是多尔衮希望的,而是当时多方势力平衡的结果。

顺治四年,济尔哈朗也因为逾制被免去辅政王爷的职务,可见一同辅政,也不是多尔衮希望的。

皇太极驾崩之时,手握军权的主要势力有四方,豪格、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多尔衮互不服气推选福临为皇帝,代善为了体现自己高风亮节,放弃辅政身份,豪格要是辅政,多尔衮肯定不会同意,并且豪格还和福临平辈,济尔哈朗就是剩下的可以稍微制约多尔衮的人选,并且济尔哈朗在态度上也是比较倾向皇太极儿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