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作為汽車的重要零部件,是發展汽車產業的基礎。數據顯示,國內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其中汽車有2億輛,輪胎市場的潛力可見一斑。巨大的市場潛力給輪胎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0年,全球輪胎需求量可超過25億條,年複合增速在3%-5%左右。
此前有雜誌社發佈了國內輪胎企業排行榜,上榜的企業有山東玲瓏輪胎、賽輪金宇、廈門正新橡膠等。此次位居榜首的依然是中策橡膠,它再次蟬聯行業第一。對於這家企業或許大家有些陌生,但其實中策從創立至今已經走過六十個年頭,同時也是全球輪胎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國產輪胎的龍頭品牌,旗下輪胎產品已經銷往世界各地,年銷量超過5000萬條輪胎。
公開的資料顯示:中策橡膠創立於上世紀50年代。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輪胎生產商,以及汽車後市場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輪胎企業,現已具備年產超五千萬套、一千多個品種規格汽車輪胎的生產能力。旗下擁有朝陽、威獅、好運、全諾、雅度五大知名品牌,其產品線涵蓋卡客車輪胎、乘用車輪胎、摩托車輪胎、自行車輪胎等領域,在全球各地擁有乘用車門店超1.3萬家,商用車門店超2.8萬家。
作為中策的掌門人,沈金榮曾被媒體譽為輪胎大王,這些年一直推動中策的輪胎走向世界的舞臺,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企業並不是一帆風順。曾經有美國媒體報道稱,中策橡膠生產的輕卡汽車輪胎有可能存在問題,企業瞬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面對危機之勢,沈金榮立即成立處理小組,以事實為依據進行反駁。後來經過一系的事實證明,那次意外是由於車主使用了不同品牌及規格的產品,才導致問題的發生。而中策橡膠的產品在檢測中發現質量遠超當地標準,成功用質量折服美國人。
沈金榮心裡非常清楚,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要想真正要成為一家世界級的公司,要與國際品牌進行市場爭奪,走出海外建造工廠是一定要走出的一步棋。他考察過全球多個地方,最終選擇了泰國,除了原材料豐富以外,供應鏈情況比較其地方要完善一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沈金榮曾表示:“海外建廠其實非常費錢。買完了地並不等於就建好了工廠,還需要紮紮實實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
目前,泰國基地可年產半鋼子午線輪胎85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210萬套,斜交工業胎30萬套,摩托車胎100萬套,全鋼工程胎計劃達成1.2萬套,當地的營業收入已經佔到集團總營收的十分之一左右,是中策在東南亞重要的生產基地。
根據最新給出的數據顯示,中策全年銷售收入達到267億元,全鋼輪胎銷量超過1900萬條,遠超國內其他品牌的輪胎企業;半鋼輪胎銷量達到3657萬條,同比增長超12%;斜交輪胎銷量為333萬條,同比增長近5%。去年在輪胎行業供大於求、整個市場一片低迷的大環境下,他們仍然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閱讀更多 柳先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