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投贷联动 银行也要拥抱科创板 访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

“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随着科创板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路金融机构犹如注入一针“强心剂”,纷纷跑步入场,积极部署相关工作,其中不乏民营银行的身影。

作为全国首批十家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之一,上海华瑞银行经过三年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科创金融投贷联动模式。近日,华瑞银行行长朱韬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科创板的设立和发展,将更有利于我们服务早期的科创企业,更好的发挥投贷联动对于科创融资的积极作用。”

谈及当前民营银行的发展困惑,朱韬认为,一是处理好业务创新探索和新型风险防范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负债基础能力的关系。

聚焦“四新”和“三创”科创企业

《中国经营报》:科创板是自去年以来就是资本市场绕不开的关键词,你认为民营银行如何参与科创板?

朱韬:科创板给了科创型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机遇,也给予了科创投资更顺畅的退出渠道。因此,科创板对于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环境与生态的建设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也因此会变得更加健康,风险也会因而降低。对于成立初期就定位于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民营银行而言,科创板的设立和发展,有利于华瑞银行更好服务早期的科创企业,给予更多的科创企业更多的融资支持,也能够更好的发挥投贷联动对于科创融资的积极作用。

《中国经营报》:作为唯一一家获得投贷联动试点资格的民营银行,华瑞银行已落地多个科创项目,请问贵行在与科创型企业合作时,如何筛选和甄别?

朱韬:华瑞银行在开业之初成为全国首批十家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之一。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具有华瑞特色的科创金融投贷联动模式基本形成,成为华瑞银行“服务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瑞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主要通过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以投资机构主“投”,华瑞银行主“贷”的方式进行配合式、协同式的“股债结合”服务,并建立起包括投资级尽调、专业化评审、数据化贷后、定制化产品在内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机制。

在企业筛选上,华瑞银行优先支持创投机构已投资的优质科技、创新类中小微企业,主要聚焦具有“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和“三创”(创业、创新、创造)特征的早期科创企业,为科创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创投贷款(Venture Loan)。

从实践看,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大部分是轻资产公司,一般不能提供合格的抵押品等硬担保。对此,华瑞银行不仅考量静态财务状态,更强调对企业“软性”能力的分析评价,通过详细尽调筛选目标客户,同时通过微单元融资运营模式、自主风控评估模板、专门的评审体系加强风险控制,为科创企业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风险贷款(Venture Loan),积极助力科创企业健康成长。

普惠金融三大主攻方向

《中国经营报》:不少民营银行成立之初就提出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而差异化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

朱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 可以预见民营银行深化改革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试点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银行特别是民营银行面临的挑战也不小,而探索并形成可持续发展、可复制经验的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仍然是民营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具体来讲,处理两个方面的关系又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如何处理好业务创新探索和新型风险防范的关系,既要坚持创新探索不停步,又要坚持稳健创新不蛮干;二是如何处理好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负债基础能力的关系,一方面民营银行要发挥在服务民营、小微等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普惠金融服务特色,另一方面民营银行也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负债基础,多措并举突破自身资金瓶颈。

《中国经营报》:相比其他成熟的传统银行机构,民营银行该如何定位自己?

朱韬:民营银行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产物,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改革创新,形成比较优势,与现有商业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之本,更是民营银行的生存土壤,民营银行应当立足实体经济,坚守初心,坚持本源,聚焦小微企业,加快金融创新,提供优质服务,继续深化新时代民营银行发展路径。

以华瑞银行为例,在第一个三年发展战略规划执行期间,坚守“服务自贸改革、服务小微大众、服务科技创新”的华瑞初心,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聚集新普惠,积极探索数字化智慧银行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普惠金融三大主攻方向:

一是产业与金融相结合,智慧供应链金融能力逐步成型。以智慧供应链业务为抓手,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深入研究细分市场产业供应链金融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大数据风控、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手段,积极打造面向小微企业的智慧供应链特色,瑞e保、瑞e订、瑞e通等产品陆续投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口碑。

二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数字零售金融服务能力逐步成型。全力构建底层技术平台,集中研发了移动银行、开放平台等服务平台,在线融资、在线支付等产品平台,以及大数据风控、客户服务等配套支持平台,数字零售业务所必需的基础建设初步成型。稳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惠零售服务,积极探索并持续优化租房、汽车、航旅、物流等领域的民生消费类和个体经营类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在线支付和账户服务能力,夯实数字零售业务基础。

三是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科创生态金融服务能力逐步成型。深耕投贷联动,持续赋能生态,以“风险贷款”为重点,兼顾科创生态金融,聚焦精品项目,实现与 50 余家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累计拓展客户700余户,实现放款客户数近百户,覆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疗、海洋工程、节能环保等多个“硬科技”领域。华瑞银行自主研发的微单元融资系统,融合了贸易融资的风险管理理念、零售贷款的随借随还技术、保理业务的跟单技术等,实现小额、高频放款,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防范欺诈风险。

《中国经营报》:在“一行一店”的政策要求下,民营银行线下获客渠道受限,资金来源单一。你认为,在资金端方面民营银行如何寻找突破?

朱韬:民营银行必须以夯实核心负债能力为重点,多措并举提升资金来源组织能力。从华瑞银行的实践来看,一是突出产品带动负债,通过产品创新逐步提升负债业务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二是推进服务带动负债,积极强化新型银行服务需求的发掘和捕捉,不断提升华瑞银行综合服务水平,以资产业务和综合服务带动负债;三是探索通过特色业务的品牌输出和风控输出拓宽资金来源;四是积极探索发行包括小微企业双创债券等创新负债工具,提升主动负债能力。

《中国经营报》:近两年来,民营银行的高管变动频繁,你认为民营银行可采取哪些办法留住人才?

朱韬:为进一步实现员工与银行的持续共同成长,确保优秀人才与核心队伍的稳定,保障民营银行长期健康发展,建议可在适当时候,支持引导条件成熟的民营银行在员工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