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愛和美是人生最重要的兩樣

窗外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在橘黃的燈光下,在嫋嫋的茶香裡,信手攤開馮驥才的隨筆集《豎讀》,原本浮躁的心即刻沉潛下來。

流暢的文字,深邃的思想,藝術的引領,對世界文化執著的愛戀,從馮驥才寬廣的視野裡,從他縱橫捭闔的敘述中,絲絲縷縷地滲透出來,散發著醉人的文化芳香。

馮驥才:愛和美是人生最重要的兩樣

《豎讀》收錄了馮驥才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30多年來的佳作,多是有關他對書、對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生髮的情愫。馮驥才的文字,大氣、率真,又不乏曲折的情思,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他以一個作家的敏感抓住很多細節,又能把它們放在大的歷史、文化的背景下思考,把一種人文情懷還原到我們的生活中。

書中,馮驥才分享了自己讀書的獨特感受。他把閱讀分為橫讀與豎讀兩種。

所謂橫讀,就是邊看邊翻,眼睛順勢橫掃而過,看過便隨手扔在一邊;

所謂豎讀,則是每一頁都不肯輕易放過,時而要把一段深邃且優美的文字重新再看一遍,時而會墜落字裡行間,讓思維或情感糾纏其中,甚至愈陷愈深。《豎讀》這一書名,則源自這裡。

從最初的愛上小人書,到收藏小人書,再到一家人都要向他借書來讀,因了馮驥才的愛書,全家人都得益於讀書的快樂,即便一貫嚴肅刻板的父親,想要讀小人書時,也要向他賠上好臉色……小小的書本,不但維繫了馮驥才一家的親情,而且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把讀者的思緒帶回到與書相伴的童年歲月。

《豎讀》以銳利的筆觸剖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與宏闊。

無論是表達他對魯迅“國民性批判”的肯定,還是講述他與巴金、茅盾的神交,馮驥才的筆力都透著老辣與精準。

尤其是他對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中地位的評說,極具啟發意義。在馮驥才看來,魯迅的偉大在於其批判的鋒芒犀利地指向當時的黑暗社會,且一針見血地揭示出國民性格的弱點,以期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站在文化傳承的角度,馮驥才還對前人在傳統文化上的某些評判,給出了一些相左的意見。而這些意見,則集中代表了馮驥才近年來在保護民間文化上的一些思考。真理越辯越明,由此觀之,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這樣的爭鳴同樣有利於中華文化的發展與延伸。

在《豎讀》中,讀者還能體會到馮驥才近年來遊走世界文化勝地時的心境。

透過滿目瘡痍的人文景觀,馮驥才讀懂了它們的歷史與現實的存在價值。巴黎的先賢祠莊嚴肅穆,這裡不僅安葬著雨果、左拉、盧梭、伏爾泰、居里夫人等人的軀體,而且還長存著他們衝破世俗追求自由與真理的思想與精神。

行走在法蘭西浪漫與深情的土地上,馮驥才以躬身的姿態,領略著盛開在這片大地上的文化幽香。

正如他在書中所言:“人生最重的兩樣,一是愛,一是美。”帶著對世界文化的愛和對美的追求,馮驥才踏上了探尋異域文化之旅,他從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中,從不同精神品質和民族風情的探究中,以開放、寬廣的胸襟吸收借鑑世界文化的優秀傳統與經驗,用以豐富我們的民族文化。

穿越時空論文化,我們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的同時,也領略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這種精神上的陶冶,何嘗不是一種文化上的濡染和傳承?

我們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滋養,更需要以全球化的眼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