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先生 馮驥才

學生蒲嬌:“他是一個非常身體力行的人,他會到很多地方去跟本地的百姓去聊天,瞭解他們的生活。”學生王坤:“完全是無功利化的,非常的有文化擔當。”馮驥才,1942年出生於天津,當代著名作家、畫家、民間文化藝術保護者。


先生 馮驥才​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他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挑山工》、《珍珠鳥》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2001年起,馮驥才以木板年畫入手,走上了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之路。十多年來,他帶領團隊走遍山山水水、鄉野小徑,完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規模、全方位的田野普查、挖掘與記錄。

先生 馮驥才

“我從文學到文化,實際沒有離開我們這代知識分子身上的那兩個字,就是責任,我覺得有責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馮驥才“一手撐著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馮驥才先生在作品《苦夏》中說,夏季是他寫作的高產季。《珍珠鳥》、《挑山工》……那些他在“苦夏”時寫出的作品,入選了中小學語文課本,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從幼年走向了青年。
先生 馮驥才​ 小學課文《挑山工》插圖在他所熱愛的夏季裡,我們見到了76歲但依然睿智、健談、風趣的馮先生,交談中方知,原來他自小的志向是繪畫,並非寫作。馮驥才:“實際我的繪畫也跟喜歡文學有關係,比如我喜歡詩,詩特別啟發對繪畫的想象,所以它跟繪畫也有關係。”馮驥才繪畫作品寫作不僅是為謀生,更是使命熱愛藝術,卻趕上文革,成了工人、教師、推銷員。馮驥才在那些艱苦的歲月裡堅守著心中的夢想,默默地記錄與創作。


先生 馮驥才​馮驥才手稿改革開放後,文學迎來複興, 1978年,他的第一部作品《義和拳》正式出版,在那個普通人月工資不到30元的年代,馮驥才領到了3300元的鉅額稿費,併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拿到稿費的中國作家。但在他看來,寫作絕不僅是為了謀生,更是使命。馮驥才:“作家自己揹負的使命(是)幫助人們去認識生活,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很需要和別人一起討論,那個時候作家是最受人關注的職業。”馮驥才在美國愛荷華寫作中心創作《三寸金蓮》關鍵一稿。懷揣著對文學的激情,八十年代,馮驥才寫出了《神鞭》、《三寸金蓮》、《一百個人的十年》等一系列的小說、隨筆、散文,這些關注普通小人物命運的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轟動。

先生 馮驥才​馮驥才:“有的讀者的信,你打開時得用一點勁兒,因為給你寫信的時候,他經常是很激動,流著淚寫的。等幹了以後,紙和紙輕輕地粘起來了,所以你一揭開的時候,有一種沙沙的聲音。我現在還能想象那種聲音,因為聽這種聲音的時候特別感動,你和讀者是心連心的。因為這樣的關係,作家身上也更具有責任。”八十年代馮驥才每一篇作品出來,都會收到數百上千封讀者來信。曾靠“賣畫”保護文化遺產但沒想到的是,正是這“責任”二字,讓他與熱愛的文學漸行漸遠。1991年12月,詩人柳亞子創辦的革命文學團體南社在周莊的舊址——迷樓面臨拆除。從沒賣過自己畫的馮驥才,當即決定賣畫保護迷樓。馮驥才:“我們時代轉變的太快,我們城市要發展。當我們拆除的時候,有一些好的歷史建築,有價值的,要保留住,這是遺產,大量的優秀文化。所以我們需要提醒人們要重視。”楊柳青畫鄉宮莊子要拆除,馮驥才趕去做“臨終搶救”,挖掘每一個有價值的細節。

先生 馮驥才​就這樣,馮驥才義無反顧地從文學創作轉身,投入到了中國民間文化保護的工作當中。2001年,他開始擔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隨即提出要對民間文學、美術、歌舞、手藝以及古村落等進行全方位梳理,並用文字、圖片、影像等方式進行記錄和歸檔,進而推動保護。但是馮驥才手中既沒有錢,也沒有人,理想與現實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馮驥才:“說句實話,沒想到那麼困難。因為我當時一開始做的時候只是動感情。我當時拿的經費你都沒法想象,要對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所有民間文化做一個地毯式的、盤清家底的普查、整理,這個工作我拿到的經費是30萬。你怎麼做全國性的工作?”在窯窪炮臺附近發現一塊有重要歷史信息的古碑沒錢,赤手空拳的馮驥才又拿出了他的老辦法:賣畫。每次賣完一屋的作品,他都要跟畫作合張影,關上門,一個人靜靜地跟它們呆一呆。那種不捨,只有他自己知道。缺人,馮驥才就身體力行,“把書桌搬到田野上”,親自帶領專家組奔波在田間地頭。他所帶過的30多名天津大學研究生中有不少也是田野調查中的主力。

先生 馮驥才​民居木雕調查馮驥才的學生王坤說,馮先生從來不讓他們在象牙塔裡坐而論道,而是要培養視野、操作力和對社會、對文化的責任。儘管舉步維艱,但在調查現場,年齡最大的馮先生總是衝鋒陷陣的第一人。王坤:“比如說2003年,馮先生做河北武強的年畫搶救,當時也是遇上大雨,車子根本就開不進去,他趟著雨進去,腳上套著塑膠袋,就站在文化搶救的第一線。”馮驥才在河南文化普查中也曾發現一個古老的畫鄉——滑縣。入村這天正趕上冷雨澆頭,深一腳淺一腳地進村。將近十年,馮驥才一直在和時間賽跑,直到2012年,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給中國、乃至世界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文化財富。三千多個日夜的奔走呼籲,保護了民族的文化,卻丟失了自己的寫作夢想。問他,遺憾嗎?馮先生卻說,其實理想一直都在。

先生 馮驥才​馮驥才:“我想一個真正的作家,他對於這個土地的人民、國家、民族會有一種情懷,情懷是比情感更大的東西。因為我熱愛它,像愛情一樣,如果你愛它,你就認為它的任何事情就是你的事情。”馮驥才說:“傳承人於我如親人”。

來源 中國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