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林業與生態之路究竟該怎麼走?


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開始高度的重視起林業的發展了,不斷的加強林業的建立,以及管理,使林業經濟開始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有效改善生態環境,保持了生態平衡。

二零一八年我國共計新增森林面積707.4萬公頃,約合7.1萬平方公里,大概佔據全國土地面積0.7%,相當於一個愛爾蘭,僅僅比韓國小2.8萬平方千米,森林撫育(即通過各項措施促進林木生長)比2018年新造林的面積還大,高達8.52平方公里。我國植被僅佔世界6.6%面積,卻佔世界新增植被面積的四分之一。但是,我國的林業資源仍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儘快探索林業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勢在必行。

一、林業經濟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的趨勢總體來說比較良好。特別是在21世紀初以後,我國政府開始加大了對林業的經濟的關注,並且採取了一系列比較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了林業經濟的快速,良性發展。在改革,林產品多樣化以及林業政策和法規的制定等領域取得了進展。在林業資源面積方面,中國天然林面積和積累量成增長趨勢,人工林面積迅速增加。森林採伐的重點逐漸從森林轉向種植園,林業個體經營的比例也顯著增加。

二、林業經濟發展的困境

(一)基礎設施不足,技術支撐薄弱。林下經濟適宜在古藺林區、山區發展,但配套設施很難完善,造成產品加工的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提高。邊遠的山區、林區運輸難度大,運費高,導致一些先進技術、新技術、新品種無法推廣。

(二)(二)對林業的投資不足遲滯了林業經濟的發展。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林業只被視為工業部門,其在生態公益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視,導致林業建設投資不足,林業基礎設施薄弱。由於不可挽回的後果,森林保護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不到位,林業保護資金嚴重不足,不利於發展休息建設的各種有利因素。

三、解決林業經濟發展困境的對策

(一)完善基礎配套設施

邊遠的山區和林區由於基礎設施條件配備不夠完善、交通落後嚴重製約林業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大對山林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林業經濟發展有利因素。

(二)完善林業投入機制

目前,中國在林業的投資方面存在著嚴重不足的問題。因此,林業發展的規模比較的小,基礎設施有些落後,資金的缺口比較大,發展也就變得緩慢,造成了這種情況的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的林業建設的資金主要是依靠著國家財政的撥款,籌資的渠道比較單一。面對這種比較奇異的投資的形勢,建立一個有效的投資機制,是解決林業資金問題的必然的要求,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通過建立並且完善切實可行的林業生態補償基金的制度,來促進林業的經濟的快速的、健康的發展。

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林業的工作者們,只有全面的瞭解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以及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促進林業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財經趣彈


退耕還林,綠化城市,美化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