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終其一生都要北伐的目的是什麼?對此你怎麼看?

歷史熱點縱橫



諸葛亮從223年執掌蜀漢,到234年去世,前後12年,一共6次北伐(5次親自帶兵,1次魏延吳懿帶兵)。這多次北伐,如果有什麼終極目標,當然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雖然這個目標非常渺茫,但總不能因為渺茫就不努力。

說更現實些,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首先是確立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即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蜀漢政權之所以立國,是打著“延續漢室”的旗號。漢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得到大多數民眾擁戴的大一統帝國(而秦未曾做到),當時已經延續四百年。追隨弱小的劉備,從萬分艱難中創利國家的那一群人,包括諸葛亮在內,就是漢末最後的理想主義者。他們為了漢室這個旗號,可以甘冒危險,甘履辛苦。

對蜀漢政權而言,本身地域狹小,鄰近的魏國則佔有天下三分之二,還得到了漢獻帝的禪讓。僅從硬件上顯然魏比蜀更具有正統性,蜀一旦放棄抗爭,很容易自我邊緣化。當初那幫元老當然是有理想的,但是二代三代以後會怎麼想,蜀地本土的人會怎麼想,這些可沒法把握。所以對蜀漢來說,如果停止對魏的抗爭,承認兩國並立的現狀,很快就會喪失自己內部的凝聚力。必須以不斷的北伐,來昭示漢朝正統的不屈服。戰爭還沒結束,我們還向著中原。“偏”則無妨,“偏安”則是自殺之路。

而從軍事和經濟上,諸葛亮力圖通過不斷北伐來縮短雙方實力差距,至少讓它加劇別那麼快。當時天下大亂,各地都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但整體來說,蜀漢和東吳所在的南方,破壞程度遠遠小於曹魏佔據的北方。以州郡數量及和平時期的人口統計,大致是曹魏佔據70%左右,東吳20%左右,蜀漢不到10%。但是因為上述原因,導致在三國鼎立初期,三國人口和綜合實力的比較沒有那麼懸殊,大致是蜀佔15+%,吳佔30+%,魏佔50+%的比例。

如果三國之間按照這種狀態平穩相處下去,蜀漢每增加一個人,東吳增加兩個,曹魏增加7個。而且,蜀地人民生活安逸,其實並不擅長當兵,蜀漢軍中的骨幹很多是劉備征戰多年積累的四方精銳,這些人不斷老去,很難在蜀地補充的。曹魏的恢復速度和潛力遠遠超過吳蜀兩國之和,二三代之後,將形成壓倒性的優勢。因此對諸葛亮而言,唯一選擇只能是趁著雙方差距還沒那麼大之前,主動出擊,以戰術勝利來削弱魏國的力量,干擾魏國的恢復。即使不能扭轉雙方對比,也要縮短雙方差距;即使不能縮短雙方差距,也要阻止差距的擴大;即使不能阻止差距的擴大,至少讓它擴大得別那麼快。

實際上諸葛亮對於自己的軍事能力還是有信心的。其執政時代的6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違令吃了敗仗,其餘五次蜀軍都是取得了戰場勝利。這五次北伐中,雙方八次野戰,蜀軍全勝。諸葛亮、魏延、吳懿等人打敗了司馬懿、郭淮、費耀等人,殺死了張郃和王雙,殲滅大批魏軍。

只是因為雙方國力本身相差太大,而且魏國方面的指揮官曹真、司馬懿都是比較謹慎的,沒有犯下太大錯誤,這就使得諸葛亮雖然戰場上取得勝利,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魏國越來越強,差距越來越大的態勢。但是,這樣子也比坐以待斃強得多的。

順便稍微辯駁下兩種常見的偏見。

其一認為蜀地天險,諸葛亮不如據地自守,與民休養生息,強如北伐勞民傷財。這個問題其實前面已經說過了,現在不打,你休養生息敵人也會休養生息,而且比你養的更多更快,差距越來越大。單看歷史,自從秦滅巴蜀後的兩千年,四川的割據政權,據地自守休養生息的,沒有一個存活時間比蜀漢更長。

其二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攬權。這是個偽命題。諸葛亮身為劉備的託孤大臣,劉備連“世子不可輔則君自取”都說出來了,莫非他不北伐,就不能攬權了麼?諸葛亮228年才開始北伐,之前的五年他的權力哪裡弱了?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並不曾北伐,姜維頻繁北伐,可是蔣琬費禕的權力是比姜維要大的。可見,攬權和北伐並無必然關係。


巴山夜雨涮鍋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類諸葛亮時期的蜀漢將比現在的北朝鮮來分析這個問題。北朝鮮三代領導人一直堅持武力優先的主體思想治國,倡導先軍政治,積極發展壯大軍事力量,甚至核武器,這一點與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堅持用武,不斷北代的做法差不多,兩者這樣做的目的當然只有一個,就是就是以戰養戰,謀求統一。

其一、地緣政治格局。

北朝鮮與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大國為鄰,國力貧弱,特別是與南朝鮮相比,經濟實力更是差了幾個檔次。蜀漢雖然處天富庶的天府之國,但是由於遠離當時中原經濟文化的中心,地理閉塞,交通不便,人口、經濟實力與當時的曹魏、東吳相比,也是最弱的。

這就決定了蜀漢政權必須生於憂患,要有憂患意識,積極主戰,以戰養戰,也許可博得一絲生機,否則就是等死。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在《出師表》裡也分析得很明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其二、核心治國思想。

朝鮮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後,各自堅持自己的正統性和合法性,都視對方為統一對象,作為北朝鮮,這一點更是強烈,他們堅持主體思想,堅持戰爭狀態,堅持南北朝鮮統一,這也成了北朝鮮的立國基礎,並在此基礎上實行先軍政治。

這一點,蜀漢政權也是如此,北伐中原,匡扶漢室,這是諸葛亮蜀漢政權必須高舉的旗號,只有這樣,才能宣示正統,凝聚人心,掌握話語權。如果偏安一隅,必定難有作為,而且在蜀漢之前幾個偏安益州的小政權最後都是覆滅的。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劉備“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就是指出劉備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漢室之後,匡扶漢室的不二人選,所以諸葛亮在《在師表》中也極力主張:“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其三、使命與初心。

從《隆中對》中可看出,在劉備未取益州之前,諸葛亮已與之商定了”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然後再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匡扶漢室的戰略構想,而且之後也是按照這一戰略實施的。

所以,劉備去世後,作為蜀漢政權的實際當家人,託孤重臣,“北伐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諸葛亮必須堅持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誓死北伐的原因。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各位看官繼續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首先,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就是蜀漢的拖孤輔政大臣,諸葛亮承劉備的知遇之恩、有託孤重任,所以他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常言為大漢皇室宗親,他所建立的政權蜀漢,也可以說是大漢的延續。而東漢是被曹魏所滅。曹丕以魏代漢,而東漢滅亡。

作為漢朝延續的蜀漢,那曹魏就是仇人。諸葛亮作為蜀漢重臣,所以要北伐曹,恢復漢室。

其次,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而三分天下。那時的局勢是曹強、孫劉弱。於是孫劉聯合抗曹。

那時東吳和蜀漢是聯盟的關係,蜀漢的敵人是曹魏,而他又不能以一方之力抗衡曹魏,所以孫劉聯合。

對於蜀漢而言,魏吳兩國,魏是敵、吳是友。所以蜀漢會伐魏。


最後,蜀漢本來相對於曹魏就地貧民稀,特別是後來,蜀漢名臣名將相繼離世,蜀漢就出現了人才匱乏的局面。

諸葛亮看到名臣宿將的離世,心裡有著危機感,因為他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邊所剩的將軍、大臣還會繼續離去。如果時間拖的越久,蜀漢就越危機,就連他自己也會離開人世。

所以諸葛亮想在他活著的時候恢復漢室,他想在他有生之年收復中原。不然時間越久,恢復漢室的機會就越小。


諸葛亮雖然對蜀漢忠心耿耿、一心北伐曹魏,然而結果卻都沒有能成功。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嘆。


中孚鑑


三顧茅廬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使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不謀私的權臣,有權又不謀私,幾人能做到?

但是從軍事能力,從政治能力上看,諸葛亮確實算不上出類拔萃的優秀。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軍事家太多了,比如白起廉頗李牧樂毅王剪衛青霍去病。從軍事上說,諸葛亮比不了這些會打仗的軍事家,諸葛亮既不是常勝將軍,也很少有以少勝多的戰例,就算和三國中的周瑜,陸遜,呂蒙,司馬懿,曹操比,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要遜色很多!

諸葛亮在蜀國國力明顯差人一大截的情況下,多次發動統一戰爭,是脫離實際的,其政治上的抱負雖然可嘉,但政治上的決斷力,相當欠缺。六出祁山,趁土未得,白忙乎,白白消耗國力。

在三國之前的軍事戰史中,軍事實力明顯不如敵方時,要想獲得勝利,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比如秦末項羽五萬人破秦40萬大軍,項羽的3萬精兵,破劉邦的56萬大軍。但是,諸葛亮那種按部就班的打法,幾乎不可能取得以少勝多的大勝利!

總而言之,諸葛亮忠心耿耿,光復漢室,其精神可嘉!但是他政治能力和軍事能力難挑此任。

中國民眾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太大,對關羽和諸葛亮的評價明顯偏高,這兩位英豪在三國時期,軍事能力前10名都很難進!孫策,孫堅,呂蒙,陸遜,周瑜,曹操,司馬懿,曹營中的諸多大將,他們軍事能力都把這兩個人強。


黃山黃河101


興復漢室,報劉備知遇之恩。

現在很多人持有的觀點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平衡派系鬥爭,明顯是落入了陰謀論的範疇,不足為信。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在《出師表》中寫的明明白白:“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報先帝、忠陛下。這是諸葛亮一生的志向。

其實從其先主劉備的志向中就可見諸葛亮的志向,劉備一生都在為興漢室而努力,哪怕困居新野小城整整七年,面對統一北方的強大的曹操都從未動搖過自己的目標。

從劉備這個領導者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劉備集團有個堅定不移的鬥爭目標,自君至臣,上下一心。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除了一次自衛反擊戰,總共四次北伐,最終病死五丈原,其心也如劉備,始終如一。

這是作為古代臣子,讓今人亦感到佩服的地方,諸葛亮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九尾讀正史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站在丞相祠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他為了漢室的復興鞠躬盡瘁,六出祁山,他執意北伐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一、身為大漢臣民,就要忠於大漢,以大漢的復興為己任,站在《三國演義》的道德高點看,曹氏代漢是篡逆使然,要想恢復漢室,就必須積極北伐,定鼎中原

二、報先主劉備三顧和託孤之恩,劉備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恢復漢室,並且在臨終前將這項大事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忠於劉備,報於劉禪,有生之年,積極北伐

三、諸葛亮自身的戰略要求,《隆中對》中,諸葛亮曾將恢復中原開發了兩條道路,一是帶荊州之軍取宛、洛,一是帶成都之兵去秦川,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只剩岐山一條道路,所以才六出祁山,死而後已

四、益州之地最適合偏安,而且人才資源越來越匱乏,所以諸葛亮要趁實力尚有一戰之力時積極北伐。

總的來說,諸葛亮終其一生都要北伐的目的是趁實力尚存時努力佔領中原,恢復漢室,成其忠義之名和戰略理想。


霜露既降


劉備駕崩後,作為託孤大臣,諸葛亮擔負起輔助劉禪興復漢室的大任,但是作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諸葛深知當時蜀漢所處的環境。外有魏晉,東吳強敵四環,內有中原派、荊州派、益州派等各部勢力的明爭暗鬥,由於劉備稱帝伐吳大敗,局面岌岌可危。劉禪年幼能力不足,不足以服眾,面對內憂外困的局勢。諸葛不得已多次北伐,唯有對外戰爭,才能暫時緩解內部矛盾,同時起到以攻代守的作用,改變被動局面。總體而言,諸葛的這一戰略作用顯著。一是將軍權牢牢抓在手中,避免了各山頭擁兵自重。二是和東吳多年結盟,避免了兩頭作戰的困處。三是將戰爭破壞性主動引導到國境外,為蜀漢發展贏得了相對平和的空間和時間。


隴原圖騰


諸葛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北伐中原最大的原因,其實並不難想到!應該放到咱們自身去想一想。如果我化身諸葛,北方曹魏勢力日漸強盛,如日中天,東吳方政權穩定,政治清明,自己身體也每況愈下,後代子孫也無傑出人才,想要一統天下幾乎已無可能,以北伐來穩固手中的相權也太牽強,我想的是做一個千古萬年忠臣典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少可以青史留名,萬古流芳!這是大勝大贏!最怕的就是蜀國坐以待斃被別人攻下來,最後落得或以身殉國或成為階下囚,成為弱者,受盡凌辱!所以換成是我,我也會矢志不移的北伐到底!


石家莊微新聞


諸葛亮從三國志當中觀此人用八字足以概括其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史當中諸葛亮謹小慎微、不足以獨當大任也。此人如果國家最高參謀比較適合,不堪重負也。觀蜀國之所勢知衰之必行也……

諸葛亮自劉備兵敗東吳,劉備自三國最早稱帝乃至兵敗白帝城;知亮之策乏也。三國中魏定中原、內恤民力以養天道。吳國依長江天險而據江東。蜀國以道險路難偏居邊地……

諸葛亮七擒孟獲定雲南而不恤養民力以待天時,而數次北伐;然無功而返。不知進退……最後兵敗如山倒乃至君亡國破;亦一代名臣之悲哀也。觀諸葛亮之用人亦不明也,馬謖之街亭失守直接導致蜀國門戶大開;其罪大也。魏延乃至後來蜀國幾大軍閥內鬥都是蜀國兵敗如山倒的用人管控不力所至也。

朱元璋靠高築牆、多積糧;緩稱王而最後奪取天下。蜀國在當時三國當中實力是最差的――――況不知天時地利人和稱帝最早而知其必衰也。

秦以地險、兵強然尚以身死國滅…

天下紛爭以勢取人者知其必亡也。以民心為本,律法為準繩;寬則嚴之、嚴則寬之;天下而樂治之……






山上人46


諸葛亮不能不北伐就算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眾所周知諸葛亮以嚴法治理蜀國,就連自己的親信馬謖犯錯都照砍不誤,諸葛亮要是不北伐就無法對自己的理想交代,也無法圓隆中對之言,更無法報答昭烈帝劉備的三顧和託孤之情,不北伐他的合法性都將會招到質疑,所以他必須義無反顧的北伐,無奈魏蜀之間的懸殊實在是太大了,諸葛亮註定一身為這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而戰,拼盡畢生所學換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名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