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终其一生都要北伐的目的是什么?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热点纵横



诸葛亮从223年执掌蜀汉,到234年去世,前后12年,一共6次北伐(5次亲自带兵,1次魏延吴懿带兵)。这多次北伐,如果有什么终极目标,当然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这个目标非常渺茫,但总不能因为渺茫就不努力。

说更现实些,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首先是确立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即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政权之所以立国,是打着“延续汉室”的旗号。汉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得到大多数民众拥戴的大一统帝国(而秦未曾做到),当时已经延续四百年。追随弱小的刘备,从万分艰难中创利国家的那一群人,包括诸葛亮在内,就是汉末最后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为了汉室这个旗号,可以甘冒危险,甘履辛苦。

对蜀汉政权而言,本身地域狭小,邻近的魏国则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还得到了汉献帝的禅让。仅从硬件上显然魏比蜀更具有正统性,蜀一旦放弃抗争,很容易自我边缘化。当初那帮元老当然是有理想的,但是二代三代以后会怎么想,蜀地本土的人会怎么想,这些可没法把握。所以对蜀汉来说,如果停止对魏的抗争,承认两国并立的现状,很快就会丧失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必须以不断的北伐,来昭示汉朝正统的不屈服。战争还没结束,我们还向着中原。“偏”则无妨,“偏安”则是自杀之路。

而从军事和经济上,诸葛亮力图通过不断北伐来缩短双方实力差距,至少让它加剧别那么快。当时天下大乱,各地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整体来说,蜀汉和东吴所在的南方,破坏程度远远小于曹魏占据的北方。以州郡数量及和平时期的人口统计,大致是曹魏占据70%左右,东吴20%左右,蜀汉不到10%。但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在三国鼎立初期,三国人口和综合实力的比较没有那么悬殊,大致是蜀占15+%,吴占30+%,魏占50+%的比例。

如果三国之间按照这种状态平稳相处下去,蜀汉每增加一个人,东吴增加两个,曹魏增加7个。而且,蜀地人民生活安逸,其实并不擅长当兵,蜀汉军中的骨干很多是刘备征战多年积累的四方精锐,这些人不断老去,很难在蜀地补充的。曹魏的恢复速度和潜力远远超过吴蜀两国之和,二三代之后,将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因此对诸葛亮而言,唯一选择只能是趁着双方差距还没那么大之前,主动出击,以战术胜利来削弱魏国的力量,干扰魏国的恢复。即使不能扭转双方对比,也要缩短双方差距;即使不能缩短双方差距,也要阻止差距的扩大;即使不能阻止差距的扩大,至少让它扩大得别那么快。

实际上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还是有信心的。其执政时代的6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违令吃了败仗,其余五次蜀军都是取得了战场胜利。这五次北伐中,双方八次野战,蜀军全胜。诸葛亮、魏延、吴懿等人打败了司马懿、郭淮、费耀等人,杀死了张郃和王双,歼灭大批魏军。

只是因为双方国力本身相差太大,而且魏国方面的指挥官曹真、司马懿都是比较谨慎的,没有犯下太大错误,这就使得诸葛亮虽然战场上取得胜利,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魏国越来越强,差距越来越大的态势。但是,这样子也比坐以待毙强得多的。

顺便稍微辩驳下两种常见的偏见。

其一认为蜀地天险,诸葛亮不如据地自守,与民休养生息,强如北伐劳民伤财。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不打,你休养生息敌人也会休养生息,而且比你养的更多更快,差距越来越大。单看历史,自从秦灭巴蜀后的两千年,四川的割据政权,据地自守休养生息的,没有一个存活时间比蜀汉更长。

其二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揽权。这是个伪命题。诸葛亮身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刘备连“世子不可辅则君自取”都说出来了,莫非他不北伐,就不能揽权了么?诸葛亮228年才开始北伐,之前的五年他的权力哪里弱了?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并不曾北伐,姜维频繁北伐,可是蒋琬费祎的权力是比姜维要大的。可见,揽权和北伐并无必然关系。


巴山夜雨涮锅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类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将比现在的北朝鲜来分析这个问题。北朝鲜三代领导人一直坚持武力优先的主体思想治国,倡导先军政治,积极发展壮大军事力量,甚至核武器,这一点与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坚持用武,不断北代的做法差不多,两者这样做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就是就是以战养战,谋求统一。

其一、地缘政治格局。

北朝鲜与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大国为邻,国力贫弱,特别是与南朝鲜相比,经济实力更是差了几个档次。蜀汉虽然处天富庶的天府之国,但是由于远离当时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地理闭塞,交通不便,人口、经济实力与当时的曹魏、东吴相比,也是最弱的。

这就决定了蜀汉政权必须生于忧患,要有忧患意识,积极主战,以战养战,也许可博得一丝生机,否则就是等死。对于这一点,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也分析得很明确:“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其二、核心治国思想。

朝鲜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后,各自坚持自己的正统性和合法性,都视对方为统一对象,作为北朝鲜,这一点更是强烈,他们坚持主体思想,坚持战争状态,坚持南北朝鲜统一,这也成了北朝鲜的立国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先军政治。

这一点,蜀汉政权也是如此,北伐中原,匡扶汉室,这是诸葛亮蜀汉政权必须高举的旗号,只有这样,才能宣示正统,凝聚人心,掌握话语权。如果偏安一隅,必定难有作为,而且在蜀汉之前几个偏安益州的小政权最后都是覆灭的。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刘备“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就是指出刘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汉室之后,匡扶汉室的不二人选,所以诸葛亮在《在师表》中也极力主张:“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其三、使命与初心。

从《隆中对》中可看出,在刘备未取益州之前,诸葛亮已与之商定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然后再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匡扶汉室的战略构想,而且之后也是按照这一战略实施的。

所以,刘备去世后,作为蜀汉政权的实际当家人,托孤重臣,“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必须坚持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死北伐的原因。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首先,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就是蜀汉的拖孤辅政大臣,诸葛亮承刘备的知遇之恩、有托孤重任,所以他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常言为大汉皇室宗亲,他所建立的政权蜀汉,也可以说是大汉的延续。而东汉是被曹魏所灭。曹丕以魏代汉,而东汉灭亡。

作为汉朝延续的蜀汉,那曹魏就是仇人。诸葛亮作为蜀汉重臣,所以要北伐曹,恢复汉室。

其次,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而三分天下。那时的局势是曹强、孙刘弱。于是孙刘联合抗曹。

那时东吴和蜀汉是联盟的关系,蜀汉的敌人是曹魏,而他又不能以一方之力抗衡曹魏,所以孙刘联合。

对于蜀汉而言,魏吴两国,魏是敌、吴是友。所以蜀汉会伐魏。


最后,蜀汉本来相对于曹魏就地贫民稀,特别是后来,蜀汉名臣名将相继离世,蜀汉就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局面。

诸葛亮看到名臣宿将的离世,心里有着危机感,因为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所剩的将军、大臣还会继续离去。如果时间拖的越久,蜀汉就越危机,就连他自己也会离开人世。

所以诸葛亮想在他活着的时候恢复汉室,他想在他有生之年收复中原。不然时间越久,恢复汉室的机会就越小。


诸葛亮虽然对蜀汉忠心耿耿、一心北伐曹魏,然而结果却都没有能成功。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


中孚鉴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使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谋私的权臣,有权又不谋私,几人能做到?

但是从军事能力,从政治能力上看,诸葛亮确实算不上出类拔萃的优秀。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家太多了,比如白起廉颇李牧乐毅王剪卫青霍去病。从军事上说,诸葛亮比不了这些会打仗的军事家,诸葛亮既不是常胜将军,也很少有以少胜多的战例,就算和三国中的周瑜,陆逊,吕蒙,司马懿,曹操比,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要逊色很多!

诸葛亮在蜀国国力明显差人一大截的情况下,多次发动统一战争,是脱离实际的,其政治上的抱负虽然可嘉,但政治上的决断力,相当欠缺。六出祁山,趁土未得,白忙乎,白白消耗国力。

在三国之前的军事战史中,军事实力明显不如敌方时,要想获得胜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比如秦末项羽五万人破秦40万大军,项羽的3万精兵,破刘邦的56万大军。但是,诸葛亮那种按部就班的打法,几乎不可能取得以少胜多的大胜利!

总而言之,诸葛亮忠心耿耿,光复汉室,其精神可嘉!但是他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难挑此任。

中国民众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对关羽和诸葛亮的评价明显偏高,这两位英豪在三国时期,军事能力前10名都很难进!孙策,孙坚,吕蒙,陆逊,周瑜,曹操,司马懿,曹营中的诸多大将,他们军事能力都把这两个人强。


黄山黄河101


兴复汉室,报刘备知遇之恩。

现在很多人持有的观点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平衡派系斗争,明显是落入了阴谋论的范畴,不足为信。

诸葛亮北伐的原因在《出师表》中写的明明白白:“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报先帝、忠陛下。这是诸葛亮一生的志向。

其实从其先主刘备的志向中就可见诸葛亮的志向,刘备一生都在为兴汉室而努力,哪怕困居新野小城整整七年,面对统一北方的强大的曹操都从未动摇过自己的目标。

从刘备这个领导者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刘备集团有个坚定不移的斗争目标,自君至臣,上下一心。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除了一次自卫反击战,总共四次北伐,最终病死五丈原,其心也如刘备,始终如一。

这是作为古代臣子,让今人亦感到佩服的地方,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九尾读正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站在丞相祠堂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为了汉室的复兴鞠躬尽瘁,六出祁山,他执意北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身为大汉臣民,就要忠于大汉,以大汉的复兴为己任,站在《三国演义》的道德高点看,曹氏代汉是篡逆使然,要想恢复汉室,就必须积极北伐,定鼎中原

二、报先主刘备三顾和托孤之恩,刘备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汉室,并且在临终前将这项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忠于刘备,报于刘禅,有生之年,积极北伐

三、诸葛亮自身的战略要求,《隆中对》中,诸葛亮曾将恢复中原开发了两条道路,一是带荆州之军取宛、洛,一是带成都之兵去秦川,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只剩岐山一条道路,所以才六出祁山,死而后已

四、益州之地最适合偏安,而且人才资源越来越匮乏,所以诸葛亮要趁实力尚有一战之力时积极北伐。

总的来说,诸葛亮终其一生都要北伐的目的是趁实力尚存时努力占领中原,恢复汉室,成其忠义之名和战略理想。


霜露既降


刘备驾崩后,作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担负起辅助刘禅兴复汉室的大任,但是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诸葛深知当时蜀汉所处的环境。外有魏晋,东吴强敌四环,内有中原派、荆州派、益州派等各部势力的明争暗斗,由于刘备称帝伐吴大败,局面岌岌可危。刘禅年幼能力不足,不足以服众,面对内忧外困的局势。诸葛不得已多次北伐,唯有对外战争,才能暂时缓解内部矛盾,同时起到以攻代守的作用,改变被动局面。总体而言,诸葛的这一战略作用显著。一是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避免了各山头拥兵自重。二是和东吴多年结盟,避免了两头作战的困处。三是将战争破坏性主动引导到国境外,为蜀汉发展赢得了相对平和的空间和时间。


陇原图腾


诸葛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北伐中原最大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想到!应该放到咱们自身去想一想。如果我化身诸葛,北方曹魏势力日渐强盛,如日中天,东吴方政权稳定,政治清明,自己身体也每况愈下,后代子孙也无杰出人才,想要一统天下几乎已无可能,以北伐来稳固手中的相权也太牵强,我想的是做一个千古万年忠臣典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少可以青史留名,万古流芳!这是大胜大赢!最怕的就是蜀国坐以待毙被别人攻下来,最后落得或以身殉国或成为阶下囚,成为弱者,受尽凌辱!所以换成是我,我也会矢志不移的北伐到底!


石家庄微新闻


诸葛亮从三国志当中观此人用八字足以概括其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史当中诸葛亮谨小慎微、不足以独当大任也。此人如果国家最高参谋比较适合,不堪重负也。观蜀国之所势知衰之必行也……

诸葛亮自刘备兵败东吴,刘备自三国最早称帝乃至兵败白帝城;知亮之策乏也。三国中魏定中原、内恤民力以养天道。吴国依长江天险而据江东。蜀国以道险路难偏居边地……

诸葛亮七擒孟获定云南而不恤养民力以待天时,而数次北伐;然无功而返。不知进退……最后兵败如山倒乃至君亡国破;亦一代名臣之悲哀也。观诸葛亮之用人亦不明也,马谡之街亭失守直接导致蜀国门户大开;其罪大也。魏延乃至后来蜀国几大军阀内斗都是蜀国兵败如山倒的用人管控不力所至也。

朱元璋靠高筑墙、多积粮;缓称王而最后夺取天下。蜀国在当时三国当中实力是最差的――――况不知天时地利人和称帝最早而知其必衰也。

秦以地险、兵强然尚以身死国灭…

天下纷争以势取人者知其必亡也。以民心为本,律法为准绳;宽则严之、严则宽之;天下而乐治之……






山上人46


诸葛亮不能不北伐就算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众所周知诸葛亮以严法治理蜀国,就连自己的亲信马谡犯错都照砍不误,诸葛亮要是不北伐就无法对自己的理想交代,也无法圆隆中对之言,更无法报答昭烈帝刘备的三顾和托孤之情,不北伐他的合法性都将会招到质疑,所以他必须义无反顾的北伐,无奈魏蜀之间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诸葛亮注定一身为这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而战,拼尽毕生所学换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名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