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為什麼要背叛岳飛,投靠秦檜?

歷史一書生


除夕是一個團圓的日子,但就在這一天,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判處死刑,與他同時死去的還有他的將領張憲和兒子岳雲。

岳飛被謀害,有一個人逃不了干係,這個人不是秦檜也不是張俊,而是一個叫王貴的人。


王貴是岳飛的同鄉,他不是岳飛的仇人,而是岳飛的好朋友、好戰友。 他一直跟隨著岳飛去各地征戰,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也是岳家軍中數一數二的優秀將領,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按理說,軍營當中最能夠鍛煉出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感情,但為什麼王貴最後成為了背叛岳飛的人呢?

那個時候,秦檜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去組織岳飛的罪狀,他找到了王貴,並希望王貴可以幫他扳倒岳飛。

王貴是一個正氣的人,他沒有多考慮就拒絕了秦檜,這時候大家可能就會有疑問了,明明上面小編還說王貴是背叛並參與害死秦檜的罪人,這走向怎麼有點不對呢?各位看官不要著急,狗血劇情馬上就要開始了。


沒錯,雖然王貴剛開始拒絕了秦檜,但是誰料想秦檜居然抓住了王貴的小尾巴,得知了王貴一些隱私的事情,並且他以此作為要挾王貴的把柄,王貴不是一個勇敢的人,就這樣,他背叛了組織。

在王俊誣陷岳飛的時候,他不僅沒有阻止,反而還遞交罪證,成為了害死岳飛的關鍵人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進一步考慮過,王貴選擇背叛與自己有深厚情誼的岳飛,僅僅是因為害怕自己的隱私暴露嗎?

其實不然,剛才我們說過,王貴並不是一個勇敢的人,在岳飛處於劣勢的時候,他看到岳飛身邊的人接連被秦檜、張俊害死,他心裡是害怕的。


他想自保,他想在這場戰鬥中活下來,秦檜邀請他一起謀害岳飛,善良忠正的本性讓他下意識選擇了抵抗,但是抵抗過後冷靜下來的王貴開始考慮自己往後的生活,他不傻,他也知道現在局勢更多的偏向秦檜。

所以隱私可能只是一個王貴對自己的藉口,活下來才是王貴的選擇。

除此之外,岳飛與王貴的關係是否真的和傳說的一樣和諧呢?

一次,王貴帶領軍隊與金人打仗,當戰況正處於激烈時刻時,王貴不知為何竟然想要退縮,幸好岳雲及時阻止了他,此次戰爭才最終獲得了勝利。

但是戰爭雖然獲勝,王貴作為將領退縮的行為卻不能不罰,果然在這之後,岳飛對王貴進行了懲處。

雖然王貴在這之後曾說過他不怨恨岳飛,因為岳飛作為將領,本來就是要好好管理手下的士兵,維護好軍紀的。

王貴的話雖是這樣說,但王貴畢竟也是一個戰將,岳飛當著那麼士兵的面對他進行處罰,他的威嚴肯定是要受到折損的,王貴究竟會不會對他心生怨恨?我想多少肯定是會有點的。

再加上到了後來,公正的岳飛因為認為王貴缺少將軍的風範而將兵權交給了張憲,絲毫沒有顧及他與王貴的情面,這也可能導致王貴對岳飛心生不滿。

最後,王貴雖忠於岳飛,但他同時也忠於當時的皇帝宋高宗。大家都知道,趙構其實是陷害岳飛的幕後大boss。忠於皇帝還是忠於自己的將領,想要自保的王貴自然能夠馬上做出選擇。

王貴有沒有背叛岳飛,這一直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的人說王貴只是受到了脅迫,背叛並不是他的主觀選擇, 而有的人也如小編所想,王貴就是因為不夠勇敢而當了叛徒,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作為後人我們可能無法準確得知,100個人眼裡就有100個歷史,可否把你眼裡的歷史分享給我們聽?


小小嬴政


王貴是岳家軍中的一員驍將,也是岳飛的心腹愛將與主要副手。後來岳飛遭秦檜、張俊等人陷害被削奪兵權離開部隊,暫時代他接管岳家軍的就是這個王貴。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是岳家軍中僅次於岳飛的二號人物了,擔任著類似於軍中大總管一樣的重要職務。

王貴追隨岳飛多年,他剽悍善戰,屢建奇功,為人亦很機警,岳飛十分青睞他,兩人之間的情誼非常深厚,而且這種友誼已超越了上下級關係,是經過血與火之考驗的生死之交,兩人志同道合,出生入死,是一對具有生死情誼的過命戰友。

弔詭的是,為了削奪岳飛的兵權同時從肉體上徹底消滅他,與岳飛同為“中興四將” 的張俊與秦檜合謀,以王貴為突破口,羅織罪名,栽贓陷害,聯手鍛造出這起堪稱中華歷史上的第一驚天冤案。

按理說,王貴是岳飛最可信賴的親密戰友,兩人的友誼是由鮮血凝成的,早已超越了世俗功利,他是最不可能出賣並誣陷岳飛的人,可偏偏秦檜就選擇他作為主攻目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打聽到王貴曾差點被岳飛誅殺;二是他手裡掌握著一個能致王貴於死地的把柄。

王貴確實曾因過錯而兩次受到岳飛嚴厲的軍法處置。一次是因他約束部下不嚴,其部下趁一戶民房失火時溜進去偷了點東西,很有點趁火打劫的味道,治軍嚴格的岳飛獲知後將那人抓獲處死,王貴身為上級,負有領導責任,也遭連累捱了一百軍棍,被打的皮開肉綻,好幾日下不了床。第二次是一場惡戰迫在眉睫時,王貴臨陣膽怯,有些畏戰情緒,差一點被岳飛殺掉。

兩次遭嚴懲,還差點丟了性命,王貴並不惱恨岳飛,相反還很欽佩他。他認為,軍紀不嚴明是鍛造不出一支鐵血雄軍的,治軍就該如此,有錯必懲,鐵面無私。岳家軍攻必克、守必堅,戰無不勝,原因就在於此。

況且岳飛的兒子岳雲也因違反軍紀,差點被老爸處死,後來也捱了一百軍棍,好幾天走不得路。對此,王貴相當服氣,並無怨言。

因此,秦檜祭出的第一招並不好使。那麼,秦檜、張俊手裡究竟抓住了一個什麼樣的致命把柄,使王貴能徹底背叛於自己有大恩的老上級、老戰友、對自己如同恩師、父兄一般的精忠岳飛呢?因史料記載語焉不詳,至今仍然無人考證出來。這個世上最令人害怕的,就是親人、朋友的背叛,因為他們和你朝夕相處,最瞭解你,甚至對你的弱點亦瞭如指掌,因此摯友若背後插刀,定精準無比,一下就能要你的老命。王貴到底被張俊等人抓住了啥把柄已不得而知,但他們顯然找對了目標,經威逼利誘,身經百戰、九死一生、對岳飛敬佩的五體投地的王貴跪地屈服了。王貴一屈服,對岳飛是致命的,他已在劫難逃。


王貴背叛了對自己恩重如山、亦師亦友的岳飛,徹底倒向了秦檜、張俊一邊。王貴到底提供了什麼能置岳飛於死地的“罪證”已不可考,但他和秦檜等任沆瀣一氣、栽贓陷害老領導岳飛已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事實。而且王貴所提供的“罪證” ,對岳飛來說最為致命,也最無法辯駁。

王貴被人抓住把柄或為一己之私,和姦賊聯手加害岳飛,他提供的證據可謂招招致命,岳飛死定了。

雖然歷史文獻中沒有記載王貴到底給秦檜等爆了岳飛什麼黑料,但從秦檜、張俊、万俟卨等人最後給岳飛定的罪證裡,還是能一窺端倪。

1141年7月16日,秦檜指使其黨羽右諫議大夫万俟卨彈劾岳飛,誣陷他“志得意滿,日以頹惰”,還造謠說淮西之役岳飛抗旨不遵,在軍中散佈“山陽(淮安舊稱)不可守”以“沮喪士氣”(疑似由王貴提供),明顯欲置岳飛於死地。宋高宗對彈劾奏章予以批准,岳飛被迫提出辭職。8月,宋高宗下詔罷黜岳飛樞密副使之職。9月,秦檜、張俊密謀陷害岳飛,先由張俊誣告岳飛部將張憲謀反,將張憲、岳雲逮捕下獄。10月,岳飛也被騙進大理寺監獄,秦檜命御史中丞何鑄、大理寺卿週三思負責審訊,岳飛解衣出示其背上所刺“精忠報國”四字,以表明心跡。何鑄知道岳飛是無辜的,向高宗力辯其無罪。秦檜又改命其死黨万俟卨主審嶽案。万俟卨等羅織、捏造了許多罪名加到岳飛身上,他們對嶽嚴刑拷打,逼他承認那些“莫須有”的捏造罪名。

任憑酷刑拷問,岳飛始終不屈服,最後只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8個大字。

紹興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和秦檜竟以“臨軍征討稽(誤)期”和“指斥乘輿(車駕)” 等莫須有之罪名將岳飛(年僅39歲)毒死,張憲、岳雲也被斬首。

《宋史》對於岳飛冤死,只寫了“嗚呼哀哉!嗚呼哀哉”8個字。

岳飛之死,其昔日的“親密戰友”王貴難辭其咎。在秦檜提供給宋高宗的岳飛罪證裡,有幾條相當駭人聽聞。比如:淮西之戰受挫後,岳飛大發雷霆,當眾抱怨道:“國家不得了,皇帝又不修德”。這種牢騷話在彼時足以讓人身首分離,是殺頭的重罪。朱仙鎮大捷後,岳飛和張憲曾經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對話。嶽問張:“天下事該怎麼辦”?張答:“就看您想如何辦(意思是你手握雄兵,想咋辦就咋辦)”。岳飛曾說自己和宋太祖趙匡胤一樣都是在30歲時當上了節度使......這三句話連起來,不是想謀反(黃袍加身)是什麼?這些罪證要麼是秦檜等人捏造的,還有一種可能——王貴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或為達到某種目的,將岳飛這些平日裡閒談時的無心快語當做罪證(或投名狀)提供給秦檜等人的......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嚴謹來說,王貴談不上是投靠了秦檜了。

王貴是岳飛的老鄉,同樣也是岳飛麾下中軍統制,與前軍統制張憲是岳飛的左右手。他與岳飛出生入死,轉戰各地,履立戰功。可是最後他卻選擇在岳飛遇害的時候默不作聲,我認為其中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岳家軍紀律森嚴,而王貴因為觸犯了軍紀而被岳飛處以刑罰,這時候王貴就覺得自己與岳飛多少年的兄弟了,而且立下了多少軍功,沒想到他這麼不給自己面子,依然按照軍法來處置自己。要知道,兄弟間大多數的離隙都是因為某一方的要面子而造成的,無疑,這時候王貴就對岳飛有點意見了,只不過因為兄弟間的感情,而一直沒有發洩出來罷了,可是,這見事情也在王貴的心中紮下了根。



第二,秦檜與張俊抓住了王貴的把柄。具體是什麼把柄也不太清楚,有人說,是因為王貴睡了張俊的小妾。而秦檜與張俊就利用這件事情來要挾王貴說出一些岳飛的“不軌之事”,不過,岳飛比較坦蕩,王貴也不能胡亂的編織罪名,而且兄弟感情畢竟擺在那,也不好對兄弟下手,於是王貴究竟是否參與了陷害岳飛的事情,這倒沒有定論。

第三,王貴與張憲之間有矛盾。張憲與王貴一樣,同為岳飛的左膀右臂,而其實,岳飛在一些事情上更加偏重張憲,並且張憲確實以“忠義”著稱。而且,據說張憲與岳飛還有一層親戚的關係,這一點是王貴比不了的。所以王貴難免會對張憲以及岳飛有一點想法。

在岳飛遇害後,王貴自知處境艱難,引疾辭職,於紹興二十三年八月病死,宋廷追贈其為寧國軍節度使。


妙齡老翁談歷史


答:這裡是覃仕勇說史,為您揭曉最真實的歷史。

首先,再老生常談地嘮叨上一句:岳飛死得真冤。

我知道,每當我說這一句,就有無數人會懟我:岳飛死得一點都不冤!

為什麼不冤?

岳飛口口聲聲說要迎歸二聖,觸怒了宋高宗,該殺。

岳飛不聽指揮,十二道金牌都傳不回,該殺。

岳飛擁兵自重,威脅到南宋江山,該殺。

岳飛武將妄議建儲,該殺。

……

這些“義憤填膺”的人一多,可以羅列出十幾條甚至數十幾條岳飛“該殺”的“罪狀”。

以上“罪狀”我已經辯白過無數次了,不想再辯了。

我只想說,說這些話的人,根本就沒弄清楚什麼叫“冤枉”。

所謂冤枉,就是甲沒有做某事,而乙硬咬定他幹了某事,那就是冤枉。

知道宋高宗和秦檜是捏造了什麼罪狀來殺岳飛的嗎?

不是因為迎歸二聖、不是十二道金牌,不是擁兵自重,不是妄議建儲……而是“敵侵淮西,前後受親札十三次,不即策應,為擁兵逗留”。

所以說,所謂“迎歸二聖、十二道金牌,擁兵自重,不妄議建儲”等等,都是後人臆想出來的東西——其實稍加動動腦就想到了,如果這些真是事實,宋高宗和秦檜肯定會在殺岳飛時加上去,以使他們的行為更正當、更合法,也更“高尚”。

當然,也有人會說,“迎歸二聖”、“擁兵自重”這些東西,宋高宗難為情,拎不上面臺嘛。

但不管怎麼樣,你用不存在的東西強加在人家頭上,就是冤枉人家。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算有人縱火殺人,該判決死刑;但是,法院找不到他縱火殺人的證據,於是另外捏造了他下毒殺人的罪名去判決他的死刑,這個人也是被冤枉的。

懂了吧?

實際上,宋高宗和秦檜想誣陷岳飛謀反,用“謀反罪”來判決死刑的。

所以才會出現王俊個人口述他和張憲“兩個人造反”、才會有岳雲寫給張憲那一封根本不存在的“信”等等滑稽故事。

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法讓岳飛父子屈打成招,宋高宗和秦檜才會那樣氣急敗壞,才會演出臭名昭著的“莫須有”段子,也才會以“敵侵淮西,前後受親札十三次,不即策應,為擁兵逗留”這條不切實際的“罪狀”來“行兇殺人”。

殺了岳飛,為了平息軍憤民怨,秦檜再施予下流無恥的手段去補全岳飛謀反的證據。

如此顛倒的司法程序,可笑嗎?

秦檜就大大方方地這麼幹了。

為此,岳飛軍中的多名將佐和幕僚,如王敏求、楊浩、邢舜舉、朱芾、李若虛、高穎、王良存、夏珙、黨尚友、張節夫等,全被貶逐流放。

曾為岳飛仗義執言趙士褭、何彥猷、李若樸、薛仁輔、於鵬、孫革、王處仁、蔣世雄,智浹、劉允升、範澄、劉洪道、張戒等等,或為高官,或為宦官,又或是布衣,或貶或流放,或下獄,或處決,或暗殺,手段狠毒、慘烈、令人髮指。

這裡,特別要說說虎將董先。

董先,乃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

當年,他和楊再興兩人為先鋒北伐偽齊時,指南打北,予取予求,無往而不利。

他還上演過一出類似三國張飛大鬧長坂橋的好戲:曾獨據橋頭,單騎退敵,威風八面,雄霸一時。

就是這樣一員陣前虎將,在岳飛遇害後的第二年春,被秦檜派人帶到行朝臨安大理寺提供岳飛謀反的證據。

當時,岳飛父子橫遭慘死,朝野上下,噤若寒蟬。

在這樣的白色恐怖的政治環境下,董先已經膽寒,一見到刑吏,馬上“叩伏”,有問必答,人家要什麼樣的答案就說什麼樣的答案,答到對方滿意為止。

沒辦法,有時候,刑吏比敵人更可怕。

因為董先表現得乖巧,秦檜就沒怎麼為難他,很快將他釋放。

鄂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王貴在開始的時候,不肯和秦檜合作,秦檜於是指使王俊改了口供,說岳雲寫的那封信,上面的收信人除了張憲外,還有王貴。

王貴聽到這個消息,差點就嚇得大小便失禁了,趕緊“抗章而自列”,“引疾以為辭”。

所以,說“王貴背叛岳飛,投靠秦檜”,並不是事實,王貴不過是自辯、請辭而已。

和董先相比,王貴表現得還要好一點。


覃仕勇說史


王貴背叛岳飛投靠秦檜不成立。

第一,王貴是岳飛的老鄉,一直是岳家軍的主要戰將,與岳飛死生與共,在岳飛被害時沒有出面,選擇沉默,只能說他非常明智。不僅僅只是保全自已,既使他出來發表意見也改變不了岳家軍被收編,岳飛被殺的命運。

第二,岳飛在皇帝十二道軍令沒有撤軍的這件事以後,他就註定了自已’被殺的命運。張憲和岳雲抗命不接受改編的命令,一定被殺,王貴知道了結果選擇放棄,是明智之舉。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細節,在岳飛沒有被殺之前,皇帝召見他,誰都知道結果,張憲王貴有反意,岳飛壓下來了,不能反,又要等死,當然不明智,王貴的選擇是正確的。

王貴不是投靠秦檜,而是選擇了生路。

王貴沒有背叛岳飛,岳飛死是莫須有。


道行一憎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可以詳細答一下。

王貴與岳飛的關係大家是很清楚的,在評書和小說裡面是結拜兄弟,在歷史上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澤兄弟。在岳飛單獨領軍初期,王貴是岳飛最重要的幫手,沒有之一。特別是岳飛軍與牛皋部合併之前,王貴可以說是岳飛軍的二當家,地位非常高。

後來宋高宗趙構重新整合軍隊,將撤離南下的牛皋部與岳飛軍合併,也就成了完整的岳家軍。兩軍合併後岳飛為首,牛皋為次,他們的任務是南下至湖北一線防禦金兵,同時也要負責清除兩湖地域內的亂兵和土匪。

當時牛皋本人的軍職不在岳飛之下,年齡比岳飛大,作戰經歷也比岳飛豐富,所以安排作為岳飛副手其實有些屈才的。但當時宋高宗趙構特別看重岳飛,而岳飛在牛頭山作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所以牛皋對當岳飛的副手並無異議。

但如此一來王貴就尷尬了,他本來是岳家軍二當家,但牛皋一來就變成三當家了。而王貴本人在各個方面都不如牛皋的,所以他也沒本事跟牛皋爭,只能帶著一肚子怨氣當三當家。當然王貴這個三當家還是很值錢的,畢竟是南宋精銳的三當家,拿二線部隊的大當家也都換不來的。

在岳家軍抗金後期,岳飛非常注重培養人才,很多岳家軍的年輕人由此崛起。其中張憲和岳雲的崛起對王貴的地位產生了威脅。張憲的老爹張所是岳飛的伯樂,是宗澤手下的大將,也是岳飛最尊敬的將領之一。張所受李綱牽連被迫害後,張憲流落四方。後來岳飛設法遭到張憲,悉心培養,視如己出,使其成長成為岳家軍中年輕將領中的NO.1。

張憲在軍事上很有天才,天賦還在岳雲之上,成長非常迅速,很快就能獨當一面。岳飛把岳家軍最精銳的兩支部隊交給張憲指揮,那便是大名鼎鼎的背嵬軍和遊奕軍。當時岳雲雖然也非常卓越,而且是岳飛長子,但也只能作為張憲的副手帶領背嵬軍作戰。由此可見,岳飛對張憲的看重和培養。

張憲也沒有辜負岳飛所託,在多場大戰中展現出不下於岳飛的能力。被很多粉絲認為是南宋第一門將的楊再興,兩次帶兵與張憲作戰,皆全軍覆滅,他自己還在第二次作戰中被張憲俘虜。郾城大戰中與牛皋分兩路進兵,遇到金兀朮的主力部隊。在楊再興戰死小商橋的情況下,他帶兵逆流而上,直接將金兀朮的主力軍打殘。實際上岳飛的大軍還未抵達戰場,金軍主力已經不存在了。

由於張憲和岳雲的卓越表現,宋高宗趙構也對其反覆表彰。到了岳家軍後期張憲和岳雲的組合基本上能替代原先岳飛和牛皋的職能,岳家軍對金作戰未嘗一敗,徹底成了金兀朮的苦主。可以說基本完成新老交替的岳家軍,比岳飛和牛皋合併之初強大不知多少。

然而這種情況下王貴就更尷尬了,他從岳家軍的三當家成了實質上的五當家。雖然名義上的還是三當家,卻沒有什麼實際指揮作戰的機會,大多數都在搞後勤。而且按這樣的趨勢發展,如果岳飛和牛皋入朝,張憲和岳雲必然接替他們作為一線指揮。王貴作為長輩,被兩個年輕人騎在頭上,自然是不願意的。

當秦檜和張俊陰謀對付岳飛時,就考慮道拿下岳飛怎麼控制岳家軍的事情。正好當時管後勤的王貴處於養老狀態,在張俊的煽動下立刻反水,成了壓死岳飛的最後一根稻草。實際上如果沒有王貴幫忙控制岳家軍,以岳飛在軍隊的影響力和岳家軍的力量,再加上韓世充旁敲側擊,宋高宗趙構也不敢對岳飛下死手。


驚心鳥


起因是岳飛和韓世忠被宣召到京城,質問他們不救淮西的責任,岳飛因違抗17道旨意按兵不動最怕進京後會入獄,失去兵權,就寫信給張憲,讓他出兵挑起戰事,金兵如果南下,那麼朝廷就會放他繼續回去帶兵,宋朝重文輕武,武將沒有朝廷手令出兵千人就是莫反,張憲將岳飛信給岳家軍的將軍們看了,但是除了岳雲以外沒有人願意幹,後來有將領王浚告發,朝廷審訊岳飛時岳飛不承認寫給張憲這封信,王貴,牛皋等13員岳家軍將領被叫來作證,都說見過這封信,但信已經被張憲銷燬,沒物證,所以判岳飛莫反就是(莫須有)。開始岳雲被判流放,但是淮西大戰得不到岳飛救援被殺3萬軍隊的楊將領不願意了,請旨當監斬官殺岳雲。趙構下旨殺岳雲。韓世忠也因不救淮西免職,如果沒有那封信的事岳飛也會像韓世忠一樣免職回家,不會丟了性命。


手機用戶6733570360


岳飛被罷職賦閒後,秦檜和張俊一直在想方設法構陷岳飛。擔任鄂州駐御前諸軍都統制的王貴在潁昌之戰中一度畏敵怯戰,差點被岳飛斬首,因眾將求情,方才得免。還有一次民居失火,王貴中軍的部卒乘機竊取了百姓的蘆筏,岳飛發現後,將犯事的軍士依律處斬,並責打了王貴治軍不嚴的一百軍棍。秦檜和張俊以為王貴一定非常怨恨岳飛,可以為他們所用,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王貴不僅拒絕,而且說道:“相公為大將,寧免以賞罰用人,苟以為怨,將不勝其怨矣!”意思就是說:岳飛身為大將,自然得以賞罰治軍,我被治以軍法,是罪有應得,沒什麼好埋怨的!張俊看王貴不肯配合,就以掌握了其家人陰私(不可告人的秘密)為柄,進行脅迫,王貴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只能從命。

秦檜和張俊陷害岳飛的步驟是這樣的,先是從岳家軍中尋找幾個敗類告發張憲與岳飛合謀造反,以此達到牽連岳飛的目的。而王貴的任務就是接受狀告張憲的誣狀,將誣狀送達張俊負責的樞密院。

岳飛冤案了結後,王貴不僅沒有加官晉爵,反而被秦檜和張俊炮製的冤案牽連其中。說岳飛父子的“諮目”,是寄給王貴和張憲兩個人的。王貴深知他本就是違心的參與其案,秦檜和張俊故意將王貴牽扯其中,還是說明對他不信任。為了保命,王貴主動向宋高宗上疏自明,“引疾以為辭”。宋高宗順水推舟,授予他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的虛銜,添差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的閒職。

紹興二十三年八月,王貴病死,紹興二十八年,南宋追贈王貴為寧國軍節度使。


歷史的小學生


識時務者為俊傑。王貴真正好人。

1、岳飛想維護宋朝的封建統治本身就不值得讚揚。

2、一個武將竟然被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所殺,一點都不冤枉。何況一眾武將,戰功赫赫?所謂的武穆兵法,自欺欺人罷了。

3、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忠與不忠,該不該殺,朝廷說的算。

4、忠臣需付出生命代價,奸臣需付出罵名的代價。二者相輔相成。

5、奸臣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之一。


中囯觀察家


據說是王貴有一個把柄被秦檜抓住了,王貴如果不去搞岳飛,那麼秦檜就去治王貴。威逼利誘,軟硬兼施之下王貴出於自保的情況下,出賣了岳飛自己的老上級。王貴也是出於無奈,岳飛死後王貴就被調離了岳家軍。去了福建做副指揮使職務,死後追封節度使一職。

岳飛死後王貴自己心裡也很明白在岳家軍是混不下去了。他背叛了岳飛也沒有被升官,可見高宗壓根沒把王貴當回事,武將的地位是多麼的低下,所以說南宋的士兵為什麼戰鬥力不行,即使你功勞在大也不會收到重用,宋代百姓當兵就是為了混口飯吃,高層的決策,百姓看的很清楚,所以不會玩命。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打仗時候皇帝都帶頭跑,士兵心想,我替誰玩命?劉光世為什麼一打就跑。其實劉光世很圓滑的,既然你高宗皇帝不相信武將,那麼劉光世最會配合。只要給銀子,能活著,被人罵就當沒聽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