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國際空間站內的氧氣從何而來?

今年8月,國際空間站曾檢測出了艙內氣壓輕微下降的情況,隨後航天員發現俄羅斯聯盟MS-09載人飛船的艙段出現了一個2毫米漏洞。目前,漏洞已經被成功修補。

科普|國際空間站內的氧氣從何而來?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表示,通過調查發現,該漏洞是地面工作人員在製造時錯誤鑽孔導致。如果不進行修補,國際空間站的氧氣將在18天內全部洩露,其後果不堪設想。

國際空間站長期保持著3名航天員駐守(換班時為6人),並進行各種實驗和太空任務。所以,有一個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統十分重要,而該系統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供氧問題。

那麼,國際空間站內航天員用於呼吸的氧氣是從哪裡提供的呢?

可能有讀者會認為,國際空間站內的氧氣是用飛船從地球上運送上去的,其實不全對。國際空間站內配備了一套氧氣生成系統,它的原理是通過電離水來生成氧氣,然後被釋放到空間站內部,氫氣則可再利用。這種設備具有很高的氧氣生成效率,是國際空間站中航天員們所需氧氣的主要來源。這套系統每天可以生產12磅的氧氣,這些氧氣可以供應10人使用,對於長期駐紮的3 名航天員來說是完全夠用的。

另外,這套系統在緊急情況時,還能增加氧氣的生成量,最高可以達到每天生成20磅。同時,國際空間站內還配置了高效的空氣過濾系統,對呼出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後,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水和甲烷。

甲烷直接排出,水用於水循環或電解產生氧氣。包括氨氣、硫化氫及儀器工作產生的垃圾氣體則會被徹底濾除。

目前,這種氧氣生成系統還在改進完善中。除此之外,在國際空間站補充物資時,也會補充壓縮空氣、氧氣和水,以確保航天員們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