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結直腸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國人的健康。我國每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超過25萬。我們總結出結直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供大家參考。

結直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圖片源自網絡

1 性別因素

研究表明,結直腸癌患者男性比例高於女性,男性患者約為女性的1.2-1.3倍。

2 年齡因素

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從40歲開始呈快速增長趨勢,因此也建議40歲以上進行常規結腸鏡檢查。但如果低於四十歲出現明顯症狀,也不能忽視,應該儘快到醫院就診。

3 家族史

結直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屬罹患結直腸腺瘤風險明顯增高,且發生腺瘤的年齡也會有所提前,因此建議結直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屬密切關注自己有無相關症狀,並且建議40歲左右進行常規結腸鏡的篩查。

4 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此類患者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與正常人相比,會明顯提高。

5 吸菸

多種腫瘤都與吸菸明顯相關,結直腸癌亦然,其風險隨每日吸菸量、煙齡和累計總吸菸量的增加而風險增高。

結直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圖片源自網絡

6 超重或肥胖

大量研究都顯示超重或肥胖影響結直腸腺瘤的發生及癌變的過程。超重或肥胖也與很多其他疾病明顯相關,因此強調加強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

7 飲食

已有多項研究證明,攝入大量白肉類、脂肪、糖、甜品、醃製食品和油炸食品,可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而高纖維飲食(如新鮮水果和蔬菜)則是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

8 二型糖尿病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結直腸癌發生率增加,結直腸癌死亡率也明顯增加。如糖尿病患者合併其他相關危險因素,更要密切注意和定期檢查。

9 預警信號

如出現消化道出血(黑便、血便等)、消瘦、腹瀉、腹部腫塊、排便習慣改變等預警信號,建議儘快進行體檢和胃腸鏡檢查。目前在我國,因結腸鏡檢查費用較低,建議對有下消化道症狀的患者進行結腸鏡檢查,以排除炎症、腫瘤等器質性疾病。

結直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