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鄉村閒置房屋如何“活”起來

宁波乡村闲置房屋如何“活”起来

“整理式”改造後的李家坑村,已成為四明山旅遊的一張名片。(忻之承攝)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進城人口的增加,鄉村裡出現了大量的閒置房屋。

如今,我市許多鄉村閒置房屋正“蝶變”為黨群服務中心、鄉賢館、休閒農莊、旅遊綜合體、農業“雙創”園等,不但美化了鄉村環境,而且為“井噴式”發展的鄉村旅遊增添了新的載體,實現了喚醒農村“沉睡”資源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雙贏”。

恢復古韻

提升村莊品質

地處四明山深處的海曙區章水鎮李家坑村,憑藉其近乎完整的山村聚居格局和遠離塵世的詩畫意境,獲評“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中國美麗休閒山村”稱號。這裡有青石板、馬頭牆,更有保存完好的“與鹿遊”“環溪樓”“水雲居”等明清建築風格四合院,整個村莊彷彿一座天然的民俗建築博物館。

這個小山村的原汁原味,得益於該村2012年啟動的“整理式”改造。“之前村裡房屋大部分閒置,破舊雜亂,完全是另一個模樣。”該村黨支部書記李紅偉介紹,村莊改造嚴格執行“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了村內破敗的老房子,拆除了與整體風格不協調的建築,而可修可不修的、沒有把握的則堅決不動,盡最大可能保持村莊的古樸風貌。

經過幾年的“整理式”改造,李家坑村的古樸民居和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成為四明山旅遊的一張名片,也給村級集體和農戶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據不完全統計,李家坑村如今年均接待旅客超過1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180萬元。而該村的傳統特產如吊紅、花旗芋艿、茶葉、竹筍等也備受遊客青睞,僅此一項,戶均年收入可增加5000餘元。

75歲的村民李志平對此深有感觸。2008年,他將自家空置的老屋改造成“環溪樓農家樂”,如今已成為遊客的熱門“打卡”點,每年能為老李帶來10萬元的收入。

和李家坑村一樣,象山縣牆頭鎮方家岙村、溪裡方村和泗洲頭鎮河婆嶺村等鄉村,也不約而同地將閒置古建築的修繕和村莊發展規劃融為一體,讓一座座鄉村老屋“活”起來。已經修繕完成的數百年曆史的老屋,和村裡的古樹、古橋、古道完美交融,令人賞心悅目。老屋修繕後餘留下的木料、石板、梁條、牆板等,點綴著村口巷尾、房前屋後的欄杆、擋牆、亭閣、花壇,讓這些村莊成為一個個“原生態景區”。

“科學合理地改造利用閒置房屋,使其成為鄉村純美生態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鄉村古韻得到恢復,村莊發展也不落後。”河婆嶺村黨支部書記湯雄偉說。

宁波乡村闲置房屋如何“活”起来

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的寧波半山伴水旅遊度假區一期項目開放在即。(陳朝霞攝)

重新利用

促進產業發展

在海曙區龍觀鄉外牌樓水庫大壩下游,一個投資3億元的旅遊綜合體——寧波半山伴水旅遊度假區一期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綠化收尾階段,將於今年5月試運營。

“這裡原來是一家食品廠的廢棄廠房。2007年公司將其買下來時,房屋危舊,雜草叢生,一副衰敗景象。”寧波萬匯休閒用品有限公司的陳鴻智告訴記者,經過改造,這裡有了國內首創的“蜂巢房”,還有音樂廣場、商業街、青年酒吧、食養茶餐廳和戶外劇場等,引進了德國原版“水晶塔”,設有100餘個遊樂項目,成為一個集休閒度假、戶外拓展、青少年活動、親子游樂和企業團建等功能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區。不僅賦予了舊廠房新的價值、提升了整體環境質量,而且為周邊村民提供了一大批就業崗位。

無獨有偶,在海曙區集士港鎮新後屠橋村,一座閒置的舊廠房經過改造後變身為古色古香的“鄉村婚慶大舞臺”,開啟了“老房有喜”的新篇章。

“這處舊廠房在鄉間顯得突兀,去年8月租賃合同到期後,我們請來了老匠人,將它改造為甬式傳統建築,讓村裡多了一處鄉村婚慶服務場所。”該村黨支部書記羅國雲說,目前這處佔地1400多平方米、有13間婚慶專廳的“鄉村婚慶大舞臺”已接待了3場婚宴。“我們還打算把附近一處垃圾房打造成遊客接待中心,並計劃再開闢一片鄉間草坪,以滿足西式婚禮的舉辦要求。”

羅國雲告訴記者,將閒置廠房重新利用,化解了村裡土地資源有限、無法突破政策底線另建新房的尷尬。同時,改造後的閒置廠房,也成了綜合農業觀光旅遊村的有機組成部分。

宁波乡村闲置房屋如何“活”起来

新後屠橋村的“鄉村婚慶大舞臺”,前身也是一處舊廠房。(陳朝霞攝)

創新“內核”

構建“智慧”鄉村

在海曙區古林鎮仲一村,一個全新的農業“雙創”園正吸引著年輕的“農創客”入駐。“鎮裡投資1000萬元,村裡騰出土地,改造閒置舊廠房,新建1萬平方米鋼架大棚,整改2000米進排水渠,進行新景觀化改造,同時搭建配套服務平臺,吸引‘年紀輕、素質好、會創新’的新型農民來此創業。”園區負責人、古林鎮農辦主任陳奇雄表示。

原本已經“沒啥價值”的舊廠房和閒置土地變身農業“雙創”園後,相對於“面朝黃土背靠天”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新型“農創客”除了探索“機器換人”的現代農業,還可以利用“農業+互聯網”“APP農場”等農業新業態,嘗試“科技+”“大數據+”“旅遊+”“生態+”等多種新模式,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了多種可能。“作為農業產業孵化器,農業‘雙創’園可以通過保底分紅保證村集體經濟收入,為農戶提供更多工作機會,還為大學生提供了對接農科院等資源的服務平臺,實現了多贏。”陳奇雄說。

在海曙區集士港鎮湖山村,始建於明朝宣德至正統年間的湖泊董氏宗祠因年久失修,建築本體損毀嚴重。該村專門成立了董氏宗祠籌建小組,經過一年的努力,於去年3月讓其“華麗轉身”為文化禮堂。除了保留祠堂的傳統功能,還注入了新元素和新內涵,成為慈孝文化傳播基地。“在老舊祠堂的修繕中有機融入現代文明,設立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使其變身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集士港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海曙區其他鄉村,閒置舊屋的改造還與現代化光電設施相結合,成為展示鄉音鄉情、傳播正能量的“智慧”載體。在章水鎮朱梅村,由港胞朱善佐先生捐贈的閒置舊宅被改造成章水鎮第一個黨建志願對外窗口——黨群服務中心,外形保持了原有的傳統民居風格,內部除了設置有黨員志願服務室,還佈置了視頻展覽廳,銘記章水籍“寧波幫”人士的相關事蹟。

規劃先行

引領鄉村“蝶變”

在一個個農村閒置舊屋改造重獲新生的案例背後,是從中央到地方的一雙雙有形的“規劃之手”,將盤活鄉村沉睡資源與助力鄉村振興有機結合。

2017年,黨的十九大首次將“鄉村振興”提升到戰略高度。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閒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

2018年9月,中共中央發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任務之一就是“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遵循,促進鄉村生態宜居……延續人與自然有機融合的鄉村空間關係。”

今年2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佈《關於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農村房屋“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既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又充分體現時代氣息,既注重農房單體的個性特色,更注重村居整體的錯落有致,有序構建村莊院落、農房組團等空間,著力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時代民居範式,以點帶面促進村容村貌提升。”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明確提出要“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探索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農房的辦法路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專家指出,鄉村的破敗閒置房屋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阻礙了村莊的治理與發展,房屋拆遷、土地整理所需要的補償資金,對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來說也是一大負擔。而以規劃引領,創新思路,對未列入文保範疇的老宅、舊廠房等進行新的功能定位,激活其內在價值,喚醒其潛在的生命力。此舉不僅能突破村莊發展急需的空間、土地限制,滿足鄉村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的需求,而且由此帶來的村民生活品質的提升、鄉村美譽度的提高,也吸引著人流、物流和資金流,讓鄉村“顏值”和“價值”飆升,為鄉村振興助一臂之力。

記者 陳朝霞

通訊員張立張琦

新聞1+1

日本:

用藝術改造鄉村

越後妻有,距離東京約2小時車程,佔地約760平方公里。這裡的鄉村同其他鄉村一樣,在城市化進程中不斷廢棄凋敝。

2000年,有日本“藝術振興鄉村之父”美譽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策劃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大地為畫布,為古老鄉村帶來現代色彩:廢棄的住宅和學校,被改造成公共藝術設施;老宅被改造為“夢之屋”旅館,臥室裡備有日記本,供住客記錄夢境;一間普通的教室,桌椅被重新刷上綠漆,拉開課桌抽屜,還有半截粉筆,你可在黑板上寫下童年的記憶……

至今,日本“大地藝術節”已舉辦七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藝術家在藝術節上進行創作,其中不乏殿堂級人物。藝術節上創作的近2000件作品,永久保留的有近千件,覆蓋越後妻有地區的200多個村落,參觀人數近300萬人次,累計創下了數百億日元的經濟收益。

“大地藝術節”造就的“沒有屋頂的美術館”,不僅將熱愛藝術的遊客帶到這裡,還吸引了大量來自城市的年輕人,給老齡化的山村帶來了活力。聯合國旅遊組織“2017國際旅遊可持續發展年”中,“大地藝術節”模式被定為世界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示範案例,該藝術節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戶外藝術節。(陳朝霞整理)

評說

讓“冷資產”變成“熱財富”

老人們常說,房子要一直有人住才會有“生氣”;失去了“生氣”的房子,天長日久就會慢慢坍塌。

數據顯示,到去年年中,全國農村至少有7000萬套閒置房屋,部分地區的鄉村農房空置率則超過了35%。農房“沉睡”,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為了盤活鄉村閒置房屋,各地政府和有關機構都在行動。

湖北武漢出臺政策,鼓勵市民利用農村閒置房屋,以租賃、合作的方式發展休閒養老服務業,開辦農家樂和養老機構,組建鄉村休閒遊合作社,達到一定規模的合作社,還能獲得政府獎勵。

北京密雲古北口鎮北臺村,是一個只有百來戶人家的小村,村裡成立了鄉居農宅合作社,從村民手裡收集閒置房屋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原生態民宿,由合作社進行統一經營管理。

國內土地流轉信息服務平臺“土流網”則推出了“共享住宅”的概念,併成立了專門的運營團隊,提供閒置農房改造等服務。改造完成的閒置農房,則通過“分時度假”的方式出租給遊客。

在我市,閒置農房這類“沉睡”的資源,也在“鄉村振興”的號角聲中被喚醒。李家坑村經過幾年的“整理式”改造,成為四明山旅遊的一張名片。還有許多閒置農房“變身”為休閒農莊、旅遊綜合體、農業“雙創”園等。昔日的“冷資產”,正在成為“熱財富”,村民的生活品質由此得到提升,美麗鄉村建設也因此更上層樓。(王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