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經營的核心之一——大流通生產方式(壹)

連鎖經營的核心之一——大流通生產方式(壹)

商業的連鎖經營是適應社會化大產的要求,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數量驟增而出現的一種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採用的經營方式, 它以連鎖店為組織形形式。

最早的商品經濟是一種短缺經濟, 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低, 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低下,那時也還沒有流水線生產方式的概念,一個勞動者需安做很多事,掌握很多技能, 生產效率極為低下, 遠遠跟不上消費領域的需求。 這種短缺經濟的市場條件下, 物質結構很簡單, 商品類別也很少, 因而對流通領域的要求也停留在很低級的水平上。 賣方佔市場交換的絕對優勢, 因而是賣方市場。 這樣的經濟社會也就不存在也不需要進行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的革命。

連鎖經營的核心之一——大流通生產方式(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機械化大生產方式的出現, 直至福特的流水線生產方式革命, 導致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 規模的經濟性吸引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 以提高競爭力, 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因而形成了工業化社會中的大量生產的現象。 單個的大量生產者為了擴大單品的生產規模,降低成本, 總是傾向於產品的品種規格儘可能少、 生產批量儘可能大。 同時, 為了在一定時期內多次取得規模經濟效益,

連鎖經營的核心之一——大流通生產方式(壹)

他們採用高度專業化的流水生產線, 帶來極高的生產速度, 形成單一化、 標準化、 高速化的生產特點。 反觀工業化社會中的消費, 隨著大量生產所創造的財富不斷增加, 消費者的收人增加, 消費品的相對價格與絕對價格都不斷下降, 大量消費勢必形成。 這種消費往往是以個性化、 多變化為特點的。 這些特點與大量生產的單一化、 標準化形成了直接的對立。 流通領域和消貨領域發展的速度跟不上生產領域的速度。 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的發展滯後成為生產領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即所謂的生產過剩, 整個市場就成為買方市場。

為了使社會生產順利進行, 這種對立必須得到化解。 而化解對立的最有利點則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流通領域。 流通領域內, 哪一種經營形式最能協調兩者,哪一種就最具有生命力。 生產和消費的這種對立要求商業企業規模運作。 生產領域生產效率提高的方式對流通領域的革新有非常大的啟示。連鎖經營就是機械化大生產方式在流通領域的創新和應用,這是連鎖經營發展的核心之一。

連鎖經營標準化的基礎就是提煉流程, 這麼做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連鎖經營的標準化操作實現了交換部門內部的規模經濟

連鎖經營使零售商業擺脫了傳統形式對其獲得規模效益的束縛, 創造了零售商業更多的獲得規模經濟的機會和途徑.規模經濟指工業生產能力與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在一定界限內成反比的關係,即生產能力越大,單位產品的平均生產成本越低(規模經濟有一定限度,超過一定限度就會轉化為規模不經濟, 這也是經濟學的常識了)。

二、連鎖經營降低了商品交易的不確定性

連鎖經營的核心之一——大流通生產方式(壹)

百貨商店因其分散經營和櫃檯服務導致經營活動中存在著若干的不確定性。

連鎖經營有效地降低了這些不確定性, 這主要體現在對顧客需求的把握和對其運作程序的控制上.

連鎖經營的核心之一——大流通生產方式(壹)

在工業化造就的大量生產體制下,生產企業進行的是一種預測生產,而非訂購性生產。預測性生產是指生產者以不確定的用戶為生產服務對象,根據自身對市場需求的主觀判斷 (市場預測) 進行生產, 這種預測包括對商品的功能、 品種,規模、數量、價格、相關產品(替代品和互補品)以及消費時間、空間的預測。訂購性生產是指生產者根據用戶訂單的特定性要求,進行專門的產品設計和生產的個別生產方式。雖然這是一種不帶市場風險的確定性生產方式,但是無法實現規模經營, 於是預測性生產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普遍生產方式。不過生產方式潛伏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使它不得不在產品的生產和顧客的尋找方面依賴流通系統, 並且隨著消費異質化的突出, 這種依賴性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