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積仁 :每一個企業必須擁抱“融合”!

刘积仁 :每一个企业必须拥抱“融合”!

如今的客戶面對著壓力和變革,他們對技術的理解,甚至比專業的技術人員更深刻。如今的技術越來越普及,每個人都在懂技術,每個人都在應用技術,每個公司都是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

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中國信息化蓬勃發展的40年。這40年給我們的企業帶來務實的精神,企業能夠根據自己在發展過程中的需要,做出明智的選擇。在正確的時間能夠識別正確的機會,能夠在正確的機會中勇於改革。

今天的東軟,可能不那麼時尚,我們紮紮實實的在IT行業裡耕耘著,但是我們收穫了很多。在今天中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以及許多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擁有最好的客戶,我們也不斷地學習,構造了許許多多不能停止的運行系統,這就產生了大量的數據。而今天當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的變革時,我們如何才能找到新的發展,特別是能為我們客戶創造價值的機會?

中國社會整個轉型所面對的挑戰不僅是對傳統產業的挑戰,更是對科技行業的挑戰。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我們應該做什麼?人工智能跟我們現在做的解決方案有什麼聯繫?我的核心觀點就是,必須走向融合!

如何走向融合

如今的客戶面對著壓力和變革,他們對技術的理解,甚至比專業的技術人員更深刻。如今的技術越來越普及,每個人都在懂技術,每個人都在應用技術,每個公司都是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

什麼叫“數字領土”,我們在客戶業務的基礎上所建立的解決方案承載著數據和未來發展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還有無限的想象,可能的、更多的創新,那麼我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跟客戶充分的融合。

先談一下東軟對融合時代的一個基本認識。行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每個行業之間所需要的資源往往超過了原來所積累的資源,每個行業的競爭對手很多都是來自於外部。有幾大因素導致了這樣一種局面的出現:

第一,信息的基礎設施的成本不斷降低。其中包括:計算能力價格降低,如掌上電腦的計算能力,便宜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內存不斷升級,如今內存的容量越來越大。通信成本越來越低。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而這樣的一種便宜導致了我們構造出一種連接、一種通訊,構造溝通。如今,構造一個新的應用平臺的成本極其低廉。如果在過去的工業化時代,我們會希望利用資本來擴大廠房或者增加設備,但在今天我們看到,數字經濟所構造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平坦,軟件和服務的成本大幅削減,通訊費用也越來越便宜。

第二點,以這樣的背景為基礎,一個嶄新的數字社會愈發明晰。數字社會中的人口越來越多,而支撐這個數字社會的平臺越來越豐富,各種各樣的平臺,包括溝通的平臺、商業的平臺、交流的平臺、協同的平臺、開發的平臺,都能大大提高效率。

另外,網絡資源越來越多。比如說在過去的五個月期間,大家能夠深刻感受到“刷臉”技術的便利,包括語音識別、翻譯這些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了。我們對任何人或事物的理解變得越來越清楚了,所以網絡上積累的資源是認知、是知識。

在這個方面,越來越多的融合產生了新的計算和創造,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多嶄新的技術隨之誕生。在這樣一個變革的過程中,我們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這樣的變化解決了我們過去需要解決的許許多多問題,甚至會顛覆很多的行業。

刘积仁 :每一个企业必须拥抱“融合”!

隨著社交軟件的爆紅以及信息洩露的風險,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幾乎沒有隱私,如果認真挖掘一下,每個人的情緒,用今天的技術也可以分析出來。另外,過去我們看到的是個物理空間,一個傳統的物理空間,而今天我們看到由於數字社會的重構,所有的物理空間都在受到衝擊。

我們沒有任何一個傳統的行業,從餐廳到旅行社,到貿易公司,到我們的製造業,都不和外界的這些新的數字化社會產生關聯。由於數字社會的到來,我們都在主動的重構,比被動的被受到破壞會帶來一個更多的機會。我們看到新經濟在不斷地創造,特別在互聯網上,過去的十幾年間,互聯網上產生了一大批新創造、新平臺。

可以看到,從我們最開始的互聯網,我們就是來分享一些數據、搜索引擎,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大量的使用軟件,軟件在我們的掌上變成了我們每一天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為什麼對手機如此依賴,這個依賴不是別的原因,是因為技術走向了最後一釐米,它為生活帶來了方便,所以這些手機應用的發展才剛剛開始。

我們看到這種空間的背後首先是技術的推動,過去為什麼人工智能沒有得到那樣的迅速的融合發展,原因很簡單,是因為那個時候不具備充分的發展條件。第一個是數據,人工智能是基於各種各樣的算法計算,沒有可靠足夠的數據支持很難發展,這幾年數據的產生越來越快,成本越來越低。因為今天數據產生是一個主動產生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數據的貢獻者,我們天天都在貢獻。

如今的數據不僅數量多,更重要的是來源越多元化,角度越多,使得我們對個人認識得越來越準。過去我們在做互聯網研究的時候,我們研究叫quality of service,意為服務質量。過去在互聯網,因為我們傳遞這個消息,未來一定會構造一個有等級的、可靠的、可信賴的,甚至可透明可控的服務質量。一旦形成一種程度的時候,每一個技術的升級都會給我們產生新的應用,帶來更多的空間。

融合:必須的選擇

技術的公司也在變化,比如東軟,我們是選擇堅守我們的技術,還是用我們的技術創新,利用技術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這就像我們看到今天很多技術公司用自己的技術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原來的商業公司,開始用技術重新構造自身的價值,就像我們看到醫院要構造互聯網醫院是一樣的。我們也看到,我們的技術公司要用技術來構造互聯網醫院,這也是一種融合。

我們在談到融合的時候,今天的融合已經變成了一種能力。我認為,首先是跨行業的思考,融合的本身就說明要先了解外部,往往由於時間、發展速度等的原因,我們瞭解的外部變得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挑戰。因為信息化的社會讓我們更快速的、低成本的瞭解外部,挑戰是因為我們跨行業的融合、文化的衝突,理解對方變得十分不易。

融合也是資源的整合能力,事實上我們談到製造業的產能過剩,很多產品過剩。我們的網絡資源、網絡知識也很過剩,沒有被充分的利用。因為提供者並沒有把它充分地展現出來,導致使用者還不知道怎樣去很好的利用這個資源。我們的融合是需要我們任何一個機構,不管是科技行業,還是服務業、製造業,都需要組織在文化方面的變革,所以我們說融合是一種文化,要學會協同分享。

融合,要學會數字化的思維融合,要通過給予、貢獻來獲取,再收穫。我們要改變傳統認識,特別是學會在生態中成長,能夠在環境中擁有自己事業發展的空間,這變得更重要。變革是我們這個時代,不管什麼行業永遠都要面對的問題,今天想守住任何的一個事業是不太可能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如日中天,剎那間隕落,原因就是變革往往不是在需要變革的時候才去變革,變革是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在未發生之前,就要準備好應對這樣的挑戰。

融合也是一種超越,做任何行業都可能跨越其他行業,農業企業可以把食品做成功能性的食品來跟醫療融合;醫療企業可以把知識變成一種技術,充分的普及,讓一個好醫院變得更大,拷貝更多的好醫生,服務到千家萬戶,讓老百姓家的床變成醫院的床。教育也是這樣,也會帶來很多新的教育發展機會,例如現在的網上教育,這個跨越變得尤其重要。

刘积仁 :每一个企业必须拥抱“融合”!

正是看到這個時代,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技術觀有這樣幾點認識:第一是信息技術正在成為日用品、消費品和生活方式,所以我們要主動向這個方向來發展技術。過去我們把技術提供給了醫院、企業以及各個方面的機構,他們的客戶對於技術的需求也是十分強烈。

第二是信息技術越來越失去了獨立性。今天的信息技術如果不和另外的事業結合起來使用,它的發展空間將很有限,尤其是特別獨立的技術,在未來免費共享開放的時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要知道技術必須和應用場景來結合。

第三是技術正在進入平臺化的時代,有大量的技術平臺,使得我們在構造應用的時候,更應該和現有的平臺產生一些新的融合。我們要真誠向客戶學習,我認為,今天這個時代,技術充分普及,我們的客戶對於技術發展方向把握的更多更準。我們只有瞭解了這些情況,才能改變自己,才知道如何製作解決方案。

如今的技術者,要懂得超越。除了要了解專業技術,還要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瞭解整個行業發展的規律。當今的技術將會更加的開放,更加的包容,那麼東軟在過去的發展中,要擁抱這個社會,主動改變自己。東軟是一家軟件公司,但是我們要成為一個用軟件創造價值的公司和創造商業模式的公司。

我們要在跟客戶的融合之間找到我們的發展空間。包括利用信息技術構造大健康、新教育、智慧城市、IT的解決方案等等,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的融合。我們與行業融合,形成新的商業;與用戶融合,能夠為我們創造客戶,創造新的價值的空間。

融合也是創造資源,也是構造一個嶄新的生態可持續性發展。比如我們的社保費用,包括我們的醫療費用正在遇到挑戰。我們現在幫助我們的城市,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合理的使用我們的醫療費用,讓我們的醫療費用跟我們的醫療輸出或是質量有個更好的匹配。除此之外,融合是跨越邊境的組織,也是創造嶄新合作的模式。

我認為東軟今天走到這樣一個生命的階段,創新挑戰,特別是能夠看到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是我們永遠的思考和行動。在這個方面,我們離不開客戶,因為我們過去的成就裡面就有他們的貢獻和積累。我們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期待著更多客戶的幫助和我們協同共進。

有一點會讓我們緊密的走在一起,因為現在遇到了比過去更多的困難和更多的挑戰。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一起共生,一起思考,一起來創造我們這樣的一種合作。融合,變成我們必須的選擇。

刘积仁 :每一个企业必须拥抱“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