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無界」融合,經濟虛實之爭告一段落

盤和林

始於6月1日的“6·18”購物節落下帷幕。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除了銷售天文數字以外,今年電商購物節的最大亮點是線上線下聯動。

線上線下“無界”融合,經濟虛實之爭告一段落

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企業聯手實體零售商,推出了各種線上線下促銷活動,合力加速推動傳統零售模式轉型升級。據報道,今年“6·18”京東聯手超過50萬家門店商超,掀起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無界狂歡”,其中在京東到家平臺上,“6·18”當日沃爾瑪銷售額達去年同期4倍,永輝超市銷售額達去年同期5倍,世紀聯華銷售額達去年同期7倍。

回想2017年,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辯成為焦點,宗慶後、董明珠等著名企業家亦參與其中。電商究竟是會沖垮實體經濟,還是服務於實體經濟?圍繞這個問題,實體經濟企業家和虛擬經濟大佬們相持不下,似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現在看來,這個爭論可以告一段落了,因為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絕非非此即彼,各個產業在互聯網的推助下,必將進行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這是電商企業和實體經濟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令全世界側目的高速增長,實體零售業也因此蓬勃發展。近年來,電商企業乘著互聯網迅速普及的東風,形成高度發展的良好態勢,網絡零售成為消費者眼中的寵兒,尤其是因為網絡零售具有低價、便捷等優點,實體經濟一度受到衝擊。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追求美好生活的意願不斷增強,商品品質和購物體驗成為消費者考量的重點,傳統電商模式逐漸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亟待出現重大變革。

線上線下“無界”融合,經濟虛實之爭告一段落

在此語境下,“無界零售”概念應運而生——未來的零售一定是無界的,其中的一個重點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無界零售改變的重點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礎設施,尤其在供應鏈方面,目的是將零售的基礎設施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協同化,推動實現成本、效率和體驗升級。

京東CEO劉強東表示,未來十年間,以技術驅動的供應鏈服務全球消費者和供應商,這件事一定要做而且必須要做成。劉強東這樣說自有其信心與底氣,因為近年來,京東一直深耕於供應鏈和物流服務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6·18”期間,京東實現了90%的訂單當日達和次日達,開放業務倉配一體單量同比增長了200%,其中大件物流的開放業務表現亮眼,同比增長甚至超過了3000%。為解決令物流行業最頭疼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採取小區配送、辦公園區配送甚至配送機器人等方式,不斷優化消費者的物流體驗。

無界零售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技術賦能,在數字經濟時代來臨的背景下,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已成為許多行業和企業轉型升級的“標配”,電商也不例外。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電商企業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購買偏好等信息,並以此向消費者定向推送產品,同時倉儲配送信息也能針對性地得到最快更新。

線上線下“無界”融合,經濟虛實之爭告一段落

​無界零售的出現,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從根上改善了以往零售業在線上線下對立的局面。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振興實體經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無界零售對傳統零售業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改造,為振興實體經濟提供了新的思路。數字經濟時代,線上線下聯合的“互聯網+”形式,將成為各行各業新的增長點,目前這不僅在技術方面有了長足進步,而且通過供應鏈賦能的形式,在渠道上有力助推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無界零售依託互聯網技術,通過各種賦能的方式,拉近了傳統實體零售和電子零售之間的距離,有效激發了市場潛力,拉動了消費增長,在消費結構轉型升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未來,電商和實體經濟的合作一定會越來越多,這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