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早上起來覺得乏困無力,口乾口苦,照鏡子會發現面容憔悴、皮膚暗沉,伸出自己的舌頭,還看到舌頭邊緣有鋸齒樣齒痕,厚厚的舌苔鋪滿了舌面,這到底是怎麼了呢?其實這都是體內的溼氣在作怪!

溼非一病、百病兼之。比如說溼疹、包括某些頭痛、失眠、高血脂、痛風、洩瀉、中風、高血壓等等都與溼邪有關。可見,水液代謝失常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和廣泛性。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溼氣過重,會導致痰溼醜

1、 長那種能擠得出膿包的痘痘:醜

痘痘其實是體內的痰濁,在隨血液全身流動的過程中,由於頭面沒有排毒的出口,只好從皮膚裡拱出來了,在臉上形成痘痘。

2、肚子肥胖hold不住:醜

大腹便便多是痰溼體質。有些人其他地方不胖,唯獨腹部肥滿鬆軟的驚人,也大多是痰溼。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3、 面色暗黃,沒有神色:醜。

痰溼的人一定脾陽虛,脾主肌肉,痰溼重會先變成黃臉婆,然後變黑。

痰溼的人祛溼的同時一定要健脾,補脾陽。說到健脾大家都能想到吃山藥,但其實山藥對祛溼幫助不大,因為山藥是對脾陰虛比較好。土茯苓、五指毛桃、蓮子、芡實、白朮、和乾薑這些食物可以。

幾位醫家的祛溼小妙方,大家且看看四兩撥千斤的祛溼功法:

1、和中化溼湯

材料: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100克,炒扁豆,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2、常按這幾個穴位,健脾又祛溼,一身輕鬆

1)曲泉穴

溝通肝腎的要穴。既然能溝通肝腎,曲泉穴就能治肝腎陰虛, 曲泉穴又是祛溼熱的要穴,相當於二妙丸。所以揉曲泉穴既能滋陰又能祛溼。而現成的中成藥裡面沒有一味藥能同時滋陰又祛溼,曲泉穴能一穴兩用,功莫大焉。

取穴:順著脛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窩下卡住了、捋不動了,那個地方就是陰陵泉。此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2)陽陵泉穴:

脾是生痰之源,管溼氣,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食療加上穴位祛溼的同時,搭配中藥祛溼方

成分:龍涎香、茯苓、丁香、肉桂、藿香、艾絨、花椒、人參、桂圓、桔梗、乾薑、砂仁。

成分作用:1)龍涎香,開竅化痰,活血利氣,2)茯苓:補中健胃,治痰之本;3)丁香,為芳香健胃劑,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4)藿香,發表解暑,用於溼濁中阻,溼溫初起,胸悶不舒,寒溼閉暑,腹痛吐瀉等。5)肉桂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可以緩解脾虛人群的虛寒胃痛,慢性消化不良,腹痛吐瀉。

10餘味中藥搭配在一起,貼敷於肚臍,刺激小肚周邊的相關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自身新陳代謝和排洩,以達到排毒除溼的目的。中藥精華成分滲透體內並參與循環系統,將體內細胞間的毒素吸附出來,有效去除身體久積的毒素,溼氣。而且純中藥成分對身體沒有副、作用。

溼氣太重,容易痰溼醜,祛溼小妙方,四兩撥千斤,肚肚沒了真好

痰溼體質忌:

★寒涼。帶冰的東西通通不要吃,無論它是多麼有營養的果蔬汁。

★溼著頭髮做頭部按摩。頭部按摩是祛風祛溼的,這樣做就像是開了毛孔請溼氣進去。

★綠茶長期喝。包括咽喉咽喉片也不要長期含著。

★吃得太滋補。痰溼在體內時,最忌諱滋補,會補出火和瘀滯。

痰溼體質宜:

適當主動出汗。

芳香食物,比如茴香、藿香、香椿、桂花、玫瑰花,芳香化溼,還能衝破淤阻,解除鬱悶。

鹽水泡腳,鹽可以除溼。

【提醒】我是康駿朋醫生,本文是科普文,不代表醫生診療意見。身體不適,請及時就近到正規醫院就診,遵照醫囑,規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