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的回紇可汗妄圖挑戰唐朝,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回紇望風而降!

緬伯高的主子吐迷度對內自稱“可汗”,仿照突厥建立了回紇汗國;對外則接受了唐朝的稱號,承認是唐朝的屬部,並經常搬出這個“主子”狐假虎威。 吐迷度的第一個繼承者婆閏還算聰明,他繼承了父親的衣缽,一邊為唐朝“打工”,一邊擴充地盤。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婆閏率領5萬回紇騎兵配合唐軍打敗了叛亂的西突厥阿史那賀魯。戰後,阿史那賀魯的地盤被歸到回紇名下。就這樣,突厥的草原帝國地位被回紇代替。 當然,並非所有的繼承人都那麼明智。婆閏的侄子比粟毒剛剛坐上汗位,便飄飄然不知其所以然起來。這位自高自大者忘記了祖訓,也忘記了地盤從何而來,開始對大唐不屑一顧,還派軍隊到唐朝邊境掠奪財物,由此點燃了回紇與唐朝的第一把戰火。

自大的回紇可汗妄圖挑戰唐朝,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回紇望風而降!

戰爭的結果富有傳奇色彩,書寫傳奇的是箭術精準的唐朝將軍薛仁貴。他以驚人的臂力、超常的勤奮和出奇的天賦練就了一手射箭絕活。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唐軍與回紇在天山遭遇,兩軍列好陣勢後,薛仁貴在陣前連發三箭,使預計射程之外的三員回紇大將全部落馬。受到震懾的回紇紛紛下馬請降,不可一世的回紇可汗也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一場10萬人的叛亂塵埃落定。不久,唐軍中就傳唱起一首高亢的讚歌:“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第二年,得勝的唐朝將燕然都護府遷到了回紇本部,改名為“瀚海都護府”,統轄和監視漠北各部。

自大的回紇可汗妄圖挑戰唐朝,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回紇望風而降!

經此不虞之變,回紇人又過起了佝頭聳背、低眉順眼的日子。 他們被迫重新振作精神去對付死灰復燃的後突厥汗國,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苦戰和不勝,他們終於抓住對方內亂的良機,聯合拔悉密攻殺了後突厥骨咄葉護可汗。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回紇首領骨力裴羅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南遷突厥故地,建牙帳於今鄂爾渾河之間。這裡很靠近未來成吉思汗的大帳,佔據了此地就意味著霸業已成。次年,骨力裴羅攻殺了後突厥最後一位君主白眉可汗,並把他的首級砍下送往長安,一來表示唐朝後患已除;二來表明回紇歸附的誠意。

自大的回紇可汗妄圖挑戰唐朝,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回紇望風而降!

作為回應,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奉義王”、“懷仁可汗”。 在大唐的呵護下,回紇在突厥故地建立起了東起室韋、西至金山、南控大漠的草原汗國。汗國建立後,仍以突厥汗國的中心烏德鞬山(杭愛山)為根據地,仍使用突厥文字,這或許就是西方把回紇混同突厥的主要原因了。 從此,九姓鐵勒(回紇、僕骨、渾、拔野古、同羅、思結、契苾、拔悉密、葛邏祿)被“九姓回紇”的稱謂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