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明朝大臣都不怕死,都敢死諫皇上。而清朝大臣都自稱奴才只會拍馬屁呢?

藍星隨筆


明朝確實算得上大臣對皇帝進行死諫最多的朝代。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幾次大事件,都是大臣多次死諫而皇帝不聽納諫,從而造成大臣和皇帝嚴重對抗的結果。比如嘉靖皇帝上臺後的“大禮議”之爭。再比如萬曆皇帝和大臣之間的立儲之爭,這也直接導致了萬曆皇帝賭氣似的三十年不上朝。而明朝末年滅亡的時候,依然是大臣們不斷地死諫,崇禎皇帝不斷地殺人。給人的感覺,明朝就是這麼吵嚷著過來的,直到滅亡。

(萬曆皇帝畫像)

與明朝對比強烈的是,清朝的大臣們一向對皇帝唯唯諾諾,不斷去猜測皇帝的心思,很少對皇帝進行勸諫。有時候猜錯了,他們也常常是自認倒黴。比如當康熙廢黜太子胤礽後,又想重新把胤礽立為太子。但是大臣們猜錯了康熙的心思,以為他是想立八皇子胤禩為太子,於是眾口一詞地推薦胤禩。結果惹得康熙大發脾氣。如果按照明朝大臣和萬曆皇帝爭執的先例,大臣們就該持續不斷地死諫下去,但是卻沒有大臣這麼做。

那麼,為什麼明朝的大臣們敢於向皇帝死諫,而清朝的大臣們卻不敢這樣做呢?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明朝朝廷和清朝朝廷所奉行的文化是不一樣的。

明朝朝廷奉行的是漢人文化,清朝朝廷主要奉行的則是滿人文化。

在漢人文化中,對大臣的人格定位就是“文死諫,武死戰”。

按照這樣的文化,大臣向皇帝死諫是自己的天職,也是自己內心的道德要求和人格情操。

(魏徵與唐太宗)

其實,不只是明朝,歷史上的宋朝、唐朝、漢朝包括夏商周三朝等等,都有大臣向皇帝死諫的傳統。商朝的比干,因為向商紂王死諫被殺,這讓比干成為忠臣的典範,被後世廣為傳頌。魏徵因為善於勸諫而唐太宗因為善於納諫,讓這一對君臣千古揚名。包拯在勸諫的時候,唾沫星子都噴在宋仁宗臉上,而宋仁宗依然不惱,也讓宋仁宗和包拯成為又一對在歷史上留下令名的君臣。

由於有以上的文化傳統。因此,無論皇帝,還是大臣,都是很認可大臣死諫這樣一種方式的,不會輕易否定大臣的進諫。武則天殺人如麻,但她對狄仁傑卻一直很尊敬,就是因為狄仁傑是一個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海瑞抬著棺材上朝廷進諫,儘管嘉靖皇帝對海瑞的行為極為不滿,但是,他依然認可海瑞這種忠直進諫的行為,說“此人可與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紂王”,最終並沒有殺海瑞,因為殺海瑞便意味著自己是“商紂王”,嘉靖皇帝是有這個認識的。

在漢人朝廷中,敢於進諫的大臣,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直臣”。

(清朝大臣)

但是清朝的朝堂情況卻不一樣。清朝初期和中期的朝堂,大臣主要以滿人大臣為主,漢人大臣是要低一個等級的。滿人是從農奴社會,入主中原後,直接進入封建社會的。在農奴社會里,大臣也就是奴才,皇帝也就是主子,大臣和皇帝之間,是一種人生依附關係。大臣因為沒有獨立人格,因此他們對作為主子的皇帝就唯有服從,皇帝說什麼,自己執行就是了,向皇帝直言進諫,那是反對皇帝的表現,是會受到懲罰的。

漢人大臣雖然受到的是漢人文化的影響,但因為皇帝是滿人皇帝,還只能按照滿人的規矩來。同時,由於漢人大臣低人一等,因此,在朝堂之上,他們更加不敢直言進諫了。否則,他們的命運將更加悲慘。

雖說後來,滿清越來越漢化,直到晚清的時候,朝中重臣主要是漢人大臣。但對皇帝的話絕對執行,不準提反對意見,已經形成傳統,形成新的文化。因此,向皇帝直言進諫就更加少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海瑞抬著棺材給嘉靖上諫書、李三才大罵萬曆肆意斂財……在我們的印象中,明朝大臣和皇帝正面剛從來都是常規操作,而同樣的行為在清朝卻是墳頭蹦迪,大臣想都不敢想。都是為人臣子,差別咋這麼大?

明朝大臣狂?他們有的是資本

要問天下最苦B的差事是啥,當皇帝必須有姓名。除了要想怎麼打理好這麼大一片江山,還要提防當朝權貴篡位,可謂花了不少心思。

明朝開國後,從零開始創業成功的朱元璋就對功臣和權臣狠下毒手,為了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上,他取消了宰相制度,把活兒都攬到自己身上。這一時期,文官集團被壓制,幾乎沒什麼話語權。

(歸根結底,是由於清朝沒有培養直臣的政治環境。)


然而並不是人人都願意當勞模,朱元璋死後,朱棣開始設內閣,讓文官分攤一部分政務。被壓制多年的文官集團終於有了機會,他們仗著掌握人才選拔的權力,在朝堂上瘋狂安插“自己人”,為將來爭奪權力打好基礎。

隨著內閣不斷壯大,後來只要內閣成員達成一致意見,甚至就能駁斥皇帝下發的敕令!皇帝氣得跺腳,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在當時的輿論看來,一個官員如果因諫言被處罰,就說明他恪守為人臣子“在其位謀其政”的準則,為江山社稷著想,不惜與皇帝對抗。這種不畏強權、堅持自我的精神,會立馬讓他晉升為全民偶像。

(萬曆皇帝就曾因在國本之爭中被群臣所制,一怒之下怠政28年。)


眼看體制和輿論都站在自己這一邊,文官們就更無法無天了。明朝末年,還出現了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他們不僅借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還為了和當時專政的宦官爭權奪勢,引發了東林黨爭。

本來只是簡單的閣部、門戶之爭,卻硬生生演變為黨派大亂鬥。在擁立了明光宗即位後,這些文臣的勢力更是越來越大,直到明朝滅亡才消停下來。

清朝大臣慫?他們也很無奈啊

和明朝廷的喧囂相比,清朝廷就清淨多了。大臣弄權的局勢,在清朝很快就發生了巨大改變。

清軍入關後,為了讓政權平穩過渡,統治者沿用了大量明朝制度。以史為鑑,順治知道如果不對內閣制度進行一點改進,那自己也很有可能會遇到大麻煩。因此,他決定把這種禍患扼殺在搖籃之中,命令內閣大臣輪流帶摺子同他議政,最後在他的監督下擬寫命令,讓權力死死地攥在自己手裡。

(御門聽政大大縮小了清朝大臣的權力,文臣只能唯唯諾諾地附和。)


這種“御門聽政”被後世君主繼承了下來,清朝內閣大臣的權力大大縮小。就這樣,他們由曾經的決策要員,淪為聖意的傳聲筒。

不過這種情形很快有了一絲轉變,康熙上臺後,恢復了前朝的“經筳講學”(明朝時,皇帝為加強個人修養,曾要求專職大臣按時為自己講授儒家經典,講學大臣可藉此機會委婉指出皇帝的不足)。文官高興得合不攏嘴——以後終於可以合情合理地懟皇帝啦!

不料沒過多久,康熙就不滿足於聽人講授,轉而向大臣講解自己的看法,並且歡迎各文臣進行補充。然而此時皇帝說得正high,又有誰敢去掃興?於是紛紛稱讚附和。

別說文官,就連清朝的普通文人,也要管好自己的嘴巴。為了打擊異己分子,鎮壓對自己統治不利的思想言論,朝廷大興文字獄,後來甚至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僅乾隆時期就有130多起。

(清朝的文字獄,甚至會從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


如果連說錯一個字都小命難保,那還有哪個大臣敢說真話?嘉慶皇帝之後,大臣們越發不敢諫言,為了能讓自己在殘酷的官場上走得更遠,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地去討好皇帝。這樣的風氣長期發展,就漸漸形成傳統——皇帝的話照辦就行,堅決不能反對。就這樣,一直捱到清朝滅亡。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文人大都追求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難道清朝的官員就不看中自己的名聲?

其實,明朝大臣不等於剛,清朝大臣也不等於慫,他們的本質並無不同。假設明朝大臣穿越到清朝,依然會有同樣的表現。因為在清朝那種說得越多、錯得越多的政治土壤下,連基本的權力與尊嚴都難保,僅“奴才”兩個字就已經壓斷了許多文人的脊樑……


Allhistory:基於AI知識圖譜,展現不同角度的歷史世界。歡迎關注!


全歷史


▲海瑞罷官蠟像

一、明朝程朱理學到達巔峰,教化作用強大

到了明朝,程朱理學的獨尊地位被確立起來,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也成為明朝科舉考試的教科書和標準,可以說明朝士人都是受程朱理學的教育長大的。程朱理學以下兩點對士人的氣節影響很大:

程朱理學強調人的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與品德修養。把愛國憂君、誅亂討賊、大一統等大經大法和忠孝信義等道德規範納入程朱理學理論的框架,這些被看做人們天經地義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理想信念。士人由於受到忠孝信義的教化,就有一種“正義在我”的自信,敢於同掌權者對抗。

▲程頤、朱熹雕像

程朱理學強調人的社會感和歷史責任感。教化士人應該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甚至於為國捐軀、為民請命。思想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也正因為程朱理學對於明朝官員的個人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才使他們有強烈的氣節,可以為國家、為心中正確的主張捨身成仁。

▲明代大臣畫像

二、明朝內閣制的特點,使大臣受到尊重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建立的。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翻閱史書,發現內閣制的一些特點對於明朝大臣敢於死諫的現象有些影響。

明朝內顧制頗有民主化因素。英宗以後形成的首輔制度,由首輔做最後決定。就票擬進行商討時,各殿大學士皆可參與意見,不僅減低了獨相時期宰相的獨裁機會,也放寬了對各級官僚的限制,形成了一個相對開放的討論氛圍。

▲楊廷和劇照

內閣制權利過大,閣臣受一定程度的尊重。最典型的就是楊廷和與張居正。在楊廷和時期,內閣大權幾乎能與皇權平起平坐,作為三朝輔臣,楊廷和率領文人集團與明世宗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禮議”,這是明朝歷史上內閣與皇帝的第一次分庭抗禮。

還有明神宗時的張居正,一面作為皇帝的老師,一面掌權十年,使皇權被閣權深深壓制。自宣德內閣漸尊以來,大學士有忤旨不可施以廷杖的慣例。據杜乃濟《明朝內閣制度》統計,一百七十名大學士中,獲罪的只有二十八人,約佔一層半,可見其地位相對較高,頗能直言。

▲萬曆首輔張居正劇照

三、明朝士人不重眼前之利,重視青史留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這句話似乎是古代讀書人對於死的其所的一個目標。古代讀書人大都追求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經過儒學教化的明朝官員,對於眼前的富貴大多是蔑視的,他們更重視的是名聲,是史書對自己的褒貶。比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楊慎。

在“大禮議”的紛爭中,楊慎鼓動眾官說“萬世瞻仰,在此一舉”。同年進士200多人,在金水橋、左順門一帶大哭,反對皇上隨意逮捕朝臣,把生命置之度外。激奮昂揚地說:"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嘉靖皇帝大怒,下令把他們全部逮捕下獄,處以廷杖。楊慎在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的時候被廷杖一次。十日後,又廷杖一次,差點死去。然後被充軍雲南永昌衛。

▲明世宗嘉靖皇帝畫像

四、言官制度完善,廣開言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維護君權專治,建立了一套中國古代最為完備的監察制度,包括督察院系統和六科系統。客觀說來,明代言官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人數最多、組織最完備的監察隊伍,一般都在200多人左右。朝廷非常看重言官的人選,往往要從新科進士中選拔最優秀者充任,因此言官們的道德素質都非常高。

言官發現皇帝“所行有未合理,亦當直諫,勿有所顧避”。規定給事中“凡政令得失,軍民休慼,百官邪惡,皆得言之”。御史的職責也在於“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每當國家在一些方面的治理出現錯誤的時候,言官們往往要“條陳時弊”以提醒皇帝。如果皇帝聽了卻沒采取什麼措施,那麼言官們就要“捨身以諍”,為此不惜批逆鱗。

▲明代文官劇照

五、明代輿論控制權的獨立性

明代政治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輿論權和政治權的分離獨立。在明代的輿論看來,一個官員如果被廷杖就說明著他敢於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敢於堅持自身原則,敢於與皇帝對抗,就算因此而受到懲處也在所不惜。這種不怕強權、堅持自我的精神當然就是值得讚賞的行為,自然就是“天下以為至榮,終身被人傾慕”了。

▲明代杖刑場景復原

而皇帝廷杖了大臣,輿論這方面肯定就會給出一些不好的評價,比如說,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都被輿論醜化了。輿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個人說不在乎名聲,那是不可能的。皇帝也是人,也在乎名聲,怕被醜化。所以有些時候面對大臣的勸諫,就要能忍則忍,表現出一副大度,廣開言路的態度。當然也要注意一點,明代大臣不怕死、敢於直諫的特點主要還是從建文帝時期開始的。在朱元璋、朱棣兩個強勢的皇帝統治下,絕大部分臣子仍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趣觀歷史


明朝是漢族統治,大臣和皇上是內部對抗,窩裡鬥,這是文人習慣,誓死內鬥;清朝是滿族統治,滿族原來就是奴隸制度,自帶奴才屬性,而漢大臣和皇上鬥,就有點民族對抗的意思,再加上清朝皇帝都喜歡搞文字獄、漢大臣的奴性風氣、政治上滿漢不平等等問題,面對滿族皇帝,自然只能怕馬匹了。

現在關於明朝的歷史劇是蠻多的,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內閣首輔發動滿朝文武對抗皇帝,勸誡皇帝不要做某事,最出名的就是嘉靖帝的大禮議事件,和萬曆皇帝的國本之爭了。

在明朝,是漢族統治的又一個鼎盛時期。朱元璋為了光大本民族,特別提高了文人的地位,因而在明朝一代,讀書人有了許多特權,最典型的就是,有了功名的讀書人不用交稅,這個習慣就一直延續到清朝康熙年間。

自然,在朝堂之上,文官集團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有了足夠的尊嚴,文人們自然敢跟皇帝叫板了。以內閣首輔為主導,只要皇帝有什麼問題,這些臣子就會在首輔的帶領下,前赴後繼,勇敢指責皇帝的過錯。

其次一點,就是明朝的文官集團,權力明顯強於清朝的文官。嘉靖帝后期,24年不理朝政,萬曆皇帝中後期,三十多年不怎麼管理朝政,但整個大明朝依然正常運轉,靠的就是文官集團的通力合作,把大明朝經營的有生有色。

明朝沒了六部,但內閣的權力卻空前增大,內閣成員集體協作,擬票、披紅就可以完成各項政事,皇帝有時候完全就可以不用全程參與。文官集團中,以內閣的巨大權力為主幹,有了如此大的權勢,明朝的文官們,自然敢跟皇帝們叫板。

其實,這也是明朝皇帝的一種放權,讓文官集團去做事,自己也可以輕鬆許多。分得了部分皇權,再加上文官集團內心中的忠君愛國思想,碰到皇帝的種種不當行為,自然激發,就形成了明朝文人的集體死諫。

清朝就明顯很差了。

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少數民族,但卻統治者廣大的漢族,那麼漢族與滿族之間的矛盾必然存在,這是清朝漢大臣很少死諫的根本原因。終清朝一代,就只有一個有名的孫嘉滏(fu,第三聲)。

漢大臣在清朝的官場中,是一個比較尷尬的位子。滿清皇帝,為了籠絡漢族,不得不科舉取士,招納漢人為官,飽讀詩書的漢人當了大官,在朝中對皇帝卻是難以言表的:

按照聖人教誨,大臣必須要匡正君王的得失,但自己作為漢臣的身份,指責皇帝,難免帶有民族鬥爭的意味,所以在清朝初期,漢大臣基本上噤若寒蟬;

中後期,滿族自己不行了,滿族子弟都吃喝玩樂,漢大臣才慢慢起來,滿朝文武都是漢人,這時皇帝又開始著急了,這滿朝都是漢人,我這滿族皇帝要被幹掉了啊,最典型的就是,慈禧太后拼命打擊曾國藩等漢人軍隊。

如此一來,面度滿族統治者,清朝的漢大臣自然不敢死諫,只能悶頭做事,做好自己。

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社會制度的基礎,依然是奴隸制度。清朝入關之後,這種制度依然保留著,如雍正王朝中,雍正府邸的奴才都稱為包衣奴才,旗人,其實就是分類的滿族奴隸,換了個名字而已。

在這種原始的奴才氛圍影響下,在清朝官場行走的官員們,自然難以跟皇帝死磕了,畢竟自己只是一個奴才而已。


歲七夸父


有一句話說得好,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建立在錯誤認知上的問題,是得不到答案的。當然,提問者在題目中說了“感覺”二字,既然是感覺,那麼為何不去翻一番史書,看一看清朝到底有沒有敢於直諫的大臣?所以,提問者的知識水平還是需要加強。

實際上,清朝267年中,不乏敢於直諫的諍臣,只不過很多人不願意去了解罷了。而由於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的流行,讓普通人對於明朝的言官有所瞭解。所以,給人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明朝的大臣都敢於冒死直諫,而清朝的大臣則毫無骨氣。在此,筆者就隨便列舉幾位清朝的諍臣,這些人不過是清朝敢於上書直陳時弊的眾多大臣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沈近思。雍正皇帝改革的一項措施,叫做耗羨歸公,即將火耗等合法化,成為官員的合法收入。大臣沈近思便直接進言該方法不可取,他認為即使如此,官員還是會在這個基礎上再派火耗,雍正皇帝因此責問沈,但沈據理力爭。其中沈居然“懟”了雍正一句“臣原皇上為堯、舜,不原皇上為釋迦。(因為雍正信佛)”。沈最後無事。

洪亮吉。洪亮吉是嘉慶朝的官員,他因上書痛陳時弊,並且對嘉慶皇帝本人提出了不滿之意見,因此被流放伊犁。“人才至今日消磨殆盡矣。數十年來,以模稜為曉事,以軟弱為良圖,以鑽營為進取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由所遭者,無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缽相承牢結而不可解……士大夫漸不顧廉恥,……”

孫嘉淦。此人是雍正朝的官員,他對於雍正的諫言更加“驚天動地”,即“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尤其是第一條,針對雍正對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的做法,此人直接提出了此舉的不妥。

諸如此類的官員,在清朝歷史上還有很多,根本不存在所謂“清朝官員沒有骨氣”的說法


庭州行者


清朝的愚民政策,前題是對人民屠刀威嚇,之後是對人民謊言灌輸,最後是對人民來點小恩小惠,然後大清的人民就成了任人擺佈的行屍走肉,並且代代相傳,滿清貴族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死了許多年的人,因為文章違禁,清政府連死人都不放過,刨出棺材,屍骨敲碎,這是多麼極端的統治!明朝鄭和能下西洋,可是到了清朝連內海都出不去了,有點小風船就得翻,滿清對科學技術的限制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滿清統治中國這200多年,中國徹底倒退回了原始部族社會,就是這個犬清酋長國,在現代化的今天,竟然還在被一些無恥之徒讚美著,這些狗屎的存在也阻礙著中國變得強大!


攻防敏控


清朝吸取了教訓。明朝有兩大弊病:藩王、言官。康熙皇帝曾經說,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言官引起的。明朝的言官權力不大,但是可以胡說八道上書皇帝,皇帝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捕風捉影,口無遮攔,上罵皇帝、下罵同僚,搞得皇帝心無寧日,大臣進退維谷。袁崇煥是被罵死的、陳新甲是被罵死的 、洪承疇是被罵失敗的、楊嗣昌也是被罵死的,熊廷弼、孫傳庭等等,沒有一個不是被言官逼的退無可退。

朱元璋設立言官並賦予他們監察權、檢舉權,本是出於監督皇帝和大臣的考量,沒想到後世愈演愈烈,失去控制。如果把他們罵萬曆皇帝的奏摺現在拿出來給你看看,如果你的手下敢這樣對你說話,恐怕你早就把他炒魷魚了。

這些言官亂說話已經很嚴重了,而不是言官的其他大臣也胡說八道。當年萬曆皇帝徵收礦稅,東林黨的老二葉向高上疏萬曆皇帝,說再這樣下去,肯定亡國,直接罵到了亡國的地步;東林黨老大李三才也是因為這個事上疏萬曆皇帝,說,皇帝你要這麼多錢帶進棺材嗎?已經到了目無君上的地步了。

清朝大臣自稱奴才是清初被皇權打壓的結果,清朝統治者在總結明亡的教訓時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採取了一些措施防禦。加上,當時許多明朝的大臣投降清朝,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也知道再胡說八道下去,又是一事無成,多說無益,還不如埋頭苦幹,或者喊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矯枉過正也不好。奴才太多也會亡國!還是要在拍馬屁和敢監督之間找個平衡點比較好。


坐看東南了


明清兩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相當糟糕的朝廷生態。明朝大臣為了美名而故意惹怒皇帝享受“打屁股”的待遇,回頭就有吹噓的資本了。所以這種“敢死諫”只是一種姿態,他們知道這樣做並沒有什麼生命危險。當官而這些人呢,他們真是人精啊。

清朝大臣知道,要是真那麼幹會死的。所以風格大變,出於恐懼謹小慎微,爭相溜鬚拍馬,滿族臣子自稱奴才,漢族臣子比奴才還低一等。滿清文字獄殺了多少讀書人啊,徹底摧毀了官員所謂的風骨。

當然,更糟糕的是,明清兩代皇帝擁有絕對權力,企圖用一個人的智力跟天下較量,外廷失去了首腦,君相之爭徹底失敗,可是導致了皇帝徹底被孤立了,要麼被宦官包圍,要麼被朝臣矇蔽。

比如道光皇帝吃的雞蛋居然是兩銀子一個。鴉片戰爭打起來的時候,大國皇帝居然問英國是否與俄羅斯接壤,卻根本不知道皇宮裡就藏著世界地圖,還有英國曾經送來的國書。

當然啦,康熙乾隆也不咋地,文字獄弄得遍地開花,民間被摧殘。


松鼠老孫


明朝大臣很多時候,其實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明朝開朝的時候,也就是洪武九年就說可以直言,結果就真的有人上書直言,比如山西平遙的葉居升講述了用刑太繁、求治太急、分封太廣等弊端,結果就被送進監獄折磨死了。

這件事發生後,官員們都噤若寒蟬,史稱“後無敢言者”。但官員們一味的裝聾作啞也是不行。因此大家就專門關注細枝末節的事情。

結果,在明朝言官們最後就成為了黨爭的武器。他們本著言者無罪的原則,每天可能,大概,也許的,捕風捉影,給對手潑髒水。每天大臣們各種建議上奏,彈劾,都是為了打擊對手。實際政務關心的人反而很少。比如,明朝一個馬政搞了200多年,就從來沒有成功過。真正需要做事了,幾乎沒有幾個能務實的人。

崇禎的時候,想與清朝議和,集中力量打擊李自成張獻忠。別看大臣們都沒有辦法打敗清朝,但是一聽說可以憑著罵主和派,博取名聲,眾多大臣就都跳出來了,各種慷慨陳詞,大義名。結果就是議和失敗,明朝最後一支野戰軍團在松錦戰役全軍覆沒,明朝滅亡。最有意思的是,明朝軍隊一打仗,罵街的大臣就更多了。你不出戰,說你養寇自重,你出戰,就說你野地浪戰。 徐光啟要求大量製作紅夷大炮,就有人罵他忘卻精神,氣節,結果到最後啥事也沒有辦成。

李自成大軍逼近北京的時候,大臣們不敢罵了,連上朝都不敢了。北京陷落以後,南明立刻就陷入到了黨爭當中,大臣們分成幾派,天天在朝堂上罵街,除了極少數人,幾乎無人過問江防等軍事和籌餉安民的措施。清軍剛剛過江,幾乎所有大臣就集體投降了。

康熙後來說,明朝的官員們每天把心思放在捕風捉影上,因私忘公,每天揣摩迎合,把風聞言事的權利變成黨爭的武器。因此,康熙要求清朝的言官,只准報一些關於民生等內容,不要每天報哪些誰可能好,誰可能壞,雞毛蒜皮的事情。這也就是:“若有關係民生者,許科道官以風聞入奏。 倘懷私怨,互相朋比,受囑託者,國法自在。”

其實仔細,看看,明朝沒有辦成的事情,清朝都辦成了,從馬政困境,北方和西北邊防,西南土司勢力過大,藩王大量侵佔莊田,自耕農減少太快,中央國庫入不敷出,徭役太重,干擾民生等等這些困擾明朝200年的難題,都在清朝得到了解決。


深度軍事


不是不怕死,而是在明朝,文官集團勢力太大,已經不懼大多數手段不高的皇帝,甚至可以下手殺人,比如紅丸案,赤裸裸的威脅皇帝,比如梃擊案,有個叫張差的人 闖入皇宮打傷多人,就是赤裸裸的示威:今天給你點顏色看看,明天小心你自己和家人。赤裸裸的威脅太子和皇帝,你們的生命並不安全。都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當然不怕。你闖闖中北海試試能不能進去,不用說中北海,你拿個木棒能否闖進市委省委大院?清朝時,漢人大臣,不過是狗而已,當然怕。

首先,在朱元璋時代,嘉靖時代,這些大臣還是怕皇帝的,朱元璋不說了,不鳥文官,甚至極其看不起文官,大殺貪官,制定了《大誥》,百姓如果懷疑所在地官員貪汙腐敗,可以把官員綁了送京城治罪。嘉靖,手段太高,雖然不怎麼上朝,但手段高,文官還是怕的。

從最開始的老朱時代,文官地位不高,武將勳貴實力強,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開國之初,人家拼死打下的江山,然後又是朱棣的上位,又有一幫從龍的勳貴,可緊接著,文革集團,耍了個心眼兒,利用皇帝御駕親征,土木堡之變,做掉了勳貴集團,看看那個行軍路線,多麼詭異就是給蒙古人創造機會。之後,文官集團開始崛起。

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第一,體現在前面說的,可以威脅皇帝,太子以及妃嬪的生命安全。文官集團和錦衣衛,太監集團有好多時候關係特別好,否則那個梃擊案怎麼搞出來啊。

還有,你可別說,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得一點都不蹊蹺?因為他不符合文官集團的口味,正德皇帝和蒙古雙方都各有五萬大軍,十萬人打了半天,擊敗蒙古,歷史上記錄打死了多少蒙古人?十幾個,不搞笑嗎?蒙古死了十六個人明軍死了52 人就退了?騎兵對沖,十萬人的大戰,從早晨打到下午,就死了這麼多人。就是橫店拍冷兵器的電影,搞幾萬匹馬,不用真打,估計造成傷害也不止這幾十人。然後小王子十幾年不敢侵犯,他膽子可真小。。。把南京法官拉過來 看是否符合常理?但武宗實錄,就這麼搞笑。文官集團都能掌控歷史,還怕個屁的皇帝?

第二,文官集團勢力龐大,體現在官商勾結,無視一切,甚至勾結倭寇,甚至自身組織倭寇,不是後來揭露出來,幾大倭寇勢力的頭兒是中國的,還有好多中國人嗎。比如老朱禁海,江南那些文官集團沒有做海貿?但是他們就是這麼不要臉,劉大夏,燒燬了鄭和寶船的製造圖紙,但大海商,都是官員的白手套,或者就是家族生意。後期山西商人,勾結滿清,你可別說他們後面沒有官員。以前的首輔張四維,家裡就是山西大商人。

文官集團勢力大,還體現在文官集團控制著軍隊。比如袁崇煥 還有侯方域他老爹侯偱,養著左良玉,這個左良玉平叛就是扯淡,殺老百姓是好手,但從來沒被指責過,因為前面站著東林大佬。

第三,東林黨和復社,控制了輿論,甚至能干涉策劃換首輔,比如復社的頭兒張溥。。。。

集團勢力強大,內閣制,內閣不同意,皇帝的旨意如同廢紙。

需要怕皇帝嗎?尤其是,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朱元璋,朱棣,嘉靖。

清朝時,這幫文官集團,哪個有這些資本?沒資本,談神馬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