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用吗?

达达兔DADAtoo


我不知道题主所谓的饥饿疗法是“断食生酮疗法”还是通过饥饿来降糖?

如果只是想通过饥饿来降血糖,就不要带上“疗法”二字,能称得上疗法的,一定是原理清楚,操作可行,风险可控。如果只是饥饿,那不是疗法,只是胡闹!

单纯饥饿,并不能解决血糖高的问题,我们想调理糖尿病,就一定要认清导致血糖高的几种原因:

首先,糖尿病患者真的是吃了大量的糖大量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居高不下吗?

还是由于血脂过高干扰胰岛素正常分解血糖?

还是由于代谢缓慢,细胞表面的数万个胰岛素受体被代谢垃圾覆盖数量减少,使胰岛素不易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捕获利用血糖,必须升高血糖才能满足细胞营养。

还是由于经常不及时饮食,劳累,频繁发生低血糖现象(饥饿,头晕,乏力),从而身体释放胰高糖素,抑制胰岛素作用,促进肝糖原释放,推高血糖?(正常血糖2.8才会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3.9甚至更高就会低血糖,说明糖尿病有更高的血糖需求)

还是由于持续紧张,压力,大脑需要更多血糖来满足需要,因为压力大,持续面对,而导致交感神经的不断兴奋,身体处于战备状态,出现低血糖应激反应,胰高糖素大量分泌,肝糖原分解出血糖,身体的蛋白质和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产生血糖?

如果你不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就必须要考虑以上这几种情况!除了由于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血糖不能降低的情况外,其余的情况都要考虑避免血糖过低(血糖过低比高血糖危害大的多,短期高血糖对身体并没有危害,但是低血糖状况只要几分钟时间,就会导致致命损伤),身体会为了规避低血糖风险而主动升糖。

而饥饿,会导致身体面临低血糖风险,糖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不懂调控,低血糖情况频繁发生,会引发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身体处于战备状态,胰高糖素大量分泌,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中的肝糖原释放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血糖,会使血糖异常增高。

另外,缺乏糖的状态下,脂肪的燃烧将释放大量的丙酮酸,而使身体酸化,危害各个器官,导致肌体中毒,而蛋白质在缺乏糖的状况下燃烧,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大量的尿酸。另外,这些生化反应将消耗肌体内的氧气,而使得肌体缺氧,糖在缺氧状态下的燃烧又会引起乳酸的大量形成,而乳酸的形成,将危害到心脏和大脑,形成致命危害。

但是“断食生酮疗法”,与饥饿完全不同。对二型糖尿病有非常好的调理效果,通过不给身体提供足够热量,但补充足量的营养素,让身体从糖代谢过渡到脂肪代谢,快速减肥降脂,重要器官得到修复恢复功能,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操作过断食生酮的人,有必要把这种疗法介绍给大家,感兴趣可以搜索我的多篇悟空问答,如《断食40天可以减多少斤?》或者我的文章《断食生酮操作实录》,有断食生酮的详细介绍。

vista说,别胡闹!

vista在悟空的230个回答。



vista说养生


饥饿疗法可能会让糖尿病患者有一个漂亮的血糖值,但对健康却未必有益,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慢性代谢类疾病,需要营养充足才能有精力和体力完成这场持久战。

营养充足包括均衡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要满足身体所需。

饥饿疗法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造成多种营养素缺乏,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加大患病几率,还会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

说白了,饥饿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就是在没有后勤供给保障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最终的结果就是弹尽粮绝,置自身于绝境,让健康情况进一步恶化,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很可能会发生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酮症。

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总则是:因人而异的维持和调节饮食结构,粗细搭配,多吃绿叶蔬菜,控制饮食总热量,减少脂肪摄取,饥饿疗法或不吃主食都是错误的。

祁连农耕人在前面已回答发布了多篇有关糖尿病饮食的内容,今后还会发布更多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关注了解。祁连农耕人原生态种植的全谷物农作物,如藜麦、黑小麦、燕麦、全麦粉等,都是对糖尿病患者有益的食物。


祁连农耕人


历史上有所谓的饥俄疗法。事实上绝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体重严重超标,而减轻体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患者在降低体重后,血糖水平也随之降低,笔者身高1米7(净高)曾经体重176斤,录得空腹血糖8点8,饭后二小时血糖二十一,体重降至136斤时,空腹血糖五点三,歺后血糖7点六。目前发现随体重反复血糖水平也随之反复。糖尿病目前没有好的治疗办法,所有的治疗办法与其说是治疗糖尿病倒不如说是管控身体的血糖水平,而减肥,均衡营养,保持体重,哪一种方法少得了饿着,饿着是管控身体血糖水平最有效的办法。你辛辛苦苦地花钱吃了一大堆东西,经过胃肠的加工努力把它变成易收的血糖,然后再花钱吃一大堆药阻碍血糖的吸收,这就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现状。从管控身体血糖水平的角度而言,饿着不是有没有效的问题,而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许多人包括许多专家担心饿着了,真乃书生之见,糖尿病人绝大多数是营养过剩,饿着不是叫你不吃,我们讨论的是有无效的问题,一个成年人每天约需二千大卡的热量,也就是大约八两干饭,若吃菜则要往下减。如达到此标准,你肯定饿着。如实告诉大家自从血糖超标,本人两年了,印象中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苦不堪言。没办法,糖尿病就是饿着的病就是你以前吃多了,余生余粮你得省着点,仅此而己。


祁连山牧童


饥饿疗法对糖尿病人没有用,对降低血糖一时有用。

就象一个人,一天割一亩麦小麦,今天不让他割了,今天他的活是干完了吗?

人体的营养物质需要饮食提供,而饮食的食物含有了糖份,为了没有糖份,把饮食都不吃了,不饿死吗?

中国有句古话,因噎废食,现在是不是叫因糖废食。有病要治,而不是不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连这最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吗?

我小学同同学的妻子,四十多年得了糖尿病,已经死几年了,原因就是听说吃黄瓜不升血糖,就天天吃黄瓜。病了三年,一命归天。人家不忌口的,就是天天打胰岛素,还活十几年。

有病要治,我也得了二型糖尿病,不忌口,不运动,没吃西药,用纯中药治好的,血糖降到4点8,天天吃肉喝酒。血糖照样正常,停药一年零二月了。


张文学481


首先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饥饿疗法的这种情况。并不是说不吃饭,血糖就不会升高就能控制住血糖了。糖尿病的患者是因为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彻底消失,而在饮食不足,营养跟不上的话,极易出现低血糖!


相比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升高,甚至是到十七十八十九,控制并不是特别好时间不长的话,倒并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致命影响(只是本身调整血糖起来比较麻烦),而因为饮食营养跟不上,血糖降低的话,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导致昏迷,这可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说根本就不存在着什么饥饿疗法。定时定量定餐,不吃甜的食物,按照时间规律运用胰岛素的剂量或者是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这是最为科学的将它方式已经在临床上得到验证,无可取代。


PFNA和VSD


糖尿病人,需要多余的营养转化为脂肪。如果他摄入的营养不够的话,他就会越来越瘦

所以,糖尿病人其实是很难做到少吃点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这个说的其实就是病人。有病的人才不可以挨饿。没病的人可以只喝水可以轻松活几个月

所以,糖尿病人也可以利用饥饿疗法,只是他过一段时间就要大吃大喝,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脂肪储备

或者用晚餐使用燕麦片代替的方法


太素老道


任何代谢失衡都不是营养过剩,切记,饥饿疗法会导致你细胞衰老的更快,并发症来的更快,希望小伙伴们不要走入误区

糖尿病是糖代谢失衡

①是糖摄入过多造成胰腺β细胞被累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缺乏合成完整有活力的胰岛素所需营养。

②是细胞缺乏营养,造成胰岛素和细胞膜的接触律降低,造成胰岛素无法把糖送入细胞氧化分解,虽然血液糖过剩,但细胞却缺糖,缺能量。

③肥胖引起细胞外包裹一层油膜,胰岛素把糖送入细胞供能时受阻,而肥胖也是缺乏营养,缺乏一些脂代谢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当然糖尿病发生机理不止这些,有很多很多的因素,比如说细胞长期被糖化,糖和蛋白质无酶结合形成毒性物质AGEs,比如咱们常见的糖化血红蛋白,就是血红蛋白被这种叫AGEs的物质攻击了。为什么会无酶醛基结合,一是因为糖浓度过高,二是因为缺乏合成糖基化酶的原料。

种种迹象表明,糖尿病不能节食,是要节能,降低糖摄入,补充其他如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等类型的微量元素。

最新抗糖化抗AGEs营养治疗方案原理:

通过控制吸收葡萄糖总量,补充不需要胰岛素的单糖提供能量,改善糖分布降低糖负荷,加速葡萄糖无氧酵解等一系列技术手段,降低AGEs堆积,修复受损细胞,延长细胞寿命,降低胰腺负荷,让β细胞有时间有营养去自我修复,从而控制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

但只适合于脏器还未严重受损,还未发生并发症,6年以内的糖尿病患者

总之一句话,糖尿病不能饥饿疗法,不单不能饥饿,还需要补充适当营养,才有改善或者自愈的机会,饥饿疗法只能让并发症来得更快。


用户54334520540


在医学界目前根本没有所谓的“饥饿疗法”,糖尿病患者确实要控制饮食,但并不是要忍受饥饿,而是要控制膳食中的总热量和对总热量的合理分配。

“饥饿”并不一定就能降低血糖,认为人体血糖水平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肝脏、肌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等的调节。

如果长时间的饥饿会增加糖尿病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会引起心慌、大汗,甚至会出现昏迷,反复发生低血糖还引起认知功能降低),而且因为低血糖的发生反而会出现继发性高血糖情况,我们称之为S的现象,反而给血糖控制增加了难度。

其实,科学合理的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并不会有明显的挨饿的感觉,也不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吃,而是各种东西都要适量进食,不可一次食用太多。

再次重申一下,所谓“饥饿疗法”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没有用,还会增加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的风险。


协和康复刘淑芬


营养师一直强调糖友要控制饮食,并不是说糖友就要饿肚子。控制饮食的精髓在于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合理搭配。既然糖友容易饿,那就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较强的食物,比如各种杂粮、杂豆、绿叶蔬菜、低糖水果。在此基础上,学会分餐制,合理的在两餐之间加餐,能够有效地避免饥饿感。

大家不要把糖尿病饮食妖魔化了,认为这样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尽管糖友不能像以前那样放纵的吃喝,但糖友也没啥不能吃的,只是都不能多吃。换言之,糖友要变得更会吃,学会搭配不同的食材,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综合各种食物的营养,掌握适当的烹饪技巧。糖尿病饮食是健康的饮食,即便普通人照糖友这样吃,也会越来越健康的。


糖人健康网


非常肯定的回答是,“饥饿疗法”治疗糖尿病是非常不靠谱、不科学的。所谓“饥饿疗法”也就是通过节食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压、血糖等。毋庸置疑这样做是没有效果,而且是错误的,只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不要说糖尿病患者了,就是一个正常人要是长期吃不饱,处于饥饿状态的话,身体的免疫力是会下降的,身体只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因为吃饭是我们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你把能量的来源给挡住了一部分,结果能源供应不足,能不出问题吗?另外,当我们的身体发现能源补充不足(饥饿状态)时,它是会启动消耗后备储存能源的。什么是后被储存能源呢?也就是我们的脂肪、蛋白质等。但是,这些脂肪、蛋白质的的消化分解都是非常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的。所以“饥饿疗法”非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倒会引起血糖升高,加剧糖尿病的消极发展。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注意的是进食量的问题和营养均衡的问题。糖尿病患者要求要少食多餐,既不贪嘴也不节食,不多不少,吃得七八分饱就是最好的了,其实都是为了控制血糖的稳定。而要求营养均衡一方面是促进患者的身体在均衡营养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药物吸收,促进身体各项机能运转,另一方面是营养均衡更有利于有效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合理,不要盲目地采取“饥饿疗法”等一些所谓的偏方。如此的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的。

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15年,擅长糖尿病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