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相比,哪种后期效果更好呢?

初夏的彩虹


吃药——支架——搭桥,这是冠心病治疗在临床上默认的优先级!

为什么第一选择是吃药?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一旦患病就意味着终身服药,这是必要条件,不以是否做介入手术而改变。

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不仅多,而且还复杂,必须通过药物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抗血小板凝聚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硝酸酯类药物——减轻心脏负荷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和保护心脏

调脂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strong>

<strong>

为什么优先做支架而非搭桥?

虽然心脑血管疾病目前低龄化趋势明显,但在临床上看,高龄患者依然占据多数,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安全是最关键的。

搭桥手术是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危险性高。

支架手术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危险性低。

手术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

不管是支架还是搭桥,都是急救手段,而非治疗手段,术后可能会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但并不意味着痊愈。


后期效果如何看的不是手术,毕竟两者手术指征各不相同,是否定时服药、是否戒烟戒酒、是否规范饮食...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所以正规流程是这样的:先看是否冠脉狭窄程度、有无心肌缺血,然后决定是否继续服药控制,然后根据血管情况和身体条件,决定是否可以做支架和搭桥,最后通过饮食和药物继续控制,这样才是完整的治疗流程。


罗民教授


先看手术过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

冠脉搭桥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桡动脉或乳内动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重新建立一条血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到达远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1、搭大隐静脉桥:先从腿上取静脉血管,一头连在主动脉上,一头连在冠状动脉上,哪段冠脉缺血,就连到哪段上。一般搭桥的病人要搭2-3根静脉桥。所以要求腿上的静脉血管要好,才能有材料可取。另外此种桥搭完后,5年闭塞率达到50%。


2,搭乳内动脉桥:从自身胸骨下游离出一根动脉,叫左乳内动脉。远端搭到冠状动脉的前降支(人体最重要的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肌供血50~70%)的中远段。这种桥10年通畅率90%,但是每个人只能搭一根。


3,桡动脉桥:取左手桡动脉,当做静脉样用,搭到冠状动脉上。此种桥应用较少。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俗称“支架”

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导入球囊,扩张冠状动脉的狭窄处,然后植入支架,把病变部位的血管撑起来,以此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再说两者区别


搭桥优缺点


优点:一般而言,外科搭桥手术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技术成熟。在国内大的心脏中心,手术成功率超过99%,动脉桥的血管十年通畅率能达到90%,此治疗方法堪称经典。


缺点:手术时需要打开胸腔,病人痛苦大,住院时间长,尤其是对高龄病人或者合并其他器官问题的时候,依然存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支架优缺点


优点:支架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立竿见影,往往植入支架第三天病人就可出院,住院时间较短。


缺点:费用高昂,而且存在一定比例再狭窄的可能,出院后若不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仍然存在疾病“复发”的可能。


综合来说

并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能采用支架这种简单、安全、微创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一般而言,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多发、多处、弥漫病变或者主要血管分叉处的病变或合并室壁瘤/心室附壁血栓,医生会建议您最好采用外科“搭桥”手术。

这些病变如果一味强求植入支架,一方面是手术中容易出现问题,病人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有些病人有根本不适合放支架的禁忌证;另一方面是很多弥漫性冠脉病变,若要完全解决问题,绝非2~3个支架就能解决问题。

而相对于较简单的只是单纯的血管病变狭窄想要以搭桥来“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患者建议不要“随心所欲”,因为一旦搭桥后除了桥血管之外,其余的本来可以“救治”的病变血管将再无“还生”的希望。


到底如何选择?


1、看血管条件

这也是指南中(Syntax评分)的核心所在。举例子而言,如果只是一根血管相对简单的病变,那么毋庸置疑,支架植入术肯定是第一选择,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预后好;当然,针对单独前降支病变,目前也可选择不开胸机器人搭LIMA桥的,但目前不是主流;相反,如果患者的冠脉病变呈严重弥漫钙化、扭曲,合并支架术式复杂(左主干、分叉、慢性闭塞等),(Syntax评分33分以上),指南倾向于搭桥治疗,但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支架手术技术进展迅猛,复杂术式(左主干、分叉、慢性闭塞)成功率、安全性均非常之高,也可以选择支架治疗,具体要到有经验的心脏中心咨询。


2、看患者自身情况

外科搭桥手术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如EuroScore评分,高风险因素包括高龄、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外科手术病史、心衰、陈旧心梗病史、手术复杂程度等等,高风险的患者外科手术是禁忌的,所以很多患者本身就不具备外科手术的条件。

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对上述高风险的患者均可以安全的实施。另外,针对一些老老年(80岁以上)、肿瘤晚期、亟待非心脏外科手术等患者,他们需要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手术麻醉,所以非完全性血运重建是可取的,也就是说存在弥漫、多处冠脉狭窄,挑选最重的狭窄处(罪犯病变)放置短支架,就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承受非心脏外科手术。


3、看预后

支架植入术与搭桥手术相比,再次手术比例明显升高,这往往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相关,药物支架时代支架内再狭窄的比例大概是10%以内,需要再次介入手术,在这一点上搭桥手术是有优势的。

但目前国内常规的搭桥手术采用一根动脉桥与两根静脉桥,据统计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仅为50%,也就是说搭桥术后10年有大约一半的病人需要再次再血管化治疗,而二次搭桥手术风险较首次搭桥也明显增加,所以针对较年轻的冠心病患者(<60岁),建议尽量选择支架植入治疗,即使后面出现不能放置支架的情况,也可以再施行搭桥手术。


总结

支架还是搭桥?这个答案有时不是明确的,需要个体化的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情况及心理因素。

值得提醒的是, 不管那种方法,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若不进行心脏康复治疗,都存在较高复发或者再狭窄的几率。

它们如同一个“管道修理工”,通过“清淤”或者“架桥”,暂时疏通了血管,恢复了血液供应,改善了病人的症状。

若手术后仍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重视后期的康复治疗,就如“炸弹制造厂”还在,新的炸弹还会不断产生,管道还会淤积,我们的心脏还将出现新的问题。

想了解更多的疾病康复知识就请关注大象心健康微信公众号并留言,我们将及时回答您的问题。


大象心健康


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冠脉搭桥手术( CABG)的长期预后的确比支架植入手术( PCI)的效果好许多。

国外多个心脏搭桥手术长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CABG手术后冠脉10年通畅率达80%,如果用来作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则10年通畅率在90%。

一项名为SYNTAX的研究,比较了PCI和CABG手术后1年和5年的患者的健康情况。结果随访观察到5年时,PCI组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是CABG组的2.6倍,统计有显著差别。中风的发生率是1.5倍,但统计没有显著差别。5年内因血管再狭窄需要重复进行血运重建术的比率分别为PCI组25.9%和CBAG组13.7%,CABG组优于PCI组。而在观察的1年内,PCI组因血管再次狭窄需要接受血运重建术的比率是13.7%,也远高于CABG组的5.9%。但两组的死亡率1年和5年都没有明显区别。

现在CABG手术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了。第一代手术需要劈开胸骨,需要使用体外循环和心跳停搏技术, 手术创伤大,恢复期较长。第二代手术只需要在肋骨间横切5~10CM的切口,不须心脏停搏就可手术。80多岁的患者也能接受CBAG。第三代技术是机器人辅助搭桥术,目前还在试验中。




冠脉血管介入技术也发展到了第三代。最早是血管球囊成形术,第二代金属支架发明并应用大大降低了成形术后再狭窄率,第三代是药物涂层/洗托支架的发明,进一步降低了手术后的在狭窄率。多个大规模的研究表明,1年内第三代支架的再狭窄率为5~8%。

PCI植入特别适合急性心梗、不稳定心绞痛有可能发展成为心梗的患者、以及年纪很大不适合外科手术者。以前左冠脉主干支狭窄只能CABG,现在已证明单纯的冠状动脉主干支狭窄也可以PCI了。

多支血管病变和较长的血管病变,还是CABG最合适。


木棉花开15609


脑科也和心脏一样可以放支架,也有搭桥的搞法。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如何恢复大面积缺血组织的供血。

医生很喜欢这个比喻:心脏(大脑)就像一个房子,有门,有水路,有电路。冠心病(脑梗塞)就是水路堵了,介入医生也常自嘲为“管道工”。

什么是放支架? 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输送系统把支架放到血管里面,把血管撑开。


搭桥是如果局部狭窄比较严重,或有其他病变,不适合做支架,跳过病变部位,用人工的血管或者其他部位的自身血管把病变两边重新链接起来。



那哪种方法比较好呢?其实是各有短长,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一种方法绝对好,就不会存在另外一种方法。

笼统地说,现在放支架与搭桥手术,病人远期存活率相似。

支架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微创,就皮肤一个针孔,在一定程度上能重复进行,对医生的操作水平相对没有要求那么高,但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另外心绞痛症状复发需要再次介入治疗的相对较多。

而搭桥手术后症状复发的相对较少,但手术创伤较大,手术风险高,对医生的操作要求高,搭桥一般只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后其他部位的血管仍然可能在狭窄,重复手术几乎不可行。

所以到底怎么选择,还是需要专业的医生综合评估。

现在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心血管界有一个一般规矩,那就是:“能吃药的不放支架,能放支架的不做搭桥”。

怎么样?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击“关注”二字再“点赞”一下呀,也可以多转发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从事介入的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神经介入戴医生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手术相比,其预后效果和病变的类型、手术的操作和术者的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换言之,在术者水平技术一致的前提下,其预后好坏与否,主要是和病变的类型相关。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类疾病。在手术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和搭桥手术。

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是由心内科完成的,是一种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胸,而搭桥手术是由心外科医生完成的,是一种需要开胸的有创手术。不难理解,从患者层面,很多患者愿意选择微创的心脏支架手术,因为创伤较小。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特殊情况的血管病变来说,心脏支架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说,严重的左主干+三支病变,多支钙化性病变等,如果行心脏支架手术的话,可能会出现支架数量过多、支架贴壁不良等问题。

所以,在专业层面,医生会根据特殊的评分系统来评估,哪一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来说,能更加获益,包括费用方面。

总而言之,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哪一种术式,应该由医生根据病变情况而定。一些搭桥手术患者的预后很好,效果并不亚于心脏支架手术,所以,也不必恐惧开胸手术。


惠大夫在江湖


现在搭桥和装支架已过时了,有可不搭桥不装支架的方法叫心脏逆向生长法,即利用装支架的方法将气囊上装塗治癌症的药紫彬醇,用导絲送到心血管狹窄处让药将血管班块消滆掉,让血管腔得到恢复。


LDE180235858


都不好!最好保守治疗,用极致健管的方案是最好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