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國退步幅度最大的省會城市太原,今卻為何不如一個江陰?你怎麼看?

tuoshan


山西是能源大省,其省會太原更是能源大市,煤炭和鋼鐵產業比重非常大。

太原作為省會而言,發展之所以不及一個江南縣級市,我認為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1、思維意識:

太原乃至整個山西都是思想比較守舊的。與江浙人愛打拼的精神不同,山西人喜歡安逸,容易滿足,即使經濟狀況不好,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去學習創業。所以即使發展如此緩慢,太原卻依然連年入圍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眾對於家鄉的熱愛也非常之深。

2、產業結構:

太原GDP曾在上世紀70年代位居整個中西部第五,有很多大中型企業。但是90年代後隨著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太原的工廠化經濟日趨蕭條,很多老牌廠礦倒閉或破產重組,煤炭等能源方面的優勢也在衰退。經濟支柱連遭重創,至今仍沒能緩過勁來。但即便如此,依然沒看到對於經濟結構大刀闊斧的變革。

3、地理位置:

太原由於群山環繞、交通閉塞,自古外出人口就少,而山西更是整個北方地區外出務工人口最少的省份,即使如今交通發展突飛猛進,但是山區地形還是讓交通成本以及時效。反之,江陰位於長三角核心腹地,此域古往今來就有上佳的經商氛圍,而且江浙人吃苦耐勞,善於把握商機。加之區域範圍有上海、杭州、南京三個國際級大都市作為支點,其間城市必然受益良多。江陰一個縣級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堪比整個山西省,這既和經商頭腦與眼界密不可分,卻也是地理位置優越性使然。


城市發展報告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太原人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2002年,可以說是煤炭的“黃金時代”,一說起山西大家都會聯想到煤老闆,同時衍生出了洗煤廠、焦化廠、冶金廠、煤化工等產業,一小波人通過煤炭積累起了鉅額財富,什麼私人飛機、悍馬車隊、北京買樓、7000萬嫁女、娶女明星等事件屢見報端。

藉著煤炭經濟,以及煤老闆的一擲千金,太原開了不少豪車店、名品店、大酒店。但是太原的城市建設、產業發展都沒有長足的進步,大多數太原的老百姓還是很窮的。

隨著煤炭經濟下行,煤老闆一蹶不振,太原經濟也受到了打擊,工廠停工、職工下崗成為常態。2010年12月1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設立了“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太原經濟正在復甦。

太原2003年以來GDP總量:

2003年 515.59億

2004年 643.09億

2005年 895.49億

2006年 1013.38億

2007年 1255億

2008年 1468.09億

2009年 1545.24億

2010年 1778.05億

2011年 2080.12億

2012年 2311.43億

2013年 2412.87億

2014年 2531.09億

2015年 2735.34億

2016年 2955.6億元

2017年 3382.18億元

從上述數據可見,2003-2008年太原經濟增長基本和全國平均水平保持一致,雖然不比那些高速發展的城市,但至少還能有不錯的增長;2008年、2009年、2010年受到全球經濟危機和煤炭危機的影響,太原經濟發展乏力,一直到2013年太原GDP漲幅遠遠落後全國平均水平,這也是造成了太原發展緩慢的原因。

2014年到目前,太原經濟發展比較正常,2018年前半年GDP總量1729.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1%,高於全國(6.8%)和全省(6.8%)2.3個百分點。

江陰市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作為全國百強縣第一名,隸屬於無錫市。2018年上半年無錫市實現地區GDP 1877.3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214.28億元,名義增長速度為12.88%。

通過數據來看,太原GDP總量和增速都落後於江陰。

我沒去過江陰,沒有身臨其境體驗到。但是太原這幾年的發展,個人認為還是很不錯的,交通路網逐漸完善,地鐵即將通車,教育醫療資源也大有長進。

最後再說一句,如果離不開太原,我們就期盼他能發展的更好!


瘋狂太原人


太原現狀之我見

1、經濟方面:遙想80年代的太原,小到香菸、洗潔精,再到酒類、飲食、紡織、服裝、家電,乃至鋼鐵、化工、化肥、軍工、汽車、配電類產品,甚至銅鋁冶煉,無一不全。誇張點說,即使完全把太原封閉起來,太原城自給自足,毫無問題。然而,時至今日,所有的一切,無不衰落、凋零,導致年輕人的就業,無可選擇!這是政策的問題嗎?否!這說明,第一、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20年,管理和前瞻的判斷,出了大的問題,乃至於好端端的“家業”,敗得一塌糊塗。第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煤炭,對於太原而言,實是最大的敗因,讓人不知進取,只是倒騰。最新的段子中,上述工業廠名基本已經被房地產所取代。

2、城市建設方面:自2013年以來,確實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可以這樣說:太原漂亮了!耿市長的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太原的城市面貌,山清水秀也不為過,再有5年,必能與任何一座城市媲美!

3、科教方面:這點與經濟方面類似,遙想當年(百年前),山西大學堂國內知名;建國初期,太原工學院亦乃全國知名院校,醫學院、財大、農大、師院……一應俱全,網絡全國各地人才,熱鬧非凡。然今日雖在,硬件也有發展,但物是人非,遠不復當年之勇,太原優秀人才只能外流,外地人才也不再進來,讓人扼腕。

4、交通方面:有一句俗語,山西不是“東西”,按理而言,在現在技術條件下,在背靠北京,鏈接東西南北的背景下,太原能成為交通樞紐,然而這幾年,僅一個大西鐵路,在西安至太原段早已通車的情況下,忻州至大同段卻遙遙無期!更何況,在其它較為地區高鐵已連成網狀,時速已300公里的現實之下,山西的半數高鐵時速僅150左右!看看剛剛通車的西成高鐵,還有已進入規劃的西安至重慶高鐵……反而西安已有成為樞紐的趨勢,已經繞開了太原,真是時不我待啊!

5、國內影響方面:建國初期,很多城市設立“太原街”,國內軍艦的四大金剛就有“太原”艦,時至今日,影響力的確早已沒落。

6、現實既已如此,如何發展?我以為:第一、正視工業能力的不足,大力發展工業開發區,優化開發區的基礎設施,讓有能力的企業進來,猶如大的房地產商一樣,給予優惠政策,發展新興工業。第二、“地上山西”盛名已久,發展旅遊業,優化基礎設施和餐飲、停車、衛生等條件,上下一盤棋,改變山西尤其是太原在全國的“髒、亂”形象。第三、發展創新山西的名優地方小吃,讓“早、中、晚”三餐真正有選擇,有傳承,乾淨衛生,在太原建設的大背景下,藉此促進太原成為國內的“宜居城市”,以此名片創造出真正的太原文化。


存在的我1971


我不比較,我說說太原或者山西的幾個問題或者缺點吧。

1,山西的教育不行,這個教育無論是哪個階段都不是很出色,我說說大學階段吧,全省沒有985,只有一個211高校——太原理工大學,這個大學在全國排名也不靠前,其次,山西人從骨子裡並不重視教育,沒有氛圍,即使在大學校園教育氛圍差和南方差距太大,缺少像河南江蘇安徽浙江這樣的教育氛圍。

2,山西的觀念陳舊,這個是相對陳舊,可能是因為地理上多山導致與外界交流太少,顯得思想陳舊,很多人偏愛國企、公務員、教師等穩定性工作,沒有活力。不愛出省,偏愛離家近的工作,錢掙得多少無所謂

3,地理環境很差,山西周邊有很多山,以太行山為代表,導致農業發展很難,與外界交通不便利,從地圖上看只和西安的交通還算順利,

4,距離北京周邊太近,發展不起來,很多機會都被首都吸附。

5,轉型旅遊業力度不夠,有成果但不突出,

6,領導層不行,政策不夠優惠,投資資金流進很少,甚至在流出。

7,人口太少,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型城市,人口流進不多,人才卻在流出,本來只有一個211,


痛也要呼吸


十多年前,山西煤老闆和溫州炒房團進京炒房,買房如買菜,一層一層、一幢一幢的搶。可謂是財大氣粗,不減當年晉商風采。

2010年,山西煤炭業重組,以一紙文件收購大批外地來山西投資煤炭的企業,數千億投資石沉大海。浙江商會將山西列入投資“黑名單”,還提名了兩個“投資預警區域”——山西和迪拜。

這麼多年來山西的資金不斷往外走,可進入的投資卻少之又少。這種惡性循環勢必會阻礙當地的經濟發展,太原作為山西的領頭也不例外。

太原的經濟發展緩慢究其原因無非就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資源型地區一般會滿足對資源的依賴,一種躺著也能賺錢的心態。而不會居安思危,不考慮地區的產業發展的連續性。一旦資源枯竭,那麼勢必會帶來經濟的下滑。

其二、距離京津地區太近,京津地區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沒有太多產業基礎的山西地區,在煤炭暴利中獲得的財富很容易地往周邊地區轉移,而不是被省會城市吸納。

其三、在北方地區的水資源不足,對環境的影響較大。也或多或少地阻礙了地方的經濟發展。

其四、雖然山西土地面積有16萬平方公里,可人口數量只有3680萬,GDP在2017年還不到1.5萬億,全省還只有北京的一半經濟總量。山西根本就無法從人口和經濟上托起一個強大的省會。

太原的人口437萬,GDP2017年也僅3382億。經濟實力還不足一線城市的一個強區,更不用說江陰地區了。在這個拼人口、比實力、看經濟的時代,顯然太原已經落伍了。

其五、太原的城市佈局也是受到很大的限制,城市沿著汾河發展,東西是山不容易擴張,只有南北延伸。現在的南北通道都快30公里了,一個主城區30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跨度達到了千萬級人口的半徑。未來的太原城市的格局決定著這個城市的規模有限,人口500萬應該是一個極限值。

城市要發展必須從觀念上改變,要在一個公平、平等、合理的投資環境中塑造一個嶄新的形象。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留給每個城市的快速發展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抓住城市發展的大好機會,循序漸進尋找太原的發展潛力。


鞅論財經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思考。有一些朋友和同學現在還在江陰工作,三十年前我就去過江陰,近十年到哪兒出差也不下十次,可以說比較瞭解江陰,作為一個土著太原人有一定發言權。



首先,對於你把省會太原和縣級市江陰放到一起比較經濟發展,看似合理,但確是非常不實際和不客觀的。

把大太原和小江陰放到一起,立馬看出太原的落後和頹廢,立刻就顯出太原是多麼落後。可是放眼全國範圍,有多少個地方能比江陰發展的好呢?即使一些大城市的經濟體量大於江陰,完全是憑人口多和合並周邊縣區來做大GDP的,更不要說很多省區還存在在數據造假的成分。 反映真實水平的人均發展水平遠遠不及江陰市,甚至不如太原市,不知道題主的家鄉經濟水平是否也大幅落後江陰市呢?

江陰經濟發展水平比太原高可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了。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太原人還打破頭爭著搶著進國營企業的時候,江陰的村集體經濟的規模就已經具有可觀的規模,家家戶戶幾乎都是萬元戶。坐火車往南過了南京長江大橋,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排排的洋樓,那個時候,大學生畢業時就出現江陰籍的學生不要國家分配工作,回村辦企業工作的情況。包括太原在內的大多數地區的人們的思想當時最少就已經落後十年了,相應的那個時候的經濟水平就已經有了足夠大的差距。

所以 ,對於太原與江陰差距巨大,早三十多年前就是明確的,不知提出這個命題的朋友出於什麼意圖?就是山西一省的經濟總量也僅能與無錫低平,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拿中國最先進的長三角地區與幾乎最落後的中西部地區比,你簡直是沒得比了!



第二,包括江陰市在內的長三角地區,有很多先進的地方值得太原學習。要學習他們的思想觀念,政府服務理念,激勵機制,技術和管理,資本運作,吃苦耐勞等。總之,太原的差距是巨大的,全方位的,恐怕即便踏實苦幹上幾十年也追趕不上江陰的發展步伐。



第三,蘇南發展模式有不可複製的地方。比如,區位優勢就不能複製。江陰港是國家在九十年代初就確定的對外開放港口,具有聯動江海,承接南北的特殊交通樞紐的地位。

比如,國家政策的傾斜度難以複製,2011年江陰國家級高新區就得到國家批准成立。

比如,江陰深度融合上海,南京,蘇錫常等巨型經濟體,受到的經濟輻射難以複製。

比如,江陰也是著名的僑鄉,外資投資早,投資規模大,江陰一直是全國製造數第一的縣市。江陰有10家中國500強企業,12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17家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有47家上市公司。

比如,江蘇境內有數量眾多著名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對外開放早且程度高,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獲得較為便利,各類人才聚集。



近代山西經濟曾經領先中國六百年,但我們今天確實是落後了,真對不起老祖宗啊!該是山西人清醒的時候了,儘管差距大,但是仍然還有機會。


茗茶泉水


我是山西龍城太原人,看到這個問題,很是有些汗顏,往往,在談及家鄉省會太原時,大家都把太原,放到三線城市,雖然無奈,但卻是事實。

太原發展乏力,個人認為,是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城市定位和政策,那真是換一任市長,一個花樣啊。這直接導致,幹啥也是半啦子工程。

第二,離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西安等核心城市過近,別說太原,整個山西省,都是人口淨輸出城市,人口大量減少。

第三,山西省內交通,一直讓人詬病,山西省臨近那麼多發達大城市,可自個兒,高速鐵路,11個行政地級市,竟然省會太原,都是前幾年才開通的高鐵;而三年多前,臨汾、大同、陽泉、運城、呂梁、晉中才開通高鐵,兩年多前,山西省內各城市,高速鐵路才真正修通;而現在,長治、晉城、忻州和朔州,竟然還沒有高鐵。

交通的嚴重不便利,制約了這個旅遊大省和農作物大省、勞務輸出大省的經濟發展。

第四,就是大家最關注的,一煤誤了所有。山西省11個城市,到處都是大型煤礦,除了煤礦,什麼都沒有。真正是一煤誤了所有啊。

第五,太原人(山西人)普遍小富即安,缺乏進取精神。尤其對新型行業,基本上不觸碰,自己不瞭解的,根本不去嘗試(這裡,不要老說李彥宏等人是山西人,人家,跟山西沒關係),這導致,經濟也就越來越差。

期待,家鄉能夠早日改變現狀,迎頭趕上其他省份。


董江波


作為一個山西人,我就很納悶小編為什麼專門拿出太原和江陰做比較!太原經濟落後,是這點我個人承認!但是全中國難道比江陰落後的就少嗎?太原市省會城市,這點也不假!但是全中國省會城市比江陰經濟領先的也有不少吧!作為一個山西人,我想像大家簡單介紹下我們山西!山西地域整體分為晉南,晉中,晉北!晉南有運城臨汾長治等城市,晉中有介休,靈石,榆次,太原等城市,晉北有大同,朔州,呂梁等城市!在我個人的印象和認知當中,10幾年以前全國大部分的人們對山西的印象全放在在山西的煤老闆身上!這個團體和溫州的老闆都能有的一拼!這主要是當時山西省的煤炭資源幾乎運到全國的大部分地區!煤改以後煤老闆時代也成了過去式!其實在山西整體區域內,除了煤炭資源,能讓大家關注和了解的還有很多!只是以前全被煤炭給蓋住了!晉南運城的蘋果之鄉臨猗,那裡產出的蘋果色澤豔麗,口感豐富,水分充足,相信吃過的肯定覺得很好!晉中的喬家大院,平遙古城,這些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更是當時繁盛一時晉商的代表地域!晉北汾陽杏花村產的汾酒更是清香型酒類的典範!還有五臺山,雲岡石窟這些人文旅遊勝地!整體山西值得全國人民關注的地方有很多!盡善盡美大山西!山西省會太原市!太原市近五年的發展作為一個太原人是有目共睹的!隨著耿彥波市長執政的這幾年,城市交通道路的極大改善,城中村整體拆除,地鐵一二號線的近期開通,青雲會的舉辦!這些無不顯示太原這些年一直在不斷的前進!整體落後的局面我相信是暫時的,因為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們大美太原一直在不斷前行,不斷進步!很期待山西經濟的提高,太原不斷地變化!我堅信我們太原距離一線城市的腳步會越來越快!這10來年整體山西的發展是穩步前進的!個人文采一般,只是發表自己對於山西,太原的個人見解!我就是我,一個昝姓小人物!


昝姓小人物


太原落伍了,這是明擺著的事實,用不著,也沒必要遮遮掩掩!

俗話說:知恥而後勇,痛定思痛。井底之蛙,自我安慰尤不可取!

個人淺見:製造業乃是立國之本,也是立省之本。不要跟風盲目追求所謂高精尖獨角獸,山西乃至太原的長處是什麼?煤炭資源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能源、電力、煤化工和製造業。在此基礎上的整體產業的升級換代,才是山西的突破口,揚長避短而不是揚短避長。安下心來,埋頭轉型,切忌浮躁,必有所成!

此外,山西需要一個戰略機遇期,更需要洞察和抓住這個機遇的帶頭人!


569592AN


計劃經濟留下的問題。當需要煤炭的時候,山西為全國輸送了大量煤炭資源,但是需要轉型的時候,太原迷茫了,發現不知道怎麼發展了,現在太原的經濟發展後勁嚴重不足,你說發展旅遊吧,市內除了晉祠沒個拿得出手的,周邊的五臺山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等等名氣都不小,外地人都是去這些地方旅遊,太原只是一個飛機或者高鐵的中轉而已,甚至都不會在太原留宿一晚,不住不吃不玩,哪來的消費?發展科技產業吧,又面臨研發人員吸引力問題和研發土壤問題,形不成真正有力的科技研發產業鏈。發展輕工業吧,更不現實,原材料和交通的制約因素又太大。所以,作為一個太原人,我覺得政府也在想辦法,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轉型發展的方向,就是依靠省會城市的地位,依靠國內各大開發商對太原每一寸土地的綜合壓榨,變成一套套房子,賣給周圍地市和農村進城買房的人們,這成了最大的經濟增長渠道。總之,太原是個不錯的城市,希望越來越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