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六木日天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越来越频繁,而且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和我们日常糟糕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密不可分,预防糖尿病应该从现在就抓起,每个人也都应该为自己健康担起一份责任。 什么样的人容易诱发糖尿病呢?



有遗传病史的人

如果祖父辈患有糖尿病的话,这类朋友爆发糖尿病的几率会比普通人更大,所以这类朋友更应当注意控制日常的饮食。这类朋友日常饮食最好清淡为主,避免高脂高糖食物的过多摄入。为平稳血糖,多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比如粗粮杂粮,薯类食物,蔬菜类。减少精致食物的摄入量,特别是少吃零食、甜食、甜饮料,更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多锻炼身体强壮体质。


抵抗力弱,身体弱,心理状态差的人

因为胰岛也可能遭到病毒侵袭而被破坏,胰岛细胞是无法再生的细胞,一旦被病毒破坏,基本回天乏术,常见出现在一型糖尿病人上。被破坏的胰岛完全无法分泌胰岛素,需要注射胰岛素平稳血糖。应当多加锻炼,提高抵抗力,让身体强壮抵抗细菌病毒。特别是有遗传病史的朋友更应该注意。

为什么心理状态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呢?一般压力大、抑郁、焦虑状态下我们更容易摄入更多食物,特别是女性群体,她们还特别喜欢选择甜食,如果长期如此的话,对胰岛施加负荷较大,更容易诱发糖尿病;另外,长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也会增加多种细胞突变情况的发生、让我们的端粒酶变短(染色体两端的保护物质,能够减少复制错误,延缓细胞衰老),不仅可能破坏胰岛细胞,还可能诱发更多的疾病。



饮食不节、长期高脂高糖饮食

这就是最大众的原因了,暴饮暴食,饮食不节制,高糖高脂的饮食,是引起二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胰岛素是我们体内唯一能够降糖的激素,长期暴食给它的压力和负荷巨大,可能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度,增加胰岛负荷,破坏胰岛细胞,长期如此的话,肯定会加重或者爆发糖尿病。


不爱运动、久坐不动、肥胖

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是十分有效的做法,运动能够消耗多余葡萄糖,多余脂肪,让我们保持体形,也对平稳血脂血糖有利,还能提高体质。那些久坐久躺的朋友,更容易屯肥贴膘,肥胖很容易增加胰岛素抵抗,因为胰岛需要分泌更大单位量的胰岛素才能够调节整个身体的血糖,胰岛也想罢工了,长期如此的话,会爆发二型糖尿病,也会加重二型糖尿病。


王旭峰营养师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是我们人体的最重要的直接供能物质,糖和蛋白、脂肪可互相影响,糖的代谢紊乱必然会引起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从而可以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病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

我们周围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看着他们严格的糖尿病饮食,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确实非常辛苦,毕竟民以食为天,食是摆在第一的,所以痛苦也会更加明显。

那我们很关心究竟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1、遗传

家族如果有人有糖尿病的,尤其是直系亲属,则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些,糖尿病的发病和许多遗传基因相关,遗传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个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如果存在家人有糖尿病史的则需注意。

2、肥胖

肥胖主要是容易导致2型糖尿病。肥胖容易引起脂肪代谢紊乱,而有明确的研究证据显示越肥胖,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越高。

3、体力活动少

许多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少的人,糖尿病发病的风险就高,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2-6倍。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些肥胖型糖尿病初期可通过运动锻炼,和减脂控制血糖,而延缓或者不用服降糖药。

4、饮食饮食

高能量、少纤维素饮食是2型糖尿病的明确的饮食因素,长期摄取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少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某些疾病也可以引起糖尿病,比如高血压、胰腺炎等,糖尿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是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小结

我们能做的减少糖尿病的发病也比较简单,不肥胖、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饮食、勤快点锻炼身体,如果家人有糖尿病则更加需要注意这些。虽然不能说注意了就不会发病,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一定会减少发病机会。

本文由内分泌科杨医生指导,关注【骨科木匠刘医生】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骨科木匠刘医生


糖尿病分两种,一种是1型糖尿病,一种是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原来又叫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多数青少年发病,起病突然,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原来又叫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起病隐袭,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大部分患者可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什么样的人容易的糖尿病?这个问题翻译成医学语言就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中有一方患1型糖尿病的化,子女中得1型糖尿病的几率为2%~5%。父母中有一方患2型糖尿病的化,子女中得1型糖尿病的几率为5%~10%。

2.小时候的喂养方式

有报道,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生1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母乳喂养的高。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无差别。

3.病毒感染

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高相关。

4.饮食因素

摄入高热量饮食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高相关。

5.体力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不足的病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

6.肥胖

肥胖的病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的人高3-4倍。

7.血脂紊乱

血脂紊乱的时候,脂肪酸容易氧化,会损伤胰岛细胞,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协和康复刘淑芬


糖尿病是生活中的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其发病不仅与生活方式、饮食密切相关,还与遗传、年龄、体质、种族、妊娠、疾病、药物等有着一定关系。糖尿病发病率正在呈现一逐渐上升趋势。

那么,有哪些人群较易患上糖尿病这种不易治愈的慢性病呢?首先,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有人好吃懒惰而不喜动,使体内脂肪能量等超标而易发糖尿病;也有的人喜欢吸烟、喝酒而易致糖尿病发生。其次,饮食偏爱肥甘厚腻人群:有人日常生活中偏爱大鱼大肉、各种甜点等,也会造成体内糖分、脂肪等含量过高而引发糖尿病。第三、中、老年人群。年龄超过40岁的人体内胰岛素受体可能会发生老化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因此易引起糖尿病发生。第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曾有研究对2型糖尿病家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患糖尿病时,则儿女患病风险为4/10,但如若父母双方均有糖尿病时,则儿女患病风险上升至7/10,这既可能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联,也可能与共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联。另外,超重肥胖人群、有妊娠糖尿病病史人群、有高血脂及心血管等疾病人群、因用糖皮质激素得过一过性糖尿病人群、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人群以及黑种人等,也是糖尿病疾病易患人群。

本期答主:王灿,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5年发布的第7版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4.1亿,而中国糖尿病人数位居首位,约有1.1亿人。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后期会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失明、脚溃烂而截肢等。目前糖尿病不能根治,只能用药物一直维持,对个人和社会都是非常大的经济负担!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呢?

1、胖子

有研究表面,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BMI指数超过24 kg/m2(超重),甚至超过28 kg/m2(肥胖)、典型的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肥胖程度越重,时间越长,越容易得糖尿病。同时,肥胖的人也容易高血压高血脂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保持良好的体型,不止是为了外貌好看,更重要是为了身体的健康。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研究表面,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并且糖尿病发生的年龄一般也早于正常人。其中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生活中更应该注重从锻炼、饮食各方面预防糖尿病。

3、缺乏体力活动的人

运动可以消耗热量、脂肪,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那些缺乏运动的人是糖尿病“瞄准”的对象。

4、有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人

暴饮暴食或经常摄入高热量食物,生活作息又不规律的人,易导致肥胖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增加糖尿病发生的概率。

5、疾病和生活压力大的人

疾病和生活压力大的人精神容易紧张,身体较差,平时运动量往往又少,热量消耗少,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各种脏器又开始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容易患糖尿病。

6、烟枪

疾病和生活压力大的人精神容易紧张,身体较差,平时运动量往往又少,热量消耗少,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各种脏器又开始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容易患糖尿病。

7、某些孕妇

(1)年龄超过30岁的高龄孕妇。

(2)肥胖,妊娠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营养,进食过多,活动过少,体重增加太多的孕妇。

(3)直系亲属中已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妇。

(4)以往妊娠时曾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孕妇。

(5)生育过巨大胎儿(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


华络健康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糖尿病叫做富贵病。这是一种经济条件好、社会地位高的人才容易得的病。但其实事实相反,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穷病”。收入条件低,社会地位低的人很容易患糖尿病。

据数据研究表明,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那些受教育高的,经济水平好的一般患病率不高。这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程度高,更注重对自己健康的管理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会规律的健身,对疾病的了解相对较多,也会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相比较下,社会地位较低,接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容易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恰巧是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由于经济条件不高,大多数人身体不适不会及时的看病治疗,病情会不好控制。

我国现在是当之无愧的糖尿病大国,没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家庭中患糖尿病的再患病的几率就很大。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患糖尿病的患病率是不同的。虽然现在城市的患病率仍然比农村的高一点,但是农村的患病患病率正以快速的速度增长。而且一些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城乡患病率差别已经不大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与教育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一些农村或是小城市的人,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对于疾病的教育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有的人甚至没有预防疾病的认知,认为人要潇洒生活,不要瞻前顾后,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而不是规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

什么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久坐不动,长期吸烟、饮酒,缺乏锻炼,吃一些高脂肪高油脂食物是不健康的。还有一部分人偶尔血糖超标不重视,认为少吃两口饭就可以了,其实这是在给糖尿病发展壮大的机会!

古人说:“治未病”。药物治疗只是小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是大招。如果关于糖尿病的教育能够普及,患病率会大大减低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http://m.baikemy.com/


百科名医


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是不是生活好的就容易找上身来哪?生活贫困的人就少些哪,这话不无它的道理。

过去生活困难时,吃顿大米饭吃个白面馒头像过年是的,吃顿肉乐的找不着北,所以哪个时候糖尿病根本就没听说过也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人的身体都挺健康的。

现在好了,生活提高了,大米.白面.鸡.鸭.鱼.肉随便吃,不但不健康了各种疑难杂症病还多了起来。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患有糖尿病人数达干万,在临近糖尿病边缘的人更多。

问其原因,没有正确的达案,不过有下例生活习惯的人要注意了,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爆饮爆食的.精神压力大的.性格内向的.长期失眠的.肥胖的.喝大洒一天抽二包以上香烟的.工作压力大的,高度紧张的.经常上夜班的.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等等。

现代医学技术还沒找到糖尿病的病因,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经常运动的人.生活有规律的人.少餐.少油.少肉的人患糖尿病的机率会少这是事实。



罗英华752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而中国糖尿病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因此,糖尿病成为了人们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之一。目前糖尿病不能根治,只能用药物一直维持,因此对于糖尿病我们要防患于未然,那么,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或者说是糖尿病易感体质呢?

<strong>一、肥胖的人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BMI指数超过24 kg/m2(超重),甚至超过28 kg/m2(肥胖)、典型的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肥胖程度越重,时间越长,越容易得糖尿病。

同时,肥胖的人也容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等。所以我们应该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保持良好的体型,不止是为了外貌好看,更重要是为了身体的健康。

二、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并且糖尿病发生的年龄一般也早于正常人。其中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生活中更应该注重从锻炼、饮食各方面预防糖尿病。

三、缺乏体力活动的人

运动可以消耗热量、脂肪,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那些缺乏运动的人是糖尿病“瞄准”的对象。

四、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人

暴饮暴食或经常摄入高热量食物,生活作息又不规律的人,易导致肥胖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增加糖尿病发生的概率。

五、疾病和生活压力大的人

疾病和生活压力大的人精神容易紧张,身体较差,平时运动量往往又少,热量消耗少,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各种脏器又开始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容易患糖尿病。

六、吸烟者

疾病和生活压力大的人精神容易紧张,身体较差,平时运动量往往又少,热量消耗少,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体各种脏器又开始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容易患糖尿病。

七、孕妇<strong>

1.年龄超过30岁的高龄孕妇。

2.肥胖,妊娠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营养,进食过多,活动过少,体重增加太多的孕妇。

3.直系亲属中已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妇。

4.以往妊娠时曾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孕妇。

5.生育过巨大胎儿(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

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需要综合饮食、运动,作息这三方面来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尤其是饮食,是否健康合理,直接影响到糖尿病的有效预防。所以,日常不妨做好下面这些工作,让自己远离糖尿病。

1.防止和纠正肥胖。

2.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3.饮食均衡合理。

4.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

5.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6.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

7.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

8.劳逸结合,心情愉悦。

9.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查体,除常规空腹血糖外,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类疾病。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越来越大众化、年轻化。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呢?“问上医”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有以下生活习惯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1.饮食不规律:饮食习惯不规律极易导致肥胖,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突然摄入过多高能量食物,远远超出了肝脏和胰岛素的负荷能力,会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使得多余的能量无法及时代谢,久而久之会因能量过剩而患上2型糖尿病。

2.喜欢喝奶茶、碳酸饮料:奶茶中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碳酸饮料中糖分含量极高,长期喝奶茶或碳酸饮料会变胖,使得体内能量堆积过多,还可能加重胰腺的工作负担,出现胰腺功能受损,从而提升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3.缺乏运动:运动量不足,容易导致肥胖,而且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然后很多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包括糖尿病。

4.精神压力大:目前的年轻一代面领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80、90后,如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等。这些“高压族”压力过大却长期得不到排解,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利用不充分,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5.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有的人经常熬夜,这种不规律的作息,特别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从而影响血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除了以上生活习惯外,以下几类人也容易患糖尿病: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及兄弟姐妹)。

  2.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慢慢老化,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3.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4. 患有脂肪肝的人。肥胖的人多并发脂肪肝,在脂肪肝人群中糖尿病发生率约为46%。

  5.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使得体重上可能没有突出改变,但已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6. 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的女性。

  7. 吸烟的人。

  8. 长期接受抗精神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人群。


该如何预防患糖尿病?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必要的话可以定期检测血糖,及早发现血糖异常情况。

  2. 坚持运动: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3. 及时调节和排解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

  4. 怀孕期间要做到营养均衡最重要,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还要注意检测血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避免胎儿过大,导致分娩时困难。


  5.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要遵医嘱治疗和用药,定期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治疗和用药是否合适。

  6. 保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长期熬夜极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晚上睡觉前尽量远离电子产品,给自己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睡眠环境。

  7. 吸烟的人应该戒烟。

  8. 坚持常规体检,至少一年保证一次体检,尤其是身体感到不适时。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是否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潜在疾病。




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因素的人士容易得糖尿病(高危人群):

1⃣不可控因素

①年龄≥40岁。

②遗传。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2⃣不良生活方式

包括静坐生活方式,饮食无节制者,生活不规律。

一方面,静坐生活方式为以坐为主的娱乐或工作学习等,加上饮食无节制,生活不规律,本身极易引起肥胖等代谢功能紊乱的疾病,影响糖的代谢,同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增加发病概率;另一方面,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静坐不运动的人群从中不能获利。这是现在人诱发糖尿病的常见原因。

3⃣疾病因素

①糖尿病前期;

② 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

③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肥胖程度越强,时间越长,越容易患糖尿病。而减重有助于降血糖,也有助于降血压、血脂,这种治疗作用为众多指南所强调,如《糖尿病防治指南》、《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脂防治指南》和《脂肪肝防治指南》等。

④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⑤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⑦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⑨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上述各项中,糖尿病前期人群及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


所以,要认识到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鉴别自己是否是高危人群,及早干预调整,预防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

首先要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因为生活饮食方式目前对糖尿病的发病及进展都有重要促进作用,所以需要综合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均衡,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酒,心情平和。如肥胖或超重,应积极减重。

最后,同时关注血压血脂,对出现妊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时,积极治疗,调整生活饮食,避免或推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贺力,四川省民政康复医院主管护师,临床营养师,高级技能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四川省营养学会会员,王兴国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学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