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當時肯回江東,東山再起,那麼劉邦還能當上皇帝嗎?

V客坎坷路LOL啦


項羽失敗是失敗在他的性格上,他生性多疑,在遇到大是大非的時候,他更多的是靠著自己的知覺,或者對親人的相信做決定。

你看鴻門宴之前,是項伯走漏了消息,讓劉邦逃過了一劫,而對於這件事,項羽竟然沒有追究項伯的責任,而是接受他的意見,讓劉邦來道歉。


還有在鴻門宴上,范增數次提醒項羽殺了劉邦,以絕後患。但是,項羽對於范增的提示竟然是嗤之以鼻。還有超級混蛋的項伯在項莊武劍的時候,竟然甘願充當劉邦的羽翼。你說這樣的叔侄二人,一點政治頭腦都沒有,怎麼可能取得天下。

因為項羽的仁慈,他不忍對劉邦痛下殺手,所以,即使再給項羽多少次機會,他都不會得到天下的。可以說皇帝始終還是劉邦的。


劉邦雖然是個混混出身,但是,人家懂得管理團隊,能夠做到人盡其才。再加上劉邦的胸襟無人能比,他對有才能的人,都能做到信任。不像項羽,唯親是用。

我們不說別的,單從兩人的性格上來說,劉邦已經贏了。

項羽若是管理一個項目,當個經理應該是無可挑剔的,但是,讓他去當集團的董事長,去調和各方面的矛盾,這就有點為難他了。

你看他的手下文職裡就是一個大才范增,他還不聽范增的,最後竟然猜測范增是劉邦的臥底,范增那個氣呀,老子不伺候你了行嗎?

就這樣範增離開了項羽,反過來看劉邦,張良,蕭何,陳平……要多少謀臣就有多少。這樣的劉邦和項羽對決,項羽若是不輸,才會沒有天理。

總之,再給項羽多少次機會,他都是贏不了劉邦的,因為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格局,他的格局決定了他的高度。像項羽這樣的人,是當不了皇帝做不成大事的。


史學達人


雖然說歷史不能假設,因為有無數種可能,但對於這個問題,我還真認為項羽沒多大希望。

首先,項羽已經是單槍匹馬了,一起出生入死的將領謀士死的死,降的降。雖然說江東是他發家的地方,但是很難說江東官民對他有多麼深厚的感情。沒有一套自己的親信班子,其實很難駕馭得住這些地方豪強。

其次,江東地區比中原要落後很多,不具備割據的實力。雖然從三國開始陸續有六朝定都江東,但這是秦漢以來一直對南方開發的結果,而且也形成了南方的統一。而項羽退守的江東,實際上只有長江以南的一部分。

再次,劉邦對項羽已經進行了戰略包抄,不但英布、吳芮這些諸侯投降了劉邦,甚至連浙江、福建一帶的越族也被劉邦所拉攏。即使項羽退守江東,也面臨被三面包圍的局面。之後吳王劉濞逃到越地,也是被越人所殺,不如項羽死得壯烈。

總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更多是詩人以詠史來喻今,而並不能說明項羽過江東就能東山再起。


林屋公子




項羽即便再回江東,也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被消滅,國家最終統一,劉邦稱帝。

因為劉邦不是一個好懶貪閒,只圖享樂的人,雖然還帶點市井無賴習氣,但實際上他是胸懷抱負、有著凌雲壯志的人。從他的那首古風“大風歌”就可以看出他的胸懷抱負和遠大志向。而且劉邦睚眥必報,對項羽這麼一個敵人是絕對不會放任其坐大成心頭之患的。

他當初偏居於蜀地一隅,也沒有閒著,而且就憑這麼一塊當時所謂的窮山惡水之地,硬是大出天下,戰敗了項羽的遼闊疆土和勇猛無匹。

即便項羽回到江東,韓信對他的追擊圍剿並不會停下來,天下人心思歸、謀求統一。項羽的行為習慣意識也就是文化屬性是改變不了的,在這個前提下,僅僅憑著自己的匹夫之勇,遇上韓信這種任何戰事都仔細設計、套之以兵法的軍事天才,就如同重拳打棉絮,有力無處使。

而且劉邦所獲取的地盤、物力、人力、軍隊規模,都遠遠超過項羽的江東之地,已經從當時力量對比的弱小一方壯大到了具有壓倒性優勢,在劉邦謀求統一,又有張良、蕭何、韓信這樣的治國安邦打仗的高手們輔佐下,拿下項羽的江東不過是小菜一碟。


明德山人6998


即使回到江東也是死路一條,一山不容二虎,項羽知道天下只有自己有能力與劉邦相抗衡,劉邦是一定不會放過項羽的而自己回去只會再給江東父老帶去戰爭和死亡,項羽自視有貴族血統祖父項燕更是英勇戰死勢要對抗暴秦,死前立下亡秦必楚的詛咒,所以項羽從開始的目的就是推翻暴秦而不是取而代之,攻破咸陽之後項羽還是要還都彭城,項羽始終只有王者之心,而沒有皇者之心,沒有建立一個帝國的志向。

項羽確實是戰神,但每打下一個地方都攻而不佔,分封十三路諸侯只會繼續讓天下大亂,而項羽生性弒殺,天下越亂項羽覺得自己越有用武之地,分封諸侯之後就是四處興兵討伐,讓戰爭繼續,秦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歷史必然,只有真正的強權加霸權強如秦始皇才能真正統一四分五裂的天下,而始皇已經制定好了帝國的概念加意識,也只有繼續繼承帝國理念才能真正統一天下,才能天下太平,這也是戰爭年代黎明百姓的希望,所以勝利的天平一步步的傾向於劉邦,最後劉邦統一天下,終漢之已成,成就了我們大漢民族,所以歷史沒有對錯只講成敗,更沒有如果!





穆易935


先搞清楚一個軍事問題,秦軍有四大精銳軍團,每個軍團二十萬人,有三個軍團駐守在邊界,只有一個軍團在後期才參與圍剿叛軍,而且這支軍團也沒打敗仗,是迫於局勢,畏懼朝廷處罰,該軍團最後是投降不是戰敗,這問題很關鍵,秦朝初期平叛,出動不是正規軍,而是二十萬奴隸和罪犯,就這些奴隸就打得劉邦節節敗退,知道劉邦雜牌軍有多菜了吧,項羽軍把秦軍的奴隸軍打得節節敗退,百戰百勝,項羽軍戰力達到正規軍,項羽正規軍跟秦軍精銳軍團開戰,項羽軍數十萬,秦軍精銳軍團才二十萬,打得不分勝負,最終是精銳軍團擔心秦朝處罰,軍團投降了項羽,最終是秦主投降,但被項羽殺了,秦國作為軍事帝國,軍制非常嚴厲,駐守大秦邊界三大精銳軍團無秦主詔令不敢揮軍回朝,秦主一死,秦朝滅亡了,三大精銳舊秦軍團揮軍回朝為秦主復仇,劉邦詔安立誓為秦主復仇,三大舊秦精銳軍團認劉邦為主,一曲十面埋伏,三大秦軍軍團從三面合圍,項羽如何能敵舊秦百戰精銳軍團,而且還是三大軍團合計六十萬精銳,百般突圍都失敗而終,跟隨項羽經歷百戰正規軍也被屠殺一空,就算項羽能回江東,又如何能抵擋舊秦三大精銳軍團,項羽最終自殺,是沒臉見江東父老嗎?顯然不是,項羽最精銳正規軍都被輕易屠殺一空,世上還有什麼軍隊能敵憤怒的三大秦軍精銳軍團,這可是勢如破竹一統六國的精銳軍團,項羽才會最終自殺以謝天下! 秦朝的閃電滅亡其實是一場意外,最初不重視,用奴隸兵就能差一點就平定叛亂了,最後奴隸兵失敗了,慌亂中命令精銳軍團出擊平叛,但是叛軍勢力已經變很大了,精銳軍團才二十萬軍隊,對戰數量龐大叛軍依舊不露敗績,秦朝不給糧草還規定軍團平叛期限,最終精銳軍團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平叛害怕收到秦朝的處罰而選擇了投降,結果導致秦國快速滅亡,秦主選擇投降也沒詔令駐守大秦邊界的三大軍團回朝救援,這就是千古迷案了,更奇怪的是,秦主最後還被項羽殺了... 😂😂😂


春哥diao


這個就只能靠猜測了,我們就隨便說說吧。

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在垓下展開了最後決戰。項羽平生最大的勁敵韓信在此設下十面埋伏,使項羽遭遇平生第一大敗也是最後的大敗!突破重圍到烏江邊上時,身邊已經沒有人了,只剩單人單騎,烏江亭長勸他回江東,重新整編隊伍,江東還有十幾萬子弟兵。項羽說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逐拔劍自刎,一代豪傑殞命!


我們來評估一下,如果項羽過了江,還能否重整旗鼓。個人認為,絕無可能!

一、當時已不是秦末的群雄四起的時候了,只剩劉邦和項羽,一方徹底敗了,還能有機會東山再起?

二、江東父老還有多少人會繼續跟隨項羽?還能收拾起多少部隊?就算全上戰場,也就是十幾萬人,還都是未經訓練的新兵,怎麼跟劉邦打?

三、最重要的因素,項羽還有誰能幫他?劉邦身邊都有什麼人,張良、蕭何、韓信、陳平、曹參、樊噲、英布、彭越……這麼一套超豪華陣容,我想不出中國歷史上有幾個人能對抗!劉邦的個人能力跟項羽差的遠了,但劉邦會用人!

所以,可以斷定,不管項羽過不過江,劉邦的皇位不可撼動!


紅黑聖西羅


項羽戰敗後,在烏江自刎,多麼悲慘的畫面,霸王別姬的故事流傳後世。

那麼為什麼項羽兵敗後不肯過烏江?是無言見江東父老,還是另有隱情?

項羽起兵滅秦的主力軍,從根本意義上已經損失殆盡。那些曾經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大將也多數戰死悲從引起,讓人感慨。

另外,就算過了烏江,還能重新組織新的軍隊打敗漢軍嗎?已經不可能了,追兵時刻都在,連容身之處都沒有,何談軍隊!

就算擺脫了漢軍的追擊,重新組織起軍隊,能是漢軍的對手嗎?要知道,韓信橫空出世後,對項羽的打擊太大,龍且戰死,主力部隊被滅,讓項羽著實感到了危機。

雖然項羽勇猛,但已經無力迴天,可以說,只要有韓信在,項羽就沒有機會。

真是天意弄人,就在劉邦消滅各路諸侯,韓信也被呂后所滅。

沒了韓信,劉邦在對抗匈奴時大敗,大漢江山差點又要易主。

(如果)項羽真的過了烏江,後面的情景也很難說,但沒有如果。

可以說,韓信不出,劉邦必敗,霸王將所向無敵,時也命也!可悲可嘆!

正所謂楚河漢界時,就是項羽走向陌路的開始。


飄飄e族


其實歷史已經給了項羽很多機會,只是他都沒有把握住罷了,比如在鴻門宴之後,項羽已經是得到了天下的,但是這個人缺乏政治才能,又實行了周朝分封列國的老一套,所以造成天下重新大亂,如果他實行秦朝的郡縣制,情況很可能不一樣。而且那個時候的中國政治經濟皆以三秦之地為主,他卻舍關中而就彭城,給了劉邦等眾多諸侯以翻盤的機會。

劉邦入關中佔有三秦之地,之後和項羽打起了拉鋸戰,並且讓韓信進行了戰略擴張,四年楚漢戰爭下來,劉邦在實力上已經遠勝項羽,接著劉邦在張良等人的建議下匯合天下諸侯的兵力,在韓信的領導下,給項羽以致命一擊,於是項羽在垓下之戰中徹底戰敗,跑到烏江邊上的時候只剩下了幾百人,烏江亭長聽說後,划著一艘小船來接項羽,但是這種小船上只能坐幾個人,項羽想起當年帶著8000江東子弟兵爭奪天下,如今卻慘淡而歸,哪裡有臉再見江東父老?然而天下之大,卻已經沒有項羽的容身之地,所以他只得自刎於烏江岸邊。


一直有很多人為項羽自刎於烏江而可惜,但其實他不自殺又能做些什麼呢?他過了烏江就能東山再起嗎?根本沒有可能性。要知道劉邦的大軍正在後面追著呢,即便項羽過了烏江,又能怎樣?項羽不死,劉邦的軍隊怎麼會善罷甘休?所以,只要項羽過了烏江,劉邦的軍隊也一定會渡過烏江去追殺,不會等項羽在江東重新集結起軍隊,只要找不到項羽,劉邦的軍隊是不會停止的,所以這樣一來,反倒會把江東鬧得雞犬不寧,項羽反倒什麼事也做不了,什麼時候捉到他,什麼時候停止。這和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尋找建文帝朱允文是一個道理,為了找到朱允文,明成祖派鄭和下七下西洋,恨不得把地球翻個遍,也要把建文帝找出來。

我們再退一步說,假使項羽逃過了漢軍的追捕,在江東重新集結起了部隊,準備東山再起,然而他真能東山再起嗎?這個時候的天下基本已經是劉邦的了,而且劉邦還有韓信這樣戰神級的軍事家,僅僅依靠江東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劉邦抗衡,何況劉邦,還有張良,蕭何,陳平,周勃這樣的文臣武將,哪一方面項羽都沒法去比,所以歷史即便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也一樣是一敗塗地,所以他過了江東也不會東山再起,連隱姓埋名做個老百姓都是很難的。


超能博士


烏江自刎之前,其實項羽就敗局已定了。項羽也是一代梟雄,作為西楚霸王,他豈能不想他日東山再起?如果說他能過了江東,他也不會再有資本去與劉邦對峙。因為在江東,他已經沒有什麼戰力了。

假設項羽坐船過江,那麼到了岸上,且不說他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江東八千兵力早已戰死沙場,而劉邦之所以能一次次東山再起,是因為還有老本。況且,劉邦有韓信幫忙,項羽過去就只有受辱的份了吧。



所以,如果項羽過去想要招兵買馬,一沒資金,二來不及。即使劉邦是在後面追項羽,他也肯定早就在對岸埋伏好了人馬,甚至江上早就有攔截的戰船了。項羽過去以後,可能一上岸就被逮捕,還會被嘲諷一番。如果逮不住項羽,劉邦得把江東翻三圈。


所以項羽最好的結局就是,安安穩穩的僥倖過了江,然後找個沒人的地方躲起來,和虞姬一起過小人物的隱居生活,從此不問世事。但是,以項羽的性格,絕對不會過那樣的生活。


歷史密探


不到窮途末路,誰又會輕言自刎?當初項羽自刎於烏江,本身便說明他已徹底失敗,並且毫無東山再起的資本。所以說,項羽回江東的假設根本不存在,更談不上東山再起和劉邦再次爭奪天下了。

項羽同劉邦,應該說是秦末大起義中兩支優秀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人,分別代表了貴族和平民,在其與眾多武裝的共同努力下,推翻了暴秦的統治。然而,起義勝利之初,項羽的實力最為強勁,因而才撕毀了“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的誓約,並以“諸侯王”的姿態進行了大肆分封。

劉邦雖然心中不服,但也只能暫時屈從於這位楚霸王的安排。而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很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進軍三秦,開始了與項羽間的鬥爭。在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中,項羽的優勢逐漸消耗殆盡,並且失去了民心,各路諸侯也開始轉入劉邦陣營。所以說,楚漢之爭的過程,可以用項羽的逐步失敗和劉邦的逐漸勝利來概括。

在文學作品中,歷代騷客文人多對西楚霸王之死抱有惋惜之情,因而創作出了類似“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名篇。然而,歷史上的項羽,早已是四面楚歌,完全沒有了與劉邦繼續抗衡的資本,但也不要忘了,尚有“江東子弟今尤在,肯為君王捲土來?”客觀評判。

所以說,項羽當時已經不可能退守江東,並且早已喪失了民心,根本不可能東山再起,更談不上阻擋劉邦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