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重點是什麼?

一滴淚丶忘卻一切


個人觀點來談談吧

0-6個月,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睡眠。個人的經歷就是新生寶寶自己睡眠不太好,需要媽媽幫忙睡眠,可是家人的新鮮感哪裡能容下,誰也想趁著醒著多玩會,於是寶寶總是間歇性哭鬧得厲害。為此採取了直接抱娃回房關門的政策,強行保證娃的睡眠,果然哭鬧很少,體重也增加的快了

六個月到一歲,各種感知世界的機會,吃吃手,手抓輔食感受實物的狀態,手腳玩玩具感受顏色形狀,多多去探索各種好奇的世界

一歲到兩歲以後就是語言和走路了,無論遇到什麼都要跟娃交流,一百次各種各樣的重複之後,娃嘴巴里面出來的詞語會讓你驚喜的。肢體上的運動也要跟上來,爬也好走也好,充分尊重娃的意思,好的運動也會讓大腦發育得更快更好

叛逆的兩歲寶寶就開始有自己的小思想,有各種對著幹的意思,有時候你會生氣她們不按套路出牌的樣子,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去理解娃的小思想是啥,她們行動的初衷和你想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三歲以後就知識的索求就比較多了,要多多準備一些簡短易懂的知識讓娃去了解,這個時候就可以充分發掘娃的興趣是啥了,針對興趣,加深印象,深入瞭解,培養娃的專注力,娃自己也會更有保持興趣的樂趣

小學之後童年似乎就沒有那麼美好了,雖然課業不算太重,可以角色突然轉變成正式的小學生還是難免有些困難的,這個階段在陪伴的同時最好多注重自信心的培養,擁有自信心的孩子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方面,都會獲得順風順水的效果的。抓住學業根基的同時也可以適當拓寬一下知識面,課外讀物一定要佔學習生活中很大的比例

初中壓力開始有些大,心理疏導就該上線了,尤其是青春期的到來,沒有一個合理的疏通方式很容易讓這個青春期過的很艱難,家長和老師不妨多多的關注孩子的心理層面

高中的自律自控就不用多講了,必須給予最高級別的重視,高考的獨木橋能不能過,這個武器可以說是致命的,能掌握好這個似乎就可以看到好成績在向娃招手了

大學就不再聊了,比較自由的國度,希望新鮮血液們不斷的碰撞出新的火花,用新的思想去改變世界吧


藍度9


“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這是我對孩子三個階段學習的規劃,也是我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工作十幾年,在眾多優秀的學生身上總結出來的經驗!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一、小學時候,習慣比成績重要!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小學,尤其是低年級時,孩子成績很好,經常考雙百,父母常常引以為豪,但是孩子回家後,就迷戀網絡遊戲或者手機遊戲,父母沒有任何警惕,之後,孩子成績慢慢就下降了,很多孩子最後連高中也考不上。

這是為什麼?因為父母只是盯著成績,而忽略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低年級學習的內容非常簡單,都是一些重複的內容,即便孩子的習慣不是很好,但是在多次重複後,一般到最後都能考出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習慣不好,這種學生缺乏後勁,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提升,成績自然會下降。

小學階段的習慣包括:課前預習習慣、課前準備習慣、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記作業的習慣、及時完成作業和檢查的習慣、自己收拾書桌和書包等學習和生活習慣。

小學生如同一張白紙,可塑性非常強,發現不好的學習習慣,要及時糾正,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你會發現,孩子越大,你越省心。

二、初中時候,態度比成績更重要!

初中學習的內容和難度增加,很多學生因為不太適應而掉隊,但是,據我觀察,更多的學生在初中掉隊是因為學習態度的問題。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初三一模考試之後,成績一般,考我們這所重點高中根本沒有希望,父母並沒有放棄,讓我去給談談,看看能不能激勵一下。

在我去和孩子談了之後,發現孩子對我們學校非常感興趣,而且對我帶給她的校園文學報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對自己的成績沒有信心,所以學習勁頭不足。經過這次談話,孩子轉變了態度,每天晚上都學到十二點甚至以後,就這樣經過3個月的努力,她竟然奇蹟般地考上了。

其實,初中的課程雖然難,但是還是以基礎為主,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答案都在教材中,只要你把這些教材背好,吃透,短時間內考出好成績不是沒有希望。所以,初中更要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

初中影響孩子學習態度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父母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學校因素: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一個學習環境好的學習或班級,孩子一般都會有更好的學習態度;朋友因素:這個因素之所以拿出來,是因為交友對初中生的學習影響特別大,所以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防止孩子交友不慎而產生的嚴重後果。

三、高中階段,能力最重要!

初中優秀的學霸,到了高中為何變成了“學渣”?這是因為高中課程的內容,不只是“是什麼”的問題,更多解決的是“是什麼”、“怎麼樣”的問題,所以對學習的要求更高,那些“死學習”的學生,在高中就有可能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結果,這種學生,以私立初中畢業的學生居多。

在高中,學習必須得努力,但是隻有努力是不行的,就如同下面的這位粉刷匠一樣,找不準方向的努力,只會讓你“越努力,越窘迫”。

其次就是要按照規律辦事,學習不能只單純憑藉著熱氣,不能按照學習規律來學習,你的努力就是假努力、偽勤奮。

比如,很多學生的教材背得很熟,但是考試老是考不好,這在高中階段是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原因可能是你只是背了,但是沒有理解,所以當這個知識點以一個新形式出現時,你就蒙圈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你記住了,但是很快就忘了,這是由於你沒有抓住時間節點,及時複習,所以只是暫時的記住了。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你雖然記住了,但是不會運用。高中考試,考得是能力和素養,如果你不會審題,即便知識掌握得再好,也不會考好。比如這道題明明是讓你根據材料分析某個事件的原因,你把你背得滾瓜爛熟的原因寫上,可能一分也不得。

高中的能力包括:學習自主能力、行為自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作為家長,要著眼於長遠的發展,不能只盯著孩子的分數去評價孩子,按照這樣的思路培養的孩子,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孩子!


贏在高三


按照年齡劃分,孩子的成長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0-3,這階段屬於嬰兒階段,思維功能還不夠發達,這一階段主要發展孩子的肢體功能,平時跟孩子多互動,撫摸,握手都可以。各種簡單的生活習慣可以開始培養了。

4-6,這一階段屬於幼兒階段,思維開始萌發了,但是依舊處於具體思維,通過實物來教孩子數數。這一階段語言功能發育比較快,漢語,英語,可以並行教育。一些行為規範可以在這個階段培養,自立能力也從這裡開始培養。

7-9,現在是小學前期,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能夠熟練掌握簡單的運算,注意幫助孩子打牢基礎。這裡,加強版的行為規範和自力更生要教給孩子,讓他們遵守公共規則以及基本法律,自己收拾東西,自己上學。

10-12,這屬於小學後期了,抽象思維開始發展,從這裡會出現學業以及其他辦事能力上的差距。如果自家孩子在這個階段不夠優秀,家長們要特別當心了。從小事上教給孩子

一些做事的細則,並嚴格要求孩子按照細則做事。你會發現,生活做好了,成績上去了,很神奇。

13-15 ,初中階段,青春期的前半場,學業上突如其來的壓力,學習環境的改變,對人生困惑的萌芽,把一批孩子打得措手不及,以前優秀孩子不再優秀,以前平庸的孩子開始叛逆,父母的噩夢從這裡開始。這一階段,自律教育的加強期,學習的習慣和做事方法,以及孩子的品質,就在這裡開始發揮出分水嶺的作用。除了給孩子自律,還要給孩子自信,很明顯的尊重和自由。如果孩子初中階段和父母和平共處,那麼以後的人生將會是開掛的n次方。

16-18,高中階段,給孩子自信和希望,因為高中是一個拼智商的階段,很多孩子很勤奮,學習依舊沒有起色,家長們要隨時打氣。適當給孩子一些希望,畫張不是特別大的餅也可以。讓他們憧憬一下大學的美好,這或許就是一份動力。

寫了這麼幾個階段,是不是發現缺了點什麼?

那我在這裡要做說明,孩子個人品質的培養,比如自律,毅力,以及個人道德培養,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情懷,社會愛心,個人見識,樹立遠大抱負,人文情懷等等要從娃娃抓起並且貫穿教育的始終。

生而為人,教而做人,行而立人!

這只是對一般家庭而言,如果你們家孩子生下來就擁有飛機,遊艇,吃幾萬甚至幾十萬一瓶的魚子醬像我們吃辣條一樣輕鬆,那就另當別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