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幣”將挑戰現有貨幣結算體系?

日前,摩根大通準備發行“摩根大通幣”的消息,引發業界普遍關注。作為一家金融機構,摩根大通私自發行數字貨幣具有哪些實際價值和意義?美國為什麼會允許私有銀行發幣,而不是強制由美聯儲統一發行數字貨幣?“摩根大通幣”的發行是否會改變美國銀行業生態?“摩根大通幣”的發行,對於我國數字貨幣研究具有哪些參考價值?

對此,《OBT商業科技觀察》記者邀請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顧雷博士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歡迎業內人士一起參與討論。

“摩根大通幣”將挑戰現有貨幣結算體系?

顧雷,法學博士,金融學博士後,高級經濟師,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國際破產協會中國破產重整聯盟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主要研究互聯網金融、破產重組、普惠金融監管以及證券市場違規犯罪問題。

針對“摩根大通幣”相關問題,《OBT商業科技觀察》對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顧雷博士進行訪談,內容精編如下。

“摩根大通幣”可實時結算、降低交易成本

OBT記者:最近,摩根大通為客戶間即時結算業務創立了一種新的代幣——“摩根大通幣”(JPM Coin),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啟動。為此,引發金融界普遍關注,您認為發行數字貨幣對摩根大通究竟有哪些實際價值?

顧雷:2019年2月14日,摩根大通宣佈推出用於支付的數字硬幣——“摩根大通幣”(JPM Coin),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機構賬戶之間的即時轉賬支付。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摩根大通發行的數字貨幣與個人無關,與比特幣也有所不同,只有經過監管審查的摩根大通大型機構客戶才能使用。“摩根大通幣”如果發現成功,對摩根金融服務競爭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至少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由於金融機構有交易時限,且各國使用不同的系統,有時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來進行國際結算,而使用“摩根大通幣”可以在一天中任何時間段進行國際結算,大大縮短了結算時間和交易成本。花旗銀行首席技術官阿米特.瓦爾瑪(Amit·Varma)曾公開表示,使用數字貨幣後,預計供應鏈管理成本將減少70%至80%。

2、證券交易實現即時結算,有利於股票清算交割。2018年4月,摩根大通在區塊鏈平臺上,機構投資者使用“摩根大通幣”購買加拿大國民銀行發行的1.5億美元一年期浮動利率“揚基”存款憑證(CD),並獲得模擬發行成功。

3、從金融理論上看,銀行使用自己發行的數字貨幣,可以不受法幣價值貶值影響,互聯網技術還可以保證數字貨幣不被濫發,保證數字貨幣諸如“摩根大通幣”(JPM Coin)的發行量限定在一定數量內,保持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貨幣信譽”,促成了數字貨幣價格長期堅挺。

4、對密碼貨幣普及、國際金融體系革新和全球密碼經濟構建也具有重要意義。比如以摩根幣為結算貨幣的金融結算系統的形成,不僅對傳統貨幣結算體系帶來衝擊,也將對以國際結算為主要功能的密碼貨幣(如Ripple和小區塊BTC主鏈)帶來重大挑戰。

當然,“摩根大通幣”(JPM Coin)在市場中是否真能發揮貨幣作用,需要市場“沙箱”驗證,需要人文環境和法律環境支持,不是一蹴而就的。

“摩根大通幣”是否會改變美國銀行生態?

OBT記者:美國為什麼會允許私有銀行發幣,而不是強制由美聯儲統一發行數字貨幣?“摩根大通幣”發行是否會改變美國整個銀行業生態?曾經有觀點說,私有銀行發幣可以與央行法幣形成競爭,促使法幣不再濫發紙幣,幫助避免通貨膨脹和引發金融危機,您對此觀點有何看法?

顧雷:美國金融業是基於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起來的,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不會干涉太多私有銀行的市場化行為,因此,“摩根大通幣”(JPM Coin)發行計劃並沒有受到政府禁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比特幣可以由個人和機構持有,而“摩根大通幣”(JPM Coin)不能由個人投資者持有,只有摩根大通合作的大型機構客戶如銀行、公司等才能使用。

雖然JPM Coin是一種數字硬幣,每個“摩根大通幣”都可以兌換1 美元,價格幾乎沒有波動,但JPMCoin硬幣本身並不是錢,只代表在摩根大通指定賬戶中持有的美元數字硬幣,屬於穩定性貨幣,旨在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即時支付。

客戶將在銀行存入美元后被給予代幣JPM Coin,再將JPM Coin在區塊鏈上進行支付或安全購買之後,銀行會銷燬該代幣,並向客戶返還相應數量的美元。

顯然,在這個交易過程中,美元一直是穩定的,所以,“摩根大通幣”發行既不會造成美元價格波動,也不會改變整個美國銀行業生態,更不會引發美國政府最敏感的通貨膨脹。

OBT記者:當前世界有多少國家正在籌備發行數字貨幣?如果大多數國家都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對未來全球金融市場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顧雷:目前,世界上不少國家開始嘗試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初步統計了一下,主要集中在亞洲和北歐地區,超過十七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已發行或正在考慮發行法定數字貨幣。

在亞洲地區,韓國首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將發行S-coin加密貨幣,用於資助公共福利項目或補償私人承包商。泰國中央銀行早在2018年就宣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債券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銀行同業支付系統中去,並稱將推出茵他儂(Inthanon),旨在使用區塊鏈開發央行數字貨幣,改善銀行間泰銖清算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加強金融系統安全。印度儲備銀行(RBI)宣佈正在考慮發行自己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目前該銀行已成立一個跨部門小組,調查其CBDC的潛在流通優勢和發行可行性。伊朗正在由國家郵政銀行探討發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為基礎的首個數字貨幣。土耳其也準備開發由創建一種名為“土耳其幣(Turkcoin)”的國家控制、管理的“國家比特幣”。

在北歐地區,早在2017年8月,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就首次提出“estcoin”這一概念,積極推進發行國家數字貨幣estcoin計劃。瑞典央行近期透露將與IOTA合作推出國家數字貨幣e-Krona,計劃將e-Krona作為常規貨幣流通的數字貨幣,用於消費者、公司和政府機構之間的小額交易,預計將在2019年投入使用。

2017年10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俄羅斯將發行官方數字貨幣“Cryp to Ruble”。2018年01月,俄羅斯議會議員還正式提交了一份聯邦法修訂草案,建議推出國家層面的加密數字貨幣——“加密盧布”,進一步幫助俄羅斯政府增強經濟實力,以避免國際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目前該發行數字貨幣的計劃正在進行之中。

波蘭區塊鏈技術加速器(PATB)宣佈,旗下團隊之一正在開發波蘭國家數字貨幣“數字茲羅提”——dPLN,並考慮將其與茲羅提價值聯繫起來,而且不會使用分佈式賬本技術。

總之,這麼多國家中央銀行已發行或正在考慮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將對世界貨幣政策、全球金融穩定和各國商業模式至少產生兩大方面影響:

從貨幣使用角度看,數字貨幣分發更便利,存儲也將更安全,能免受中心化機構被攻擊的風險,公眾可享受快捷的支付和流通體驗。

從金融穩定角度看,數字貨幣不僅有利於中央銀行監控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存儲,對公益性資金流向也容易監控,更容易追查金融違法犯罪。

但是,不同國情決定了當前各國採取不同的法定數字貨幣發行方式,既不存在數字貨幣統一發行模式,也不存在數字貨幣必須成功的定數,依然有發行數字貨幣不成功的先例。委內瑞拉雖然是全球首個發行數字貨幣Petro的國家,主要為拯救國內複雜的經濟與政治局勢而設計,希望藉助區塊鏈技術尋求本國經濟與國際地位飛躍,但這個願望似乎沒有成功實現,實際流通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如果世界各國一哄而上,盲目爭搶發行數字貨幣。可以想見,市場效果不一定理想,反而可能擾亂各國原本穩定的金融市場秩序。

有鑑於此,我國央行目前並不急於發行數字貨幣,2017年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只是在理論層面研究數字貨幣發行、交易和對流通人民幣的影響問題。總體上看,在虛擬貨幣亂象頻出的今天,我國央行對數字貨幣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是明智之舉。

“摩根大通幣”對我國金融業的借鑑意義

OBT記者:“摩根大通幣”(JPM Coin)的發行對於我國金融業有無借鑑意義?我國金融機構是否能夠嘗試性地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

顧雷:“摩根大通幣”的價值影響還有待觀察,因為“摩根大通幣”(JPM Coin)目前只是一個原型,由於仍處於測試階段,還沒有向個人提供此服務,只是處在與摩根大通的少數大型機構客戶進行測試階段。

我國央行對此尚未正式表態,但對區塊鏈比特幣、Q幣等數字貨幣,我國央行早在2017年9月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正式定性區塊鏈ICO是未經批准非法融資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參與。顯然,目前在我國ICO是不合法的。

其次,在宣佈區塊鏈ICO是非法融資行為後,央行又把金融機構為虛擬貨幣提供交易、兌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也列為禁止項,這意味著金融機構的數字貨幣交易在我國也是不被允許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數字貨幣在我國都是排斥的,中央銀行正在研發一種叫DCEP的數字貨幣(DC即數字貨幣,EP指電子支付),雖然運用於實踐尚待時日,但DCEP似乎是連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間的一座橋樑,也是一個折衷化、試驗性和可期待的方案。

OBT記者:由此看來,除了中央銀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外,其他數字貨幣在我國並沒有太大前途。目前,我國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具有哪些意義?

顧雷:在當前金融體制下,中央銀行一直是法定貨幣的唯一發行者,因此,數字貨幣肯定也由中央銀行來發行,其流通和交易也都應當遵循傳統貨幣與數字貨幣一體化思路進行管理。這也就說,區塊鏈作為一項技術,在移動支付、可信可控雲計算、密碼算法、安全芯片等方面可以研究,但作為法定數字貨幣為時尚早。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使用區塊鏈加密技術的中心化數字貨幣試驗成為一種可能。

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中央銀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

第二,相較於傳統紙幣,法定數字貨幣可以全面蒐集傳統貨幣在交易過程中未能監測的信息,更好地度量商品與價值的關係,使交易效率與信任度得到提升,進一步提升支付清算效率。

第三,當前國際局勢動盪,黑客經常攻擊金融機構,採用傳統貨幣記賬難以全面防禦各地違法活動,而法定數字貨幣具有貨幣數字化的便捷性,特別是在防止洗錢、黑客攻擊、假鈔、偷逃稅款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甄別作用,有效保障貨幣資金安全。

第四,法定數字貨幣可以完整控制資金流向,方便央行統計貨幣創造過程,加強經濟活動監管,實現特定政策調控目的,真正實現經濟活動高度透明,讓逃稅、洗錢、貪汙等經濟犯罪活動無處遁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