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揭秘国产新能源厂商造车资质现状

在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和交付问题的背后,或许多数人忽略了关于汽车生产制造的"资质"问题,比如部分造车新势力为何不在获准名单中?而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为何还要申请新能源汽车牌照?这些关于新能源汽车"资质"问题,你需要知道这些。

起底揭秘国产新能源厂商造车资质现状

2015年,《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新建车企想要获得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需经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核准"。其顺序为:由发改委对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后交由工信部以相关规则进行考核,获取生产销售许可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建车企则拥有纯电动汽车生产的"双资质"。

起底揭秘国产新能源厂商造车资质现状

从国家角度来看,新建车企造车水平良莠不齐,无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到带头作用,甚至有些车企在获得"双资质"后迟迟不能生产交付,审批速度过快则会导致此类问题加剧,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所以对于新建车企而言,比"资质"更重要的是抢占时间窗口,尽快向市场推出产品。想要跨过"资质"审核,就必须寻求新的合作,于是部分造车新势力便在代工生产以及借壳上市方面另辟蹊径。例如蔚来汽车选择江淮,小鹏汽车选择海马。如此一来既可将量产车提上日程,也能规避繁杂的流程。

起底揭秘国产新能源厂商造车资质现状

其实工厂代工也只是短期内的解决办法,如果想保证产能和品控等问题,相比苦苦寻求高质量工厂代工,自建工厂就成了必然趋势,这也是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纷纷规划自建生产基地的原因。

起底揭秘国产新能源厂商造车资质现状

归根结底,其中所有的行为说到底都是资本运作,其中的门道可能只有资本家们和财经记者才看得明白。

但就放眼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产量早已远超需求产能不足始终是一个悬在所有企业头上的的大问题。而且只有产能上去了,企业的规模效应上来了,单车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用车环境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无法确保每个小区都允许车主安装充电桩、公共停车场的充电桩车位到底该不该允许燃油车停放?以及里程焦虑依然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放缓"资质"发放,客观上或许正是新能源汽车专注产品技术方面最好的发展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