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什麼是平臺?

簡單的說蘋果、亞馬遜、Google、阿里巴巴都是平臺級的公司。他們通過整合優勢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產生巨無霸平臺的根本。

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以Google為例,傳統的信息獲取都是通過報紙、門戶網站、廣播電視等,用戶等去接受信息,但是該信息如何發揮更大的價值是靠編輯等來識別重要性,然後通過廣播電視等傳播給用戶。

編輯是以一個專業的視角來審視內容,但是內容是否是用戶感興趣的,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Google不生產內容,也不會靠編輯來編排內容,而是把傳統的內容提供給用戶。通過用戶的檢索、點擊、閱讀時長等信息進行排序,使得有價值的信息更快的傳授給用戶。這對於用戶和內容價值本身都是雙贏的結果。

正是這些平臺的創造性的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才會在新興的商業模式面前顯得不堪一擊。Google擊敗了雅虎傳統的內容傳播模式。亞馬遜將沃爾瑪等傳統的零售商踩在腳下。蘋果的互聯網手機將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的手機公司拉下馬,這都是平臺級的公司。

為什麼要講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是平臺積極快速發展的關鍵。

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對於平臺來說,如何達到一個積極的良性循環是平臺快速增長的關鍵。經典的積極的網絡效應是來自於Uber公司的總裁大衛薩克斯。

這個是Uber初期寫到一個餐巾紙上的網絡效應的閉環圖,這張圖從最根本的角度闡述了Uber這家公司為什麼能快速取得成功(據說這張圖就把當時的公司未來估值定到了幾十億美金)。

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Uber是一家平臺級的公司,兩端鏈接的是司機和乘客。

為什麼說是一個良性的網絡效應?從乘客的角度來看,需要更快的能打到車,並且希望能支付更少的錢,這對於傳統的出租車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給錢還想坐車。從司機角度來看,希望能快速接單,少跑空車,賺更多的錢。

對於Uber來說就只要能把用戶的乘車需求更好的對接到司機端,同時能滿足司機的訴求,那這個公司就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說網絡效應是快速發展的關鍵呢?當用戶和司機的需求都能滿足時,就得看看快速發展下去是不是對雙方的利益都是越來越大的。當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時候,希望有更多的司機加入才能滿足這些需求,最關鍵的是覆蓋更多的地點,只有覆蓋了更多的地點才能讓司機更快的接單。當司機離著用戶越近的時候,才有可能更快的接單,當更快的接單之後,司機才能更少的跑空車,在打車費方面才能更低,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來用Uber打車,這樣又回到了原點。

所以從下面這個圖可以看出,相對於傳統的商業模式來看,當你能夠把整個產業鏈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實現共贏的思維,才是平臺快速增長的關鍵。

那麼對於百度信息流或者頭條來說它們的網絡效應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知道,從雅虎的門戶到Google百度的搜索再到現在的信息流,用戶獲取信息的模式一直在變化。

有人會問:雅虎的最初模式是編輯內容,Google不生產內容,但是現在的頭條、百度為什麼都走回了老路來生產內容呢?(頭條有頭條號,百度有百家號)

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那其實就得從內容的呈現形式來看了和商業模式來看。

雅虎是門戶網站的鼻祖,最初是通過編輯來編輯內容,用戶來瀏覽編輯篩選之後的內容,從內容總量和用戶量來看都處於小眾級別。

而Google提供的是搜索,搜索的場景強需求、長尾需求。搜索場景並不是高頻場景,但是目的性很強,就帶來了很強的商業轉化率。但是搜索最大的價值體現是精準,達到精準的背後是能夠抓到的內容足夠多,同時檢索的足夠快,相關性最夠強,才能達到這個階段。

現在過渡到了推薦場景,第一次大規模應用了用戶畫像的概念。用戶獲取內容又回到了高頻場景。高頻內容對於內容的時效性、相關性、資源獲取的類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讓用戶在平臺裡面持續不斷的來消費內容,那前提是有新的內容源源不斷的內容輸入進來。以目前Google和百度的搜索模式,其實很難達到這個需求(你可以試試高級搜索,都是限定的時間粒度是天級)。為了滿足目前的用戶高頻的需求,自己生產內容還是勢在必行的。從長久來看,自己生產內容的覆蓋度與全網的內容還是不在一個量級,未來的內容產業的發展必將還會產生更重量級的平臺,將內容創業變得更廣,內容創造的價值更大,可以拭目以待。

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回過頭來說信息流的網絡效應。作為信息流的產品來說,就是通過內容來創造價值。內容的兩端,一端是內容生產者,一端是內容消費者。如何讓兩者產生最大的價值,是平臺快速發展的關鍵。

對於信息流的用戶來說,更多的時候會為了打發時間同時獲取一些信息。用戶希望獲取到的信息是自己感興趣的,同時一些新鮮的新聞能夠快速知道,這樣用戶才會更長的時間,更高的頻度來打開APP,產生更多的內容消費的需求。

對於內容提供者來說,無非是兩個需求:品牌+收益。對於目前內容提供者來說,高品牌帶來的是高曝光,高曝光帶來的是更高的影響力。對於目前的信息流的商業模式來說,內容生產者是需要從收益的大盤子裡面分得一杯羹。作者想得到這兩個需求,就需要更多的去迎合用戶和粉絲,產生更多有價值有趣的內容。

當平臺拿到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之後才能覆蓋更多的用戶群體,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快、更有趣的資訊和內容,平臺的整個價值才能發揮的最大。

但是對於目前的信息流產品來說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就是,用戶需求不明確不透明。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可以看上面的Uber,雖然Uber作為平臺方,進行乘客和司機的調度工作,司機是可以看到乘客的地點、乘車路線,以及附近的司機情況等。這個信息能夠幫助司機去決策要不要接單,要不要選擇其他的地方接單。

目前的信息流推薦,作者是不知道用戶看了哪些信息?為什麼看這些信息?用戶想看哪些信息?用戶對於哪一類信息接收量過多?等等這些輔助內容生產的信息。而更多的是通過推薦系統的策略來去決定內容的去向與用戶內容的獲取,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變成作者的內容生產不是為了用戶的需求,而是為了推薦的策略是生產內容,就不符合平臺的網絡效應了,也不會產生更大的網絡價值。

下面就聊聊消極的網絡效應。

消極的網絡效應

平臺就是要解決網絡效應中的消極部分。從Uber的消極網絡來看,更多的乘客打車需求會帶來司機接乘客的時間變長,司機的增多會帶來空載的時間變長。這兩個都不利於平臺的發展。

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對於百度和頭條這樣信息流平臺,帶來的挑戰會更大。本身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就千變萬化,新增的需求同樣會帶來推薦的精準度會下降。另外引入更多的內容生產者或者機構,將會帶來更多的同質化內容,對於平臺的鑑別成本會大大增加。

平臺革命-網絡效應與平臺思維

未來,更多的將推薦和內容鑑別納入到用戶評價體系中去,同時將給內容生產者提供更多的數據權限,降低成本的同時會使得平臺的價值更大,將更多精力從向內看轉向向外看,產生更大的價值,未完待續,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