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象帝之先”,讓我們在紅塵中不再迷失

道德經到底是讓你練功修仙的還是用來管理社會指導生活的?很多人說道德經很神秘,不能隨便解。據說某一位已經過世的國學大師,解道德經時人是懸在半空的,最後精盡而亡。我看在我前面寫的文章的留言裡,也有很多朋友有此觀點。有人讓我不懂就不要亂講……

一個“象帝之先”,讓我們在紅塵中不再迷失

我在此寫文,無意去爭個短長,所以對於留言,我是認真看的,但基本上不回應。對經典的理解百花齊放,本就是好事,真理只能越辯越明,正如道德經中所說: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其實道德經清清楚楚地告訴了我們,它是用來指導管理國家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的。為什麼這麼說,請看道德經2、3、4章的內容就知道了。

第2章是這樣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顯然是在講自然道德。也就是說作為人類來講,要合道而生,需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應該象萬物一樣“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但是,老子傳道德經時,社會已經禮崩樂壞了,上面自然之道的思想早已經被那些爭霸的諸侯拋在了腦後。而且作為真正的智者聖人,老子是俱有洞徹未來千年的功力的,其功力只在寫下推背圖的李淳風和寫下燒餅歌的劉伯溫之上。這在道德經裡都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以後我可以專文來寫這一點。

作為自然之道的推廣與維護者,老子特別針對後世偏離自然之道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這就是第3章: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但是,由於人類的天然缺陷,加之自然之道的無形、無名、無果,並影響著世間的一切事物,人類只能無限度地接近自然之道,而不能完全地用自己的認知填滿和掌握一切自然之道。所以,所有有關社會道德的學說思想、社會觀、價值觀,就如同一個容量有限的水淵,雖然流進去的是自然之道的水,卻裝不下所有的自然之道的水。但是因為這水來自自然之道,人們卻把它當成了智慧的源頭。也就是道德經第4章講的: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

怎麼辦?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老子接著告訴了我們方法,這就是:銼其兌,和其光,解其紛,同其塵。

但是,老子料到了人們會說:“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也就是說,人們會很難分清楚自然之道和社會道德誰在服從誰。你說自然道德在影響著人類,但人們看到的、感受到的卻是那些社會道德。如何在認識上進行突破呢?

老子給出的答案是:象帝之先!

要注意這個“象”。

在佛家的經典裡,比如金剛經,極少有用這個“象”字的,而多是用“相”字。這個“相”字,是指人通過眼睛事物的外表而得出的判斷或描述。由於人的五蘊的侷限性,所以都不是真實的,故佛陀說:世間諸相,皆是虛妄。

但在道家的經典裡,比如道德經,則是用“象”。這個“象”字,則是強調事物本來自然的形狀、樣子,並沒有人的主觀判斷。

所以,“象帝之先”,就是讓人把自己放空,排除掉一切知見欲,達到寧靜的狀態,以各種自然和社會呈現的象為基礎,自己去進行歸納判斷。這種狀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靜能生慧”。

道,就在紅塵中,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道不可被感知,但象則可感可知;象是道的外現,道不自現,以象彰之。人們可以通過歸納總結這些可感可知的象,得出其中數據,進而推出背後的理,也就是道。

所以,道德經,不是用來修仙的,而是用來在世俗中用的。它是老子為了免得人們被後世的所謂社會道德所“忽悠”,而專門為我們後人準備的防洗腦、防忽悠手冊。

當然,對於修道的專業人士,也完全可以按照道德經裡的“道”進行修煉,但這不是老子留下道德經的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