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潛艇上浮被軍艦斬斷,艦體一分為二,38名軍人犧牲

潛艇兵是20世紀60年代我國解放軍潛艇學院建立的兵種,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潛艇兵必須經過心理測驗、文化測試和氧過敏實驗這三道關卡,尤其是抗壓能力和情緒調節對潛艇兵的要求極高。因為他們在執行任務中,將會面對很多不可預測的險情。

我國潛艇上浮被軍艦斬斷,艦體一分為二,38名軍人犧牲

在我國,發生過很多海上裝備意外失事事件。其中之一就是今天小編要講的418潛艇沉沒事件。這是中國海軍建立後第一次潛艇失事。

舟山群島的東山島上,陳列著38座烈士墳墓。除了正面立著一塊寫有“1385部隊遇難烈士紀念碑”的石碑,別無任何事蹟介紹。後來,這個事件的原型被拍成電視劇在中央15套衛視上演,用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發展初期受難犧牲的第一代海軍潛艇兵。

我國潛艇上浮被軍艦斬斷,艦體一分為二,38名軍人犧牲

1959年12月1日,418潛艇在舟山海域和護衛艦一起進行軍事演習。因為當時的科技條件還不夠完備,所以會遇到很多無法避免的突發狀況。按照現有的技術條件,護衛艦在離開演習區域時,扔下水雷作為提醒。這時,潛艇就能上浮。

我國潛艇上浮被軍艦斬斷,艦體一分為二,38名軍人犧牲

但是當時各種裝備的性能還有待完善,護衛艦隻能用手榴彈傳遞信號,潛艇內的士兵聽到水上有爆破聲,開始上浮。沒想到還沒浮上來就與水面上的衡陽號軍艦相撞,整個潛艇被軍艦一分為二。由於各種技術相對匱乏,潛艇的水密門都沒有按規定關閉,被斬斷的潛艇瞬間被海水侵蝕,直接下沉到了40米深的海底。

我國潛艇上浮被軍艦斬斷,艦體一分為二,38名軍人犧牲

潛艇裡共有39名潛艇兵,事故發生時,潛艇內就只剩下十幾人存活。大家準備趁著氧氣還沒完全流失的時候逃生,沒想到潛艇的儀表盤出了問題,顯示出離水面的距離只有8米,當他們開始上浮的時候才發現,水壓十分強大,這何止8米!有好幾十米!

我國潛艇上浮被軍艦斬斷,艦體一分為二,38名軍人犧牲

其中有一位輪機軍士長意識到水壓過分強大就減緩了自己上浮的速度。而且,準備上浮時,他的身上還裝了一些食物和工具,這些重量使他的上浮速度持續減緩,最後得以營救。作為一名輪機軍士長,他負重前行本來是為了減輕士兵們的前行壓力,沒想到卻成為他存活下來的重要原因,在這39名海軍戰士中,只有他一人得以倖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