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少年時的玩伴“閏土”晚年因沒錢治病逝世,子女後代如何?

柔沢十


一部《故鄉》讓人們都認識了閏土,那一個在月下刺猹的孩子。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魯迅離開了故鄉。



等到兩人再次見面的時候,早已經沒有了孩童時期的坦然。閏土的一聲老爺,也讓魯迅侷促不安。

當時站在閏土旁邊的還有一個孩子,正是閏土的兒子,可見在那個匱乏的年代,閏土雖然窮,但是還沒有絕後。那麼閏土的後人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閏土並非是虛構,而是有歷史原型,大名叫做章運水。他的父親名叫章福慶,家住在距離紹興市30公里的杜浦村。

是一個種田的好把式,而且還會編一手上少的竹籃,農閒時期經常去幫人打下手。當年是經過別人推薦來到魯迅家,魯迅父親看他為人老實,就把他留了下來。

根據魯迅寫的各種小說當中,我們總是可以在春節前後看到閏土一家人。但是在現實當中,掌家一家經常來幫魯迅家做工。每次過來的時候,都會從農村帶來很多土特產。


魯迅家對於章運水父親很好,章福慶也非常喜歡魯迅。經常給他編制一些竹製的玩具,比如說竹鴨蛋,竹籃子。當年魯迅在雪地上捉鳥的辦法,還是章福慶教給他的。

其實除了閏土父親在周家做工之外,他的妻子阮慶元也經常過來幫忙,是一個身材很高大的女人。雖然是一個農村人,但是在待人接物上面非常周到。

其實在1881年魯迅出生的時候,由於魯迅母親的身體不好。當時閏土妹妹剛剛出生沒多久,章福慶就把老婆帶來給魯迅當乳孃。一般小孩子都叫他周媽,魯迅母親總是叫他慶大娘。

雖然後來不再給魯迅餵奶,但是也經常過來幫忙。一共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其中的兒子正是章運水,也是魯迅故鄉當中,閏土的原型。

1893年新年剛過,魯迅的祖母卻突然去世。由於紹興本地喪葬習俗比較繁瑣,所以就把章福慶全家人都叫過來。由於家裡面沒人看小孩子,所以也一併把章運水帶來,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章運水要比魯迅大上兩歲,所以魯迅每次都叫他運水哥。雖然父親早就叮囑閏土要叫少爺,但是由於兩人年齡都比較小,誰都不在乎到底是怎麼稱呼對方。

兩個人是來自於不同世界層面的人,只要閏土進城,魯迅兄弟倆就帶他四處逛。至於閏土肚子裡面滿是鄉下的故事,正好彌補了孩童世界的好奇心理。

雖然後來魯迅前往南京讀書,又前往日本留學,之後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是都和閏土沒有斷掉過聯繫,而閏土父親年齡大了之後,就不在周家做工。換來的是老實忠厚的閏土,接手了父親的工作。

一直到1919年的冬天,魯迅回到老家紹興,準備把家搬到北京。魯迅的哥哥提前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閏土,把他叫過來一起幫忙搬家。

閏土再次來到周家的時候,還帶著自己的大兒子章啟生。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曾經的閏土已經不在了,留下的是皮膚黝黑、雙眼毫無光芒的章運水。


魯迅從聊天當中得知,閏土一下子生了5個孩子。雖然以前都是以孩子多為榮耀,但是也大大加重了閏土家的負擔。魯迅搬走之後,兩家就算是徹底斷了聯繫。

雖然中間再也沒有聯繫過,但是魯迅從來沒有忘記他們,把章運水父子變成了筆下的閏土和水生。同樣的,閏土一家也不可能把魯迅忘掉,農閒的時候估計總會想起周家人。

兩家再次建起聯繫,則是到了1959年的時候。當時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帶著她的母親許廣平,準備前往上海參加魯迅墳墓遷移一事。隨後就回到了紹興老家,在魯迅紀念館見到了章貴。

章貴並不是別人,而是閏土的孫子。兩家人一見如故,細說起來最近的光景。原來閏土早年和魯迅在同一年去世,雖然留下了三個兒子,但是過得都不是特別好。

章貴則是章啟生的兒子,也是小說當中的水生的兒子。他告訴許廣平,自己出生在1933年,但是由於家裡面勞務太重,父親在自己三歲的時候累死。


之後迫於生計,母親前往上海給別人當保姆。哥哥則是被拉走當了童工,還有個妹妹連病帶餓,沒到5歲就走了。我則是留在家中,在旁邊的村子當了長工。

由於那幾年戰火連天,也沒有過上過好日子。一直到解放之後,才算是迎來了新生活。由於早年家裡窮,沒有上過學,成為了一個地道的文盲。

不過自己並不甘心,賣掉了當年哥哥當童工換來的一條棉腰帶,靠著這些錢才能夠讀到書。不過也只不過夠入學,之後就一邊打工一邊讀書。

後來在1954年的時候,政府把章貴安排到了魯迅紀念館工作。由於學歷還是不夠,章貴繼續進入職工學校就讀。才一點一點的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而魯迅紀念館的工作,也讓章貴重新瞭解魯迅先生。

截止到1959年,也就是許廣平母子倆來看章貴的這段時間。短短的4年時間,章貴寫了幾十萬字有關於魯迅先生的文章,發表到了各大報紙當中。

聽完了章貴這些年來的經歷,許廣平母子倆不禁充滿了唏噓之聲。隨後兩家人算是又搭上聯繫,書信往來幾乎沒有斷過。後來在1982年的時候,章貴又被提升為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

一直到1993年算是正式退休,但是被返聘回來繼續工作。如今有著一兒一女,兒子名叫做章州,在紹興的一家工廠裡面做會計師,女兒做的是一名老師。當時還有一個孫子,都快20多歲了。

現在他們一家生活非常好,幾個兒子女兒都在國家機關單位當員工,自己則是早早的就退休了,也和老伴過上了晚年的生活。

至於現在的生活情況如何,筆者不是很清楚。因為上面的資料很多都是來自於2005年左右,不過可以都告訴大家一件事情:章家一直和周海嬰一家有聯繫,每年都會聚上幾次,也真是所謂的四世的交情。


史之策


提起閏土,腦海裡就不禁浮現出一幅“月下刺猹圖”。在一個月光皎潔的晚上,有個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上套著銀項圈的少年,在西瓜地裡弓著腳步,捏著胡叉,正要往猹身上刺去。畫面中的這位少年,樸實健康、活潑機靈、聰明勇敢、見多識廣,又見人怕羞。幸好,他不怕少年魯迅,以致兩人不到半日就能熟識。因為閏土,魯迅知道了“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這等新鮮事,不禁崇拜這位少年心裡稀奇之事的無窮無盡。我們也從文中看到了一個鮮活的農村少年形象。


閏土畢竟只是過來管祭器,祭祀完後,他就得回家去了。少年時代的友情單純而真摯,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年紀相仿的兩位少年建立深厚的感情,因而臨別時,兩人都大哭不捨。可是,該走的始終會走,強留不得,閏土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兩人的友情也隨著戛然而止。雖然後來兩人還相互送過東西,但已掀不起波瀾,歲月流逝,感情很快就淡化了。

日月如梭,時光一晃三十年,魯迅回鄉的時候,終於見到少時摯友閏土,也就是文章人物原型章閏水。可是,此時的閏土已經沒有了少年時代的活潑和健壯,人到中年,變得神情麻木、寡言少語,一聲“老爺”讓魯迅不禁唏噓。生活的沉重負擔會殘忍地把人壓得像一個“木偶”,我們看到的閏土是如此,可是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不但是閏土的中年狀態,也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現狀。

閏土的父母是長工,也影響了閏土的命運,這樣的環境條件,只能將他塑造成“木偶”般的苦命人。命運的軌跡,的確很難發生變化,這世間哪來那麼多奇蹟!所以閏土的死,也甚為淒涼,雖然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都不外乎“病死”、“餓死”、“被人打死”,其中“病死”應最接近事實。

閏土的父親去世後,他就頂替了父親的工作,每年忙月的時候去魯迅家打打工。後來魯迅家裡也沒落了,魯迅就賣掉祖宅,忍痛辭退了閏土。沒了工作的閏土靠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本能勉強度日,可是有一年當地乾旱,莊稼顆粒無收,加上債主追債,閏土不得不變賣了田地,外出做長工。後因負重過多,積勞成疾,又無錢看病,最終不治身亡。

閏土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水生,原型為章貴。水生時刻提醒自己不能變得麻木,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學習;後來通過不屈不撓精神與堅持不懈的努力,也終於擺脫了前輩的軌跡。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他白天做長工,晚上到學習班學習文化知識。大概是由於與魯迅的關係,後來被政府調到魯迅館工作;到了1982年,他就被提拔為魯迅紀念館副館長。


倚齋聽風雨


閏土的原型叫章運水,大約1919年魯迅一家搬離故鄉後,章運水就失去了工作,離開周家以後,他父親就因病去世了,養活全家人的重擔全落在他一人身上,所以每天起早貪黑拼命掙錢養家餬口,終因積勞成疾又沒錢治病,最後不幸去世,享年57歲。可以說章運水最終並不是因病而死,而是死於貧窮。

縱觀閏土的一生,少年時代是幸福滿滿的,活潑可愛充滿朝氣的。中年就整個人都麻木了,苦不堪言,像個木頭人一樣。到57歲亡故,按現在的標準根本沒有活到老年。

閏土的青壯年時代是被封建經濟制度榨乾了血汗,最後讓又其死無葬身之地。而封建思想、封建禮教掏吞噬了他的靈魂,使其如行屍走肉般。最後封建政治制度壓垮了他的脊樑,使他最終湮沒在茫茫無際的社會黑暗裡,無聲無息地消亡了,連地主家的一隻狗都不如。這就是魯迅時代下層勞動人民的真實寫照。所以魯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並大聲疾呼,吶喊不息:救救孩子!希望在於孩子!

時光來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章運水的孫子章貴,成為了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章貴認真學習文化知識並且以研究魯迅的文學作品為主,據說成果頗豐。後來和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一見如故,成為了好朋友。時光荏苒,多少年過去了,歷史似乎又一次重現,但不同的是社會不同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同了。魯迅先生地下有知,會特別欣慰於後輩們不再拘於“老爺、奴才”的身份地位了。


微樂先生


魯迅的《少年閏土》相信在大家的心目中,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閏土”又是來自何方呢?

魯迅先生的玩伴“閏土”自然不是虛構出來的,實際上名叫“章閏水”,就是令魯迅先生畢生難忘的“閏土”的原型。

少年時期的閏土,雖然生活貧困,但是有父親遮風擋雨,因此活潑、機靈、勇敢,成為了大家心目中嚮往的對象。

但是人到中年,等到閏土真的當家做主的時候,卻變成了一個麻木的人,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

這當然是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但是依然忍不住關心“閏土”的結局。

現實生活中的閏土,家裡面只有幾畝薄沙地,沒有辦法養家餬口,不僅要起早貪黑的幹農活,還要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但是這一切在一場旱災面前都顯得那麼的脆弱無力,最終“閏土”只能把地賣了,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辛勤勞作,五十多歲就因為背上生瘡、沒錢醫治而死。

“閏土”當然也有後代,水生就是其中之一。

章貴,曾經擔任紹興魯迅紀念館副館長,就是“閏土”的後代,至今仍然與魯迅先生的兒子周海嬰有著密切的關係,兩家幾代人的交情,依然在延續。

百草園裡睡覺成“大字型”的“長媽媽”,曾經哺育了魯迅先生,這一份交情一直延續至今,並且一直延續下去。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閏土的故鄉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道墟鎮杜浦村,在電視臺工作的時候去過一次,一間矮小的瓦房,居說是閏土的孫子接待了我們,老人很會喝酒,聽他自己介紹可喝五斤紹興黃酒,他向我們展示了魯迅先生送給他爺爺的八角碗,長條凳等物品。閏土不姓閏,姓章,與孫悟空的扮演者小六齡童是同姓,而且相距不遠。


第一點評


魯迅筆下的閏土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魯迅寫了他與閏土真摯的友情。下圖是閏土的孫子章貴。章貴是閏土的長子水生的兒子,從小給地主放牛,目不識丁,建國後學習了文化,並在紹興魯迅紀念館工作,後又擔任紹興魯迅紀念館的副館長。



跪射俑


為什麼魯迅不資助一下???


用戶勤儉持家


很多人今天也活成閏土,以後還會有,閏土絕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者!



知時鳥踏破黎明嘯天河


我一直以為自已是少爺魯迅,其實大多數人與我一樣都是觀實生活中的閏土…


手機用戶52524617831


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像是用刀刻在了我腦袋裡,經年不忘!雖歷經人生風霜歲月,依然栩栩如生,愈久彌新。

先生的小說,多數不長,寥寥幾筆,便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個人物的完整形象:閨土、阿Q、祥林嫂......都是普通人的悲哀人生,這些人物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除了名著和巨匠大家之作,再讀其它小說,都是浪費時光。如果你還感覺文學素養不高,建議重溫名著和巨匠大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