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銷量瘋長背後的祕密

自2011年以來,中國市場已成為推動全球電動乘用車銷量的中堅力量。數據顯示,中國電動乘用車銷量在全球電動乘用車市場的銷量份額中的佔比約為37%。另據中汽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國內汽車總銷量同比下降11.55%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9月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4.4%和54.8%。


新能源汽車銷量瘋長背後的秘密


在新能源汽車表現逆勢上揚,成為略顯疲態的車市最大亮點的同時,私人佔比也逐步提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共同發佈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藍皮書》指出,2016年以前,新能源乘用車私人消費市場的發展主要依靠限購城市的帶動;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種類逐步豐富、產品技術不斷迭代升級以及產品日益符合消費者需求,新能源汽車私人領域消費佔比大幅擴大,2017年推廣應用41萬輛,佔總量的近57%,較2016年提升近25個百分點。僅從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看,私人消費佔比提至78%。

今年前9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萬輛和72.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3%和81.1%。我國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按照預期,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從總體看,中國工資收入較高,有利於內需的普及,尤其是私車普及,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大機會。


新能源汽車銷量瘋長背後的秘密



目前北京地區的新能源指標已經排到了2021年,而2020年,根據產業政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將全面退出。

對此,一位參加新能源汽車展的車企負責人表示,目前價格在10萬元以下的傳統燃油車型正在逐步被同等價位的新能源汽車所取代。我國新能源汽車開始走向了舞臺的中央。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逐漸走向“成長期”之時,就需要開始接受市場的檢驗,從“野蠻生長”逐漸過渡到“高質量發展”,不同發展階段需要有不同政策支持,車企更應加快轉型步伐,解決“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生存發展問題。

勾勒未來出行藍圖

如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世界各國產業轉型升級中最重要的創新載體,二者相互促進,是各國科技產業競爭的焦點。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作為汽車產銷大國,汽車業可以說是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步前行,而且當前也進入了調結構、轉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不斷提升我國汽車品質,推出高端產品才能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